春节日记

时间:2023-04-15 09:17:23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春节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日记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春节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春节日记 篇1

  我的家乡在陕西宝鸡,在那里,腊月刚到便到处是年的气息。宝鸡的冬天非常寒冷,街上的人一个个都穿着棉袄,戴着棉帽和围巾。有些水管滴水,过一会儿就结成了冰柱。照奶奶的说法,除夕不吃饺子,是要冻掉耳朵的。所以,我们在除夕前十几天,就泼好辣子放着,到了除夕再打开,味道就变得更加麻辣。

  除此之外,在腊月初旬还要刺好面鱼和面金元宝,在除夕夜挂到门上,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幸福平安。

  在春节期间,小孩子们的唯一任务就是玩。带上爆竹和铁铲,上到土山上烧些干草,挖个陷井这类事情,自然就不在话下。大人们也不闲着,他们去买来甜饭、面皮,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还要堆好金石塔,不让旧年的气息遗留下来。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不仅仅是传统的“小年”,还是厨房里灶王爷的生日。这一天已有许多人放炮,但气势还是远不及除夕夜。据说,这灶王爷喜欢在生日这天上天庭说这户人家媳妇的闲话,所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去街上买来许多糖瓜去供给灶王爷。一来让灶王爷吃了自己的东西,不好意思说自己家的闲话,二来因为糖瓜非常黏,可以把灶王爷的嘴粘住,自然也说不出话来了。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都摆好饭菜,下好饺子,取出晾好的辣子,享用起了丰盛的年夜饭。人们贴好对联、年画和“福”字,穿好新衣,显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年夜饭的`美味就不用说了,十二点之后,宝鸡的街道上便出现了舞龙队。他们舞着十几米长的龙,走街串巷,不一会儿便有许多人跟着舞龙队,变得声势浩大。人们边走边向天空发射烟花,整个宝鸡灯火通明,人们常常这样闹一个通宵。

  初一早上,大部分人都在何处,到了下午,人们才会拎着礼物,去朋友家拜年。许多戏班子架台唱秦腔,经常是引得二三百人一起去看。小孩子们也喜欢去看戏,是因为有时候戏班子会发零食和点心,孩子们最喜欢。

  元宵上市,春节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到了晚上,人们成群结队地走上街头,手提着灯笼,放着爆竹,这热闹的感觉,几乎可以比上春节晚上的舞龙队了。秦腔戏班子也不上舞台了,在街上一边走,一边表演着各种故事。还有许多踩高跷的人,戴着面具,又给十五添上了几分喜庆的色彩。

  在宝鸡,所有人都把年过得非常喜庆,非常有意义,而且还过得十分热闹!

春节日记 篇2

  今天是大年初二,一大早爸爸说:“今天我们全家去奶奶家拜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则忙得团团转,一会儿找这个,一会儿准备那个……

  一路上,大雾迷茫,对面看不见行人,爸爸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在马路上开着,突然后面赶上来了一位叔叔,开着摩托车带着他们全家,车后的行李箱上堆的礼物足有一人多高,妈妈说:“这个叔叔还真厉害。”话音刚落,那叔叔车上的礼物像塔倒掉一样落下来,幸亏用行李带固定着,要不然就是一部国产大片“满地都是礼物。”

  我们的车继续往前开,忽然我们的车爆胎了,幸好车速不快,人无大碍,妈妈对我说:“不能笑别人吧,这可好了,我们成了别人的.一道风景线……”没办法,我们全家只好下来推车,推了足足有一公里的路程才到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我把这情况告诉了爷爷,爷爷打趣说:“今年你们要发财了,都爆炸了……”

  你说这年过得有趣吗?

春节日记 篇3

  中国是一个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传统的风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中国春节的民风民俗。

  民俗之一――贴春联。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民俗之二――帖窗花。中国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也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民俗之三――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挂门神,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与谐安详的气息。民俗之四――压岁钱。说来说去,还是得回到春节孩子们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发压岁钱了。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给压岁钱虽好,沿袭了传统,也表现了长辈们对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这就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民风民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日记 篇4

  每逢春节,爸爸妈妈总会置办很多的年货,而饺子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我家准备的饺子并非超市里那种现成的,而是我们一家人亲手包的,大家一定很羡慕吧!

  那天阳光明媚,爸爸把饺子皮儿和拌好的馅儿端到桌上,便招呼我和妈妈:“包饺子喽!”我们赶紧洗手准备包饺子。

  开始包饺子了,只见爸爸妈妈先把一张饺子皮轻轻地放在手中,另一只手再拿起勺子,把馅儿舀到面皮中央,对折,最后再把面皮捏紧,一个漂亮的饺子很麻利地包好了。此时我也蠢蠢欲动了,就学着 大人的样子包了起来。啊,不好了,馅儿调皮地从饺子皮里漏出来了!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傻孩子,你放的'馅儿太多了,当然要漏出来。”听了妈妈的话,我吸取了刚才的教训。于是,我又重新拿起 一张面皮,取少量的馅儿放在皮子中央,对折,小心翼翼地捏紧。哈哈,终于做成功了!可当我将它放到盘子里时,它却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娃娃,站也站不稳。“不错,这回好多了,继续努力吧!” 爸爸在一旁鼓励着我。

  我听了爸爸的话,信心百倍,包得也更起劲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站得稳,一个比一个包得漂亮。到后来,我还包出了金元宝饺子、糖果饺子、皇冠饺子……爸爸妈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而我 似喝了蜂蜜一般,一直甜到心底。

  饺子包完了,爸爸把饺子放到滚开的水中,不大一会儿,白白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滚,像是在翻筋斗,可爱极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饺子,夹起一个一口咬下去,鲜美可口,味道好极了!不禁令我 啧啧赞叹:“好吃,好吃!”顿时家里响起了阵阵欢声笑语。

春节日记 篇5

  今天大年初四,天气格外晴朗,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这里的动物真多,有骆驼、有梅花鹿、有狐狸、还有狗熊和猴子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猴山上的猴子。它们在山上灵活地跑来跑去,互相追逐打闹嬉戏。只见它们一会儿搔搔后脑,一会儿翻翻皮毛,像捉到虱子似的往嘴里送。听说,猴子这种动物并不是吃虱子,而是将皮肤分泌出来的盐粒吃回去,用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猴子是一种顽皮的小动物,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圆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好像穿着一件毛皮大衣。嘴向外凸起,就像和尚敲的木鱼儿。它的尾巴总是卷着,显得格外顽皮。我看到猴子很可爱,于是就把一粒糖果扔给它,想不到他很敏捷地接住了,而且把糖果纸剥了再吃,猴子吃东西还真可爱呢!

  这些各种各样的动物看得我真有点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了。

春节日记 篇6

  春节,使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因为春节他们基本上都会发红包啦,总之,用钱多多的时候。

  但相对于大人,孩子们是很热爱春节的,因为春节不仅有得吃,还有钱进袋。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春节够热闹,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玩玩闹闹,那真是不亦乐乎啊!老人们渴望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小孩子又何尝不是呢,那些留守儿童们他们有多渴望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啊,而这渴望,到了春节大都成为了现实,不再是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