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9 13:19: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掌握Al2O3 、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2O3 溶于水;熔点 ,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 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 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 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3)Al(OH)3制备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4.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6.将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液、酚酞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近;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二点,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并举例说明.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然后小结本节的内容。.)

  [讲解]水的蒸发,是水分子微粒受热蒸发,从液态分子微粒变成气态分子或粒,水分子(H2O)本身没有变化。一个水分子(H2 0)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藏骚,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所以水的蒸发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有了新的分子生成,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强调这一句话)

  [讨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句话应如何理解7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然后举例。)

  [讲解]下面的图示表示氧化汞的受热分解过程

  (投影)。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予和汞原子,氧原子无论存在于水中、氧气中.还基在氧化汞分子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化学教学设计3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与家务常识、其他课所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各学科的整合。

  关键信息:

  1、教材的使用: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开放性地、创造性地使用。

  例如:化学实验室的图标、实验室规则,由学生提前上网或从化学实验室中了解,并讲出自己的感受以及与自己预想不一样的地方;课后习题,利用家中物品进行实验操作练习,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以增强课堂趣味性。

  2、以探究、实际操作、猜想、讨论、交流、展示为主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互学互教。例如:①学生分组交流做家务时如何将粉末状固体倒进小口瓶子;②小组讨论倾倒液体时,为什么瓶塞倒放在桌面上?③对课本知识的领会进行实际操作的展示。以灵活多变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思考、动手、实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主动求知,开发学生潜能,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自信且愿意探究的小科学家。

  3、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体现科学的严谨。

  例如: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思考:怎样把油不撒不漏地倒入小瓶中?煤气灶的支架高低有没有学问?如何把这些知识与化学实验操作的知识联系起来?为什么化学仪器与家庭用具有所区别?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转型期,尤其是到了“叛逆期”,不愿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凡事喜欢亲历亲为,最讨厌由老师包办代替,特别愿意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已具备了形象思维的想象能力,已初步接受了抽象思维的训练,已经接触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正处于急切想要验证自己的方法科学性、正确性的阶段,也正处于对新鲜事务易接受,求知欲强的时候。因此应将教材和课堂处理的亲切、自然,围绕着化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展开教学,并引入对科学方法的探究,顺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已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已有亲身体验;对实验的目的性、遵守实验室规则已通过自学、预习或查询有了初步认识。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对化学仪器、设备、药品柜、药品有初步了解,对一些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有简单了解,对本节课内容已做预习。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根据所要探究的目的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3、有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实验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不给出具体方法,教师不提供具体答案,教师不做出传统意义上的“对与错”的评价;而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提供一个探究方向,作为教学的促进者,为能力较低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教学的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动手实践中。

  具体采用“问题情景—讨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课堂思路。使每一个学生都是“动脑—动手—动脑”地学习知识,并且在这之间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锻炼发表见解的能力,以及评价同学、评价方案的能力。

  采用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制。每个小组同学既可保持个性又可同小组成员之间保持共性,在讨论、动手实验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过程中由“不会到会”的喜悦。

  3、教学评价方式:

  ⑴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提问、讨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口头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⑵通过课堂检测习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⑶通过平等对话和交流,以及追问等方式,使学生自发回顾自己的思维历程,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方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并得以提高。

  ⑷评选“今日之星”,由同学提名本节课思维最活跃、发言最积极、正确率最高等多个“今日之星”,用本活动引发学生之间的互评,启动学生之间的竞争,树立化学课堂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⑸请学生评价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验用品如下:

  1、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投影一些化学实验室的照片。如:实验室全景、实验台、实验仪器、橱柜、实验室药品的图标、实验室规则等。

  2、药品:锌粒、石灰石(块状)、碳酸钠(粉末)、氧化铜、水、盐酸(1:4)、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试液。

  3、仪器:试管(Φ18mm)、药匙、量筒(10ml、25ml)镊子、纸槽、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水槽、集气瓶、导管(60o、120o、90o)胶皮管。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2、准备一些课件:化学实验室的照片。如:实验室全景、实验台、实验仪器、橱柜、实验室药品的图标、化学危险品图标、实验室规则等。

  3、提前布置作业:请你拟一份实验室须知。把花生油从大瓶往小瓶中倒要注意什么?花生油、酱油、香油、醋是在什么器皿中保存?盐、味精又在什么器皿中保存?观察家用炊具在灶台上的高度,是紧贴灶台还是留有一定间距?为什么?炒了一道菜的锅能不能立刻炒下一道菜?为什么?应当怎么做?物理课上学的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程序?

  通过这些看似与化学无关的作业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课前与学生共度两分钟准备时间时,稍加提问,使学生对作业有所回顾,互相形成一个交流讨论的局面。气氛热烈不觉呆板,使学生体验到老师与他们的合作关系。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

  学生按实验桌每两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小组讨论、评议、补充。

  【说明:学生创作、学生补充的实验室规则,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愉快,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对于其他同学的相同部分有认同感。】

  3、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4、追问为什么?

  【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5、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反馈】20页活动天地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

  一、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追问盛放容器的区别?为什么?实验室的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该怎样盛放?

  【说明:打学生个措手不及。司空见惯的事情恐怕一下子还说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困难了。而且,大胆而有根据的猜想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 【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4、用什么工具可取出这些药品?有无不同之处?回忆家中如何取盐?如何取用油、醋?

  【说明:把课本内容稍作了延伸,通过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把操作、模拟、直观与推理交织在一起。】

  5、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

  6、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说明:必须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经验知识提升为规律知识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二、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习作为学习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2、提问家中灶具与灶台间的距离?追问为什么?【说明:大多数同学可能想不出为什么,但也有少数同学知道,可经过讨论由学生小组之间产生一个猜想—质疑—分析—论证—认同的科学探究过程。】

  3、提问:能否用现有仪器证明猜想和假设?在小组内提出想法,大家讨论认可后分组实验1-4证实。

  【说明:通过实验设计、互相评价、实施实验、分析结果,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和活跃,再次历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4、以刚才得到的结论为基础讨论如何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应注意哪些问题?

  5、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说明:很有可能学生只知道如何洗,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洗干净,在此引发同学们思考。】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

  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三板块:反思交流: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比较熟悉?哪些第一次接触?那些需要再做练习?然后根据交流结果安排检测题。

  【说明:此板块既将所学知识再次系统小结,又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为载体引领学生体会了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第四板块:小结、评选“今日之星”,“给老师打分”

  【说明:此板块将评价方式灵活化,而且充满积极轻松的意味,可评选最佳提问、最佳发言、最佳实验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放松而且把上课的细节再次一一回顾,能体验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而在评价教师时,无论学生说什么,教师都坦然对待,以“身教”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七、课后反思

  1、本节课强调了互动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不仅不包揽所有问题答案,还会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找答案。

  2、本节课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借鉴生物、物理课的知识,决不简单重复,而是创设新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本节课中,如果学生不投入到探究过程中,他就无法获取答案,或者只能获得其它学生的“二手”答案。而没有兴趣,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在过程的进行和知识的获取上都会感到困难但也会得到喜悦。这三个方面互相促进,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

  2、统一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略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评:这样的复习提问不仅复习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

  新课引入:构成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不管构成哪种分子的氧原子,它们都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我们把这些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样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此外,还有铁元素、氯元素、钾元素等等。

  〔板书〕一、什么叫元素?

  阅读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句):

  〔分析〕无论在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有8个质子。所有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的这一类原子,就统称为氧元素。所以说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同样硝酸铵分子、尿素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所以说它们都含有氮元素。

  评: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看书,画关键词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方法。

  强调:

  1.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数。

  2、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组成物质。

  (3)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分析〕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这就明确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也表明了元素只论种类而没有个数的特点。例如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但却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也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分析〕世界上的一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到月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仅有112种,这112种元素怎样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这是化学课长期学习的问题。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差别,就是原子中核电荷数不同。

  〔板书〕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钙……………

  教会同学们会看“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记住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还可介绍宇宙、地壳、水、生物体、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指导阅读选学材料。

  〔板书〕二、元素符号

  〔分析〕目前知道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物质。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言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古代各个国家,甚至各人都自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元素。这样很不便于科学文化的交流。19世纪道尔顿用园圈内加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但由于元素不断发现,这种符号也不能适用了。后来1860年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作者大会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做化学元素符号。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元素就依次用O、H、N、C来表示等。

  (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等。

  〔板书〕

  1.写法

  (1)1—20号元素是按质子数1—20排列的。

  (2)写法一大二小。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原则必须牢牢掌握,否则不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还闹出笑话来。如钴的元素符号是Co,如果写成CO,就不是钻元素而表示化合物一氧化碳了。

  评:把元素符号按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排列进行教学,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后面,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化合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作准备,使学生初步形成“周期”的概念,为高中学习做铺垫。这种方法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掌握这些基本上能满足初中阶段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需要。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

  练习:说明H、K、Cl、O、Al代表的意义?

  (3).系数:5个氢原子如何表示?

  练习:写3个氢原子,10个硫原子,5个铝原子……

  〔板书〕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分析〕元素和原子是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将下表制成投影软片进行投影和讲解。

  [小结]

  本节课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熟记、会写会读27种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布置作业:P65 1、2、3、4

  教学反思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设计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要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萃取操作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液漏斗等。

  【教学过程】

  师:复习检查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过滤、蒸发、蒸馏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即萃取。

  【板书】:萃取

  推进新课:

  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 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何现象?用什么方法分离?

  2.分液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什么叫分液?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3. 查阅资料了解分液漏斗的形状及使用方法?

  4. 查资料找哪些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5.阅读P9页实验1-4思考以下问题: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 ,下层液体中溶剂是 。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3)CCl4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要用力振荡?

  (5)分液前为什么要打开玻璃塞?

  6.什么是萃取?萃取的条件是什么?

  7.碘的萃取实验中哪个溶剂是萃取剂?萃取剂的'选择条件有哪些?

  【学生分组板演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点评】

  【学生演示实验】碘的萃取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教师进行评价】

  师:在碘的萃取实验中,除除CCl4外,能否用其他有机溶剂萃取碘呢?

  【学生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探究1. 除CCl4外,用苯能否萃取碘?用酒精呢?

  探究2. 如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混合物?

  探究3 . CCl4 萃取后的溶液如何分离出来碘?(从资料查得I2熔点:114 探究4.分液漏斗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油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学生讨论,分组回答,教师评价】

  师:哪位同学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小结本节课】

  师:我们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几个基本操作,如: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他们分别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分离提纯的?适用于哪些混合物?请填表: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

  从常用的“启发——掌握”模式转变为“引导——探究”模式、“激活——同化”模式。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工具:

  演示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思考]我国古代一些书画家常用墨,墨是由炭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

  [理论探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阅读]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碳受日光照射或空气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板书]

  一、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

  又如何呢? [板书]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碳的可燃性 C+O2

  CO2(氧气充足)

  [思考]空气污染物中有一种碳的氧化物,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解]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会生成CO 。[板书] 2C+O2 2CO(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与氧

  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2,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

  (1)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2)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板书]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展示实验仪器]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3、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4、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学生]反应中看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有Cu生成;小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板书] 书写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

  [提问]在反应中,碳与CuO中的氧结合变成CO2。这是什么反应? [学生]氧化反应。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

  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板书]

  [讲解]可以看出,反应中如果存在得氧则必定存在失氧,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存在。我们称整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现代钢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铁。即3C +2Fe2O3 4Fe+3CO2↑

  工业上运用碳与二氧化碳来制造煤气CO。CO2+C 2CO(吸热反应)

  ↑C:得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

  CuO:失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

  [课堂训练]

  1、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和,前者表明碳具 有 性;后者说明碳具有性。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有红色物质出现,石灰水无变化

  C、有红色物质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4、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一种单质C和另一种物质D,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A,

  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B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A B C D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XX、XX、XX,使用的主要仪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XX。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XX。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XX,继续蒸发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化学教学设计9

  一、 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化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入手,创设情景,引出本课题,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提出问题“是什么使普通的蛋变成了晶莹又有朵朵松花的皮蛋呢”;然后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从网上查找、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通过资料的分析提出假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再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验证假设,促进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自信心的发展。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展示让学生勇于和善于提出不同见解和方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和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及时提出疑问让学生讨论,将问题引到更深层次,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得以激发,从而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皮蛋,不但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增加了学习兴趣。这样逐步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认识身边的现象和事物,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教案课 题

  皮蛋中的化学

  授课人田 华学校吉林市吉化九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同一溶液中共存CO32—、Cl—、OH—,如何逐一检验;

  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及思维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协作精神,探究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生活、生产,知道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 点

  皮蛋加工原料浸出液的检测

  难 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合理性的探讨

  教学方法

  引导

化学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

  3、能够根据溶液的特征判别溶液和浊液。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2、在探究实验中学习为提高效率合理分工。

  3、练习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念,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

  2、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

  3、关键:溶液的特征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使学习的`观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学习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网上相关资料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略读,详读,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资料查询,课后交流等活动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及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讨论,课后通过网络查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

  六、问题情境创设

  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自来水、食盐水、蔗糖水、油、牛奶,还有各种饮料等等。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物质分下类呢?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七、教学活动过程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教师讲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液体物质,如自来水、食盐水、蔗糖水、油、牛奶,还有各种饮料等等。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物质分下类呢?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教师提问)大家所分的液体类型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针对我们刚才所做的分类,现在进行实验,看看我们的分类是否正确?每个小组都有实现放好的实验药品,大家自己动手,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小结)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溶液与浊液的部分PowerPoint课件。

  (说明)逐一出现混合物种类,总结出溶液、浊液的特征。教师具体讲述溶液定义的PowerPoint课件。

  (教师提出问题)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那么物质之间有没有进一步的分类呢?

  (教师反馈)组成溶液的物质有溶质和溶剂之分,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是溶质?什么样的物质是溶剂呢?

  (学生讨论)

  (教师解释)出示带有溶质、溶剂解释的PowerPoint课件。

  (教师讲解)大家了解溶液溶液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浊液。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前面总结的特点清晰地知道浊液的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除了可以形成溶液外,还可能形成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情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账务定义及其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讲解)出事说明三种混合性质PowerPoint课件

  (教师总结)

  八、教学活动流程图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始

  教师给出的特征及相关知识

  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出组成

  溶液的物质分类

  教师展示溶质、溶剂定义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同学讨论回答

  同学记忆反

  课件展示

  符号说明: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

  教师进行评价判断

  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讨论交流

  结束

  教师评价总结

  同学阅读材料

  教师提问,溶质分散在溶剂中还可能形成什么?

  教师展示三种混合物性质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酸碱化学知识的理解,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的组织。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总结出解题的思想套路,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

  学时重点

  通过题型训练,总结出解题思想套路。

  学时难点

  如何教学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酸碱化学性质复习板块

  完成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知识整理

  解题指引:

  回忆总结酸碱类物质各所具有的通性

  设计意图:

  知识梳理,整理出框架,作为下面的解题工具

  例题分析:

  例(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解题指引:

  (1)、①②中X与碱或金属氧化物指导学生交换位置

  (2)、指导学生回忆碱与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3)、推出哪类物质能与上述两类性质共同反应

  (4)、验证选项中哪个属于推导出的这类物质

  设计意图:

  从最简单的选择题入手,先巩固学生利用所整理出来的知识来直接套用,形成最简单的解题思路框架

  例(2)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①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 →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填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种.

  ②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层.

  解题指引:

  (1).透过图表理清应急演练中的疏散路线

  (2).判断H2SO4属于哪类物质

  (3).分析酸所具有的通性,套用所整理的知识网络

  (4).注意题干要求“距离最短”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规律

  设计意图:

  从填空题出发,说明该部分知识出题方向的多样性。也把知识点透过图表来考查分析,吻合中考命题方向,也适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也把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3)如图以稀硫酸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的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Ⅱ)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Ⅲ)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包括填序号);

  (Ⅴ)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

  Na2CO3)中的.

  解题指引:

  (1).判断H2SO4属于哪类物质

  (2).整理酸的通性,并把酸的几个通性套到图形中

  (3).判断出X属于哪类物质

  (4).再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来判断

  设计意图:

  综合考查酸的'性质,通过图形串连出酸的通性,也更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套用思路

  从例题中总结解题套路

  理清题意→判断物质类别→分析物质属性→结合信息,找准思路

  设计意图:

  从做题经验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给予学生解题方法,将活的知识死用,也突破知识难点,理清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4、学以致用

  解题指引:

  审题→判断→套用

  设计意图:

  通过习题适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透过题目将知识综合起来。练讲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巩固知识。

  5、课后作业(南方新中考P42-45)

  设计意图:

  强化基础,强化训练,加深题型外延,使知识更加牢固。

  6、板书设计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①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

  ⑤酸+盐→新酸+新盐

  2、碱的通性

  ①碱能与指示剂作用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

  ④碱+盐→新碱+新盐

  3、解题套路

  理清题意→判断物质类别→分析物质属性→结合信息,找准思路

  7、教学活动评价设计

  关于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我认为学生已对酸碱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复习。先是判断物质的类别,再分析其通性,再直接套用,从例题到习题的评讲与练习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解题模式已经是得心应手,也解决了学生面对酸碱盐这一大知识板块就产生恐惧心理。

  但本课题学习的一个障碍点就是,有少部分学生对酸碱的概念认识模糊,无法判断物质所属类别,导致无法使用解题框架。

  8、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对于化学教学要把握好两个趋势。第一,对于零散的知识点的教学要做到勤抓、勤练,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好基础。第二,对于有难点的知识板块,作为教师要用经验总结出解题思想套路,学生就会感觉做起来得心应手,在每种题型中驾驭自如。另外,把难点知识简单化,公式化,这样也就解决学生的应试恐惧心理。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所出现的一些情况,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强化酸碱的概念教学,这样才能为本节课打下基础,为解题框架的确立找对方向。

化学教学设计13

  我在本学期中,担任了初三(2)班和(7)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眼看学期结束了,我对本学科在这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对化学科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

  (1)客观性原则;

  (2)严谨认真的原则;

  (3)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二、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已经上了这教材两年了,都是第一、二章时花的时间很多,特别是第三节。因为我觉得,要让学生对这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必须得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还有让学生亲自进实验室去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会才会有兴趣,才记得牢些知识及操作步骤。进入第三章后,第三、四节花的时间较多,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用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的对与错。第四章中,第二节花的时间也多,可是很多学生就是写错化学方程式。我觉得,教材上安排的时间来上完我所说的章节,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而且,书上对这些的习题也少,应该多点,便于学生自己复习巩固。另外,本册书完了,但没有期末练习题,我觉得,应该针对中考的题型给学生出一些典型的测试题。课本最后的仪器图形及一些操作图,我认为不够全面,还应该把、常用的仪器和重要的操作图也画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自己就可以去学习,同时,在老师讲课时能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抓基础知识。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抓基本技能就是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抓思维方法。抓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学习上一定要独立自主,在此基础之上,学会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4)抓晚自习辅导。我一周只有一节化学晚自习,因此,我在晚自习时,都给学生进行试题讲解,还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辅导和知识辅导。

  (5)抓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6)抓自身业务学习。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教研活动。在学习、相互研讨的过程中,我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严厉程度不够;

  (2)给学生复习时的细致程度不够;

  (3)自己对新的有关化学的知识了解得较少;

  (4)有时没有及时地给学生评讲作业。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化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相信学生对我也有一个满意的评价。尽管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好我的学生的。

化学教学设计14

  《燃料和热量》

  教材分析

  这是本章的第2课题,在学习完课题1后学生对燃烧所需的条件有了大致上的了解,本节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规、新型能源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节的内容比较浅但知识面广,以介绍一些常识性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后对上个课题中的燃烧将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对能源及相关产品和利用的介绍则为学习下一个课题《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做好了准备,因此本节在第七单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进行了信息资源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实验法、探讨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 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2、学生由老师上课前布置的一系列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容易从身边的常识出发溶入情境当中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与知识目标相对应的内容,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

  3、本节对天然气组成成分的探究是学生 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查找归类资料。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与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而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

  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种电池,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腐蚀,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2、课标分析

  ①新课程标准对电极电势等概念不作要求,在理论方面控制了知识深度。

  ②氧化还原理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介绍和分析。

  ③本节课重在对原电池中正、负电极的判断,设计原电池时对正、负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以及对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等。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决办法:①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实验方案,体验探究过程。

  ②通过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和多媒体动画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盐桥的作用。

  ③结合实验现象强化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原电池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习原电池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把教学内容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①在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上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进一步强调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②学生讨论且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的乐趣。教师通过电子白版转换多媒体动画和电流传感器作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并讲解原理。

  ③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果量化对比、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原电池中盐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④结合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熟练掌握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策略: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手段:利用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及多媒体动画等辅助教学,量化电流强度及演示原电池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电化学原理。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亲自探讨原电池,并运用现代数字实验室及多媒体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让学生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学生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分析:

  ①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于原电池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原电池的探究,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演绎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①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判断。

  ②缺乏知识连贯性。

  ③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学法指导

  ①合作探究法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合作、共同探究、提高学习技能。

  ②教师问题引导法

  针对学生探究实验中现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思维。

  ③多媒体演示法

  运用电子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多媒体演示原电池中盐桥中粒子的移动方向,增加直观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构思

  (一)实验引课

  教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质疑问题。

  设计意图:①考察学生对必修2所学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②为本节课探究实验创造情景。

  ③实验引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问题导课

  1、上述实验装置构成原电池了吗?

  2、为什么无电流通过?

  3、怎样才能使得装置有电流产生?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和解决的方法

  设计意图:

  ①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判断,强化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现象1:电流传感器显示有电流通过,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1:发生了原电池反应,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负极: Zn-2e-=Zn2+ 正极: Cu2+ + 2e-=Cu

  总反应: Zn + Cu2+=Zn2+ + Cu

  现象2: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越来越小,直至无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二)问题导课

  1、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逐渐减小,最后没有电流呢?

  2、怎样才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呢?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 Zn - 2e-=Zn2+ (负极)

  Cu2+ + 2e-=Cu (正极)

  电池总反应: Zn + Cu2+ = Cu + Zn2+

  盐桥:通常是KCl饱和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盐桥的作用:①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电荷。

  (三)课堂小结(学生概括)

  1、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中电子、电流以及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3、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板书设计

  教师简明扼要书写课堂探究主题流程,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板书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设计11-13

化学的教学设计01-08

化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10

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18

化学教学设计15篇12-11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11-30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11-30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1-22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