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8 13:22: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想

  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

  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因此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学习,积极想象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和手段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习惯

  (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探究、比较发现、推理论证等方法,通过复习联系旧知识,架设探究桥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在引导探究、启发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引发冲突”“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答疑点拨强化拓展”“变式探讨体验归纳”“ 联系实际讨论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讨论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质疑和提出各种假设,并寻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入】 大家都喜欢喝糖水,你们知道一块糖投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糖在水里面能无限度溶解吗?为什么会饱和?饱和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实验一:以蔗糖溶解为例(结合flash动画),探究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征, 微观过程,宏观再现

  [意图: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借助浅近的类比关系,作知识的填补,以取得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同步,获得化学平衡的最初认识。]

  【问题】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哪两个过程?

  ②随时间推延,两种过程速率如何变化?

  ③当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溶液有何特征?溶液浓度是否发生变化?

  ④用何种实验可以证明饱和溶液两种过程仍然存在?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是加入溶剂,原状态有何影响?

  [意图:以蔗糖溶解平衡为例,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答疑点拨,强化知识拓展

  教师引导、组织好前述探究活动的讨论交流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答疑点拨;学生回忆,讨论,归纳得出溶解平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做好知识的强化与拓展。

  【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②随着溶解进行,溶解速率逐渐减小,结晶速率逐渐增大,最后达到相等。

  ③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在“外观”上晶体不再溶解也不再析出,溶质的浓度不变,即达到了溶解平衡状态。

  ④(提示:初中CuSO4晶体的制备实验)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颗不规则形状的晶体,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的形状变成规则,但质量不变,由此可以说明,溶解平衡时,溶解和结晶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因此,溶解平衡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flash动画】再现溶解平衡时,V溶解=V结晶≠0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速率增大,继续溶解;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继续有固体溶解。所以,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会被破坏。

  [意图:以溶解平衡为例,探究溶解平衡的特征;多媒体动画演示晶体的溶解、饱和溶液中晶体形变质不变、晶体溶解微观解释等,使学直观形象的探究、分析问题,并得出溶解平衡特征]

  【板书】化学平衡

  一、 溶解平衡的建立

  1、 溶解 ——结晶—— 可逆过程

  2、 V溶解=V结晶≠0 →溶解平衡

  (动态平衡、 浓度不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

  【探究】实验二:对比溶解平衡,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投影】下表是CO+H2O(g) CO2+H2反应中起始和反应不同时间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催化剂1200℃)。

化学教学设计2

  一、课程概况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医学生物化学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物化学,它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近年来,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同样,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也很密切。近代医学的发展经常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许多疾病的机理也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讨。生物化学课程为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适应医科类各专业的学生学习。学生必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理解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理解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根据课程的分工,有关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气体运输、各种激素的结构与功能,及肾脏的有关内容归入生理学课程。本课程的同期及后续课为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第一部分为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第1~4章,内容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和酶。第二部分为物质代谢与调节,包括第5~10章,内容为糖代谢、脂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第三部分为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第11~14章,内容为DNA的生物合成——复制、RNA的生物合成——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工程。

  第四部分为重要组织器官代谢,包括第15~20章,内容为肝胆生化、血液生化、骨骼与磷钙代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生化。

  第一部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要求掌握

  1.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质的含氮量及与蛋白质定量关系;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4.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

  5.掌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熟悉

  1.氨基酸的酸性、碱性、含硫、含羟基及芳香族氨基酸;

  2.熟悉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提要:

  本章着重从蛋白质的基本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化性质和分类等方面进行讲述。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各种生命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各种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约占人体干重的45%。其主要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等,其中氮的含量比较恒定,平均为16%左右。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重要特点,也是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通常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用样品中含氮的克数乘以6.25=样品中蛋白质的克数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二、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在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α-碳原子上都结合有氨基或亚氨基,都为L型α-氨基酸。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碱性的氨基,又含有酸性的羧基,因此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的pH值溶液中,可带不同的电荷。当氨基酸处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氨基酸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不同的氨基酸有各自特定的等电点。氨基酸由于和茚三酮反应发生颜色变化,故可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予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称为肽键。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基本键。根据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残基数分别称为二肽、三肽、寡肽或多肽。

  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的基础。蛋白质分子中的多肽链经折叠盘曲而具有一定的构象称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高级结构又可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次级键,有氢键、离子键、疏水键、二硫键以及范德华引力。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在一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本身折叠或盘曲所形成的局部空间构象,主要的有α-螺旋和β-片层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而形成的整体构象。某些蛋白质具有三级结构即可表现生物学活性,三级结构是其分子结构的最高形式。许多蛋白质分子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相互聚合而成的蛋白质分子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中每一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或亚单位。亚基之间借次级键缔合在一起,形成寡聚体或多聚体。其中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无生物学活性。但并非所有蛋白质分子均具有四级结构形式。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特异的构象有密切关系,而一级结构对空间结构有决定作用。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蛋白质一级结构不同,其生物学功能不同,各种蛋白质的特定功能是由其特殊的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改变而使生物学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直接与其生物活性相关,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生物学活性也随之改变。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游离和等电点:蛋白质的部分理化性质与氨基酸相同,如某些呈色反应等。根据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采用电泳方法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分子量的测定。

  2.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如胶体性质,易沉淀,不易透过半透膜。根据蛋白质这些性质可用透析法分离蛋白质,利用超速离心法既能分离、纯化蛋白质,又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如除去这两个稳定因素,蛋白质就可发生沉淀。例如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到等电点,加入脱水剂去除水化膜。常采用盐析、有机溶剂和某些酸类或重金属离子等都可使蛋白质沉淀。

  3.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反应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蛋白质在某些理化条件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丧失其生物活性称为变性。分散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凝聚,并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成为蛋白质的沉淀。根据沉淀的方法和条件不同,蛋白质的沉淀可能是变性的,也可能是未变性。

  第二章核酸化学

  要求掌握

  1.DNA和RNA分子组成的异同;

  2.掌握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多核苷酸链的方向性;

  3.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

  4.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变性、Tm、复性及杂交的概念。

  熟悉

  1.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2.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与核酸定量之间的关系;

  3.熟悉核苷酸、核苷和碱基的基本概念;

  4.熟记常见的核苷酸的缩写符号;

  5.熟悉体内重要的环核苷酸cAMP和cGMP;

  6.熟悉rRNA、mRNA、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提要:

  1.核苷酸的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磷等元素组成,含磷量为9%~10%,可通过测定磷含量来估计样品中核酸含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是由数十个到数十万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故也称为多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碱基又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两类。戊糖可分为核糖和脱氧核糖。DNA中的碱基和戊糖与RNA的有所不同。DNA分子中主要有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和C(胞嘧啶)四种碱基,戊糖为脱氧核糖;RNA分子中碱基成分多为A、U(尿嘧啶)、G和C,戊糖为核糖。此外,DNA和RNA还含有少量稀有碱基。

  碱基和戊糖缩合后的生成物称核苷。嘌呤和嘧啶可分别与核糖以糖苷键相连,形成嘌呤核苷或嘧啶核苷。嘌呤和嘧啶同样也可与脱氧核糖以糖苷键相连,形成各种脱氧核苷。核苷与磷酸以磷酯键相连,可形成2’-,3’-或5’-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与磷酸借助磷酯键相连可形成3’-或5’-脱氧核糖核苷酸。

  在生物体内大量游离存在的多是5’-核苷酸(NMP)。5’-核苷酸的磷酸基上往往可以再连接一分子磷酸或二分子磷酸,形成二磷酸核苷(NDP)或三磷酸核苷(NTP)。脱氧核苷酸(dNMP)也可以再连接一分子或二分子磷酸,形成脱氧二磷酸核苷(dNDP)或脱氧三磷酸核苷(dNTP)。在体内有一些游离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多种三磷酸核苷特别是ATP是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质。4种NTP和dNTP是合成RNA和DNA的原料。

  cAMP(环化腺苷酸)和cGMP(环化鸟苷酸)是多种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调节细胞内多种物质代谢。一些游离核苷酸的衍生物是体内一些重要酶的辅酶,参与生物氧化和各种物质代谢过程。

  2.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各种生物都含有两类核酸,即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核内。RNA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在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数量和排列顺序称为DNA的一级结构。组成核酸的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的链式结构。首尾分别为5’-磷酸基及3’-羟基,即按5’?3’方向书写。二级及三级结构统称高级结构,DNA和RNA各有特点。DNA的二级结构特点是双链双螺旋、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向内互补(A-T,G-C)。每个碱基对的两碱基处于同一平面,该平面垂直与双螺旋的中心轴。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引力使该结构稳定。无论DNA双螺旋结构形式如何,DNA分子中两条多核苷酸联的碱基排列顺序总遵循碱基互补规律的。只要其中一条链排列顺序确定,另一条也随确定。DNA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超螺旋结构。如真核细胞DNA的双链缠绕在组蛋白上构成核小体,它是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3.RNA的分子结构

  RNA为单链结构,局部可因碱基互补配对(A-U,C-G)以氢键相连形成双螺旋结构。不参加配对的碱基所形成的单链则被排斥在双链外,形成环状突起。这就是RNA的二级结构。RNA按功能不同分为三类,即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及核蛋白体RNA(rRNA)。每三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因此其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由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mRNA携带了DNA的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起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tRNA的二级结构最具特色,呈三叶草型。其主要功能部位有二个,一是氨基酸臂的3’末端为-CCA-OH,起特异结合氨基酸作用;二是有一个反密码环,环上有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反向互补,于是由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被转运到与密码子对应的部位,因此tRNA具有携带转运氨基酸的作用。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是天然状态下的构象。

  rRNA不单独存在,它与蛋白质结合为核蛋白体,分为大小亚基,存在于粗面内质网与胞浆中。核蛋白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3.核酸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酸碱性:由于DNA和RNA的多核苷酸链上既有酸性的磷酸基团,又有碱基上的碱性基团,因此它也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溶液中可带某种电荷,故可用电泳方法将其分离。核酸通常显酸性,易与金属离子生成盐,此时可加入乙醇或异丙醇使其沉淀析出。

  高分子特性:如:胶体性质。

  紫外吸收特性、变性、复性与杂交特性::核酸在260nm处有吸收峰,可用于定量分析。核酸还具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粘度大,沉降速度快。核酸在某些条件下会发生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即为核酸的变性,但无共价键的断裂。核酸变性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紫外(260nm)吸收峰值增高,粘度降低。核酸热变性时,其紫外光吸收峰值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称解链温度(Tm)。Tm值大小与核酸分子中的G-C对含量多少及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热变性后,温度再缓慢下降,解开的两条链又可重新缔合而形成双螺旋,此即为核酸的复性。不同来源的变性核酸一起复性,有可能发生杂交,核酸分子杂交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是一项应用较多的重要实验技术。

  第三章酶

  要求掌握

  1.酶、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酶原的激活、同工酶和变构酶的概念;

  2.酶的化学组成、特性和结合蛋白酶(全酶)类的特性;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4.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

  5.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

  6.三种抑制作用对最大速度和Km的影响。

  提要:

  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均在常温、常压和近中性温和的内环境条件下进行。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生物催化剂一—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能在体内外对其底物(作用物)起催化作用的一类蛋白质。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特异性)、高度不稳定性和酶活性的可调控性。

  酶按其分子组成可分成单纯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全酶)两类。前者酶分子全部由氨基酸组成,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结合蛋白酶的分子组成除含蛋白质部分(称酶蛋白)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称辅助因子),根据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辅基和辅酶。辅助因子由金属离子、B族维生素衍生物等组成。酶蛋白与辅酶(辅基)的关系是: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酶(辅基)结合生成一种全酶,催化一种反应,而一种辅酶(辅基)可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生成不同全酶,催化不同的反应。因而酶蛋白决定反应专一性,辅酶则具体参加反应。酶蛋白与辅酶单独存在时均无活性,只有结合成全酶,才有活性。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某一区域,集中了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集团,称为酶的必需集团,这些必需集团比较集中,并构成一定的空间构象,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称为酶活性中心。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各种因素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主要因素有:作用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激动剂及抑制剂。Km值是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它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值越大,亲和力越小,反之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由于本部分介绍的内容是基础知识,请同学自己加以总结。

  第二部分为物质代谢与调节

  第二部分物质代谢与调节—糖、脂类代谢及生物氧化

  生命活动最重要特征之一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按一定规律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以实现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及自我更新与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物质代谢中绝大多数化学反应实在细胞内优美催化而进行的。各种物质代谢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且集体具有严密的调节控制能力,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是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规律。

  第四章糖代谢

  要求:

  掌握血糖浓度正常值、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肝脏和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掌握糖酵解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的生成及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掌握糖有氧氧化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的生成及生理意义;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掌握糖异生途径的限速酶、生理意义及乳酸循环概念;掌握关键酶及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掌握糖耐量试验的意义。

  熟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熟悉糖异生的概念及基本反应过程。提要:糖是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也可以作为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经消化作用水解为葡萄糖后被吸收。吸收后主要经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在肝细胞中合成糖原或转化为其它物质,其余则以血糖形式进入大循环供各组织利用。

  一、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即为血糖,是糖的运输形式。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对保证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脑组织所需能量主要依靠血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供给。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70~110mg/dL(4.5~5.5mmol/L)。血糖

  浓度的相对恒定依靠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之间的动态平衡来维持。

  血糖的来源主要包括四方面,主要代谢去路包括五方面,而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依赖于血糖来源与去路的平衡。肝脏可进行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器官。肌糖原对血糖浓度也有一定调节作用,但不能直接调节血糖,需通过乳酸循环方可调节血糖浓度。葡萄糖在肌肉合成肌糖原,肌糖原分解产生大量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肝脏,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该葡萄糖经血液循环又可被运送到肌肉合成肌糖原,上述过程称为乳酸循环。

  血糖主要在神经、激素的调节下维持恒定。其中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在不同环节上影响糖代谢,调节血糖代谢。

  二、糖的分解代谢

  糖在体内分解代谢主要通过糖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它在机体各组织中普遍存在。催化此代谢途径的酶存在于细胞胞液中。其中己糖激酶(在肝中为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的三个限速酶。糖酵解可产生少量能量: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净生成2分子ATP,糖原中的每1分子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净生成3分子ATP,糖酵解的主要生理功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提供机体能量。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02和H20,并产生大量能量。

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分析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差异的原因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化学教学设计4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4、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因此,本节教学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多回忆、多思考、多动笔,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 性质 用途为线索,最后总结重点知识、练习巩固结束课程。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1、请与出甘油及几种已学的高级脂肪酸的结构式(教师巡查)

  2、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教师不作评价)

  [投影]1、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同右栏) O

  2、酯的通式:R—C—O--R/

  来自于: 酸 醇

  [讲述]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从它们的结构看,应属于 ? 类物质。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

  [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6~157 序言部分

  ·学生书写后,同桌交换指正。

  CH2—OH C17H35COOH(硬脂酸)

  CH—OH C17H33COOH(油酸)

  CH2—OH C15H31COOH(软脂酸)

  ·学生回答后,书写反应式:

  CH2—OH

  CH—OH +3C17H35COOH

  CH2—OH

  CH2OCOC17H35

  CHOCOC17H35 +3H2O

  CH2OCOC17H35

  ·观察投影订正写法,并与酯的通式比较。

  ·回答“酯类”。区别“脂”与“酯”的不同

  ·与生活中所见的实物相联系

  ·默读教材,对油脂作初步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

  检查对已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调节课堂气氛。为“油脂”的结构作铺垫。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进入新课

  [板书]一、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试写出油脂的通式。O

  [板书]通式:R1—C--O—CH2

  R2—C—O—CH

  R3—C—O—CH2

  [设疑思考]通式中R1-、R2-、R3-可以相同吗?一定相同吗?——教师不作评价,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7“油脂的组成与结构”之第一、二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板书]单甘油酯——烃基相同

  混甘油酯——烃基不同

  烃基饱和呈固态;烃基不饱和则呈液态

  ·试写通式

  ·订正各自的写法结果,作笔记

  ·带着疑问默读后,回答:

  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作笔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抓住事物共同特征的能力

  启发思考、调用旧知以获取新知,为“油脂氢化”埋下伏笔

  [板书]二、油脂的性质

  [激趣设问](1)炒菜时油脂遇水有什么现象?衣服上沾染油怎样清洗效果好?

  (2)它们体现了油脂怎样的化学性质?

  [边板书边小结]1、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0.9~0.95g/cm3之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

  [边讲边演示]向猪油(或菜籽油)中分别加水和汽油的实验;指出工业上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油。

  [启发思考]从油脂的结构看,它们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议论:不溶于水——浮于水面上——熔化过程中挥发——有的有香味——用汽油清洗好……

  ·一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记笔记

  ·联想酯的通性及萃取原理

  ·思考并回答(联系酯的通性)

  训练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进行合理的推理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①溴水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② KMnO4溶液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

  [讨论]实验现象是 ? ; 这是因为 ? ;它表明油脂具有 ? 性质。

  [讲述]天然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由于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而呈液态,因此,这样的油脂兼有烯烃的性质。

  [板书]2.1、油脂的氢化

  要求学生试写油酸甘油酯(单甘油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检查后板书]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3H2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不饱和烃基(液态) 饱和烃基(固态)

  [投影]自制“硬化油的用途”胶片(内容略)

  [依投影图讲述]加成反应主要发生在油酸的烃基上,油脂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因此称为油脂的硬化,产物称为人造脂肪(硬化油)。硬化油的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以生产肥皂、硬化油、甘油、人造奶油等。

  ·观察实验现象。

  ·自由起立回答:①菜籽油可使溴水及KMnO4溶液褪色,表明它具有不饱和烃基;②猪油使溴水褪色(可能是由于萃取作用)、遇KMnO4溶液分层却没有明显现象,表明烃基饱和

  ·学生静听,把熟悉的知识与现象串联起来,深化认识。

  ·(在提示加成比例后)试写

  ·学生记,分析反应前后的变化。

  ·看投影,

  听讲述,

  记摘要,

  理解油脂硬化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以及总结结论的表达能力

  训练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准确掌握油脂氢化反应的实质和特点

  进行科普教育,体会化工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设疑]如前述油脂属于酯类,那么它应该具有酯类通性的 ? 性

  [板书]2.2 油脂的水解

  [启发回忆]酯类水解的条件, 要求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板书]①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H2O ……

  C17H35COO-CH2

  [小结]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

  [设疑]怎样才能使油脂的水解进行的非常彻底呢?

  [师生共同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加碱——使生成物中的酸减少,促使反应物完全消失。

  [板书]②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 ……

  C17H35COO-CH2

  (留空格写“皂化反应”)

  [小结]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硬脂酸的盐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反应能够进行到底。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议论,果断地做出判断——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回忆乙酸乙酯在无机酸作用下的水解。两个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在下面写后师生共查(系数、连接符号等)。

  ·订正写法,作笔记

  ·设想多种方案,互相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辨别NaOH作为反应物和作为反应条件时反应式写法的不同。

  ·静听,记笔记,认识皂化反应。

  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检查学生书写的准确性

  训练学生发散想象及评价能力。超前认识可逆反应的.平衡与移动知识

  [板书]肥皂的制取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肥皂制取的过程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肥皂制取过程的四阶段,并投影讲析(投影内容及讲析内容略):

  皂化 盐析 分离 加工成型

  水浴 加NaCl 加填充料等

  [简述]1、洗涤剂的洗涤原理。

  2、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利用。

  ·阅读课本肥皂的制取,总结制取过程的步骤。

  ·静听,作简要笔记

  ·静听,思考理解有关内容;

  ·与生物知识相衍接。

  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线索的阅读自学能力

  介绍化工生产,进行科普教育,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看黑板发言

  培养自学与总结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练习

  1、(1) 和 统称油脂,其结构可表示为 。

  若油脂中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 ,则熔点较高,例如 。

  反之,则熔点较低。

  (2)、液态油生成固态油脂,要在 条件下,用油与 ? 反应

  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油脂不属于酯类; B 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C 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 油脂属于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乙烯 B油酸 C苯酚 D丁炔

  (3)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萃取胜B蒸馏 C过滤D盐析

  3、某同学说“酯的碱性水解是皂化反应”对吗?

  4.使1mol乙酸乙酯和1mol油脂完全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读题,选择(判断)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订正结论

  巩固知识,促进理解,检查本节课教学效果

  [布置作业]P162习题3、4、、6

  附:板书设计

  第六节 油脂(属于酯类)

  一、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2.1 油脂的氢化

  副板书:

  R1-C-O-CH2 单甘油酯-烃其相同 ……

  1、脂与酯的区别

  R2-C-O-CH è 混甘油酯-烃基不相同

  2.2 油脂的水解

  2、油和脂肪

  R3-C-O-CH2 烃基饱和时呈固态, ①酸性时

  3、洗涤剂

  不饱和时呈液态 ……

  4、油脂与营养

  二、油脂的性质 ②碱性时

  1、物理性质 ……

  …… ___皂化反应

  2、化学性质 肥皂的制取:……

化学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本课题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电子的运动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真实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今年我区定为教学改革年,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没有涉及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指导学生阅读、预习课本,组织学生讨论,分板块来解答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预习、讨论、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程序: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互动、形象比喻等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3、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4、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你能想象原子的结构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入新课——原子的构成,学生可能会回答原子象皮球,珠子,铅球,西瓜,桃子等)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一、原子的构成

  1、学生预习后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前三个小组各解答3个题目,后三个小组各解答2个题目)

  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质子、中子、电子带什么电?原子核带电吗?

  (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6)什么是核电荷数?

  (7)观察表4——1,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都很小吗?谁的质量最小?(为下文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质子加中子做铺垫)

  (8)观察表4——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9)你能想象电子在哪里运动吗?

  设计这样的几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解答完毕,学生头脑中已清晰的构建了如下知识点: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10)为什么要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用原子的真实质量不行吗?

  (1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用公式来表达?

  (12)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单位各是什么?

  (1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近似地等于什么的和?

  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此题考察原子的构成

  2|、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B、12c、1.66x10kgD、1/12g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4、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5、已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中子数是12个,那么核电荷数是()

  A、11个B、12个c、23个D、35个

  6、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

  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四)、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反思

  以前的教学一般是自己讲解的多,今年是教学改革年,上个星期教研组长开会提出了独狼口中学的“10+35”模式,这节课也是首次运用这种“懒方法”教学,俗话说懒妈妈培养勤快的孩子,那么懒老师也培养勤快的学生。本来这一单元的内容也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就首先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知识结构,好比有了知识铺垫做准备,上新课就容易多了。那么课堂上再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相关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从而打消了先前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一定很难”的观点,体验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教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兵教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那些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同学也参与了进来。老师在下面转的时候可以起一个督促的作用,而以前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难以发现不参与的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魏书生老师也说过,现在的教材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看懂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等着老师来解答,形成了处处依赖老师的思想。这种方法一旦形成,不仅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

化学教学设计7

  课题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和巩固初中学习过的金属的化学知识,

  2、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3、了解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金属性质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视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今后学习的全过程中,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钠、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

  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单质能够与非金属、 盐 、酸、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根据教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2Al+3CuSO4===Al2(SO4)3+3Cu ; (2)在空气中点燃2Mg+O2=====2MgO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4)镁条放入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钠的表面呈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用小刀可切开,说明硬度小 (质软),钠在坩埚中加热,很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色固体,现在,我们知道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它们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 —1价,在钠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O2 ,还原剂是钠;钠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 大 。

  3、铁、镁、铝等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比金属钠不活泼,通常能存放于空气中,其原因是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铝等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这些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也能剧烈反应,甚至燃烧。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首先我们先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并板演。

  【教师总结】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推进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产物是红棕色的铁锈,成分为Fe2O3.这说明反应条件与产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钠与氧气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一)、金属钠(Na)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小结】

  【演示】 :,并观察图3—4。

  【提问】1、通过实验的观察,你能不能简单描述出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2、放置一会儿,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教师总结】对,新切开的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氧化钠。

  【板书】 3.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4Na+ O2 ===2Na2O(白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过渡】如果将钠在空气中加热,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是否与刚才的一样?

  【教师演示】:

  【提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实验现象呢?

  【学生回答】

  点燃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知道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而现在燃烧的产物却是淡黄色固体,可见钠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是氧化钠,它是钠和氧形成的另外一种化合物,我们把它称为过氧化钠。

  【板书】 2Na+ O2 ====== Na2O2(淡黄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反问】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

  2.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

  3.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氧化钠中为—2价,过氧化钠中为—1价。初步推断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探究】钠除了能和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初中时学过钠能跟谁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点燃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教师强调】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板书】(3)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教师讲述】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外,其他活泼金属也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既然铝易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我们可用铝锅来烧饭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生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提问】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加热萎缩但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提问】从这两个科学探究中,可以得到怎么样的结论呢?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氧化物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

  钠

  常温/加热

  常温下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时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的固体呈淡黄色

  Na2O:白色

  Na2O2:淡黄色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铝

  加热

  氧化铝:白色

  4Al+3O2 2Al2O3

  铁

  纯氧\点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四氧化三铁:黑色

  3Fe+2O2 Fe3O4

  铜

  加热

  加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氧化铜:黑色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XX、XX、XX,使用的主要仪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XX。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XX。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XX,继续蒸发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化学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掌握Al2O3 、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2O3 溶于水;熔点 ,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 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 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 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3)Al(OH)3制备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4.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6.将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

  2、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4、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1、物质的分类。

  2、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结物质的分类、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综合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请学生小结有关物质的分类(具体见板书设计),并复习有关的。概念。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

  氢氧化钠、氧化铁、硫化锌、盐酸、硫酸钠、胆矾、氢氧化铜、三氧化硫、生石灰、硝酸、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钙、硫酸亚铁。

  二、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提问)请依次说出酸、碱有哪些通性?盐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用图示法找到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见板书设计)

  (练习)请学生对每一个具体反应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口述)

  三、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Mg+H2SO4

  (2)Fe+HCl

  (3)Ag+H2SO4(稀)

  (4)Zn+HNO3

  (5)Zn+CuSO4

  (6)Ag+ZnSO4

  (7)Cu+AgCl

  (8)Cu+Hg(NO3)2

  (讨论)可进行分组讨论,并小结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

  (小结)

  1、金属跟酸: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以后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因此(1)、(2)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3)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如(4)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盐: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5)、(8)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新的金属。而(6)的反应中,Ag排在Zn的后面,反应不能发生。(7)的反应不能发生是因为AgCl不溶于水。

化学教学设计11

  我在本学期中,担任了初三(2)班和(7)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眼看学期结束了,我对本学科在这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对化学科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

  (1)客观性原则;

  (2)严谨认真的原则;

  (3)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二、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已经上了这教材两年了,都是第一、二章时花的时间很多,特别是第三节。因为我觉得,要让学生对这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必须得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还有让学生亲自进实验室去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会才会有兴趣,才记得牢些知识及操作步骤。进入第三章后,第三、四节花的时间较多,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用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的对与错。第四章中,第二节花的时间也多,可是很多学生就是写错化学方程式。我觉得,教材上安排的时间来上完我所说的章节,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而且,书上对这些的习题也少,应该多点,便于学生自己复习巩固。另外,本册书完了,但没有期末练习题,我觉得,应该针对中考的题型给学生出一些典型的测试题。课本最后的仪器图形及一些操作图,我认为不够全面,还应该把、常用的仪器和重要的操作图也画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自己就可以去学习,同时,在老师讲课时能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抓基础知识。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抓基本技能就是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抓思维方法。抓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学习上一定要独立自主,在此基础之上,学会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4)抓晚自习辅导。我一周只有一节化学晚自习,因此,我在晚自习时,都给学生进行试题讲解,还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辅导和知识辅导。

  (5)抓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6)抓自身业务学习。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教研活动。在学习、相互研讨的过程中,我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严厉程度不够;

  (2)给学生复习时的细致程度不够;

  (3)自己对新的有关化学的知识了解得较少;

  (4)有时没有及时地给学生评讲作业。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化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相信学生对我也有一个满意的评价。尽管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好我的学生的。

化学教学设计1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教学设计1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化学教学设计14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现简答如下:

  (1)由题示可知: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依据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互为相反的过程,可得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反应:

  PbO2+2H2SO4+2e=PbSO4+2H2O+SO42—

  负极反应:

  Pb+H2SO4—2e=PbSO4+2H+

  (2)从方程式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生成了水,溶液的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生成了H2SO4。因此,ρ1应该为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ρ2应该为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

  (3)该问题是在前两问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由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溶液的密度变化可想到两种方法:

  (a)测量电池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即停止充电。

  (b)设法用比重计测定电解液比重。若充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1时,则表明充电完成;若放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2,则表明放电完成。

  (4)根据电池反应,每消耗2molH2SO4,即196gH2SO4,生成2mol水,即36g。

  (5)解题关键是求出反应中硫酸和水消耗和生成的量。根据电池的总电量、法拉第常数,可求出充、放电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解得开始时需加入硫酸的量为634。6g。

  (6)在前一问的基础上,求出充、放电后溶液的体积,即得该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差为105。8cm3。

  (7)本问属环保问题。由于铅蓄电池笨重,抗震性差,有酸雾产生,需补水,一旦漏液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问题。因此,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发生漏液,铅污染环境等。

  二、变换试题设问角度,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在传统的高考复习中,学生的思维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久而久之,这种定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考复习中,笔者在考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化设问角度,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达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例2: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

  (1)我国广西某地蕴藏着一大型芒硝矿。从广西的地理环境看,该大型芒硝矿床应存在于地下浅层,还是地下深层?为什么?

  (2)芒硝可调节室内温度,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效果,使室内温度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请问这是为什么?请用方程式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硝可作什么材料?

  (3)为测定Na2SO4和NaCl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a。实验时,甲学生选用AgNO3作试剂A,乙学生选用BaCl2溶液作试剂A。问哪一位学生所选用的试剂A不合理,为什么?

  b。以下都是在试剂A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检验加入的试剂A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g,沉淀物质量为mg,请列出实验测定结果的计算式: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第三章《硫、硫酸》专题时,通过参考一些资料独立编写的试题。本题以学力立意,主要考查硫酸盐的溶解性、结晶水合物得失结晶水所伴随的能量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但试题变化设问角度,以生产、生活实际为线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第3问能很好区分学生平常是否做过实验、做实验时积极思考,还是“照方抓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做得极不理想,有80%的学生没有全部做对,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现简答如下:

  (1)地下深层。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充沛,而芒硝溶于水,因此只有在地下深层才能存在。

  (2)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

  其中n<10。由于芒硝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得失结晶水,在得失结晶水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因此,芒硝可作储能材料。

  (3)a。甲学生选用AgNO3溶液不合理。因为除生成AgCl沉淀外,还可能析出少量Ag2SO4沉淀,而且烘干沉淀时,AgCl将发生分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b。取上层反应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再生成沉淀,说明A过量;Na2SO4的质量分数略。

  三、精心点拨,层层推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只有在一些经典试题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顿悟。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只有对经典试题精心点拨,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才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有关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综合复习时精心选择的试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D为铁盐,因为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从而确定B为Fe,A为硝酸,因而问题(1),(2)的答案很容易得出。由③知:2HNO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平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习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学设计01-08

化学教学设计11-13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11-30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11-30

化学教学设计15篇12-11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1-22

化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10

化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03-19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