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华【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观察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大小一样的两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手指的长短、粗细是不一样的。
2、学习词:两只、一双、长短。
3、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铅笔、绘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游戏:“我的小手真好看。”师:爸爸瞧、妈妈看,我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我的小手又出现。老师边说边做,幼儿边学说,边做。
二、师:“小朋友,我们把手出来看一看,我们都有几只手?”“对了,有两只手,两只手也可已说是一双手。”
练习:老师说一双手,幼儿说两只手,再交换练习。幼儿根据老师说的“一只手”或“两只手”举起相应的手。全班幼儿练习说:大家都有一双手(两只手)。
三、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引导幼儿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比),得出: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也叫一双手。
四、数一数每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得出: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
五、看一看五个手指一样长吗?
1、找出最长的手指,并捏住它,老师介绍:“这个最长的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
2、老师伸出大拇指和小手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大的叫大拇指,小的叫小拇指。
3、老师请幼儿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
4、师:“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所以叫它无名指。”
5、老师和幼儿一起说手指谣,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六、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说说手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能做些什么事呢?”幼儿自由讨论猜测,教师认真倾听,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
“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今天,老师再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我们先来看一幅画。”
2、出示示范,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画得好看吗?”“你们看看这棵树的树干像什么?”“对了,是手,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画方法,是用我们的手掌来作画的。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用手掌画的.先把左手五指张放在图画纸上,用铅笔沿着手的轮廓把手画下来,画完后再把它装饰成一棵树。
七、布置作业及要求
1幼儿作画时,提醒幼儿放在纸上的手在画完之前不能随意移动。先用铅笔画好之后再图颜色。
2除了可以画树还可以画鸽子.仙人掌.手套等很多东西,可以按老师的示范画,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3幼儿作画,老师巡视指导.八讲评展示幼儿作品,表扬想象力丰富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意图:
近期,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车的家族》,幼儿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学习用花片拼插汽车、公交车等车辆,于是,我们产生了主题建构“十字路口”的设想。由于幼儿刚刚升入中班,初步接触根据平面图进行主题建构的活动,并且分工合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协助。因此,本活动由幼儿初步尝试分组,教师适当指导,让幼儿通过与同组伙伴合作,学习如何商量分工,怎么友好相处等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平面图进行主题建构。
2、学习与同伴互相商量、分工合作,体验完成建构作品的成功感。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高楼的搭建和汽车拼插方法等等。
2、物质准备:平面图一张、小图片若干、花片、积木、易拉罐、纸盒、纸轴、水管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平面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合理布局。
引导语:“这是什么地方?”(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上有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向分组。
引导语:“现在,我是总工程师,你们就是小建筑师,我们要分成三个建筑队,一队建高楼,一队建护栏,还有一队造汽车。请你想一想你要参加哪个建筑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3、介绍材料,启发幼儿利用材料建构。
引导语:“今天的建筑材料有花片、积木、易拉罐、纸盒和水管,大家想想,这些材料能用来建什么?”
4、提出建构要求:
①要注意看平面图,按照平面图来建构;
②要动脑筋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型;
③护栏建筑队要先商量怎么建,怎么分工,再一起动手建构。
(二)游戏部分:
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根据平面图合理布局,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不同造型的车辆。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听信号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欣赏、评价作品,体验成功感。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考:
跳绳对锻炼幼儿的手、脚、脑的配合能力,对提高幼儿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对提高幼儿下肢的力量、改善幼儿的呼吸机能都有着特别的功效。但是,学跳绳在许多幼儿园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运动项目,因为小、中班的幼儿往往因为手、脑、脚配合能力差而难以学习和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技能。为了突破幼儿学习跳绳难这个问题,特设计了"大家来跳绳"这个体能活动。
目的要求:
1.学习掌握单手甩绳和有节奏的单手甩绳双脚跳,尝试双手甩绳双脚跳绳。
2.提高手、脚的协调性,增进下肢的力量。
教学重点:
练习甩绳和协调地边甩绳边跳。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根标准跳绳,录音机,音乐磁带,课前大多数幼儿已经学会和掌握有节奏地双脚连续向上跳的技能。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跳绳在"一二一"的口令声中一路纵队走步入场,然后绕场地和在场地中进行圆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运动。幼儿活动手臂和双腿。
2、幼儿手持跳绳成四路纵队,各组保持一定间距面对教师站立,在音乐的`伴随下跟随老师用手中的跳绳做头颈、手腕、肩胛、腰腹、膝盖、脚踝等部位的准备活动操。
3、玩绳子教师:小朋友们,大家来用绳子做各种身体锻炼活动,老师要看看谁的方法、种类多。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跳绳做走平衡、跳跃、投掷、抖甩等动作。教师给予巡回指导。
4、幼儿徒手学习跳绳。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先学习进行左、右单手甩绳动作,再进行双手甩手臂的练习,最后进行双手甩绳与双脚跳跃。
5、幼儿成扇形队列面对教师,教师手拿跳绳给幼儿示范讲解跳绳时双手拿绳、双手甩绳、双脚配合跳起的动作要领。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并请几个幼儿示范跳绳时手和脚的动作应该怎样做。强调双手有节奏地甩绳,双脚并拢跟着甩绳的节奏跳。
6、引导幼儿拿绳学跳绳。
(1)幼儿左手拿绳,跟着音乐在身体的一侧有节奏地甩绳,双脚和着甩绳的节奏连续地跳。
(2)幼儿右手拿绳,跟随音乐节奏在身体一侧有节奏地甩绳,双脚和着甩绳的节奏连续地跳。
(3)幼儿练习双手将绳子甩到身体前方再双脚跳过,同时注意双手向后。
7、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着教师散立在场地上,跟着教师和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连续跳绳练习。
8、教师带领全体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节奏,做洗澡时的洗头、洗脸、擦背、轻敲四肢等动作进行肢体放松。
9、教师和幼儿带着自己的跳绳离开操场。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单手甩短绳一双手甩短绳一双手甩双短绳双脚配合跳一双手甩一根长绳跳绳的方法进行教学与练习。另外跳绳的节奏上应该先慢再快,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幼儿对跳绳运动的畏难情绪。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利用集体跳大绳的方式来培养幼儿有节奏的原地跳。日常体育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甩绳的练习,帮助幼儿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活动过程:
1、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 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 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10-20
中班的教案01-30
中班教案07-21
(经典)中班教案08-28
中班语言的教案02-26
兔子教案中班07-23
【通用】中班教案08-17
【精品】中班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