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妮日记读后感1
我终于读完了这本《安妮日记》。
全书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安妮和其他七个犹太人躲进了后屋,过起了藏起来的生活。他们通过他人为自己买食品,减少食品和开支,在后屋生活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妮写了日记,记下了在“后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后来,因被别人告发,八个犹太人全被捉住了,被送往“犹太人集中营。”他们真是太不幸了。
书中的安妮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但是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而是特别疼爱她的姐姐—玛戈特。姐姐犯再大的错误,父母也不责怪她。而安妮一点也不行。从中我们感受到爸爸妈妈对玛戈特是多么的偏心呀,更让我们感到了安妮对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感到了极度的不满呀。做人就要公平的对待,不能偏心,才不会引发别人对你的不满。
他们是多么不幸呀。特别是安妮,一生下来就是犹太人,不受人尊敬,只得四处躲藏。他们在白天不得发出声音,要不然就极可能会被人发现,被送进犹太人集中营。可是,面对不幸,安妮却是乐观的面对,从来不会消沉,而是乐观的生活下去。对她而言,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胜利的好消息总有一天会到来。他们还是富有智慧的,找到这样一个适合躲藏的“后屋”。因为害怕别人会看到楼梯找到他们,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可旋转的柜子做门,让人发现不了。
我要像安妮一样乐观,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开开心心的,向好的一面想一想。
安妮日记读后感2
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个犹太人。
希特勒上台之后,安妮一家流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二战”后,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避免纳粹的迫害,全家佯装失踪,躲进了父亲公司的大楼几间密室里。他们在密室里生活,必须绝对的保持安静,因为楼下的办公室和库房白天都有人工作。他们在这种名副其实暗无天日的情况下生活了两年多。小安妮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成长起来的。1944年8月,纳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里的八个犹太人,几个月后,安娜因感染伤寒,在集中营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确实,在秋天来临之前她真的离开了那里,但去的是一处集中营,1944年8月,盖世太保的魔爪终于伸到了他们身上,人们后来在盖世太保的狼藉中发现了按你那本真爱的日记,并把它交给了她的荷兰朋友。
每个著名人士都对安妮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爱尔莎特里奥莱对她说:安妮弗兰克如果还活着,也许会成为作家、诗人。安妮弗兰克的日记透露出一种早熟的才能,一种勾魂摄魂的`感染力。美国前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说:一步精彩绝伦的书,是我所读过的有关战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的作品中最明智感人的。阅读此书实在是一段丰富而受益匪浅的体验。
安妮日记读后感3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这个不到16岁的安妮就被纳粹失去了生命。
安妮的每一篇日记写的不是战争对她的伤害,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也许我们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但是,《安妮日记》会给我们引导正确的道路。我很喜欢安妮日记中的一句话:“只要你无畏的`看着天空,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内心一片纯净,幸福也会再次来到!”
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瑟瑟秋雨。我哭着跑出了家,因为妈妈错怪我了。我好伤心好伤心,泪水打湿了我的脸颊。我奋力的站了起来,在雨中跑着,希望能忘记这不愉快的事。跑着,跑着。突然想到了那句话“只要你无畏的看着天空,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内心一片纯净,幸福也会再次来到!”就在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对我说:“我知道不是你的错,回家吧!”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好像没有那么灰暗了,展现给我的是一片蔚蓝!此时,我的心里暖暖的,和冬天的太阳一样。
安妮历经磨难而乐观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向前!
安妮日记读后感4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是《安妮日记》,我时不时就拿出来看看,《安妮日记》写的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这本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为躲避□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为两个家庭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记录安妮对战争、人性集未来的思考......
书中6月13日写的日记里有安妮生日是,爸爸写给安妮的'一首诗“只有宽容,才能换来平安,只有时间,才能磨灭困难!哪件衣服还可以穿?裤子和裙子都以变短,衬衫知道腰间为何你的烦恼,总是无休无止......”这首是让安妮先忍住眼前的痛苦,再过不久,我们就会磨灭苦难,换来平安。
“只要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安妮,发出了这样的呐喊。面对残酷的战争,暗无天日的生活,扭曲的人际关系的种种苦闷,安妮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思考。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这和谐时代。
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们要学习安妮的坚强、不怕苦难的精神,安妮即使整天呆在家里,可他经常叫出去买东西的爸爸,给她带上几本书,白天安妮坐在有太阳的地方看书,晚上安妮就坐在月光前看书,我们虽然不需要用月光看书,但我们不是更应该好好看书,好好读书吗?
安妮日记读后感5
《安妮日记》是妈妈推荐给我读的一本书,据妈妈说她小时候读完这本书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间也阅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还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安妮日记读后感6
1944年3月29日,波尔克斯大臣谈到,战后应该出一本与战争有关的日记或书信。当安妮爸爸独自抹着眼泪走出纳粹集中营,并接过安妮的日记时,《安妮日记》横空出世!
《安妮日记》向我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活情况和人物特征,
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人物仿佛就在我眼前:深爱安妮的皮特、认真工作的牙医杜赛尔、强壮的爸爸、温和的妈妈、乖巧的姐姐、自以为是的达恩太太、爱抽烟的达恩先生···成熟的语句,生动地比喻···让我们看到的好像不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而是一个作家。
我看完这本书后为德国的.行为而感到憎恨愤怒,为犹太人的处境而难过,为安妮的痛苦而叹气。
唉!世界为何如此不公!日记中的安妮并不是好孩子,她与妈妈吵架,跟皮特恋爱···但她不是没有优点的,她喜爱作文,能自我反省,能换位思考···我不得不说,安妮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许多人都赞扬安妮的写作水平,我也不例外,就连德国著名作家恩斯特·施纳贝尔都赞叹:“不论什么年龄来看,她(安妮)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推进,二战已经十分遥远了,现在我们口中只有周杰伦、张学友等人,
安妮虽然被历史的沙土掩埋了,但她的精神永久长存,正如她在日记中写的一句话:我要活下去,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7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安妮日记》的书。
起初,我对安妮弗兰克略有耳闻,听说她是一个犹太人,出生于1929年。基实听到这儿,我已经能猜到她将是如何悲惨的命运了,读了《安妮日记》后,我才更加真实地体会安妮那可怜的命运。
安妮刚写日记时,只是想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却不想成了纳粹灭绝人种的罪证。上台后,安妮一家逃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当德军入侵荷兰时,安妮一家被迫逃到父亲奥托掌管的'公司楼上的储藏室,除了安妮一家四口外,还有范达恩一家和牙医塞尔组成的避难大家庭,在这“秘密后屋”里生活了两年,白天,谁也不敢发出一丁点勹的声音,到了晚上,“秘密后屋”里的人才能活动。每天还要提防盗贼和飞机的袭扰。但安妮并没有对“秘密后屋”的生活绝望,依旧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做一名作家和记者,同时也希望战争能早日结束。就当和平快来的时候,由于知情人告密,“秘密后屋”于1944年8月4日陷于纳粹魔爪,八位避难者全部被捕,除安妮父亲外,其它人均被纳粹所杀。
是啊,这悲惨的一切都是因为战争,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世界上的几处硝烟,至今未熄灭。为了世界的和平,让我们一起来彻底宣告战争的末日。
安妮日记读后感8
我最近读了《安妮日记》,现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安妮这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可恶的希特勒!q(s^t)r)。安妮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地下室里,随后父亲的朋友一家也来到的这里,接着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他们都是犹太人)。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_),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反犹太人主义,为什么和父母吵架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而且他们经常吵架哦!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这本书非常好看,向大家极力推荐奥!
安妮日记读后感9
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大屠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爱的兴奋……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爱、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
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
我很喜欢安妮说的这几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只要还有这些,只要还有这阳光,这无云的蓝天,只要我能看到这些,我就不会忧伤!”安妮的这几句话鼓舞了我,她是那么坚强,我很佩服她,在那样的险境里,居然还能那么开朗!我觉得安妮日记比我以前看过的书更具有真实性,因为这本书不是编出来的。
我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总会把安妮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比较,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安妮是在德国人的'歧视下长大的,而我却是和平平等的社会下成长的。自从开始看安妮日记,跟安妮的生活状况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欢上学,可因为她是犹太人,后来上不了学,我却还能上学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体育课测试50×8我跑了1分47,我很兴奋,虽然这成绩对于别人来说,很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我知道我出了这种成绩,是因为安妮有着的坚强精神,她那种精神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1942年7月,刚刚过完了十三岁生日的安妮·弗兰克,跟随父母姐姐和父亲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纳粹军队的搜捕,被迫搬进了一间阁楼里。
藏匿的生活是十分艰辛和残酷的,为了保持自身的安全,他们从此不能再出门,白天也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大声说话和上厕所。在这个逼仄拥挤的阁楼里,安妮一家和凡·丹一家八个人一直生活了两年零一个月。
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安妮一家遭到德国警察的逮捕,最后只有安妮的父亲从集中营活了出来,其他七个人都死于纳粹集中营中。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安妮是一个乐观,善良自信并且具有独立精神的女孩儿,她向往和平不甘心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并且勇敢的.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她仍然在恐怖与恶劣的环境下坚持阅读与写作。
我们要学习安妮独立勇敢的精神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具有了勇敢独立的精神,我们就会以微笑来面对生活的挫折,以坚强与自信来面对学习上的坎坷,最终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巅峰指点山河。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有一本书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战争的残酷。这本书就是——《安妮日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对犹太人的压迫日益加剧。安妮·弗兰克随家人躲藏到了父亲公司的秘密小屋里,同在的人还有父亲的朋友温达安一家人,随后又来了一位医生杜瑟尔。
一家人就开始了躲藏隐蔽的生活。8个人在秘密小屋里生活了长达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有任何响动,包括上则所,否则就会被人发现,只有晚上才能偶尔打破禁忌。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笔触、用她要做一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来了她狭小的秘密小屋每天所做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思考战争、历史和“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
通过日记,我看到了安妮是一位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因为战争,让这位有梦想的安妮死在了德国人手里,每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她在这样的困境下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我永远不会忘记安妮,透过文字我所能感受到她的丝丝天真和甜美的理想,她在黑暗之中的亮光、笑容,将一直温暖着我!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这本书,是很多篇作文组合的,忽而兴奋、忽而悲伤;忽而温和、忽而残忍。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1929年6月12日时,安妮一家四口过着富裕安宁的日子。可是,1933年是法西斯政权执政后,便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残杀,安妮一家移居荷兰,安妮在那里上学,交到了很多朋友,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是收到一本日记本,它的名字叫吉蒂。这时德国法西斯又侵占了荷兰,四处抓捕犹太人,抓到的犹太人都被关进了几个地狱里,安妮的爸爸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密室”但他们都还随时面临着死亡这两个字。
安妮他们还在吧暂时还没受害的犹太人送进自己的密室。在密室里,安妮是多么想念原来的好朋友,估计这会他们已被送入集中营。安妮是时刻刻想着他们,做梦也是。房间里密不透风,白天都悄无声息的',他们只靠收音机来得知外面的消息,日常用品都是在黑市上买的。他们的日子是那么的……
读完这本书,我憎恨以前的德国人民,更憎恨德国法西斯。非常同情那些可怜的犹太人。安妮真真切切的把所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我觉得安妮是一个善良聪明,渴望和平,坚强不屈的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1944年3月29日,波尔克斯大臣谈到,战后应该出一本与战争有关的日记或书信。当安妮爸爸独自抹着眼泪走出纳粹集中营,并接过安妮的日记时,《安妮日记》横空出世!
《安妮日记》向我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活情况和人物特征,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人物仿佛就在我眼前:深爱安妮的皮特、认真工作的牙医杜赛尔、强壮的爸爸、温和的妈妈、乖巧的姐姐、自以为是的达恩太太、爱抽烟的达恩先生成熟的语句,生动地比喻让我们看到的好像不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而是一个作家。
我看完这本书后为德国的行为而感到憎恨愤怒,为犹太人的处境而难过,为安妮的痛苦而叹气。唉!世界为何如此不公!日记中的安妮并不是好孩子,她与妈妈吵架,跟皮特恋爱但她不是没有优点的,她喜爱作文,能自我反省,能换位思考我不得不说,安妮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许多人都赞扬安妮的写作水平,我也不例外,就连德国著名作家恩斯特?施纳贝尔都赞叹:“不论什么年龄来看,她(安妮)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推进,二战已经十分遥远了,现在我们口中只有周杰伦、张学友等人,安妮虽然被历史的沙土掩埋了,但她的精神永久长存,正如她在日记中写的一句话:我要活下去,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安妮日记》。读完以后,我十分佩服安妮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1933年德国的法西斯建立以后,他们就开始大肆的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只好躲到安妮父亲公司后面的“密室”里去生活。安妮每天都在密室里听广播、读书、写日记,快乐的活着,每天都在乐观地想:“我比那些已经被送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幸福多了”。不过,安妮一家最终在1944年8月4日被抓住,都被送到集中营去。最后,除了安妮的爸爸之外,其余人都死在了集中营里。
安妮是不幸的,但安妮没有向不幸屈服,而是乐观的过着每一天。比起安妮,我们比她幸福多了。当安妮住在终年没有阳光的密室里生活时,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到操场上玩耍;当安妮每次偷偷摸摸地去买菜时,而我们却能开着车下着饭店吃着美味佳肴;当安妮在狭小的密室里一个人学习时,我们大家却在整洁、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唱歌、画画……。安妮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快乐、开心的.活着、学习着,而我们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不想上学……。我们比起安妮差的太远了,我们一定要学习安妮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今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都要去积极地面对它,努力克服它,乐观向上的度过每一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读后感10-10
安妮日记读后感08-19
《安妮日记》读后感12-16
【荐】《安妮日记》读后感06-12
《安妮日记》读后感【推荐】12-24
《安妮日记》读后感范文11-18
《安妮日记》读后感6篇11-06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11-09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15篇)11-30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15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