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

时间:2024-07-23 10:12:48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1

  在一座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她满足于自己的娇小,生活得很愉快。有一天,紫罗兰发现了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觉得玫瑰雍容而挺拔,显得自己渺小可怜。

  玫瑰花听了,笑了。她笑紫罗兰愚蠢,她笑她不理解自己的幸福,她笑她不满足自己的命运。紫罗兰却不以为然,她认为,玫瑰安慰她是因为她想要的玫瑰都拥有,这时,造化出现了,紫罗兰请求造化使她变成一株玫瑰花,哪怕只有一天。造化笃定她会后悔,却也挽不回紫罗兰的决心。

  于是,紫罗兰变成了玫瑰花。午后,天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折断了树枝,扭弯了花茎,除了紧贴着地面生长的紫罗兰,无一幸免。而那朵曾经的紫罗兰就快要死了。看到这里,我就想,这下,那朵渴望美貌的玫瑰肯定后悔了吧?可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濒死的玫瑰不但没有后悔,反而认为只有在不知道生活的奥妙时才会去接受死亡和虚无的宁静。

  她做了一个小时的玫瑰花,即使她即将死去,她也觉得值得。这是个令人震撼的结果,按常理说,临死前的玫瑰花应该对自己的任性感到后悔,因为它使她丧失了她的生命。可她却感到无比的.满足,她为她体验到了一株紫罗兰体验不到的感觉而满足,她为她用玫瑰的眼睛观察过宇宙而满足,她为她曾皇后般度过了一个小时而满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更美妙的人生,有时要以生命作为代价。

  可那又怎样呢?短暂却充满意义的生活远比长久却又乏味无趣的生活更让人欢喜,不是吗?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2

  虚荣的紫罗兰成了盛开的玫瑰,随之而来的是生命的毁灭。但谁又能说,那不是对梦想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呢?

  玫瑰临终前说:“我要死了,但是我知道,我所生存的那个有限的后面隐藏着什么。这就是生活的意义。这就是本质的所在,隐藏在无论是白天或夜晚的机缘之后的本质。”

  玫瑰活出了辉煌,活出了价值!

  尽管做一株普通而矮小的紫罗兰可以更长久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平凡而安全,既远离狂风暴雨的侵袭,又免遭阳光暴晒致死的厄运,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于拥有梦想、追寻理想的玫瑰来说,这实在太过于平庸了。它只有幻作“玫瑰”,才能仰望苍穹的蓝天,轻触金色的阳光,倾听夜晚的宁静,心灵才在这一切的激昂中涌动出别样的魅力。让生命就此毫无保留地绽放,毫无保留地前进吧!

  玫瑰的生命消逝在那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但它的心灵终究得到了满足,灵魂终究得到了洗礼。假如,生命的.真谛需要等价交换,它也不枉此生了。

  它的生命在昙花一现中,迸发出了梦想的火花。

  玫瑰如此诠释自己的生命价值,文天祥在星际的某个角落里,微微地笑了,深邃的眼睛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没错,文天祥的灵魂毫不逊色于玫瑰。他抗元不成,兵败被俘,屡遭诱降,却依然而然地选择了自身,凭着宁死不屈的精神,硬是挺了过来,在狱中壮写《正气歌》,然后才为国捐躯。

  梦里花落知多少?梦想筑就的长城,理想垒砌的城堡,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摧毁和改变的,我坚信。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3

  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

  ——纪伯伦

  当在我一次次阅读,品味过纪伯伦的这篇文章后,我终于被文中的紫罗兰所感动,我更是对生活的满足与追求做了一篇深刻的思索。

  对于生活在幽静花园里的小小的紫罗兰,在没有看见雍容而挺拔的玫瑰之前,她也曾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摇摆。可是,又是什么使小小的紫罗兰渴求造物主将她变成一珠玫瑰呢?仅仅因为是空虚的愿望和无谓的骄傲吗?我不禁想起她与玫瑰的对话“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造物主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我紧贴着地面生长,无力面向蓝色的苍穹,无力把面庞转向太阳,像玫瑰花那样!”读到这里,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株充满虚荣心、一心只幻想能炫耀自己,百般追名逐利的花朵。而后,这株紫罗兰并没有听取造物主的劝告,真的变成了花园里众花的皇后,伫立在众芳之上。可好景不长,午后的天空乌云密布,无情的暴风雨折断了树枝、扭弯了花茎,把傲慢的花朵连根拔起。

  等到风停雨散,花儿全死去了——她们像灰尘一样,满园零落,叭有躲在篱边的紫罗兰,在这场风暴的袭击之后安然无恙,而那株变成玫瑰的.紫罗兰,暴风雨把她从土地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

  真的是一棵虚荣的紫罗兰吗?不,我可以理解她,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探求生活的奥秘,终于,她反抗了自己,去追求她不曾拥有的东西,比起那些紧贴着地面生长,等待冬雪的覆盖,去接受死亡与虚无的宁静的紫罗兰来说,我更尊重小小的紫罗兰的选择。她并不屑于暴风雨中的庇护,虽然这种不满命运的斗争带给她的无疑是死神的降临。但是生活的本质在于追求地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在一小时的玫瑰体验中,小小的紫罗兰曾用玫瑰花的眼睛观察过宇宙,用玫瑰花的那耳朵倾听过的私语,用玫瑰花的叶片感受过光的变幻,就像巴金文中写的“生命是可贵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虽然表达的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不变的,就像文中最后写的:

  玫瑰卷起自己的叶子,微微叹了一口气,死去了,她的脸上浮现着超凡脱俗的微笑——那是理想实现的微笑,胜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4

  美貌与痛苦携手并肩,共同走向生命的终点;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要知道,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

  ——题记

  黎巴嫩有个著名的作家叫纪伯伦,他写过一篇文章——《虚荣的紫罗兰》,当我读到这一篇文章后,我真正的领悟到了“虚荣”的最真实含义。

  一朵依附于地面的紫罗兰,总想成为一朵缤纷的玫瑰花。它责怪造化将它创造得如此渺小,对它不公,没有给予它应有的完美。于是,造化将它变为一朵玫瑰,一个小时后,暴风雨来袭,将它连根拔起,吹散了它的花瓣,使它伤痕累累。可它认为这样是值得的,因为这让它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最后,它永远离开了这个生物圈,再也没有机会来享受大地的恩赐。

  合上书本,我感慨万千: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必去追求十全十美呢?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其实上帝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要蔑视自己,不要羡慕嫉妒别人,不要气馁,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优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超越颜色,超越形体,在真实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自己难道不是一种美丽?这样的美,没有失去自我,而是完善了自我。不要认为别人的劝告是在粉饰自己的渺小,不妨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一下自己,就如紫罗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玫瑰一样,或许玫瑰也在羡慕紫罗兰的不用忧惧风雨,却依然美丽绽放,悠闲度日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远的东西。不过我们也要适时而定,不要太过高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去抛弃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不要像文中的紫罗兰一样,一味的去追求艳冠群芳的花后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有它自己随身而定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就像紫罗兰娇小俏丽,却能免于暴风骤雨的摧残,玫瑰傲然挺拔,却恰恰因为它的形体而无法躲避灾难。

  文中的紫罗兰虽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体验,但它也为之丧命;虽然它有了华丽的外表,但依然被暴风雨袭击,而其他的紫罗兰依然那般芬芳娇嫩。其实在生活中,每朵花都是美的,只是他们对生活的见解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正视自己,又何必去模仿别人呢?虽然体会到了一时之快,但却是昙花一现,随即飘散。我们要学会创造,就像用赏识和鼓励的手指变换自己的设计和素描一样,这样你就能更美。我爱花,但我更爱花的谦逊温柔、高洁坚韧。

  爱慕虚荣的紫罗兰,终究还是逝去了。紫罗兰的理想实现了,而且心满意足,虽然以昙花一现的美丽之后的死亡结束了她的明命。但它无悔,也许这就是紫罗兰所追求的幸福和理想吧!就如人间百态,各人追求不尽相同,是因为个人思想不尽相同。所以理想和幸福的含义之余每个人也是不同的。“华丽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灾祸”,就如古人说“甚美必有甚恶”,你选择一样东西的时候,必然要有所失去,愿意付出什么为代价,又愿意以得到什么为目标,就是每个人不同价值观在生活中的体现,所以每个人都在选择者自己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命运。而我所追求的是踏实的人生,保持自我本色,而后发展自己甚至超越自我,我拒绝用生命换取虚华。既然“造化”给予了每一个生命独一无二,我愿意怀着珍惜并感恩的心,去善待,去完善,去超越,去创造,这个过程就是——我对生命有所追求的意义的理解。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10-01

读《读巨人的城堡》有感05-09

读《长江》有感11-17

读《论语》有感11-25

读《莫高窟》有感12-22

读《在轮下》有感12-26

读《价值》有感01-09

读《信任》有感11-11

读《童年》有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