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和山海经读后感觉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长和山海经读后感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阿长和山海经读后感觉1
阿长,一个不华丽但温暖的名字,她只有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哦,还有那颗简单而善良的心。——标题记录
读完这篇文章,知道阿长长是什么样子后,我非常失望。在我的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非常温柔苗条的形象,但却是一个又胖又唠叨的老母亲。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形象让我觉得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的一些习惯很烦人:唠叨,“大”睡姿,各种奇怪的礼仪。全文并没有介绍阿昌有多好,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生活在现实中的阿昌。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愿望,相信梦想,用纯洁的心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
最感人的是她买了《山海经》。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识字的人很难买到的书的'。谁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如果你写了,恐怕达不到这个效果。她竟然把“山海经”读成了“三哼经”,她是怎么问别人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位长母有很多缺点,比如一个孩子,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直到她死去。
阿长和《山海经》之间有多少故事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因为《山海经》不存在于阿长的世界里,太复杂了。在阿长的世界里,只有她和《三哼经》的记忆。
阿长和山海经读后感觉2
这是一篇纪实文章。这篇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母相处的场景,展现了长母的性格特点。鲁迅通过对童年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长母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首先介绍了长母的名字,名字的`起源和她的外表特征,以及她的一些坏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然后写下她所知道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则。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橙,人死了就说“老了”;最后,我写了长妈妈买《山海经》的故事,并把我渴望已久的绘画版《山海经》给了我,并详细描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尊重和感激。
文章重点介绍了我小时候和长母的经历。长母是保姆,我对她印象如此深刻,这说明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文章还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和体型。文章的主题是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母的感情变化。一开始我并不佩服她,但最后我对她有了新的敬意,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个经历过沧桑的人。她不仅迷信麻烦,而且突出了自己的伟大。如果别人拒绝或做不到,她就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对文章主体的把握和对她最后的记忆和祝福,都能说明我的感情很深。
长妈妈这样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独特而非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更黑暗、更腐朽的事实。鲁迅的文章包含了爱和同情。让我们回到一个简单的时代,关心你周围的每个人吧!
【阿长和山海经读后感觉】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08-08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02-2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2-12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11-25
阿长与山海经的读书笔记05-27
【必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四篇04-30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模板6篇04-29
2022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11-25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