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读后感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蒂》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蒂》读后感1
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好书《海蒂》。
海蒂五岁时,姨妈一狠心一咬牙,把海蒂送到了脾气古怪的爷爷:阿尔姆大叔家里面。阿尔姆大叔不喜欢沾染人世间的琐事,独自居住在山上。上山的路上,海蒂结识了放羊娃:彼得和一大群可爱的羊儿们。天性活泼的海蒂很快就和羊儿们打成了一片。小海蒂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在她真挚情感的感化下,饱经沧桑、性格孤僻的爷爷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后来,姨妈把她送到了富兰克托的一个有钱的人家,因为那家的女儿克拉拉一只腿瘫痪了,总得坐着轮椅,连上课也只是一个人,既很自卑又想找个孩子和她一起玩。也正是在海蒂的爱心帮助下,使克拉拉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当克拉拉来到海蒂爷爷家: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受到了海蒂的激励,战胜疾病的信心愈发强烈。在海蒂和爷爷的帮助下终于重新站了起来。瞧!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多么神奇呀!
合上书本,我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多么自私。我们总是想着自己可以怎样过得更好,可仅仅8岁的小海蒂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化了爷爷,帮助克拉拉重新站了起来。再看看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从来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当别人指责的时候,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当别人身体不便时,不但不去鼓励别人,还嘲笑别人;当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编织出许多理由去推卸……
为什么不去帮助、关心、尊重别人呢?要是实际生活中,人们能像海蒂那样的去关心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位人士,那该多好啊!可偏偏就这么一个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却做不到。走在街上,到处可见助人为乐的公益广告,可有谁能去看它一眼呢?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将呼呼的寒风挡在门外。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
书,用白话来说就是一打纸。可我说,书是通向高尚品质的阶梯。从书中学到的东西是我们一生受用的。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向书中的小海蒂学习,从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海蒂》读后感2
暑假里,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海蒂的天空》。这是美国作家克比·莱森的著作。书中的女主人公——海蒂,从小失去双亲,在她的亲戚家寄居,饱受别人的欺负。但当她听到查斯特舅舅临终前曾说过要将在蒙大拿留下的土地让她继承时,她决心要离开这个她不喜欢的地方,她尝试去寻找属于自已的天空。在蒙大拿,她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肩膀上挑起了许多重活,她也有了朋友,友情使她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一直垦荒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她领悟到,原来离家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虽然后来她并没有成功,但蒙大拿一定会成为她永不磨来的记忆。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当你收到一封可以让你继承一大片土地的信的时候,你是否会怦然心动?当你又发现那里异常寒冷或酷热难挡时,你是否又会半途而废?然而,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耳边,海蒂到底是靠什么在这种地方活下去的?再次翻开书,我终于知道:这一切,都是靠海蒂执著的坚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像她这样一个十多岁的.女孩,竟可以在这样一个荒芜的环境中成长,真是不可思议。想到这里,不禁对海蒂产生了一种敬佩感,她是多么出众,多么不同啊!筑篱笆时,她努力地挖洞,手上全是水泡,连饭都舀不起来;在犁地时,即使戴着手套,她的两只手仍然起了水泡,还流了血,肩膀痛得失去了知觉;她顶着酷暑,在阳光暴晒的地方坚韧不拔地除草,最后竟昏倒在土地上。这一切,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艰难!这时,我的心里也是苦涩的,为海蒂要走的人生道路担忧着,当她邻居的孩子——麦蒂因流感死去时,她强忍住心中的悲痛,一场冰雹又打毁了她的庄稼,这时,我心中又是酸痛的,为海蒂祈祷着。最终,海蒂还是离开了蒙大拿和小木屋。
看着海蒂,我很羞愧。海蒂只比我大几岁,而胆子却比我大几十倍,有一次傍晚下起了雷阵雨,一个明晃晃的的闪电划过天空,我吓得立刻捂住耳朵,“轰隆隆”,巨大的雷声又把我吓得胆颤心惊。傍晚的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时心中总是浮起莫名其妙的恐惧,不得不加快脚步,到了家之后,我悬着的心才放松了下来。我为什么不能像海蒂一样坚强呢?因为我不能独立。这是我和海蒂最大的区别,我会努力学习,但这还不够,我还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磨炼自已。
无论海蒂今后做什么职业,她都会找到属于自已的天空。我会将海蒂当做一面镜子。她的勇气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海蒂》读后感3
去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瑞士儿童文学作家斯比丽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蒂》。它是一本瑞士传统儿童文学的代表作。我看完这本书,被这位性格善良、乐于助人的海蒂深深吸引。她有颗纯真、善良的心。希望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
这是一本讲述海蒂儿童时代的成长故事。虽然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但她心中充满了爱。她用爱去温暖性格孤僻的爷爷,生活得无忧无虑。几年后,姨妈带走了海蒂,让她陪富人家的克拉拉一起学习。在她们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俩人产生了深厚的友情。
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笔墨记叙了克拉拉与海蒂俩人真挚的友情,让我感到爱的力量。当克拉拉在海蒂家时,海蒂十分希望克拉拉能像自已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和她一起去看山上绮丽的风景。她坚持每天起床后,就扶着克拉拉,让她的脚慢慢地触碰地面。直到有一天,海蒂去给克拉拉摘野果时,克拉拉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海蒂用她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克拉拉战胜自已,站起来。
这段章节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感悟到友情的真切。记得一次英语课,老师让我们去录音棚录制绘本。轮到我时,我读得磕磕碰碰,急得掉下了眼泪。老师让我先读熟了再过来录音。我一个人呆在教室的角落,真后悔回家没有认真朗读。正当我发愁时,我的好朋友走来,她笑着对我说:“别着急,我来帮你。”她先把生词带我读了一遍;再让我模仿着她的语音语调跟着她读;接着还矫正我拼读出错的单词;最后再让我自已练习几遍。在她的帮助下,我渐渐地朗读流畅了,到老师那录音一下子就通过了。我回头看看我的好朋友,她给我伸出了大拇指,我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海蒂不仅真诚地对待朋友,还孝敬祖辈。记得海蒂刚刚到爷爷家,爷爷对她置之不理,甚至没让她进房间睡觉。海蒂主动与爷爷交谈,最后海蒂的天真打动了爷爷孤独的内心世界。虽然我们的学业很忙,但还是需要与祖辈聊天,跟他们聊聊小学里的生活;教会她们怎么使用手机软件;陪他们逛逛公园,看看大自然。他们年纪大了,更需要我们去陪伴和关心。
听完我的介绍后,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着爱,让我懂得爱是可以战胜孤独;爱是能够击败病魔;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海蒂》读后感4
本来我对老师布置看课外读物的任务并不是很情愿,可当我看到《海蒂》的第一段时,就不由自主的想继续看下去了,这个心灵中充满爱的孩子吸引了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开始无意识地逐渐变得冷漠、自私,变得少言寡语。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胸怀大志,盼望着快快长大;但当我们真正长大后,却又越来越怀念童年的时光。有一天,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名为《海蒂》的书,便好奇地拿起来看.
我非常喜欢海蒂。喜欢她的可爱,喜欢她的果敢,喜欢她的热情,喜欢她的坚强,喜欢她的纯洁。她热爱大自然,最爱在风景宜人的小山坡上采野花,或与小动物们说悄悄话;她真诚直爽,即使到了陌生的家,也从不隐瞒对爷爷的思念;她无比善良,无数次为了无助的瞎眼奶奶东奔西跑,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念诗歌给她听,千里迢迢地带白面包送给她;她没有丝毫芥蒂,与大户人家孤独、瘫痪的女孩相处融洽,即使对她心存偏见的女管家对她屡次刁难,她也完全不记恨。她征服了性格怪僻的爷爷,征服了可怜的瞎眼奶奶,征服了瘫痪的姑娘克拉拉,征服了心地善良的克拉拉的`父亲埃斯曼先生,征服了所有认识她的人。海蒂是那种能够让人爱到心坎里的孩子。她的魅力遮也遮不住,挡也挡不了。她的童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有人把孩子比作天使,这并非无稽之谈。人类最纯真的时期,也许就是童年时期吧。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童心,因此,他们天真、勇敢,乐于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他们偶尔也会犯错,但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错。到最后,当他们用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盯着你看的时候,恐怕你已被弄得啼笑皆非了。海蒂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天使,我想认识她的人们都会承认。是海蒂感化了我麻木的心,唤回了我那颗沉淀已久的童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十分的自私,自己拥有的东西从来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当别人指责他的时候,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当别人有病时,他不但不去鼓励别人,还嘲笑别人;当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编织出许多理由去推卸……为什么不去帮助、关心、尊重别人呢?要是实际生活中,人们能像海蒂那样的去关心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位人士,那该多好啊
她让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重新找回了属于孩子的童真来接。
《海蒂》读后感5
《海蒂》是一部以情动人的文学名著,是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所写的世界名著,她也是青少年文学宝库中的一名“大将”。在这部书里,始终贯穿着一个浓缩于海蒂身上的“爱”的主题,作者通过优美的笔触,把一个无比可爱,充满爱心的海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爱的天使、爱的化身。海蒂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人格魅力,她的纯真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也使我非常喜爱,于是我就把《海蒂》这本书看做是我的朋友,不论什么时候我都想捧起它看一看。它还是一本被多次改编成漫画和动画系列的作品,人们被海蒂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怀所感动。
《海蒂》这本书的故事主题鲜明、严谨,内容十分有趣、感人、真挚,催人奋进,具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
小海蒂出生在可爱而风景宜人的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由她的迪蒂阿姨带到了5岁。后来阿姨为了生计,把小海蒂送到山上的爷爷那儿。她的爷爷是一位外表凶狠,而内心情感丰富的热心肠人,因为受不了山下人对他的流言飞语,就一个人孤零零地搬到了山上的牧场居住。从此,纯洁质朴、天真无邪的小海蒂与每天放羊的小牧羊倌彼得一起去放羊。在花草丛中蹦蹦跳跳,观看阿尔卑斯山壮丽的落日和自由翱翔的雄鹰是她最大的欢乐。小海蒂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把这里当做自己真正的家。
纯洁善良的海蒂待人真诚友好。使心情压抑、性格古怪的爷爷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使体弱多病的克拉拉战胜了疾病,让她重新站了起来,而调皮捣蛋的海蒂又经常逗的`她心花怒放;又使彼得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心中充满了阳光……
作者还生动的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深厚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好的风情画卷,并以美好的结局来温暖人的心灵。读着,读着,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小海蒂思念家乡的情感,海蒂的善良、坚强、聪明使我非常喜欢《海蒂》。也产生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小朋友们:赶快行动吧!会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海蒂》读后感6
《海蒂》是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代表作。
我看了这本书后,感觉到了这是一部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小说,更加是一部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故事。
这里的故事情节让我们感觉到十分的淳朴,而淳朴里,又有着几丝温馨。善良、单纯的小女孩海蒂被自己的姨妈送到山上,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很快,她就爱上了山上的一切。可姨妈又把她送到城里的一户人家去陪伴有残疾的小姐。那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女管家对她非常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最主要的是没有大山和自由,海蒂由此患上了思乡病。 最后,海蒂终于又重新地回到了山上,并且,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用爱创造的奇迹……
作者约翰娜·斯比丽生于瑞士苏黎世附近的一个村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位诗人,家里兄弟姐妹有很多,而且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到苏黎世求学,并为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852年她跟约翰·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第三年便生下儿子伯恩哈德,但由于她儿子长期患病,1884年去世,同年,她的丈夫也因病离开了她。约翰娜·斯比丽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儿童文学家。从1879年起她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故事的书名总冠以“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蒂》。除了本书之外,约翰娜·斯比丽的重要作品还有:《在弗里尼坎上的一片叶子》、《没有故事》、《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等。1901年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约翰娜·斯比丽死于一场重病,而此时出版的《海蒂》已经第18次印刷。
海蒂这个天真浪漫,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也十分的热爱大自然,还乐善好施,又乐于助人。她年纪虽然小,却有着一种非常感动人的魅力,她那阳光般温暖的真挚情谊,使得自己那饱经沧桑,性格孤僻、抑郁的爷爷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念。也正是因为她的爱心帮助下,体弱多病,瘫痪在床的克拉拉,重新鼓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终于站了起来!
海蒂,一个多么美丽的女孩!她用爱创造了别人做不到的奇迹!
《海蒂》读后感7
最近几天我被一本书深深吸引了,它就是《海蒂》。看完这本书我被天真善良、聪明可爱的小海蒂打动了。海蒂从小父母双亡,五岁就被姨妈送到高山牧场,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很快,她就爱上了山上的一切,爷爷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姨妈又把她送到城里的一户有钱人家,去陪伴双腿残疾的克拉拉小姐一起学习。那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女管家对她非常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最主要的是没有大山和自由,海蒂由此患上了思乡病。最后,海蒂终于又回到爷爷的高山牧场。而且,在她的感染与鼓励下,她双腿残疾的好朋友克拉拉重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可爱的小海蒂是个活泼善良,乐于助人的女孩,她像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用爱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让孤独倔强的爷爷获得了朋友,使饱经沧桑、性格孤僻的爷爷重新融入人群。她教放羊的小伙伴彼得学会阅读,还全心的帮助彼得的瞎奶奶,常去彼得家陪老奶奶说话,给老奶奶讲故事,找来爷爷一起帮老奶奶修破旧的房屋,使失明的老婆婆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读到故事的最后,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一句话:“当我们给海蒂的故事画上句号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克拉拉是站起来道别的,而这到底是谁的功劳呢?”是啊,是海蒂的爱心和帮助创造了奇迹,让双腿残疾的克拉拉重新站立了起来。这个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女孩,用她那颗无私的心温暖了这些孤独弱小的人,这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海蒂一样向身边急需帮助的人慷慨地伸出援手,如:在班上,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给更需要的人;过马路时,搀扶一下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行动,那么更多生活的奇迹就会出现在们的身边。
《海蒂》这本书我读了好多遍,总是爱不释手,海蒂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品格,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以及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纯真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读到《海蒂》这本书,像海蒂那样做一个爱的小天使,温暖他人,快乐自己。
《海蒂》读后感8
愉快的假期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书中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不过,最打动我的一本书还是《海蒂》。
《海蒂》的作者是瑞士的约翰娜.斯比丽。在书中,海蒂,是一个天真淳朴,活泼开朗,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可是,不幸还是降临到了她头上。海蒂自幼父母双亡,姨妈不愿意抚养她,把她带到了爷爷家,从此,海蒂开始和性格古怪、脾气暴躁的`爷爷一起生活。
不过,海蒂用自己真诚的心打动了爷爷,爷爷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这样幸福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海蒂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八岁那年,她又被姨妈带到了城市,给一个大户人家的瘫痪姑娘克拉拉当玩伴。
刚读到这里时,我想这不是好事吗?海蒂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她来到这里,每天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还有女仆伺候,可以生活得像一个公主,这样的生活多舒适啊!假如我也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肯定会高兴地发疯。可是我想错了,事实并非如此,海蒂来到这里,虽然过着富有的生活,也识了字,读了书。但是,这里就像一个华丽的牢笼,而海蒂就像一只小麻雀,被关在笼子里。她怀念阿尔姆山泥土的气息,花儿的芬芳;她怀念和好朋友彼得一起放羊的时光;她怀念光着脚丫在青草地上行走......
现在,她不能够出去自由散步,不能出去随心所欲地玩耍,更不能出去找她亲爱的爷爷。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海蒂变得神情恍惚,患了严重的夜游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她就会失去生命。为了海蒂的健康,她又被送回了故乡,和爷爷重新团聚。回到爷爷家的海蒂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又变得和以前一样快乐。
海蒂也没有忘记那个可怜的朋友,自己曾经陪伴过的瘫痪姑娘--克拉拉。海蒂便邀请她来到了空气清新的阿尔姆山,帮她重新学会了走路。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富贵不是幸福的来源,更不是快乐的根本,要是你过着富贵的生活,却没有永生的自由和温暖的亲情,那么你的生活就是空虚的,要是你的生活是空虚的,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幸福。抛下钱财和地位,去寻找自由和亲情吧!
《海蒂》读后感9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无比怀念自己的故乡。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也没有故乡美丽。为什么呢?因为故乡是我们童年的记忆,我们在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会度过惬意美好的时光。
海蒂出生在一个偏僻的阿尔卑斯山小山村,自幼失去父母,被姨妈收养,生活在十分贫穷的环境中。海蒂五岁那年,姨妈要到法兰克福去做工,把她寄养在爷爷家里。海蒂的爷爷是一位年过七旬,性格怪僻的老人,他住在高山牧场上一间孤零零的'茅屋里,不同任何人交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被人称为“阿尔姆大叔”。海蒂以自己纯真的心性,感动了饱经沧桑,心情抑郁的爷爷,使他开朗起来。海蒂在高山牧场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
八岁的海蒂被姨妈接到法兰克福,在一个大户人家里给十二岁的瘫痪姑娘克拉拉当玩伴。在这里,海蒂学会了读书写字,但是,这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小姑娘适应不了巨大的环境改变,由于思乡心切,她变地日益消瘦,精神恍惚,不到一年时间,便又被送回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回到了爷爷身边,身体才逐渐康复。海蒂常常和羊倌彼得一起放羊,他以自己的学习感受启发不爱读书的彼得读书写字。当她看到羊倌彼得的奶奶双目失明,心里非常着急,千方百计想让她重新看见这个世界。随后,在乡村牧师的劝说下,祖孙二人搬下山,回到了以前的村子里,并且同村民们建立了友好融洽的关系。虽然海蒂不适应都市生活,但是却没有忘记自己的伙伴克拉拉,海蒂毅然让克拉拉来高山牧场度假疗养,在海蒂的热心帮助下,克拉拉终于战胜病魔,重新站立起来,学会了走路。
文中的主人公海蒂是一个天真活泼,淳朴善良,热爱自然,助人为乐的小姑娘。虽然法兰克福是城市,很繁华,但是这儿的一切都留不住海蒂的心,在她心中,到底还是自己的故乡——阿尔卑斯山最美丽。
故乡就像风筝的线,游子就是飞翔的风筝,不管你飞多高多远,故乡始终牵引着你;故乡就像大树的根,游子就是树叶,故乡时刻想着你;故乡就像太阳,游子就是天空中一朵云彩,故乡永远陪伴你……我们不要忘记:故乡最美丽!
《海蒂》读后感10
想必大家在这个暑假里一定都读过很多书吧!读书是一件好事情,读书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可为我们增添不少的乐趣哩!今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可是本名著呢,它就是《海蒂》!
《海蒂》是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撰写的,它是世界青少年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这篇小说说的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海蒂。海蒂出生在风光旖旎的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可是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由阿姨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抚养到五岁。后来阿姨为了自己的生计,只有把她送到山上的爷爷哪儿去。他的爷爷是一位外表冷漠严厉,而内心情感非常丰富、善良的人。因为不想听到人们对他的流言蜚语,他就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高山牧场上。从此,纯洁质朴、无邪天真的小海蒂就在这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生活了下来。海蒂每天与小羊倌一起去山上放羊,在花草间蹦蹦跳跳,在山间打滚;观看阿尔卑斯山壮丽的落日和自由翱翔的雄鹰。纯洁善良的海蒂待人友好,她对待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热心和善良,连每一只小动物她都会细心呵护,关怀备至。她使心情压抑,性格古怪的爷爷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她使老奶奶感到无比快乐。直到后来,她被阿姨带到了克拉拉的家,做她的`玩伴。在小海蒂的真诚帮助下,克拉拉终于勇敢地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疾病,奋力地站了起来,并学会了走路,和海蒂一起在阿尔卑斯山上快乐地玩耍嬉戏。
故事读完了,我轻轻地合上书页。我闭上眼睛,似乎看到小海蒂帮爷爷在照顾小羊羔,听到她为老奶奶读书的声音,感受到了她为克拉拉做的一切。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小小的海蒂身上那感人的魅力和她对生活的热情感动着我。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让我自叹不如啊!他对待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积极主动,那么直爽果断。而我做起事来却是推三阻四,优柔寡断。想想她才几岁就知道为别人付出,而我这么大了却还在只会索取,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帮别人分担些什么。海蒂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像小海蒂一样坚强,勇敢,乐于助人,待人友好,永不放弃!这,就是海蒂带给我的力量!
《海蒂》读后感11
当我从妈妈手里拿到《海蒂》这本书时,我并没有对它在意多少,可当我读了一段后,就对它爱不释手。
《海蒂》这书本讲的是一个名叫海蒂的女孩,来到爷爷身边生活的一段故事。海蒂每天都和羊倌彼德在一起上山放羊,和山羊们玩耍,就这样度过了三年。一天她的姨妈忽然来访,声称要把她带到法兰克福的一家大户人家去和他们病恹恹的女儿克拉拉作伴。海蒂来到泽塞曼先生家后,她的“不守规则”和把动物带回家的行为使女管家罗腾迈尔小姐火冒三丈,却让克拉拉开怀大笑,她在课上的表现也十分有趣,因为她总是记不住ABC,也不会朗读。当克拉拉的奶奶来之后,海蒂在奶奶的熏陶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不仅学会了ABC和朗读,还学会了祷告。可是因为她在阅读时的那些故事让她又犯了思乡病,可罗腾迈小姐却不让她发泄,引发了她的夜游症,使一家人惶恐不安。当泽塞曼先生听从医生的建议把她送回家乡后,她才恢复了正常。爷爷在她的引导下走出了茅屋,下山和村民们一起做礼拜,唱圣歌,并告诉大家自己打算在冬天住到山下的道芙里村来,而海蒂还帮助刚刚失去女儿的医生恢复了以往的笑容。当冬天到来后,爷爷帮助彼得改正了逃学的坏习惯,海蒂也在几天内让他学会了朗读。第二年的五月转眼又到了,克拉拉和奶奶来到了山上。海蒂和克拉拉高兴得欣喜若狂,而爷爷和克拉拉的奶奶一见如故,在接下来的几天,克拉拉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且变得能倒头即睡,且睡得十分安稳。爷爷每天让克拉拉练习站立,当她们要去牧场的那一天,彼得却因为过度的怨恨把轮椅推下了山,却让克拉拉因祸得福能够走路了,全书在一片欢乐祥和中结束。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海蒂像一个爱的天使,爱的化身。她虽然出身贫寒,但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纯真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使饱经苦难,离群索居的爷爷重新回到人们的中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此外,长年与轮椅相伴的富家少女克拉拉,贪玩厌学的牧羊娃彼德,陷于丧女之痛的医生,在贫困和黑暗中艰难度日的老奶奶,他们的生活都在海蒂的影响下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变得美好并充满希望。现实生活中,像海蒂这样的人可真是少之又少,许多人在社会上的明争暗斗中丧失了美好的本性,为此我深深地感到悲哀。我由衷地希望世界上能多一些海蒂这样的人。
《海蒂》读后感12
从《悲欢有时,唯爱永恒》开始,玛亚老师推荐的每一部电影我都要找来观看,每一部电影看下来都不轻松,总是会让我停下来思考……
这一次,我看了玛亚老师推荐的《海蒂和爷爷》。在一个并不私密的环境里,我数度落泪。
在阿尔卑斯山下,绿的发亮的草地,当小女孩海蒂穿着厚厚的衣服,第一次转过身来的时候,我就被这张天真无邪的面孔所吸引,内心被融化了一样……美好的海蒂,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但尽管遭遇了许多不幸,但她仍然纯真热情,把欢乐带到她所到之处……
海蒂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听话到让人心疼的孩子。毕竟,出生不久就父母双亡,被不富裕的姨妈收养,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这个孩子过早地乖巧懂事,学会看人脸色。海蒂被姨妈带到村子里,就有好事的村妇议论纷纷,说她的爷爷如何不友好,如何无法与人相处;第二天,海蒂又听彼得说,她的爷爷曾经杀过人,致使海蒂晚餐时吓得两腿发抖,表示要再次睡到羊圈里去。此时爷爷问海蒂:“你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那些流言?”
大雪封山的`冬天里,爷爷划着雪橇带海蒂去拜访小伙伴彼得,已经上学的彼得告诉海蒂:阿尔卑斯山上的人不需要识字,读书一点用也没有。
已经开始适应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海蒂,因为轻信德塔姨妈的话,被姨妈领到一户富有人家,做了克拉拉小姐的陪读。海蒂想念阿尔卑斯山,想念爷爷,夜里梦游都要回家……
面对这样的境遇,这个小女孩做出怎样的选择?她选择相信,她相信美好,相信爱!她也慢慢学会了,不要轻信,不要在意流言蜚语,在克拉拉的奶奶、一位善良智慧的老人的引领下,她爱上了学习,想成为一个“想写故事”的人……
即便生活对海蒂并不友善,可是海蒂心中依然有爱的种子,她愿意分出自己午餐的一半给彼得,只为恳求彼得不再鞭打羊群;她先后三次藏起软面包,为的是带给眼睛看不见、牙齿掉光了不能吃硬面包的彼得奶奶吃,她懂得感恩生命,她的爱改变了身边的许多人……
海蒂给我的启示非常深——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成长环境,无法选择他人如何对待我们,甚至也无法逃脱一些欺骗和出卖;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友善地对待他人,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选择爱与真理……拥有结局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必由之路!
《海蒂》读后感13
天使人人爱
——《小天使海蒂》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小天使海蒂》这本书。
故事中的海蒂是个没有父母的孤儿,她心地善良、天真纯朴,无论走到哪,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她就像一个天使,人见人爱。海蒂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爷爷家了,在海蒂来之前爷爷一个人住在山上,很少跟外边的人来往,是就海蒂用自己可爱纯真的心灵,改变了爷爷孤僻的性格,让爷爷重新回到了山下的村子里,跟大家生活在了一起。在那里,海蒂还让瞎眼的的贝塔奶奶找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后来,她的姨妈让她去了一个贵族家里陪他们的女儿克拉拉读书,克拉拉是个残疾人,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在那里,海蒂和贵族小姐克拉拉很合得来,很快两个人就成了形影相随的知心朋友。海蒂把自己在山上的所见所闻讲给克拉拉听,克拉拉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海蒂听,也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后来在海蒂的帮助下一点一点的尝试走路,最终摆脱了轮椅,也拥有了健康。海蒂还让失去女儿的医生重拾快乐。克拉拉的奶奶教会海蒂做衣服,鼓励海蒂认真学拼读,还给海蒂读故事,给予海蒂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小海蒂的思念家乡的心情一天比一天重,甚至还患上了梦游症,最后,她们不得不把海蒂送回家。在众人的帮助下,后来克拉拉和海蒂又在爷爷家再次相聚。
小海蒂是伟大的,她有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快乐,而且把这份快乐分给别人。在生活中,小海蒂一刻也没忘记帮助他人,她凭着自己的善良,纯真的`天性,融化掉了最为寒冷的坚冰,唤醒了温暖的亲情,她就像是一个天使,给周围的人带去了幸福,带来了阳光。
海蒂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她教会了我在生活中要学会帮助别人,当同学有困难,我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也因该尽己所能的去帮助他。面对生活和现实中的挫折和磨难,我们还因该学会坚强乐观的面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和海蒂一样,做个快乐的天使,把幸福和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小海蒂,你真伟大,我要向你学习!
《海蒂》读后感14
我刚翻开斯比丽的《海蒂》就有一种把它读完的强烈欲望。文中小海蒂那天真烂漫的形象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而她那种最朴实的品质,更让我记忆犹新。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的梅恩费尔小镇。回到了爷爷身边。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她。她还交到了羊倌彼得这位好朋友。海蒂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了整个小镇。她生活的无比幸福,快乐。
文中主人公小海蒂给我的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她十分善良,热情大方。她对皮得的瞎奶奶十分善良。让我最感动的.是海蒂在埃斯曼先生家的时候,还不忘要给奶奶买又松又软的白面包,不想让奶奶吃过期变质的黑面包。就是怕她吃坏了牙齿。海蒂是多么善解人意啊。那位奶奶既不是她的亲奶奶,也不是她的恩人,而海蒂对她却如亲人般。这怎么不让人感动呢?想想我们这个社会,不要说不认识的老人了,就算是自己的亲人,还是有很多抛弃老人的例子,我觉得这种事是最可耻的。如果我们都想海蒂学习,尊敬老人,我们社会环境就会进步许多。
海蒂不仅对长辈十分尊敬,对自己的好朋友也很善良。海蒂把坐在轮椅上的克拉拉带到自己的农庄来,和爷爷盛情款待她。面对全新的一切,克拉拉十分兴奋。海蒂带克拉拉去牧场玩,帮她练习走路,陪她聊聊天,还每天清晨让她呼吸新鲜空气。克拉拉住在海蒂家的四个星期里,身体结实了很多,面色红润,还可以自己站起来了。这对于她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我真为克拉拉有一个这么好的朋友而高兴。我们现在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贴心的好朋友,真正诚实待人的人已经没有了。如果大家都像海蒂一样以最真挚的友情善待好朋友,我们大家就可以永远的在幸福的环境中生活了。
当下,人们物质生活都十分丰富,什么都不缺,可就是缺少了善良的品质!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像海蒂一样,真诚待人,用自己的善良和热情对待每一个人。尊敬长辈,善待同龄人,就不会出现一些社会风气不好的事件。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康太平,我们的国家肯定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强国!虽然这不可能几个月之内就发生变化,但我希望大家都有一个目标,处处督促自己的行为,这种生活肯定在不久的将来等着我们!
《海蒂》这本书不仅带给我们了一个动听的故事,还教了我们一种最基本的品质——善良。让我从她身上学习到了许多。
《海蒂》读后感15
《海蒂》是瑞士的著名女作家约翰娜.斯必丽的世界名著。这本书十分经典的描绘了“海蒂”这位年纪幼小的小姑娘在阿尔卑斯山上居住的经历以及在富兰克托的一段经历。故事内容十分有趣而又感人至深,耐人寻味,主题鲜明、严肃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主人公海蒂是一个心地善良、天真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她热爱生活,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在她真挚情感的感化下,饱经沧桑、心情抑郁、性格孤僻的爷爷重新燃起了生活之光……
看完《海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主人公海蒂那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灰心,也从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海蒂的玩伴克拉拉也是如此,虽然失去了行动能力,却从未对生活产生怨恨或是自暴自弃。当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时候,使我感觉到人间的温暖,友情的滋润。可现在有许多孩子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过着许多山村孩子梦寐以求的生活,可当他们遇到一点事就灰心,比如:作业稍稍多了点便叫苦连天,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我们应该乐观一点,像海蒂和克拉拉一样,笑着去面对磨难。其实,人生在世,有很多挫折,有很多人都像海蒂一样,经历过风风雨雨,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摔倒了不能永远趴在地上,要站起来,重新面对新的人生!就说在云南金摘金寨上学的`孩子们吧!那里的生活条件差的简直无法形容,学校的桌子,都是坑坑洼洼,连字都没法写。宿舍里的床就是两块木板,地上的老鼠‘吱吱’的叫。书的页面非常薄,书都是灰白的。有的人就穿着拖鞋,有些人连拖鞋都没有,就光着脚,走到学校。但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兴趣,即使没有任何东西……如果我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必定是受不了的,然而他们却生活了下来,是多么坚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十分的自私,自己拥有的东西从来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当别人指责他的时候,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当别人有病时,他不但不去鼓励别人,还嘲笑别人;当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编织出许多理由去推卸……为什么不去帮助、关心、尊重别人呢?要是实际生活中,人们能像海蒂那样的去关心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位人士,那该多好啊!
【《海蒂》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蒂读书笔记11-10
海蒂读书笔记15篇09-10
《海蒂》读后感11-18
读《海蒂》有感01-14
读《海蒂》有感07-15
海蒂读后感大全15篇09-06
小海蒂读后感12-01
《小海蒂》读后感10-20
《小海蒂》读书笔记11-04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