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时间:2024-07-18 08:27: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蒂和爷爷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1

  知道这部影片已经很多年了,看简介并没有很吸引我,一直没看。今天无意中打开,边看边哭,哭了我半盒餐巾纸,真的是太治愈了。

  故事情节其实蛮简单的,海蒂的父母双亡,她的姨妈把他送往了乡下的爷爷的家中。爷爷在邻居眼里是一个古怪顽固的老头,海蒂一双纯真无邪的眼睛发现了爷爷心底的柔情,一老一少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姨妈又来了,连哄带骗的把海蒂带到了富家少女克劳拉家中作玩伴。天真无邪的少女海蒂,给被困豪宅的克劳拉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海蒂因为思念爷爷,患上梦游症。克劳拉的父亲只能送海蒂回到家乡。海蒂和爷爷又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很美,故事里每个人都很善良,结局很美好,一切都很温馨。

  海蒂像一个天使一般,纯真善良乐观勇敢。带给身边人无尽的爱和欢乐。即使父母双亡,她很乐观,没有带一点悲伤。很勇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表达自己的爱。海蒂第一天去到爷爷家,并不害怕爷爷。爷爷把她关在门外,她自己就跑去羊圈和羊一起睡觉。爷爷挤羊奶给她喝,她看到了爷爷的善意。当爷爷说完送她走,她说只愿意跟爷爷待着,不愿意去别人家。爷爷其实怕她不能适应山上的生活,让Peter带她去牧羊,结果海蒂喜欢的不得了。Peter说,爷爷以前杀过人。爷爷就跟海蒂说,人们都喜欢说闲话,你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相信别人的.话。海蒂犹豫了一分钟,回去抱住了爷爷。爷爷的心是在那一刻融化的吧。爷爷就给她做了一把椅子,让海蒂留下来。

  Peter带海蒂去放羊,因为羊打架,然后Peter就打羊,海蒂就说不能打羊,它们已经不打架了。Peter说不行,一定要给它们教训。海蒂就跟他说,你要是以后再也不羊,我就把我的食物分给你一半。还地还给羊都取了名字,一个叫小熊猫一个叫小棉花。

  海蒂去Peter家里玩,知道Peter奶奶牙齿都掉光了,不能吃硬硬的面包。海蒂一直记着。在去到克劳拉家里,吃到软软的面包,偷偷的藏起来,想带回家乡给奶奶吃。

  海蒂很喜欢阿尔卑斯山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跟爷爷说,以前姨妈白天就把她关在屋子里面,她一个人很孤单很害怕。当姨妈把她带到阿尔卑斯山上的时候,他看到了山羊,然后脱掉了自己的外套和鞋子,去追山羊。到了爷爷的家里,手捧清水喝水,洗脸。光着脚丫子满山的跑。就像影片中那只老鹰,享受自由的飞翔。

  海地的爷爷固执古怪,但内心充满柔情。一面不愿意海蒂留下,一面给她挤羊奶喝,给她奶酪吃。让她睡家里,给她做椅子,拉雪橇带她下山找Peter,海蒂的爷爷给他说过的,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很多人都喜欢说闲话,你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相信别人的话。海蒂的姨妈要带海蒂走的时候,爷爷固执的说他们是一起的。那固执的态度就跟最开始不接受海蒂是一样的。

  克劳拉的奶奶也非常开明。当家庭教师说海蒂智商有问题,学不会认字,不适合留下的时候。奶奶没有听一面之辞,而是说,我要自己去看一看。奶奶去问海蒂,海蒂说,Peter说他们不用认字。然后奶奶给海蒂讲了一个故事,没有讲结尾,勾起了海蒂的好奇心。奶奶就跟她说,你不要相信别人说的就是对的,你学会认字,你就会知道故事的结局了。海蒂很快就学会了认字。克劳拉和克劳拉的父亲,都觉得海蒂改变了克劳拉,是她很好的朋友,不能让海蒂离开。只有奶奶看出来了,海蒂有一些不开心。应该让海蒂离开。

  克劳拉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孩,虽是富家少女,知书达礼,很皮实,一点也不蛮横。既能在豪宅待着,也能在海蒂破旧的小屋住着。吃的了山珍海味,也咽得下海蒂家原生态食物。海蒂脏兮兮的到她家时,克劳拉一点也不介意,还帮海蒂的鲁莽说谎。在海蒂被家庭教师嫌弃不懂餐桌礼仪的时候,一点点耐心教海蒂。

  Peter非常的纯朴,把那个那个年龄的小男孩的顽皮淘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蒂和克劳拉的友谊,让她们相互成就。海蒂学会了认字,增长了见识。克劳拉收获了开心和天真,放飞了心中的天真无邪,也因此站起来了。

  关于克劳拉能站起来一事,也做了十足的铺垫。克劳拉本来是健康的,因为母亲的突然离世,打击太大,就坐上了轮椅。平时家庭教师管教太严,被关在了豪宅,没有朋友,很伤心很无助,情绪低落。克劳拉去打阿尔卑斯山的草原上,无拘无束,只有快乐,内心郁积的情绪彻底释放,所以站起来了。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世界是简单的,人人都可以收获幸福。

  只要你的内心是快乐的,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会幸福。

  愿我们都有海蒂般天使的心,面对世间纷纷扰扰,依然笑如当初。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2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那温暖如朝阳,令我们期待,亦令我们欢喜;那希望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芒,铺满我们的心灵,拥护不一样的明天。《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在壮丽的风景下,却蕴含直抵心灵的温情。轻轻地,感动着我们。

  电影的一开始,就出现了绵延的山脉,绿色的大地,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奔跑着,快乐着,这个小女孩就是小海蒂。

  说到海蒂,她的身世可谓是悲惨,自幼丧父丧母,由她的姨妈抚养长大。如今姨妈无法再亲自抚养她,而将她交给了孤僻的爷爷。在影片中,我们会看到小海蒂被爷爷拒绝后,没有哭闹,没有放弃,当爷爷将她拒之门外后,小海蒂就和羊睡在了一起。也许是小海蒂的活泼和甜甜的微笑打动了爷爷,最终接纳了她。这也许也是我们喜欢海蒂的原因吧。她心地善良、聪明伶俐、天真无邪、阳光热情,而且她的微笑治愈人心,一直温柔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

  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如爷爷这般的人吧。孤独、内心封闭、不与外界交往,或许他们就缺少像海蒂这样的人陪伴吧。其实,他们有的时候不是不想开启心门,而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他们的人。正如爷爷所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听信于别人,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盲目相信他人”,走进他人的世界,并不是靠外界的猜忌和讨论,而是心与另一颗心的交谈。每个人都是感情动物,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干扰,让自己无法真正的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我认为被他人称为“杀过人”的爷爷,是最好的教育者。其实,从爷爷为海蒂亲手制作凳子、制作翱翔的木头鹰、骑雪橇带海蒂见皮特及他的家人,都可以看出爷爷的细心和爱护,爷爷为了能让海蒂开心也是煞费苦心了。或许正是有了爷爷这样的人,阿尔卑斯山才更加令人向往。

  在影片中,我亦体会到海蒂与彼得之间最纯洁的友谊。彼得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彼得的父亲去世了,家中只有妈妈和奶奶,但他的奶奶双目失明,他作为家中唯一的小男子汉,承担了家中很多的苦力。因此,他总是充满抱怨,他生气的时候,就会打山羊,或许是因为山羊不产奶,妈妈也责骂他。久而久之他对沉默的大山、清澈的湖面、麻烦的山羊没有耐心,也没有欣赏,更不会去喜爱和享受。而海蒂的出现改变了他,人们总说一个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我却总是不敢相信,而看到彼得一步步变好,变得快乐,我也终于体会到,海蒂这种人的强大,她的强大或许就是一颗温暖的心吧。

  这颗心也改变了克拉拉的一家。在克拉拉家中,最令我难忘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海蒂为彼得奶奶收集软面包。海蒂懂得满足,又富有爱心,这是海蒂身上爱的光芒。第二件是:海蒂思念爷爷与阿尔卑斯山而寝食难安。海蒂本性纯良活泼,不受规矩束缚,于她而言,最好的生活便是贴近自然,享受自然吧。第三件是:管家与克拉拉奶奶两者对海蒂的态度。女管家的粗鲁与看不起跟克拉拉奶奶的善意与理解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俩个人也代表着两类人,一类自傲,自觉人人都不如你;一类自谦,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影片的结尾有两个感动点。

  一是克拉拉意外地站起来了,在浩瀚的阿尔卑斯山上,痛失母亲后的'克拉拉第一次站在了壮阔的山脉上,他们的欢喜也渲染着我的心灵。

  二是克拉拉奶奶真挚的话语,令我受益终身。她讲:“那是因为他们见识太少了,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是你见过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一件事让你很开心,那你就尽管去,无论别人说什么!”是啊,做一件事,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这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进行的时候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这部影片,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观看后,相信我们都会明白,一个孩子是需要家人的陪伴同时也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成为他真正的亲人。纪伯伦曾说:你可以给予孩子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边界,让孩子的情绪自由流动;也要尊重孩子的梦想,并为他们的成功添砖加瓦。克拉拉父亲曾经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并没有按照另一个人的需求去爱时,那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懂得他想要的,理解他的感受。其实,我也很喜欢克拉拉奶奶,她睿智聪明,心如明镜,是真真的慈祥的老人。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那你一定要珍惜,并去亲近她同她学习。

  渴望爱的人会爱人,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被爱的人懂得去爱人,这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疫情期间,我们正是需要这份温情和爱,让我们勇敢地倾听自己的内心,像海蒂那样微笑着前行,即使在一个不幸的环境里,也要真诚的面对,保存内心的善良和纯洁的净土。如那阿尔卑斯山的祥和与宁静,还有美丽与风光。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3

  今天的语文课内容,李老师请我们看电影《海蒂与爷爷》,它改编自小说《小海蒂》,主要讲述的是海蒂双亲离世,又被姨妈抛弃,送给在阿尔卑斯山上居住的性格孤僻的爷爷,最后姨妈又偷偷将她送到城里的赛思曼家族,做大小姐克拉拉的玩伴的故事。

  姨妈本以为海蒂在克拉拉家里会很开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贵族家庭里生活并不尽人意。克拉拉家里太过于拘束,女管家对克拉与海蒂的管束非常严格,虽然克拉拉是个友好善良的女孩,海蒂也非常喜欢和她在一起,但受不了贵族家庭的规矩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导致海蒂患上了梦游症。

  一天夜里,梦游过后的海蒂被医生叫起,当医生询问她原因时,海蒂说自己太过于想念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和彼德,了解了事情缘由,医生建议将海蒂送回家乡。

  得到这个消息,赛思曼先生暴跳如雷,表示绝对不能让海蒂回到阿卑斯山上去,因为自从海蒂来到,克拉拉变得开心了,脸上的笑容渐渐也多了,女儿需要玩伴,需要海蒂继续留下来。

  第二天克拉拉听说到这件事后,也很愤怒,并且懊恼地对海蒂说:“你回你的阿尔卑斯山上去吧,找你的于力爷爷和彼德吧!”但海蒂并不为之生气,相反海蒂非常开心,并且请求赛思曼先生给她几块面包和香肠,回去送给彼德和他的奶奶。

  回到阿尔卑斯山,海蒂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绿草如因的高山牧场,可爱的羊群,清新的空气,天空盘旋的老鹰,还有好朋友彼德。那个无忧无虑的海蒂又回来了。可是克拉拉却夜不成眠,每天都在想念和海蒂在一起的生活。

  克拉拉的父亲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把她送到了阿尔卑斯山上海蒂爷爷家里。海蒂非常尊重小客人,爷爷还专门木工制作了一个新的板凳,这样就可以每人一个板凳了。每天克拉拉和海蒂生活在阁楼上,过得很开心。但是彼德却不开心了,因为他认为新来的贵族小姐,夺走了他的朋友,于是彼得趁大家都不在的时候,把克拉拉的轮椅推下了山崖。

  爷爷把克拉拉背到山上,做了错事的彼德躲藏地远远的,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卡拉拉竟然能自己站起来了,在海蒂和爷爷的搀扶下,克拉拉还能往前走几步,这让爷爷和海蒂都兴奋不已。彼德也很激动,还主动向他们道歉,帮助克拉拉一起走回山下。

  几天之后,克拉拉的父亲和奶奶过来看望她,山上到处都是乱石,到处都是泥泞,怎么能让贵族大小姐来到这种地方?父亲极度气愤。但当他看到克拉拉能够自己下地走路,开心地迎接他时,他惊呆了,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为之前没有陪伴女儿感到后悔和内疚。克拉拉的病治好了,她和家人重新回到了贵族庭院。

  海蒂和往常一样,继续与彼德一起去放牧玩耍,一起去上学,但是克拉拉和海蒂都会记住她们在一起的幸福美好时光。

  看完影片,罗德麦尔小姐的严苛管教,克拉拉的屈服与多病,还有海蒂的纯真快乐,奶奶的细心和蔼,爷爷对外人的孤僻冷漠,对海蒂的百般疼爱,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克拉拉的'家里,小孩需要受到严格的管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贵族。但是海蒂是一个生活在山上的孩子,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当然不懂这些管教,这也让罗东麦尔小姐十分气恼。当罗东麦尔小姐向赛思曼先生诉苦时,得到的答案却是,海蒂和克拉拉是真正的好朋友,海蒂应该是这个家族的一员,不能把海蒂送回山上,克拉拉听后非常开心。但是海蒂却伤心了,因为他想念山上的爷爷,想念小熊和天鹅,想念彼德和奶奶,因为阿尔卑斯山才是她的归宿。

  在电影里还有一个镜头,让我触动很大,这也算是一个线索性的镜头,那就是爷爷为海蒂手工制作的那只木鹰,在海蒂最想念爷爷的日子里,鹰的陪伴减少了她的思念。海蒂将鹰送给了克拉拉,变成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情感寄托。

  这部电影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善良,贵族家教的严格,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

  “大家都笑我,因为我想写故事。”

  “那是因为大家知道的太少,而你看过更大的世界。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哪些东西会让你快乐,就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

  奶奶和小海蒂的对话,让我不断反思当下的社会,当你想要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总是能听到一些质疑,不俏甚至是讥笑,然后我们害怕了、退缩了,便收回想要迈出的脚步。

  成长的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难以判断这些评判的是非对错,继而转变成一种渴望让所有人认同自己的情绪,而忘记了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借他人之智,完善自己。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4

  在翠绿的阿尔卑斯山上,一个小女孩光着脚,时而追赶着羊群,时而伏地摘花,脸上露出烂漫的笑容,偶尔发出纯真的笑声,这是电影《海蒂和爷爷》里的画面。

  电影《海蒂和爷爷》讲述的是父母双亡的小海蒂从小跟着姨妈生活。有一天,姨妈把她丢给了生活在阿尔卑斯山独居,且性格孤僻的爷爷。爷爷一开始不愿意收养海蒂,但是她的健康阳光、善良纯真感染了爷爷的心,最终爷爷把海蒂留在了身边。从此,海蒂和爷爷一起快乐地生活。

  电影《海蒂和爷爷》是改编自瑞士儿童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长篇小说《海蒂》,故事以阿尔卑斯山脉为背景,从小海蒂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描述。

  故事里出现了两个场景,分别是阿尔比斯山脉和法兰克福的楼房和烟囱,它们代表的是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

  约翰娜.斯比丽是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常常侵染在乡间的诗情画意里。在家里,她向外望去就能看到群山,这也赋予了她创作《海蒂》的灵感。

  由此,她也把对大自然的情感完完整整地融入到作品里,化成小海蒂对山间的向往。

  约翰娜.斯比丽在山间成长,受到过大自然的启迪。所以,她对自然环境格外留恋。当大自然的环境遭到现代文明的破坏时,约翰娜.斯比丽渴望大自然的回归。

  一、如果生活让你感觉到苦,那就自己吃下一颗糖

  电影的开幕,德特姨妈带着五岁的小海蒂,一直朝着阿尔卑斯山顶走。姨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把海蒂送到了爷爷那里养,爷爷则粗暴地回应自己不想收养海蒂,让姨妈赶紧带走海蒂。

  在没有商量的前提下,姨妈擅自留下了海蒂,爷爷暴怒之下跑到屋里关起门,把海蒂留在了屋外。面对姨妈的离开、爷爷的排斥,海蒂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独自拎着行李睡到羊圈里,为自己解决当天晚上住宿的问题。

  当海蒂得知爷爷可能会把自己送到孤儿院时,海蒂尽可能表现得礼貌、乖巧,同时小心翼翼地恳请爷爷不要把自己送去孤儿院。

  在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里,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出安妮的形象和海蒂的形象如出一辙。安妮是孤儿,小时候被好心的邻居收养到六岁,之后被送到了孤儿院。

  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安妮。当安妮了解到玛莉拉因为自己是女孩而失望时,她虽然伤心地大哭,但依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玛莉拉的初衷,让她接受自己。

  海蒂和安妮作为社会的无力者和寄养家庭的后来者,她们的生命中充满着被选择与被遗弃,她们几乎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力,但是她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并且努力坚守着身上那股乐观的精神。

  人们喜欢说三道四,你得自己判断,是相信自己的亲眼看到的?

  当放羊倌皮特告诉海蒂,爷爷曾经杀过人时,她的内心是恐惧的,也害怕被伤害,甚至想躲着爷爷重新住回羊圈里。但是,爷爷对海蒂说:“”

  听完爷爷的一番话后,海蒂犹豫了一会,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爷爷。最后,海蒂扑到爷爷怀里,给了爷爷一个大拥抱。海蒂的真诚瞬间融化了爷爷冰冷的心,爷爷在感动之余决定给海蒂做一把椅子,并让她永远地留下来。

  海蒂始终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感恩之情,并且将这种感恩化为对身边人的照顾和关爱。

  当海蒂认识皮特的奶奶,知道她牙齿无法咬动面包后,她在回家的路上对爷爷说:“”

  海蒂对皮特的奶奶深感同情之后,每次在克拉拉家吃饭,她都会偷偷地藏起一个软面包,为的是能够让皮特奶奶尝一尝面包的滋味。海蒂怀着感恩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个人,潜移默化中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二、善待他人,也会受到他人的善待

  1.回家与留守,海蒂选择了后者

  电影有一幕,海蒂被姨妈带到法兰克福的富人家庭,作为富家千金克拉拉的陪伴。离开阿尔卑斯山,离开爷爷,住进大别墅里,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海蒂就像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看着天空却不能自由的飞翔。

  在克拉拉的家里,尽管海蒂有着富足的生活条件,有独立的家庭教师,有管家和女仆照顾,有克拉拉的陪伴,但是海蒂的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虽然海蒂挣扎过想要独自回家,但在克拉拉得知海蒂要离开且生了场大病后,海蒂就放弃了回家的执著着。

  海蒂知道克拉拉比自己还要可怜,母亲早已亡故,父亲长期在外做生意,住在硕大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一丁点温暖。

  从那时起,海蒂只想着照顾克拉拉的心情,陪伴孤独的克拉拉。为了不让克拉拉难过,海蒂不再提出要回家的想法,而是把它放在心里。终日对爷爷的思念,使得海蒂的抑郁越来越严重,甚至夜晚梦游出去找爷爷。

  海蒂的善意感染了克拉拉的奶奶和父亲,当他们知道海蒂思念成疾后,他们没有自私地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而是想办法尽快地送海蒂回家,治愈海蒂内心的抑郁。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5

  朋友圈里看到钟杰老师推荐的这个电影,带着好奇心点开了这个电影:

  画面一开始,出现了绵延的山脉,一个穿着漂亮裙子的女孩走在绿色的草地上,仰望着高空中翱翔的鹰,伸开双臂享受着飞翔的感觉。一会儿她脱掉了那身漂亮裙子,甩掉了帽子,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女孩就是主人公海蒂。

  这样一幅唯美画面,你绝对想象不到小女孩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伶仃飘零,所幸得到了姨妈的收留,然而,这照顾却不能够持久,最终,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投奔住在那里的爷爷。后来阿姨又把她卖给了一个富人家,做任性孤僻的小姐的玩伴。虽在富裕的人家里,吃的穿的住的都比那个放羊为生的阿尔卑斯山好,但是小海蒂还是日日夜夜思念那里的爷爷和玩伴皮特,同时,由于思念过重,压抑成疾,使得小海蒂患上了梦游症

  当主人得知小海蒂的梦游是思念忧郁成疾而致后,好心的主人决心将海蒂重新送回爷爷身边,就这样,海蒂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无拘无束美丽无边的阿尔卑斯山。海蒂写信邀请克拉克

  ,开明的奶奶亲自将不能行走的孙女克拉拉也送到阿尔卑斯山,与海蒂居住、玩耍一段时间。没想到,最终,克拉拉的腿竟然可以站起来了,给了所有人一惊喜!

  看了这部电影,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拥有一颗善良和开朗的心,可以让事情好转起来。海蒂的遭遇很可怜,姨妈不能继续抚养她,爷爷开始的时候拒绝接纳她;她都没有抱怨和怨恨。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第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就会发现原来曾经很苦的自己其实也是很幸福。到皮特家玩耍,看到皮特的奶奶不仅眼睛看不见,而且也吃不了硬面包,于是海蒂对爷爷感慨他们相对于皮特的奶奶,已经是很幸福了。并由此,记下了奶奶不能吃硬实物,后来在富人家看到软面包,偷偷为奶奶保存起来。那么小的孩子,心里就已经开始关心别人了。

  第三、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不要盲目听信于别人。有一天小伙伴皮特说爷爷曾杀过人,海蒂开始畏惧爷爷,爷爷告诉海蒂,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听信于别人。对于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第四、要想让孩子热爱读书,不用去给她讲读书好的大道理,只需要让她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之后,她自然会喜欢上读书和学习。克拉拉的奶奶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奶奶,晚上给海蒂读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将海蒂的注意力吸引住后,在高潮部分停下来,让海蒂自己从书中找答案。于是,海蒂识字速度倍增,很快就可以自己读故事书了。我们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时,要抓住教育契机,关键时刻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有梦想就要勇于去实现,不要害怕别人嘲笑,别人的嘲笑是因为他们的世界很小。克拉拉的奶奶送给海蒂一只漂亮的笔和本子,但是海蒂并没有表现出兴奋,奇怪之余,奶奶问海蒂为什么不喜欢,海蒂说她在村里课堂上说出自己“想写故事”的梦想被孩子们嘲笑的事情后,奶奶语重心长的告诉海蒂,“你看过的世界,要比村里那些孩子要大很多,所以不要害怕被他们嘲笑,他们嘲笑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世界太小....”正是这句话,鼓励海蒂,勇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开始在自己的本子里构思自己心中最美的故事。

  第六、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忽略缺点,可能就会收获一辈子的朋友。首先是小伙伴Peter偷吃海蒂的奶酪和香肠,虽然海蒂发现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大对方的缺点,而且一直记住对方的优点,使得与皮特保持特别好的友谊,而且,皮特作为回报,也带海蒂看过许多他发现的美丽景色。其次是,富家小姐克拉拉,长久无人陪伴之下养成的任性孤僻的性格,海蒂一直陪伴着克拉拉, 和克拉拉聊天,带着她玩耍,由此也慢慢打开了克拉拉长久孤僻的心结。当海蒂要离开,重新回到爷爷身边时,克拉拉跟自己的父亲大喊大闹,想要自私的永远霸占海蒂,甚至因海蒂的准备离去而不理海蒂后,海蒂依然把她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多次写信给她,并欢迎克拉拉能够到阿尔卑斯山来找她玩,正是因为包容和真诚,打动了任性、自私、孤僻的克拉拉,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了阿尔卑斯山,并在此发生了腿可以治理的惊喜。海蒂永远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她的生活很幸福。

  希望自己做一个像海蒂一样的人,热爱生活,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6

  《海蒂和爷爷》,从名字和海报就知道这肯定是一部非常治愈的影片。本来这种片子不是我的首选,为了应对我的“稳定性抑郁症和间歇性狂躁症”的病情,我一般会选一些比较痛苦、暗黑或者超现实的影片来以毒攻毒。不过,这部影片我一看到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打开看到一半,发现原来“这个妹妹”我真的“见过”。

  5岁的海蒂是一个孤儿,她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上,跟自己的脾气古怪的爷爷居住。在美丽的山野里,海蒂自由快乐的成长,她的纯真善良也温暖了老人的心。可是三年后,不期而至的姨妈却又将海蒂带走,送到一家有钱人家里,充当小姐克拉拉的玩伴。

  克拉拉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经常不在家,她的双腿瘫痪,只能由管家和仆人们照顾。小海蒂的到来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带来了一股勃勃生机。海蒂和克拉拉很快成了好朋友,海蒂也在这里学会了识字和阅读。但是,别墅里的生活与在山间自由自在长大的海蒂始终格格不入。最后,海蒂在男主人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爷爷身边。

  海蒂和克拉拉分别后,她们一直保持着通信,后来克拉拉终于在奶奶的护送下来到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探望海蒂。在风景如画的山区,两个女孩儿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克拉拉的腿疾也奇迹般地被治愈了!

  这个故事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电视上看过,是电视连续剧,名字似乎就叫《海蒂》,虽然年代久远,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但我至今还记得剧中克拉拉站起来的情节。没想到多年后能再次重温这个故事,心底暗涌一波回忆杀……

  整部电影拍得实在太美,说是瑞士的旅游宣传片也不为过。精灵一样的孩子在阿尔卑斯山上开满野花的草原上奔跑,在美的不可方物的泛着薄雾的湖边徜徉,坐着雪橇在白雪皑皑的山间穿行,自由自由的生长,光是看看,心已经醉了。如果我的生命中,能有一天那样的日子……

  与美丽的山区对比的,是克拉拉家那座富丽堂皇的别墅。那里门窗紧闭,不能随便外出,固定的时间里只能做固定的事,连吃饭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在那里,海蒂锦衣玉食,但是她却失去了一个孩子的快乐。无论是对海蒂还是对克拉拉来说,那里都只不过是一所华丽的囚笼。

  令人庆幸的是,最终海蒂返回了她的乐园阿尔卑斯山,而克拉拉也得以走出别墅,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我不知怎么想到了萧红。萧红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女作家,她小时候也是跟爷爷一起生活,她的乐园就是家里那一片废弃的菜园。在那里: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是萧红的童年,也是她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生活。但是,萧红没有海蒂那样幸运,她离开她的乐园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去。

  童年的影响,已经被现代心理学家们无限夸大。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期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自己的童年已不可复追,但是我们的孩子们的童年呢?她们现在的处境,我想大致相当于克拉拉家那华丽的别墅。

  现在的家长们为何不能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和快乐呢?上不完的各种课外班是为那般?

  ——我只能说,这种诘问与“何不食肉糜”是一样的呀!

  科普一下“何不食肉糜”的来历: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我们面对的“何不食肉糜”式的问题又何止是孩子的教育?

  朋友曰:为什么还不结婚?要求别太高了。——何不食肉糜?

  老公曰:为什么老是抱怨做家务,你可以不做啊?——何不食肉糜?

  父母曰:为什么不要二胎?我们当时也是双职工,孩子不也带大了?——何不食肉糜?

  领导曰:为什么项目不能按照合同执行?——何不食肉糜?

  ……

  到底为何“不食肉糜”?每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心中都自有答,然而只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罢了!

  回到影片中,海蒂从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外出游历一番后,又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和心灵的回归;克拉拉呢,使她不能前行的不是她的腿疾,而是她的心,最终她走出了封闭的环境,也走出了封闭的内心。两个美好的女孩儿,如此幸运遇到了对方,都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如果,我们不能给予我们的孩子以美丽的阿尔卑斯山,那么,就尽力给予他们能够自由飞翔的灵魂吧!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7

  周六上午,我观看了电影《海蒂和爷爷》。虽然电影故事不是很刺激,不是很“好看”,但是电影中的主人公海蒂却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善良的海蒂从小父母双亡,被大姨送到古怪的爷爷家,结果改变了爷爷的暴躁脾气。后来海蒂来到了一个有钱人家,陪一个双腿有残疾的女孩子,最后小女孩能站起来走路了。

  海蒂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她宁可受责罚,也要带残疾女孩看外面的世界。而她的善良改变了别人,不仅使小女孩变得自信,而且连病也治好了。善良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啊!

  两年前的一个炎热下午,虽然我吹着风扇,但是汗水还是流个不停,去小区门口买根冰棍吧。

  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足球,刚好落在我的脚下,我一脚踩中足球,结果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冰棍掉在了地上,痛苦得很。谁干的,太可恶了。这时,几个男孩在不远处呵呵大笑。

  “笑什么?都是你们做的好事。”我对着他们大叫,要不是我脚痛,早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踢足球撞倒我了,不过来帮忙就算了,还在那大笑,气死我了。

  “不要笑了!”突然,一个背有点驼的老爷爷一边向我走过来,一边对着他们喊。

  “小朋友,伤到那里了?”

  “伤到手了,很痛。”

  老爷爷弯下腰,用力抓住我的手,使劲扶我起来。我正要冲过去打那几个小孩,可是膝盖很痛,走不了几步,就被老爷爷拉住了。

  “我要打死他们……”

  “他们不懂事……你这样生气,手、脚还是会痛啊,去打他们也不能解决问题啊……”老爷爷一边安慰我,一边从他的口袋里拿出药水,涂在我的脚和手上。看着这么好的一个老人为我所做的`这一切,听着他说的话,我的气慢慢消了。

  每当我准备生气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善良的老爷爷;每当我准备以武力相向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老爷爷;每当我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老爷爷……他的善良,是多么的伟大。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心得8电影《海蒂和爷爷》的主人翁海蒂是个孤儿,是一个被自己亲近的姨妈抛弃的女孩。海蒂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自暴自弃,相反的,海蒂是一个快乐、热情、善良的孩子。

  海蒂没有因为爷爷冷漠、倔强而苦恼,而是用自己那颗阳光般火热的心温暖着爷爷那颗孤独的心。海蒂的真诚付出感动了爷爷,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做饭、放羊、挤羊奶、砍柴、学习、讲故事、唱歌中日益加深。冷清的小木屋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看着影片中的海蒂,心不由得暖暖的。此刻,我又想起了远在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家隔壁的大个子格兰爷爷,一个截了一条腿,整天坐在轮椅上过日子的爷爷,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格兰爷爷就住在我们隔壁,因为他有一手做威忌士酒的好手艺,我们经常到他家买酒喝,一来二往,我们也就混熟了。

  今年暑假我再次来到新西兰。一天,姐姐说:“家里焖了鸡腿,给格兰爷爷送些过去,感谢他在我回中国的半年多时间里帮我看家。”

  我兴冲冲地跑去按了门铃,许久,门打开了,可我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个胡子拉碴、头发长长、不修边幅、无精打采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左边的裤腿垂下来,空空的……

  “天啊,爷爷,你怎么啦!”

  格兰爷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告诉我:“半年前的一天,我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突然晕倒了,醒来时,腿就没了,由于血栓堵塞,不得不截腿保命。”

  没了一条腿,格兰爷爷从天上跌到了深渊,以前开朗、活泼、幽默的爷爷成了一个沉默无语、性格暴躁的爷爷,天天坐在轮椅上叹气,才半年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

  姐姐说:“格兰爷爷现在的心情肯定很糟糕,家里的亲人又都不在身边,我们得帮助爷爷重新振作起来,有空的时候,多带福宝去爷爷家,让福宝的福气给爷爷带去快乐!”福宝是我的小外甥,才一岁。

  就这样,我们几乎每天都到爷爷家,推着爷爷到院子里晒太阳,帮助爷爷做些家务事。福宝的调皮、活泼、可爱给爷爷带来了欢乐;我也在和爷爷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看着爷爷一天天开朗,坚强起来,我们的心也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一个假期转眼就过去了,在和格兰爷爷道别时,他把我和福宝紧紧地拥在怀里,竖起大拇指:“china friends good!(中国朋友,好样的)。”

  电影在我的回忆中结束了,但影片却让我更加明白了:爱可以战胜孤独;爱可以击败病魔;爱还可以让人温暖而感动……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相关文章:

《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11-25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08-14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11-20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15篇12-22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7篇11-16

海蒂读书笔记01-24

海蒂读书笔记15篇02-13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12-11

《爷爷和小树》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