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日记》读后感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蚯蚓的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美国作家克罗宁写的《蚯蚓的日记》,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懂得了关于蚯蚓的很多知识,还从小蚯蚓身上受到了很多启迪。
蚯蚓没有骨头也没有手和脚,他们的行动全靠身体的扭动;蚯蚓喜欢吃报纸和垃圾,他们将吃下去的'东西变成肥料,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他们用钻地洞的方式帮助地球“呼吸”;蚯蚓没有牙齿,所以不用刷牙……
蚯蚓还是鱼儿喜欢吃的美食,因此很多人都会挖蚯蚓来钓鱼,那些人真可恶!雨后,蚯蚓还经常从泥土里钻出来,到地面上活动,因此经常被人踩到……所以说,蚯蚓的生活也是危险重重啊!
这本书,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同时,这本书也给我上了一堂收获满满的品德课,我在小蚯蚓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格。
在蚯蚓身上,我学习到了他的乐观和自信,他的动作很简单,简单到只会三个动作,可是他还是去参加舞会;我学喜欢他的天真可爱,爷爷教他懂礼貌,他竟然给600只蚂蚁说了一天的“早安”,他还天真而热心的帮助小蜘蛛钻地洞;蚯蚓有理想并且愿意为理想而现身,更是值得我学习,他想长大了当个情报员,朋友告诉他这个职业很危险,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名著,就是美丽的世界,阅读,给我打开了看世界的大门!我爱阅读你,我爱名著!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2
《蚯蚓的日记》是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我们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
看完《蚯蚓的日记》后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她的脸再怎么照也是跟屁股一样。”这条调皮的蚯蚓喜欢听到女孩子们惊恐的尖叫声,那种洋洋得意的'表情能说明。我跟这很多小朋友一样,看见蚯蚓的时候,便会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头皮发麻,所以,最初看到这本精美的绘本的时候,我根本不敢碰它,总感觉那就是真的蚯蚓。可弟弟见了之后却要我讲给他听,我只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往后翻,生怕它会咬着我。虽然知道一些关于蚯蚓的知识,但读完这本书后,我还是学会了很多,从我们的角度去看蚯蚓的世界,原来那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世界很大,蚯蚓就变的很小了,在他们的世界里,可以和我们一样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因为他们是弱小的蚯蚓,又有着他们自己的特色。这条蚯蚓以日记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梦想,有追求。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世界上有太多的精彩!作文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3
今日下午轮我给大家讲故事了,我讲的故事名字叫《蚯蚓的日记》。
刚起先的时候,我有点惊慌,声音也有点小,因为我生怕读错,后来我始终没读错,声音因增大了很多,而且一点也不惊慌了。但是,读着读着,我遇到了一个特别难读的地方,我读错了,声音一下子小了一点,我看了一眼地下的同学,有的同学在玩,还有的同学在说话,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仔细听。我讲的内容是,一只蚯蚓的日记,是他从三月二十日到八月一日的日记,主子公是蚯蚓,他妈和蜘蛛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有比较好玩的.地方,比如姐姐觉得自己漂亮极了,我告知他,不管怎样,他的屁股恒久长得和脸一样,蜘蛛觉得这真的很好笑,妈妈可不这么想哦。这个故事总体上来讲还是挺好玩的,就是有一点地方有点太搞笑,比如爷爷教我们,礼貌特别重要,所以我对见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我在那里站了一成天:早安,早安,早安,早安,早安。这里很搞笑。这个故事还让我们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
今日我觉得我讲的好着呢,打个93分咋样,我感觉是起先点惊慌,但是后来讲着讲着就不惊慌了。我觉得讲故事很有意思,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我会讲的更好!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4
今天,我看了《蚯蚓的日记》故事书。
从前,有一只蚯蚓,它写了一篇日记,我来给你读一下:妈妈说我应该永远记住三件事:1。地球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2。我们钻地道的时候,也同时帮忙照顾了的地球。3。绝对不要在爸爸吃报纸的时候烦它。它有时候教蜘蛛钻地,但是没想到蜘蛛的脚卡到泥土了,后来蜘蛛又吞了一堆土。有时候蜘蛛也教蚯蚓怎么倒立走路,但是它不会倒立,因为它没有脚。有时候它的日记写的.是,秋天来了,蚯蚓们的家搬到地的最底下去。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认真地写日记,是个好孩子。我还知道蚯蚓的生活,也学到了很多自然知识。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5
最近,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看的书———《蚯蚓的日记》。这是一只坚强的小蚯蚓写得日记,里面记录着他的每天的生活和一些丰富多彩的想法,特别有趣。
我很喜欢这本书,拿到手里以后,爱不释手。
当我读到小蚯蚓记住爷爷的话非常有礼貌的对着六百只蚂蚁一个个问好的时候,笑得都直不起腰来了,它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当我读到小蚯蚓既不会因为踩着泥巴进门被爸爸妈妈骂也不用洗澡时,我觉得又惊讶又羡慕,想着如果自己也可以不用洗澡该多好啊,看来这本书,应该让妈妈也好好看看,不要每次总逼着我洗澡,它真是一只幸福的小蚯蚓;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虽然小蚯蚓很恶心,长的也很丑,还以吃垃圾、报纸、树叶为生。虽然它不像蝴蝶那么漂亮,不像蜜蜂那么辛劳。可是,它也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它也会有自己的生活,虽然渺小但也同样有自己的理想。
读完后,我知道了,要学习小蚯蚓虽然小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自己的目标与理想:长大后,我想当个画家,用我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五颜六色的.美好世界,让小朋友们天天开开心心地成长。
这本书十分有趣,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认同。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6
我家的书架上,摆放着许许多多课外书。这么多书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本《蚯蚓的日记》。蚯蚓会写日记?蚯蚓是怎样写日记的?带着好奇和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读了起来。
原来,书中的小蚯蚓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和家人之间的快乐生活,记录了他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还让我们看到了他和好朋友的冒险经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跟蚯蚓说,礼貌非常重要,所以有一天他对遇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你好”。没想到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他在那里站了整整一天,说了无数次的“你好”。看到这里,我不禁被蚯蚓这种执着、坚持的精神打动了。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有时候做一件事情都难以坚持到底。
前段时间,我们要准备跳绳测试,于是老师布置了在家每天练习跳绳的任务。有时候我练着练着就会觉得太累,坚持不下去了,然后就会把绳子一扔,去休息了。这时候妈妈都会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努力付出了才能有收获。听了妈妈的话,我便每天用心练习,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在跳绳测试的那天拿到了满分。看完了这本书,我从蚯蚓身上看到了很多很多。他爱劳动、爱家人、懂礼貌,还有他那种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去学习。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7
《蚯蚓的日记》这本书讲了一个小蚯蚓写日记的故事。我认为这本书有一些想象部分。你们想,蚯蚓怎么会写日记呢!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好玩,下面我来说说看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小蚯蚓很细心,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变成回忆。小蚯蚓也很幽默。
有些情节逗的我哈哈大笑,笑的都快直不起腰来了。例如:小蚯蚓傻乎乎的站在树旁边对600多只蚂蚁说:“早安、早安、早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小段,有一次,小蚯蚓看见它的美丽姐姐趴在镜子旁边照它漂亮的脸蛋儿时,小蚯蚓笑着说:“姐姐,你的脸蛋儿再美丽也永远长的.跟屁股一模一样……”
我觉的这本书很有趣,我要多看几遍,理解里面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道理。希望大家也能看看这本书。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8
《蚯蚓的日记》这个名字太搞笑了,蚯蚓也会写字吗?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名字。我请妈妈帮我买下来。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了。
蚯蚓是一种躲在地底下的动物,平时喜欢在地底下挖来挖去,每个蚯蚓都有自己的`房间,每个房间都用地道连起来。小蚯蚓说它挖地道是给地球做呼吸,如果地球上没有蚯蚓,地球就活不下去, 看来小蚯蚓可真重要!蚯蚓也要去学习,这我真没想到,他们学算术、学跑步、学画画,他们也学习挖地道。
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蚯蚓不停地挖洞,帮助地球呼吸,它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人类也应该是动物作好的朋友,以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定不会踩着它们,如果遇到了它们,还会把它们送回家!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9
早操的时候,孩子们中间突然发出一阵惊呼声,他们迅速地围成了一圈。我赶紧走了过去,只见一条蚯蚓躺在地上,它被什么东西压伤了,身体几乎断成了两截……“老师,蚯蚓受伤了”“它死了吗”……面对孩子们潮水一般涌来的问题,我一时间不知如何解答,而且,正在进行的集体早操活动也不能因为孩子们的讨论而中断。于是,我建议先把蚯蚓送回到旁边的草丛中去。
寻找蚯蚓
早操结束了,孩子们急急忙忙跑到草丛旁边寻找那只受伤的蚯蚓。
懿宝:蚯蚓不见了!
苗苗:它肯定已经死了。
慕言:是的,刚才它都快断成两段了。
俊泽:不会的,我爸爸说,蚯蚓断成两段不会死,它会变成两条蚯蚓的。
慕言:对,我妈妈也是这么告诉我的,说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的。
懿宝:那断成一百段,就会变成一百条小蚯蚓吗?
苗苗:哇!一百条!
…………
孩子们对蚯蚓表现出空前的兴趣。回到活动室,我马上把原来的活动安排改成了科学活动——观察蚯蚓。请孩子们自己寻找同伴,每四人一组,每组领一份材料(两个放大镜、一支记号笔、一块垫板、一张白纸),供孩子们观察蚯蚓并将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记录下来。
对爸爸妈妈说:孩子们具有自我学习、探究的能力,这种能力和学习欲望一旦被激发起来,成人就要顺应孩子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发展,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陪伴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让成人始终处于主导方来教会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班是大班,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记录、合作经验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让探究进一步加深,我提供机会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蚯蚓。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
孩子们带着材料欢天喜地地出发啦!他们拿着放大镜在围墙旁边、滑梯下面、草丛里,到处寻找蚯蚓。不一会儿,杰哥这一组最先在草丛的泥土里发现了蚯蚓。他们激动得大声叫了起来:“我们找到蚯蚓啦!”另外组的小朋友全都跑了过去。
杰哥:蚯蚓最喜欢生活在泥土里!
天佑:是的,草丛里的泥土有点潮湿,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里。
晨阳:对呀,这样它就不会口渴。
杰哥:嗨!旁边有小洞洞,蚯蚓是从洞洞里爬出来的。
豆豆:咦!洞洞旁边有很多细细的泥土粒,这些小土粒是从哪里来的呢?
晨阳:我知道,这是蚯蚓屁屁里拉出来的,它把泥土吃进去,又拉出来了。
…………
蚯蚓软软的,它爬行的时候一下长,一下短
小朋友们找来了木棍、树叶当工具,希望能够打开蚯蚓的家。党政把蚯蚓放在手心里,伙伴们开始上下左右打量着这个细细长长的“朋友”。
党政:蚯蚓软软的。
然然:嗯,如果硬硬的,它就不能在泥土里转弯啦。
琪琪:蚯蚓动了,你看,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它想逃走吗?
涵涵:咦,蚯蚓慢慢不动了。
然然:蚯蚓死了。
党政:不对,蚯蚓在装死。
琪琪:蚯蚓害怕人类,所以不敢动了。
党政:我们把它放地上吧。
涵涵:看,它又动了,一会儿长一会儿短的往前爬。
…………
对爸爸妈妈说:在孩子们探索的过程中,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然然组主要是玉珩负责记录,他们将发现和问题告诉她,遇到记录困难的地方,大家一起想办法用其他图案表示。每个小组从一开始的兴奋激动到一点点的观察探索,最后围在一起记录讨论。
蚯蚓喜欢花吗?蚯蚓会飞吗?蚯蚓有触角吗?
带着小朋友们的问题,我们紧接着分享了记录单。每组记录单中记录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不同。下面的这张记录单,孩子们利用线条将纸张分栏,并利用问号、打勾、数字、图案等方式对问题和发现进行记录,在孩子介绍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发现了蚯蚓是从土里钻出来的。蚯蚓喜欢花吗?蚯蚓会飞吗?蚯蚓有触角吗?……
对爸爸妈妈说:在听孩子们讨论时,我的'内心充满欣喜,原来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学习和探究的原动力,我们成人只要發现、打开、引导,学习自然而然就实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孩子们探索时的专注和兴奋,他们主动地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积极地动脑筋解决问题并尝试记录,这是多么棒的学习能力与品质!对于孩子们的很多问题,我没有立刻告诉他们我的看法或者一些“标准答案”,而是推荐了班级里的两本书《蚯蚓的日记》和《小牛顿科学馆(25)》,鼓励支持他们继续探索。
《蚯蚓的日记》
午饭后的阅读时间,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打开绘本《蚯蚓的日记》,边阅读边讨论。
党政:你们看这个尖尖的工具,爷爷说蚯蚓可以做鱼饵来钓鱼,蚯蚓要遇到危险了。
阳阳:啊!那怎么办啊?
玉珩:蚯蚓快点飞走。
党政:蚯蚓不会飞的,没有翅膀怎么飞呀?
苗苗:那快点往土里面钻。
阳阳:蚯蚓又有危险了,要被踩死了!
杰哥:蚯蚓可真倒霉呀。
然然:老师,这是什么鸟?它要来踩蚯蚓了!
…………
对爸爸妈妈说:《蚯蚓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书写、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对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观察及思考。在形式上,日记的形式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绘画上,拟人化的绘画风格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在内容上,关于蚯蚓及其他动物如蚂蚁、蜘蛛等的生活习性,书中都用了特别幽默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孩子们因为有前期探索经验而且伴随着问题,经常出现反复阅读的现象,而且每次阅读都能从中观察讨论出新的问题。关于“蚯蚓会飞吗”这个问题也在阅读中找到了答案。而且孩子们还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如“什么样的鸟会去抓蚯蚓”“蚯蚓真的爱吃纸吗”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陪伴孩子们再次进行了观察与探究,让孩子们的探索行为得到了延伸。
当孩子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或问题时,查阅图书资料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在为孩子探索活动提供资料书时,建议尽可能地选择相关内容的绘本,因为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支持着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好奇和兴趣是孩子探索的动力,当孩子对事物有持续探索的兴趣时,作为成人,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尽可能地创设环境和机会来支持孩子继续探索,如提供适宜的资料,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提供更加丰富的探索材料,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等等。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0
小朋友你认识蚯蚓吗?今天我读了一本《蚯蚓的日记》那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我最喜欢5月1日的日记,爷爷教蚯蚓礼貌非常重要,所以蚯蚓见到每一只蚂蚁都会说一声早安,我们也像蚯蚓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特别是蚯蚓和好朋友蜘蛛互相教授自己的本领的那一段,每次读的.时候我都开怀大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在生活中要互相帮助,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也要像蚯蚓一样,用日记的形式记下生活中点点滴滴。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1
蚯蚓妈妈说:“地球给了我们一切,所以我们要钻洞,帮助地球呼吸。”蚯蚓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蚯蚓问什么要钻洞。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蚯蚓世界的事情和许多搞笑的故事。比如:蚯蚓教蜘蛛钻洞,没有成功,它的`脚卡在了泥土里;蚯蚓能吃报纸,是因为它的肚子饿了。再比如:蚯蚓害怕鸟类,因为鸟类会吃掉它们;下雨时,蚯蚓会钻出泥土,因为地下太潮湿了,它们无法呼吸。这让我想起每当下过雨后,在花园旁的小路上总会看到许多的蚯蚓和蜗牛还有它们的尸体。我想可能是因为1、它们没有腿,下完雨后走的慢,太阳就会把它们晒死;2、过路的人没有注意,把它们踩死了。
看过这本书后,我又和妈妈上网查了一下,我知道了蚯蚓还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当它被切成两段后,不会立刻死掉,而有头的一段会再生。它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牙齿,所以就不用去看牙医啦!
蚯蚓对地球和人类帮助很大,可以松土还可以钓鱼,并且不会伤害人类,但它长得很丑,我还是不喜欢它。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2
我喜欢蚯蚓会挖地洞,因为当有危险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我还喜欢蚯蚓不用洗澡,因为我也不喜欢洗澡,不光洗澡太麻烦,还占用了我许多玩的时间。
冬天到了,每个的星期天的晚上妈妈都会让我洗澡,妈妈先进浴室洗澡,把浴室弄得暖和和的,可是,每次妈妈都叫我三四次,我还是不想进去,在外面多好啊!直到妈妈发火,我才慢吞吞的'进去。我告诉妈妈洗澡的时候别把水弄进我的眼睛里,但她一点一不听话,总是会弄到我眼睛里。洗完澡后,我又想不出来了,因为里面太暖和了。
如果我是一条蚯蚓多好呀,那就不用洗澡了。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3
人会写日记,但你听过蚯蚓会写日记吗?我一直很好奇蚯蚓的世界是怎样的?是不是很有趣,在朵琳·克罗宁作家的笔下,真实还原了一只可爱的小蚯蚓对人类世界的看法,其中包括很多日常中的小故事,整个文章以一只小蚯蚓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天真童趣,令人发笑。
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这只小蚯蚓在学校的一次经历,那天中午,因为它没有带午餐,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只好将自己的回家功课当作午餐吃了。它的老师见了非常生气,就罚小蚯蚓抄写十次“老师叫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写着写着,它忽然开始饿了,小蚯蚓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它抄写10遍的那张纸也吃掉了。
看完这一段,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联系生活,我发现这只小蚯蚓与生活中的一些同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班就有许多这样的`同学,明明自己没有写作业,还谎称是自己没带作业。还有更厉害的,竟然说自己的作业被家里的小狗吃掉了!在这个笑话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业没写就要勇敢承认,如果被老师发现没写可就惨啦。
还有一次是小蚯蚓教蜘蛛钻地的情景。小蚯蚓并不知道蜘蛛的身体构造跟它不一样,于是就给蜘蛛亲身示范。可蜘蛛学钻地时第一次扭伤了脚,第二次吞了一口土。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我会的别人不一定会,别人会的我也不一定会,大家各有所长,无须强求。
这本《蚯蚓的日记》虽然只是一本绘本故事,文字少,图画多,但他处处都在着力表现一只调皮小蚯蚓的人物形象,内容贴近生活,令人发笑。《蚯蚓的日记》伴随了我五年,是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书。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书,那你一定要找时间去看看,相信你也会被里面的搞笑情节逗得合不拢嘴吧!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4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蚯蚓的日记》的书,在书里蚯蚓有个朋友叫蜘蛛。有一次,蚯蚓的姐姐在照镜子。蜘蛛看到后说:“你的`脸长的像你的屁股。”蚯蚓的爷爷告诉他要有礼貌。到了早上蚯蚓去上学了,看见一只蚂蚁说“早安”。六百只蚂蚁来了,蚯蚓说:你好!早安。你好!早安。总共说了六百遍,蚯蚓真傻,其实说一遍就行了。
蚯蚓有三个好处,第一是不用看牙齿。第二是拖着泥巴回家不会被按骂。第三是不用洗澡。看完《蚯蚓的日记》总感觉蚯蚓有那么点傻乎乎,有时候还会犯点小错误。但总的感觉他们还是快快乐乐的。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5
妈妈常常对我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我更加茁壮地成长,妈妈给我买了很多的精神食粮——绘本故事。其中《蚯蚓的日记》是带给我快乐最多的一本,它让我喜欢上了蚯蚓,也促使我更加爱上了写日记。
你可能不会知道,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多讨厌蚯蚓。它全身肉红色,软软的,滑滑的,一伸一缩在地上蠕动着,就像毛毛虫一样可怕。虽然,妈妈告诉我,蚯蚓能够改良土壤、净化污水,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但是,我依然对它没有半点兴趣。直到今年暑假,我遇见了它——《蚯蚓的日记》,彻底改变了我对蚯蚓的看法,这本书也算是我自主阅读后最爱的一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和表达了蚯蚓的日常生活及思考,从蚯蚓的角度看世界,记录学校、家庭和朋友的之间的生活点滴。
书中小蚯蚓一家有趣的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仿佛觉得它不再是一条蚯蚓,而是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很顽皮淘气,在读“他嘲笑姐姐不管花多少时间照镜子,它的脸永远长得跟它的屁股一个样。”的时候,笑得我的`肚子都疼了。小蚯蚓的礼貌也令我佩服,爷爷让它有礼貌,结果它给六百只蚂蚁说早安,在那儿整整站了一天。小蚯蚓还有伟大的梦想,他说长大了,要当一个秘密情报员,虽然危险,但它说总得有人去做。多么勇敢的小蚯蚓啊,我也要像他学习,长大了为社会做贡献,我要当一名消防队员,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驾护航。
这本书还传达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蚯蚓没办法倒立,蜘蛛没办法钻地;蚯蚓喜欢吃报纸,鱼却喜欢吃蚯蚓;人类小孩和蚯蚓小孩一样,睡觉前吃的太饱,可能会做噩梦,也都需要学习好多好多知识……读完整本书之后,我还是很羡慕蚯蚓的,可以使劲吃糖,使劲玩泥巴,还不用担心因为长蛀牙和洗澡风波而被骂。
感谢时光,让我遇见了《蚯蚓的日记》,它带给我许多快乐,丰富了我的见识;感谢时光,让我与小蚯蚓美好相遇,我要像小蚯蚓学习,口袋里装个小本子,随时记录我的七彩童年。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蚯蚓的日记11-01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1-09
蚯蚓教学设计05-22
蚯蚓和老鹰中班教案11-16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六年级作文05-21
《安妮日记》读后感12-16
安妮日记读后感08-19
昆虫日记的读后感11-19
雷锋日记读后感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