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9-04 10:11: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她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现代诗歌。

  2、初读感知,自主设疑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引导学生质疑。

  3、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如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长城和运河。

  4、正确读文,学会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要求①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②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给生字打上重点号。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4)全班交流检查,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词,注意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③给生字扩词;

  (5)指导学生书写

  ①教师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蜒”、“篇”、 “谱”的字形;

  ②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5、熟读诗歌,了解长城和运河。

  (1)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指名读或小组读)

  (2)集体交流问题:看图介绍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片段练习《长城》,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3、拓展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的人间奇迹。

  教学过程:

  1、温故导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熟了诗歌,了解了诗歌大意。回忆一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

  3、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会向别人介绍长城和运河,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2)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4、自主探究,自读解疑

  学生围绕问题边看图边读诗歌,不懂的地方打上“?”。

  5、学习第1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读)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观察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引读)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6、学习第2节

  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引读)(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7、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引读)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8、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9、学习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0、质疑、解疑。

  11、课堂小结。

  12、完成课堂训练题。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感知主要内容的。

  (3)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3、指名读,生评议。

  14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3、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学生)介绍一下长城和运河的情况。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连绵起伏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教后感:课的开头我和学生共同回忆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古代伟大的工程。如:故宫、圆明园、运河等,由此导入新课。在指导朗读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这时再让学生读出应有和自豪来。在听读的过程中还启发学生能从别人的朗读中听出感情。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3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xx比成xx,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10-10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4-16

《长城》教学设计04-04

长城教学设计09-16

《长城》的教学设计02-21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10-31

《长城放鸽》教学设计11-06

长城教学设计15篇06-13

长城教学设计(15篇)06-13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