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跳绳大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4 08:19: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6年级跳绳大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年级跳绳大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6年级跳绳大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包括单人跳绳和团队合作跳绳。

  2、培养正确的跳绳姿势和动作,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跳绳的技术水平。

  教学难点:

  1、学生可能对跳绳的技巧掌握困难,需要耐心引导和示范。

  2、在团队合作跳绳中,学生可能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动作,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跳绳

  2、环形操场或室内场地

  3、扬声器或音响设备

  4、计分板或计图工具

  教学步骤:

  引入:

  老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如拉伸、跑步等,准备好身体。

  技术讲解:

  1、老师针对单人跳绳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包括基本的跳跃姿势,手臂摆动的节奏和身体的协调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训练,相互配合和观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

  3、帮助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跳绳技巧。

  4、老师介绍不同跳绳动作的名称和要求,例如“前交叉”、“后摆腿”等。让学生记住动作名称和要领。

  团队合作跳绳:

  1、老师介绍团队合作跳绳的要领,包括在团队中协调动作,与队友配合等。

  2、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跳绳训练,老师负责提供指导和示范。

  3、老师组织跳绳比赛,鼓励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巩固练习:

  1、学生分别进行个人和小组跳绳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技术水平。

  2、老师利用计分板或计图工具对学生的跳绳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

  1、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经验,分享感受和进步。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跳绳练习,提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或校际跳绳比赛,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

  1、老师观察学生的跳绳技巧和姿势是否正确,给予有效引导和指导。

  2、记录学生在跳绳练习中的进步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3、通过学生的跳绳比赛成绩和团队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6年级跳绳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07-19

《广角单元》教学设计04-10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1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29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8-18

大单元教学数学心得02-07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篇06-10

第五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11-20

《第二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