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表达孩子们天真纯朴、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正确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唱好歌曲,能认识和运用歌曲中的力度记号-mf、mp;
3.练习二声部合唱,能做到和谐整齐。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难点:用和谐、轻巧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方法、用具: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练习法、欣赏法;电子琴、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
2.二声部发声练习:现在让我们来笑一笑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注意:先唱低声部从D调到G调,再唱高声部,再分组合唱;唱出断音的感觉
二、新课教学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最近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作文《二十年后回家乡》,发现同学们二十年后的家乡非常的美,有的更是山青水秀、风景宜人。但老师对你们现在的家乡很好奇,想请同学们给老师介绍大概一下你们的家乡?
2.师生讨论
3.师总结,
4.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感受一下作曲家心目中的家乡到底是怎样的`?
(二)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范唱[播放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讨论:家乡怎样?
山指什么—谷垛
说明了什么?
2.乐句学唱
a.请唱唱家乡的“山”:
b.妈妈听了我的话后,她怎样了?
[学唱妈妈笑的部分]
c.笑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断的还是连的,请同学们自己感受一下
[再唱,感受顿音记号]
d.妈妈笑的同时又有一种声音响起了---[师唱低声部的“哈”],你们猜,那是谁在笑呢?
[学唱低声部]
e.感受了笑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表示什么什么意思?
断音唱——师总结:这是顿音记号
f.请两个声部一起笑一笑
[分组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歌曲完整学习
a.学唱最后的扩充乐句,唱出连贯的感觉;
最后的“哟喂”用稍微弱(mp)的声音演唱,表达妈妈亲“我”后,“我”高兴的心情。
b.学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
c.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d.歌曲情绪处理: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哪种语气去唱?
e.有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表演
1.表演歌曲
分小组表演唱:每一组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和“我”进行表演并默唱,其余同学分声部演唱歌曲。
2.知识拓展练习:
a.请同学们谈谈会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童谣等并表演。
b.请同学们课后回家问一问父母亲戚或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写一段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名人事迹、民歌、童谣、艺术等短文,下一节课讨论。
四、组织下课
课后反思: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知识点适合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创编,如果教师不能做个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学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诱导学生去创新。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一歌曲时,在学生初步会唱这首歌曲时,为了把歌曲唱得生动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个休止符,让学生讨论这三个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除了停顿是否还能形象地描绘人物的神态,可以加上怎样的动作表情。学生经过激烈的商讨后,认为:“妈妈告诉我家乡没有山”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我奇怪,可以加上“咦”这个语气助词,而“我呀摇摇头拉着妈妈看|”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看”的神情,最后结尾乐句中的“亲我小脸蛋呦喂|”。八分休止符是妈妈亲了我一口。通过这样的诱导,歌曲的难点不知不觉中被攻破了,学生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唱好这首歌,而且也能自主性地学会了表演。看来抓住教学中的点滴,给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2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五声羽调式的一部曲式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比拟的形象手法来歌颂农村经济改革后的新气象,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根据歌曲内容,以往的教学过程会是如此:
一、组织教学
二、基本练习
1、视唱:
歌曲的最后八小节曲谱,以解决歌曲的教学难点
2、二声部训练:
3、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三、歌曲教学: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在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有新的突破,为此,对歌曲的教学设计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规,做了一些尝试: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学科综合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联系。我把本课的教学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设计成《绚丽多彩的秋天》,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后,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歌曲《秋天多么美》、打击乐曲《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农村喜庆欢天喜地的气氛;通过欣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过欣赏配乐朗诵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来了解文学家笔下的秋天。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在朗读歌词时,学生习惯了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但在这一课中我强调学生用欢快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歌词,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在歌曲的学唱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唱,教会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韵味的美丽。
设计好教案以后,我进行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设计我教了五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其中两个班级是借班上课,这五次的教学给了我一些启示:
1、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增进对音乐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因素。针对水平好的班级还可以插入创作练习,利用歌曲前两句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同头换尾”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针对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不完全采用视唱法,一二乐句采用对唱的形式,最后乐句着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总体教唱中多听多观察多模仿。
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有几处还需进行修改:
(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中运用。
(2)最后一句中的附点音符用动作弯腰来辅助,八分休止符用响嘴来替代,对最后一句进行重点的处理。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新农村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感受顿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并唱好歌曲二声部部分,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3、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情绪。
2、断音的正确演唱,感受旋律的起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听《游萧山》的歌曲进入教室。
2、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歌曲当中唱到了什么?是的这首歌曲的题目叫做《游萧山》是由我们本土的音乐老师创作的。今天老师就要邀请同学们坐上这辆音乐的列车去游览我们美丽家乡的湖光山色。
二、发展情境,渐进解难
1、教师:看,山顶上的那面小红旗的地方就是我们火车开往的第一站。请同学们轻声跟琴来唱一唱。注意唱每个音的口型。
2、模唱音阶。
3、教师:终于来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炊烟袅袅、稻花飘香的小村庄。看到如此美的村庄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4、教师: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注意要一口气唱完,肚子要像皮球打气一样的感觉。
5、先学唱歌谱,唱好附点音符。再加入创编的歌词。
6、教师:听到我们的歌声,村子里传来了阵阵的笑声。请同学们听老师唱唱这是谁的笑声?
7、出示二声部歌谱,请学生分组学唱。
①先请学生唱高声部,孩子的笑声。老师唱低声部,妈妈的笑声。
②出示顿音符号,要求唱出弹性,小肚子有节奏地跳动。眉毛抬起来唱。再唱一遍。
③分组演唱高低声部,然后合起来。注意合的效果要求边唱边听。
④孩子的笑声要高亢清脆,妈妈的笑声低沉温柔些。再唱一遍合起来。
三、感知情境、歌曲学唱
1、教师:这爽朗的笑声把我们引到了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仔细听歌曲妈妈和孩子为什么这么开心的笑呢?歌曲演唱的情绪是怎样的?
2、播放歌曲图片。
3、揭示课题《如今家乡山连山》。
4、歌词当中哪几句是描写我和妈妈的对话部分。让我们跟节奏来读一读。
5、教师:家乡本没有山,淳朴的.小主人却把谷垛比作连绵的小山,让我们一起和他们来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6、复习妈妈和我的笑声。
7、完整地跟着钢琴演唱。
8、教师;找找哪句歌词是最能体现我和妈妈母女之情的?
9、单独唱难点句。讲解八分休止符是亲孩子的动作,此时无声胜有声。
10、跟钢琴完整地演唱歌曲。
11、分角色演唱,老师唱妈妈,学生唱孩子部分。
12、教师: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那么演唱时的速度应该快点还是慢点?加上速度演唱一遍。
13、教师:想不想使我们的演唱更加丰富多彩,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呢?
①配合学生先练一遍,教师唱学生说。
②学生跟伴奏唱,教师说。
③请一组学生说,其余跟伴奏唱。
四、再创情境、感悟升华
1、教师:太精彩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一首歌唱新农村的歌曲。如今我们的家乡萧山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在萧山籍歌手吕薇的歌声中看看我们日新月异的家乡。
2、聆听歌曲《家在湘湖边》并观看图片。
3、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家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山行》教学设计01-07
《山行》教学设计01-20
音乐教学设计07-25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2-06
《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06-06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11-27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07-27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25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