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
2、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汉族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政策。增强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和健康的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科学、合理。按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识目标的落点是“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教材配以多幅图片直观介绍我国的民族概况,在此基础上呈现民族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概括民族分布特征,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和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教材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
三、学生分析
我们农村的孩子由于小学基础与习惯欠佳,读图能力相对较弱。再一个初中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欠缺。所以备课时,我尽可能地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知识积累与强化训练相结合,从感性图片入手,让他们快乐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汉族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分布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图文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其他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演唱“对山歌”:嘿,什么水面打跟斗诶,什么水面起高楼诶,什么水面撑阳伞诶,什么水面共白头诶。(嘿,鸭子水面打跟斗诶,大船水面起高楼诶,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诶。)提问学生:这首歌是谁唱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壮族,刘三姐(通过教师歌唱这首具有特色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特色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习轻松愉快的学习本节知识)
(二)新课教学:刚刚同学们大部分都回答正确了,这首歌曲是壮族的民歌,我们都知道,壮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么,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同学们知道吗?——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以往了解到的民族知识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三)组织学生观看部分少数民族的图片(用各种不同风格的'民族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四)刚刚我们观看了一部分民族的图片,对一些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同学们预习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布是多少?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族?人数最少的是什么族?
3、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还有哪些?
(预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初步掌握我国的民族概况。这个步骤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五)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成为了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娱乐活动等习惯。(播放ppt,通过欣赏各种精美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的独特。)
(六)我国有56个民族,这么多的民族,他们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是如何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看图“中华民族分布示意图”,边看边思考下列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3、中国的五个自治区主要居住的哪个少数民族?
(引导学生观看“中华民族分布图”,加强学生读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七)刚刚我们对“中华民族分布图”进行了分析,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从图中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呢?我国的56个民族在全国是如何分布的?(要求学生进一步自主分析“中华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大致的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八)刚刚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民族概况,掌握了我国的民族分布,请同学们思考:国家面对如此多的民族,各种独特的风俗习惯,采取的什么态度?是不是要求所有民族都放弃自己独有的风俗,学习使用一种风俗习惯?为什么没有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出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要求学生们自主对这一国策进行理解。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56个民族,通过观看图片了解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发扬传承汉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还要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通过小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九、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同步练习册、背诵所学重点知识。
十、下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技能。
德育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结合学校特色运用邮票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一方面辅助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体现校本教学特色,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集邮兴趣。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民族相关图片若干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56个民族邮票图片引入。(讲述)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是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我们中有些同学还是集邮爱好者,邮票中蕴含着许多的地理知识,那么请同学们欣赏这张小全张邮票,它反映了我国人文环境的哪方面的特征呢?(引导学生得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讲授新课]
(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继续欣赏邮票并数一数,然后读课文第一段、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它民族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板书),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承转)我们把除汉族以外的民族叫少数民族,是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少,那么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活动)大屏幕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地区分布表”。请大家仔细阅读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
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
3、人口数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4、我们班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吗?请说说是哪个民族的?你会讲你们的民族语言吗?
(学生回答,点评小结)
(活动)请大家拿出一张人民币,看看人民币的背面,你认识那些文字吗?你知道那是哪个民族的文字吗?
(教师补充讲述)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汉语和汉字是我国普遍使用的语言文字,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汉语也存在多种方言,例如粤语、闽语等。但由于祖国建设的需要,国家确定以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族的共同语言。现在,汉语普通话已在全国迅速推广,普遍应用。
我国各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文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我国各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还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活动)
1、说一说下面各邮票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2、说说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请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传统体育活动等,教师补充讲述几则。
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一些民族还有特别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为什么要设立这些自治区域呢?这就涉及到我国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问题。
(活动)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读图,分析、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省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或少数民族分布的省区?
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读图时,教师要巡回指导读图步骤、分析思路等)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充分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4、看看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能不能举例说明他们的民居的特点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5、请大家讨论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什么好处呢?
请学生畅谈讨论结果和个人意见。师生共同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交往。
2、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承转)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汉族人口多,我国是否要求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而遵从汉族呢?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请大家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分析思考刚才的两个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活动巩固)展示下列有关民族的邮票:辨别分别是哪个民族并说出他们的分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结识了祖国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学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的特点。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之,我国这个有着众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
【板书设计】略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春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7
数学教学设计06-29
《通分》教学设计06-29
乞巧教学设计06-30
《春》教学设计06-30
《散步》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