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1 08:21: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搭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农民诗人,他叫刘章,虽然他离开农村几十年了,但他还是非常怀念农村,怀念农村搭石那一幕幕情景,今天就让我们和刘章爷爷走进搭石这一课。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

  (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

  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汛期谴责懒惰间隔

  俗语平衡伏身联结

  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强调“衡”字的书写

  2)出示: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①指名读。②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A、我仿佛看到了洪水很大。——哪个字让你有很大的感觉。(暴)B、仿佛看到溪水长得很快、很高。——哪个字让你有很快的感觉。(猛)

  同学们,真能干。

  能用读词语抓关键字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给间隔、谴责找近义词

  间隔:距离(旁边板演)谴责:责备

  对,给词语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3、交流:什么是搭石。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要——生:脱鞋挽裤

  收工要——生:脱鞋挽裤

  赶集要——生:脱鞋挽裤

  访友也要——生:脱鞋挽裤

  来来去去都要——生:脱鞋挽裤

  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不便、辛苦)天气变凉了呢。(难受)

  过渡:所以在作者眼中,不起眼、灰溜溜的搭石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二自然段作者的感受)。

  其实,课文中有许多地方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三、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寻找“美”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

  2、3自然段,潜入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会这两个段落有哪些美。

  说给组员听

  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他会遇到哪些急事。(上班、看亲戚、送友人、下田干活……)

  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碰到,但是——生读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

  请问你这位上了年纪的人,这时,你为什么这样做呀。

  当老人发现了不平稳的搭石,他想(),当老人摆好了搭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满意离开时,他想()。

  (想到:赶集的青年、抱着孩子的妇女、放学回家的孩子、腿脚不便的老人)

  (我担心搭石踩得不平稳,乡亲们会跌进水里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句子

  小结:只有这种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关心别人的人才会有这种举动。

  (板书善良关心)

  2、“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

  交流:我从“早早摆放好”想到家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人们非常勤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从“谴责”、“懒惰”想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如果没有就会被人谴责,也看出人们非常勤劳,厌恶懒惰。(请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板书:勤劳)

  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想象画面,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绰:A. 〔~号〕外号,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水中倒映出的人影,非常柔美。)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协调有序”,情境理解“协调有序”。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指名回答)

  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好吗。(分组扮演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和着读一读好吗。这是一行人在走搭石呢,让我们先来走一走吧。

  家乡的人们,你们有什么要提醒他们的吗。“紧走搭石慢走桥”

  现在我们在哪里了(搭石上)搭石不好走啊,走不好会掉进水里的,有信心走好吗。(有)那我们就开始吧。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的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像——生:轻快的音乐。

  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女生走在前面,男生走在后面。

  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没有人踩脚,没人落入水中,有人在指挥吗。(没有),没有人指挥,又那么默契,这样配合适当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联系上下文,情境理解词语。

  一行人踩着踏踏的音乐,协调有序地走在搭石上,水光人影两相和,如诗如画。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

  在我们看来多么普通的生活场景,刘章爷爷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美呢。(仔细观察、生动描写)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全班朗读。清晨,晨雾还没有散去,勤劳的人们早早地出工了,请读。傍晚,夕阳洒下了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虽然很疲惫,但脚步仍是那轻快的踏踏,请再读。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齐读)

  这看得见的画面“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小结: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中还有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寻找。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下搜集有关“美”的图片,一起交流并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搭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设计05-06

《搭石》教学设计优秀06-25

《搭石》的教学设计优秀02-29

《搭石》教学设计15篇03-10

搭石教学反思09-12

《搭石》教学反思07-29

《搭石》语文教学反思07-29

《搭石》教案09-20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30

搭石优秀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