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6-22 13:19: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1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2

  一、 教学设计流程清晰,但内容过多。

  以至于还有一些环节没有上完。 第一课时,我本是想安排生字学习及部分成语的理解及了解课文大意。然后第二块内容是学习2—9自然段,这是精读课文,这部分内容要掌握五个成语,其中四个是形容木雕的。

  课堂上,在设计初,对学情不够了解,本以为很快能过去的内定,学生竟然答非所问。后来静下心来思考,发现是我教学时不够注意教师语言的引导,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回答什么?我觉得以后教学的时候,问题设计要简洁,语言要干练。

  二、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性学习策略,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词句的积累是最常见的。《卖木雕的少年》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像“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很多词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它们从文中找出来,积累下来。

  适当开发资源也是一种积累。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出示瀑布的画面,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那样掌握的词语便更深刻。还有,为了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中非之间的友谊,除了布置学生搜集中非交往的资料外,我还制作一个短片来增进学生对这一事件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积累。值得一提的是,短片的制作匠心独运,每一张幻灯片都是图文并茂:“穷困潦倒、瘦骨嶙峋、病魔缠身、食不果腹?”,学生在看图感受的同时也丰富了词汇的积累。

  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把这部分内容放在课前谈话的时候进行。

  “积累最终的目的是运用。”我们并没有止于积累,而是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学习完这些内容,我还设计小练笔,也来写一写木雕,并学习课本中的方法。

  三、注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习方法。

  1、渗透解词方法。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学中,我老师重视词语教学,注意渗透解词方法。比如,教学“游人如织”一词,我通过让学生看织布机,让学生对织字更了解。从而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

  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70年代援助过非洲,给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历史背景,我能在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有关中国和非洲密切交往的资料,并告诉他们搜集和文章相关的'资料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强调这一方法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

  3、进入三年级,每篇课文掌握的生字就更多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生字,我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比如说,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而学习生字有法,但无定法,有很多生字可以用几种方法的时候,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容易记忆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也重视学生方法的指导,以前学习的段意串联法,还有问题解答法,还有事件要素汇总法,根据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学习找关键词“木雕”。

  本文学会可以分四部分,想买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然后添加一些词语把这些词串联起来,便成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引导学生添字,我也有法,比如说,谁想买木雕,为什么要放弃木雕,谁赠送木雕等,这样就更完整了。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3

  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07-07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1-26

【荐】《羚羊木雕》教学设计03-27

卖油翁教学设计03-03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03-29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01-14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4-20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04-11

最新小学教学设计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