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指导正确书写“观”“渴”和“喝”。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及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助手课件、图片、田字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书空跟随板书课题)。a学习“观”。b坐井观天从字面来看是什么意思? (学习拆字再组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2.在之前的学习里,我们熟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我们的词语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见面了!快来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词语
(1)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两组读一遍)
(2)用优学派发送词语测试题,检测词语认读情况。
2.自由读文,思考:(1)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在争论什么?
3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价朗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 “井沿”的意思(井的边缘)引导:桌沿、床沿、帽沿...... 你在生活中见过井吗?(出示井的图片)教师引导在课件中
画出井沿的位置。
b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了井沿上。
(2) 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很会读书,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画。请你移动小鸟和青蛙放置在井的正确位置(用优学派发送测试图),同时一位同学在黑板贴图。
二、汇报交流,细读感悟。
过渡:青蛙坐在井口里,小鸟落在井沿上,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课文描写了三次对话,那第一次对话是在哪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
1. 学习第1次对话:
(1)自由读—点名分角色读,评价读得怎样?
(2)引导读好青蛙:疑问、好奇的语气。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一百多里”就是5万多米,飞了很远,点名读出飞得远。飞了一百多里,没有休息,没有水喝,累吗?渴吗?点名读出累、渴。)
(3)男女分角色读,把感受读出来。
(4)指导书写生字“渴”和“喝”
a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很相似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他们呢?
b播放动画,帮助记忆。
c 谁能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观察占格,左右结构的生字左窄右宽。
d 教师示范书写(提醒注意书写生字渴和喝时偏旁以及书写右边时,上面的日写的稍扁一些,下面的横折勾比日略长一些。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e写字之前,提醒坐姿(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学生书写(描一个写两个)
写完的同学用平板拍照上传。
f 展示书写,评价
g 修改自己书写的生字。
2.学习第2次对话:
过渡: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呀,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四自然段,也就是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同桌分角色争论读。
(2)学习、出示第2次对话:点2名学生朗读,评价朗读。
(3)“大话”是什么意思,(浮夸而不切实际的言论)他认为天有多大?(板书:只有井口大)
(4)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不相信的语气)
(5)小鸟听了以后,又是怎么样回答的呢?指名读 (板书:无边无际)
什么叫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6)想一想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都会飞过什么地方?
a 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草原、大海、蓝天、花园......)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b (出示图片)谁可以用这几幅图连起来说一段话?
(7)带上动作,再次分角色朗读。
3. 学习第3次对话:
过渡:在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都笑了,我们来看看他俩为什么都笑了?
(1)男女生分角色配乐读。
(2)青蛙笑什么?(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青蛙?(不听别人劝告、自以为是)
指导朗读:读出小青蛙的自信傲慢。
(3)小鸟笑什么?(青蛙的自以为是)
(4)卷筒实验: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a我们来做个试验。现在请你拿起手中的那张白纸跟老师一
样先把纸卷成井的形状,再看一看,天花板,你看到了什么? 自己的发现,这是为什么?
b那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C 老师小结归纳,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和我们用圆筒看天,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我们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多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
四、拓展延伸,明确寓意。
1. 课文学完了,我们再次感受《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出示课文动画)朗读课文。(指名分角色朗读)
2. (出示:青蛙跳出了井口的图片)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坐在井里的青蛙跳出来了,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五、总结归纳,深悟寓意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和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千百年来,人们常用“坐井观天”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浅薄的人。寓言故事 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伊索寓言》,大家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就出自这本书,希望你们能够多阅读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1-21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3-08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6-26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04-28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16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19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18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10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5篇)02-1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8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