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3-12-20 11:39: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3篇[实用]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3篇[实用]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揭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录象《揠苗助长》

  3、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了?(若有学生说拔苗助长,老师提示揠苗助长是拔苗助长的另外一种说法,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4、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件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刚才看了动画片,你能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揠苗助长”吗?

  5、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师:《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又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遇见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师:大家都读好了吗,那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读得怎么样了吧!(课件出示词语:时候巴望禾苗好像焦急终于急忙喘气总算白费揠苗助长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

  (1)自读屏幕上的词语(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哪位小朋友能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并正音

  (3)齐读词语(大家读得真好,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三、围绕“急”展开教学

  1、师:在这些词语里,有一个词语,老师是用红色打出来的,这个词语是什么?(一起读焦急)请大家整整齐齐地再来读一次这个词语。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是呀,焦急的意思是着急,着急起来是什么感觉呀,是不是就好象一团火在心里烧呢?所以老师用红色把焦急表示出来。请大家赶紧在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课件相机出示:巴望天天转来转去并理解巴望的意思:盼望,但是比盼望程度更深一些。)

  从这些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农夫真是太希望自己的禾苗能早点长大结谷子。那谁能读好它?

  2、师引:瞧,他多着急啊,在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大。”那他最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请大家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指名答——出示第二段——齐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很累,从哪里看出?)

  随机理解“筋疲力尽”、“终于”。——谁愿意来读读?(慢些)

  还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位农夫对自己拔苗助长的办法很满意呢?

  3、指名回答——出示第三段。

  谁能读好它,来演一演农夫?——(不行的话,教师范读。)——男生齐读。

  4、师引:他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他急忙跑回家,把还在沾沾自喜的父亲拉到田边。农夫一看,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后悔极了!他想: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是呀,这个农夫太想让他的禾苗快快长大,能早点收获,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教师板书八个字)——齐读。

  5、师:这就是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配舒缓的音乐。)

  你周围有《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这样的人吗?

  6、指导学生学习“寓言”。

  师: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板书:寓言

  7、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也叫它——寓言两则。(板书:两则)

  8、师引:平时,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学生自由说。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2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层层深入,引导初读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桌同学。划出带拼音的生字词。

  2、自由认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3、小老师教读。

  4、语文童子功:即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

  5、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课题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再读课文

  ⑴指名说:揠苗助长会产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枯死的意思。

  2、这人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边朗读边感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读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实长高了吗?可这人觉得呢?他此时心情怎样?

  ⑶理解焦急,说说近义词。

  ⑷齐读这个人自言自语说的话。

  3、他这么说,有没有这么做?想了个什么办法?你从哪个词发现他想了很长时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你发现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长时间?累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理解筋疲力尽并感悟。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它的意思。

  5、这么累,他认为值吗?你从哪知道?

  出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费、一大截。

  ⑶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边读边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认为值吗?为什么?

  6、看图讲讲这个故事。

  7、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维,深度挖掘

  1、小结寓意。

  2、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3、播放课件:断骨增高手术造成瘫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⑴指名读一读相关资料

  ⑵结合今天学过的揠苗助长,你有什么体会想说一说。

  4、小结: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指导生字书写

  评析: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提倡个性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3、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此,在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我适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寻找、关注身边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现实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断骨增高手术带来的危险性。让学生在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的基础上学会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贵,知道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它自己的力量。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筋、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喘气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语白费筋疲力尽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筋、疲”。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六.续编故事。

  1、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

  下课后小朋友也可以通过读《伊索寓言》,网上查询“中国寓言网”来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10-20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03-28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01-21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11-01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06-22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15篇01-21

《揠苗助长》的语文教学反思07-29

优秀教学设计01-22

《观潮》优秀教学设计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