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7 08:23: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1、师:又到我们上音乐课的时间了你们高兴吗?()我也非常高兴,将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上节课所学歌曲《火车来了》来演唱一遍

  随老师琴声齐唱《火车来了》唱完及时表扬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唱一首广泛流传的军旅歌曲《一二三四歌》,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

  完整聆听歌曲录音范唱(板书课题)

  (二)学唱体验

  1、作曲家介绍

  这首歌曲由石顺义作词、臧云飞作曲,歌唱家演唱的《珠穆朗玛》你们听过吗?也是臧云飞做的曲,他的作品还有《当兵的人》、《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你能边听着歌曲边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还有歌唱家是怀着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声音去演唱的?

  完整播放歌曲录音听后踊跃举手发言适时提出表扬

  (慷慨激昂、饱满、坚定有力、豪迈、积极向上)

  3、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第一段歌词),同学们可以从节奏、旋律、演唱形式等方面来分析一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思考一下每部分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后回答)

  4、学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先说每段情绪再学唱)

  1)、前八小节:铿锵有力的节奏和简洁明朗的旋律,表现解放军战士鉴定、勇敢、坚强性格。(注意句末的四分休止)

  2)、九——十六小节:先密后疏的节奏旋律,类似于说唱类的风格,唱起来令人想到战士行军途中说快板书的情景,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有弹性)

  3)、十七小节至结束(结尾):领唱加伴唱的形式、口令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火热的军营生活,感受到战士们自豪的情感。(拍手学唱卡准节奏唱高音时用假声)

  5、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6、学唱第二段歌词

  同学们观察比较第二段歌词与第一段的词谱搭配,比较异同直接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7、结尾处的处理演唱

  分两声部领唱加伴唱的形式

  (三)、感情升华

  师:在学唱过程中,你们看到了解放军具有()样的雄心?()样的胸怀?

  生回答后师:让我们体会着“钢枪交个我,二话没说为祖国”的雄心,“三山五岳任我走,四海为家苦为乐”的.胸怀,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提醒学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的省鉴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四)、拓展

  歌曲的体裁类型有:颂歌,进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等,你知道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类吗?(进行曲队列行进当中演唱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进行曲?

  (五)、编创体验

  1、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或者加入简单的肢体舞蹈动作表演歌曲

  2、小组展示评价

  3、个人表现(在同学面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习解放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什么样的品质?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的三拍子节奏和AAB的曲式结构。

  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表现魔术师神奇、幽默的表演特点。

  体验与教师、同伴一起表演变魔术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一些魔术表演,感受魔术师神奇、幽默的表演特点。

  2、音乐,帽子(里面粘好拉花)。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看过的魔术表演

  师: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是怎么样的?

  师(小结):魔术表演很神奇。魔术师有很多道具。在不同的魔术表演中,魔术师施魔法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二、视觉感受:魔术师做了什么

  1、完整欣赏教师随乐表演的魔术,初步感受音乐性质和肢体动作。

  师:刚才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请你用动作来表现一下。

  师(小结):原来魔术师做了整理帽子、检查帽子、施魔法、变花、谢幕等动作。(出示PPT)

  2、再次完整欣赏魔术表演,初步理解乐曲的AAB结构。

  师:请再看一次魔术表演,你能看出魔术师变了几次才把花变出来吗?

  师(小结):魔术师需要整理帽子、检查帽子、施魔法两次才能把花变出来。

  三、听觉感受:魔术师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

  1、交代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名小小魔术师,也来表演这个变花的魔术。要做好魔术师有一个小小的秘诀,请你们找一找音乐中整理帽子的音乐和变花的音乐。

  2、完整欣赏音乐,听到整理帽子的`音乐就摸摸头。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听到整理帽子的音乐就摸摸头,听到变花的音乐就挥挥手。

  四、完整练习:学做魔术师

  师:你们都已经学会了这两个秘诀,现在就请你们来当魔术师。

  1、跟着音乐和教师一起完整表演,注意倾听整理帽子的音乐和变花的音乐。

  2、看图谱,在教师的简单提示下尝试随乐完整表现。

  五、创编活动:设计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

  1、创编施魔法的动作。

  师:刚才你们说看到过很多不同的魔术表演,魔术师施魔法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刚才用了用手抓、放的魔法,还有其他施魔法的方法吗?请你们来试一试、做一做。

  2、用自己创编的施魔法动作完整随乐表演。

  六、综合表现:我是小小魔术师

  运用魔术帽,跟着音乐完整表现魔术师变魔术的情境,准确地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在韵律活动中感受天鹅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乐句。

  2、借用天鹅的图片和传递游戏,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3、在即兴舞蹈的各层次游戏中,体验即兴创编带来的乐趣。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天鹅》音乐。

  2、物质准备:音乐CD、不同姿态的天鹅图片、边长1.5米的方形纯色布单一块。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教师用简单、对称的身体律动引领孩子们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教师引导幼儿分三个层次欣赏不同姿态的单只天鹅图片,借助图片的支撑引发幼儿模仿、创造单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图片一:教师结合对幼儿们关于天鹅的描述进行简单的小结,边说边来用肢体动作来诠释。

  图片二: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天鹅翅膀张开的力度与美,鼓励孩子们探索飞翔时翅膀的不同空间位置(高矮、前后、翅膀的张开程度)的表现。

  图片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天鹅的不同姿态美,鼓励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出不同的天鹅造型。

  3、借助传递游戏,引导幼儿尝试合乐舞动并造型。

  (1)散点上的传递。

  (2)圈上的单人传递。

  ①引导幼儿欣赏双只天鹅造型的图片,从模仿上升到自主探索双人合作肢体造型。

  ②通过与配教老师的合作示范双人天鹅舞蹈与造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与朋友合作时需要关注的舞蹈要素:空间位置的变化与利用、舞者间的身心交流、肢体动作的多样化等。

  ③幼儿尝试与朋友合作听音乐舞蹈并造型,教师借助眼神、动作、语言等给予孩子们支持、认可与启发。

  ④圈上的逐一传递:

  4、欣赏教师用舞蹈讲述的'关于天鹅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知肢体动作的魅力,喜欢上这样的表达方式!

  4创意集锦

  1、在天鹅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自己用绘画或肢体动作创意再次感受音乐乐句。

  2、可以让幼儿通过已有的单人到双人的造型经验继续借助图片地支撑引导幼儿模仿、创造多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3、可以将歌曲的CD放在音乐表演区内,让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头饰、纱巾或服饰等道具进行情景表演。

  5、友情提示

  1、关于乐句的问题。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句,是进行该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幼儿能否在即兴舞蹈中与音乐和谐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简单有趣的动作示范,带动幼儿模仿,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欣赏和韵律活动让幼儿来感受乐句,这些都可以在第一课时去完成。但是,幼儿是否能随乐即兴,是否能即兴时关注到音乐的乐句仍然是幼儿阶段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既要欣赏幼儿独特有创意的表现,也要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关于传递的方式。

  教师对于传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探索和尝试。传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动作传递,也可以是不明显的眼神的传递,目标都非常明显,它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才能指导下一个被传递到的对象是谁。所以,教师作为第一个传递动过的示范者,要能够运用多种传递方式,让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当然这个不是本活动的重点,希望教师自己灵活运用即可。

  活动反思

  《天鹅》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对音乐的感受、审美、音乐文化、音乐形象的对比、创造性思维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等作为教学的艺术特点。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针对我园开展的"争做好孩子"评比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我挑选了这首歌作为对孩子的一个鼓励和带动,以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争当好孩子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出音乐的风格,愿意大胆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2、通过肢体动作,尝试不同的节奏,加强身体协调能力。

  3、学会律动基本动作,体验集体律动的快乐和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准备:我是勇敢小兵兵;

  歌曲准备:我真的很不错;

  活动过程:

  1、进场:听音乐"我是勇敢小兵兵",随老师律动进场。

  2、谈话导入:

  (1)、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交流受到表扬时的心情,以及提问幼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表扬?表扬方式有哪些?

  (2)、引出音乐听赏:用老师在歌曲里表扬自己的方式吸引孩子;

  3、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1)、让幼儿听听歌曲所表达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听了这首歌曲感觉怎么样?(自信、快乐的),引出歌名:我真的.很不错;

  (2)、再次听赏,教师通过拍掌或其它肢体动作来带动幼儿表现音乐的节奏;

  提问:"小朋友,刚刚的歌曲里除了说我真的很不错,还说了什么呢?"(幼儿答)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整理好歌词的顺序。

  4、律动学习:

  (1)、教师随音乐示范表演律动一次;

  (2)、通过鼓励激发孩子学习律动的兴趣;

  (3)、老师放慢速度边分句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表达歌词部分内容的同时注意语言节奏和基本动作的顺序。

  (4)、边哼边唱边配语言节奏,跟老师一起学会律动的每个动作。(注意:扩指、旁按手、摆臂、小碎步、旁出腿勾脚……)

  (5)、幼儿初步跟跳,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5、游戏:我真的很不错(巩固)

  (1)、将幼儿分成两队面对面,请两个小队长,老师放一小节音乐,幼儿听音乐回忆动作,队长看看哪队幼儿反应最快,请先举手的小队表演,另一队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

  (2)、游戏结束,幼儿随音乐再集体表演一次;

  (3)、引导幼儿创编不一样的表扬自己的动作(即歌曲第一小节动作创编),并表演给小伙伴看,大家相互学习;

  6、活动结束:围成小圆圈,鼓励幼儿邀请我们的听课老师参与圈内互动,将创编出的新的表扬自己的方式换入歌曲第一小节,随音乐边唱边跳,音乐第三段时随老师离场,活动结束。

  1、引导学生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并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愿意并积极的参与歌曲的编创活动。

  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和图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探索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作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动物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1、教师带着小朋友们模仿小动物随音乐律动进入到创设的森林环境中

  师:小动物们,美丽的森林里充满着神秘,让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吧。

  2、完整欣赏音乐

  师: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百兽之王,每当风吹树摇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听……。

  3、说一说,你听了音乐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听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很聪明,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字就叫《狮王进行曲》,它里面还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故事: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小树长的很密很密,风吹树摇,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准备出巡。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出来,狮王得意的大声吼叫,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小动物听了非常高兴,围着狮王跳起了舞,乐队为他们伴奏,他们跳得可开心了。

  2、分段欣赏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张《狮王进行曲》的图谱,这个故事也藏在这个图谱中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小朋友,这一段讲的是故事中的什么?(教师指着图谱第一段提问)

  学一学,狮王到了,小动物们一起吹起喇叭敲起锣,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很不高兴,它说小动物们演奏的一点儿也不整齐,重来一次)

  (2)第二段,这一段又是讲述的故事中的什么内容呢?狮王是怎么走来的(雄赳赳,气昂昂、威风凛凛,大摇大摆)小朋友,你们来学一学,狮王走路的`样子

  (3)狮王来到森林后,得意的(大吼了几声),那你们知道,狮王大吼了几声吗?(四声),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讲述)幼儿学狮王大吼,教师加上狮王所说的话: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你们都来和我一起跳舞,为我庆祝生日。

  (4)小动物们听了狮王的话,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又会怎样做呢(幼儿讲述)?

  教师交代要求,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

  三、完整欣赏

  师:小动物们的舞姿真优美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这首《狮王进行曲》(边指图边语言提示)

  四、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狮王,请小朋友们表演各种不同的小动物。

  2、交换角色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欢快、优美的特点。

  2、初步掌握跑马步的基本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自制幼儿骑马用的头巾。

  2、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了解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1分)

  2、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

  a.师:刚才那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再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儿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

  a.现在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b.幼儿根据幻灯片说出人们的生活。(2分)

  c.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骑马、摔跤、挤奶的欢快场面)(3分)

  3、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蒙古族是一个特别喜欢骑马的民族。我们来学一学骑马的动作吧!(2分)

  请小朋友创编骑马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3分)

  (2)教师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跃状,像马儿奔驰一般。(3分)

  (3)跟音乐和老师一做跑马步动作。(2分)

  4、请幼儿听音乐分组进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戴上头巾,听音乐,用我们刚学会的跑马步一起来表演吧!(8分)5.幼儿听音乐出教室。(30秒)

  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幼儿的参与性强,整个活动的氛围很活泼。当然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音乐的挖掘还不够,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理解之上,可以开展活动后的延伸,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按节奏表现刷子特征,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

  2、通过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各种刷子。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教师自制的锅刷围裙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二、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哎呀,小朋友,你的`鞋上有点灰,来老师帮你刷一刷。

  2、小朋友这是什么刷子?观察鞋刷的结构。

  3、说说你认识的刷子。(幼儿自由讲述)

  三、刷子舞会。

  1、今天,我们邀请刷子宝宝来参加舞会,你想请谁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2、教师播放音乐《洗刷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刷子(如牙刷、板刷、鞋刷等)进行创编。(可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来编动作)。

  3、欣赏教师表演的小锅刷舞。

  4、幼儿模仿老师表演的小锅刷舞蹈,并在此基础上想象律动。

  讨论:怎样使自己转起来不太头晕呢?

  5、教师和幼儿再跳一遍小锅刷舞。

  四、介绍汽车上的雨刮器。

  1、天下雨了,汽车前的玻璃上全是雨水,这时司机会怎么做呢?

  2、雨刮器是怎么刷的,你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吗?

  3、自由创编小车刷舞蹈《洗刷刷》。

  4、教师和幼儿扮演各种刷子一起参加舞会。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水果歌》教学设计11-24

对韵歌的教学设计11-30

《水乡歌》教学设计08-13

《姓氏歌》教学设计07-17

对韵歌教学设计11-10

小河的歌教学设计10-03

螃蟹歌教学设计10-04

《上学歌》教学设计09-28

《蝴蝶歌》教学设计12-21

拍手歌教学设计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