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的教案

时间:2024-12-25 08:26:09 教案 我要投稿

陶泥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泥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泥的教案

陶泥的教案1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陶文化的热爱。

  准备:

  陶泥、陶艺课件、陶艺实物、陶艺工具、若干背景音乐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入活动室。

  二、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并进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现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三

  现在有变成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它是装饰在什么物体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会有什么样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长长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陶罐上还可以装饰这么漂亮的花纹啊!

  三、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艺实物,让幼儿去看;去触摸;去欣赏。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儿有很多的陶艺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从形状和花纹去观察和欣赏)

  2.出示陶艺课件,幼儿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

  你们瞧,我这儿还有更多的陶艺作品。(教师介绍个别作品)

  四、幼儿创造性地装饰陶艺作品(加背景音乐)

  1、师: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现请你们来装饰一下,让它们变的更漂亮!

  2、幼儿分组合作装饰陶艺,教师鼓励幼儿用上陶艺工具。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棒,作品太美了!现我们拿着我们的作品请其他小朋友来欣赏!

  自评:

  优点:

  1.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幼儿们在本活动中能尽情地想象、猜测、描述、表达。

  2.本活动的各环节都很清晰,层层递进,让幼儿们从欣赏图片到欣赏事物到欣赏大师作品再到动手操作。陶艺的魅力不断影响着幼儿,从而培养了幼儿对陶文的热爱。

  3.课堂气氛较好,幼儿、教师、陶文很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不足之处:

  1.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将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漏掉了,所以只能将它移到最后一环节。

  2.大师作品的图片不够丰富与美观。

  3.装饰材料不够丰富。

  建议:

  可收集制作陶罐过程,将它与欣赏陶艺作品相结合。

陶泥的教案2

  设计意图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一边玩彩泥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必胜客的匹萨。”、“那是元祖蛋糕。”应该说,他们对身边熟悉的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对搓圆和长条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围绕“真好吃”主题的脉络,我预设了这一陶泥活动“面包”。

  活动目标

  1.练习搓、团、捏、压扁等技能。

  2.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练习搓、团、捏、压扁等技能。

  活动准备

  不同面包或图片、彩泥、棉签、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猫开了一家面包店,请小朋友帮忙做面包。引发幼儿帮助小猫的愿望。“小猫开了一家面包店,小动物们都非常喜欢,都来买,可是面包都不够了,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吧。”

  2.出示面包图片,让孩子欣赏。

  二、讲解示范

  1.这些面包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其他不同形状的面包吗?

  2.分别讲解示范几种面包的制作方法、步骤。

  三、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泥分成几块,做到有计划地用泥。

  2.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与众不同的面包。

  3.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学做简单的一二种面包。

  四、讲评

  教师简单小结活动情况,然后让幼儿把制作好的面包集中放在一块泥工板上,排成一排供大家自由地参观、讨论。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了,我以帮助小猫制作面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第二环节讲解示范时,不够仔细,是否可以利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制作的方法。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面包等等。活动结束时,幼儿们迫不及待的炫耀自己的成果,让老师和同伴都来欣赏自己的作品。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只能完成粗糙的作品,但是孩子制作的过程十分认真投入,在制作过程中开心快乐,都能积极参与。

陶泥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菊花,知道菊花食物基本组成部分。

  2.学会搓细细的泥条,用卷曲泥条的方法做出菊花花瓣,做一朵漂亮饱满的菊花。

  3.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菊花的图片、人手一份陶泥

  经验准备:会搓细细的长条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菊花初体验

  师:秋天菊花都盛开了,你们见到过的菊花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小结:菊花很漂亮,尤其是它的花瓣细细长长的,还略微有些卷曲。

  二、探索与发现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菊花吧。首先我们得要做一份泥板,这个泥板可以是各种不同形状的。紧接着我们该做菊花的花瓣了,它可是细细长长的哦,在末梢的时候我们还能稍微卷些起来呢,看,美丽的菊花花瓣就成功了。菊花完成了,还能增添些什么呢?也许还能添几朵叶子呢,美丽极了。

  三、创作与表现

  1,幼儿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并鼓励幼儿用于在泥板上添画

  2,随时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欣赏与评价

  1.作品陈列展示

  2.评选最优秀的几份作品。

  温馨提示:金丝菊的花瓣细长卷曲,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菊花整体球型的造型。

陶泥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冰激凌不同的造型美和装饰美。

  2、尝试用不同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冰激凌外形,并大胆选择辅助材料进行装饰,体验泥塑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冰激凌的已有经验、陶泥、工具。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鼓励幼儿谈谈自己对冰激凌的认识。

  师:你吃过冰激凌吗?它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好吃以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你喜欢冰激凌?

  2、逐一欣赏冰激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冰激凌的`色彩和形状。

  二、探索发现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团、压、搓、盘的方法制作一个冰激凌。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制作方法。

  师:你做的冰激凌是什么形状的?你用什么方法做得?

  指导要点: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搓、盘的方法可以制作出甜筒、圣代冰激凌。

  三、创作表现

  1、播放轻快的音乐,互相探索交流,自由装饰冰激凌。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并大胆使用辅助材料装饰自己的冰激凌。

  四、欣赏评议

  展示出幼儿的作品,师幼共同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陶泥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陶罐,感知陶罐的形态特征。

  2.学习用花色泥条盘筑创意制作。

  3.初步感受美、表现美,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名家陶罐作品图片多幅。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名家陶罐作品图片,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1)教师: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自由讲述)

  (2)重点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花纹和图案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讲述。

  要点提示

  名家的作品在造型、色彩、花纹、图案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对幼儿的视觉冲击力很强。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应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幼儿去发现作品的创意点,为幼儿接下来的操作活动做好铺垫。

  2.比较两种制作方法不同的陶罐,感知花色泥条的运用。

  (1)教师:这里有两种陶罐,它们有什么不同?(了解花色泥条的`含义及运用)

  (2)教师小结:一种陶罐是用泥条盘筑起来的,另一种陶罐还加上了花色泥条帮助造型,这样陶罐看上去就更特别、更漂亮了。

  3.制作美丽的陶罐。

  (1)引导幼儿创意想象花色泥条的制作。

  教师:花色泥条可以是各种各样、造型各异的。你打算制作什么样的花色泥条呢?(幼儿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制作陶罐。

  要求:先用泥条盘筑陶罐的底部和部分瓶身,然后在瓶身上继续用想象的花色泥条盘筑造型,最后在瓶口处用泥条盘筑完成造型。

  4.幼儿互评作品,教师点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美丽的陶罐,因为绘画的方式比陶泥更加容易操作和把握,对于陶罐的造型及花色泥条的运用上也会更有创意。

  区角活动①美术区:提供陶泥、工具、纸和笔,鼓励幼儿画一画、做一做美丽的陶罐。②植物角:用幼儿制作的陶罐种植蚕豆、小花等植物。

  家园共育在家也准备一些陶泥,请爸爸妈妈从网上收集一些陶罐作品的图片,一起欣赏它们的造型及图案,亲子制作陶罐,力求在花色泥条盘筑及花瓶的造型设计上创新,比比谁是陶罐制作大师。

【陶泥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橡皮泥10-1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10-21

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06-07

《陶行知》读后感10-24

《陶行知教育文集》的读书心得05-31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11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05-20

《陶行知教育文集》的读后感07-05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