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1 08:18:5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读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生自由说)好,今天我们一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时不加字不减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阅读情况:“小老师”领读生字

  四观察图画

  1课文中有几幅图?

  2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哪几自然段的说明下雨第一幅图画内容?(指名读)

  2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从课文中你能读出小白兔在干什么?(第一自然段)

  A“闷”是什么意思?(空气潮湿或不流通时,引起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回忆下雨前紧关窗户的感受)板书:天气很闷

  B谁能用“——正在————-呢?”这样的句式说话?

  4从课文中读出描写小燕子的段落(二三自然段)

  A小白兔看见燕子从它头上飞过就大喊(指导朗读)为什么要大喊??

  B读小燕子的话

  C说燕子低飞的原因:要下雨了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捉虫子

  5是要下雨的吗?小白兔在前面的池子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朗读4——6自然段

  看第二幅图

  1“是要下雨了吗?”说明什么意思?(小白兔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

  2小白兔怎样问小鱼?(跑过去)为什么跑?(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想让小鱼证实)

  3从哪儿看出小白兔的心情急切?(用了2个小鱼)

  4读小鱼回答小兔的话

  5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他瘟神么游到水面上吗?

  6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怎么做的?

  朗读第7自然段

  看第三幅图

  1蚂蚁们在干什么?(忙着搬家)

  2从大蚂蚁的话里,你们想想:大蚂蚁的早就知道要下雨的消息还是刚知道的?

  朗读第8自然段

  小白兔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听到小鱼和蚂蚁的话后态度有了转变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

  (“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

  看第4幅图齐读最后一段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什么?

  小结拓展: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讲述了下雨前常见的一些动物的活动现象,你们还知道呢写现象吗?

  板书:

  小白兔感到很扪

  小燕子低飞

  16要下雨了小雨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往高处搬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明抽读,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行并记忆

  1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2说说识字方法

  A熟字带生字记忆:池—潮—湿悄—消吃—喊门—闷

  B熟字加偏旁:申—伸车—陈华—哗皮—坡害—割

  3猜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描红找相关笔画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

  四课堂作业

  1看偏旁写字

  口( )( )( )( )( )

  2读句子,加标点

  A是要下雨了吗( )

  B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

  C天气很闷( )

  五拓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教师的讲解,区分语言和语文,做学习语文的小主人。

  2、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尝试去做到:读、写、说。

  3、通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了解学语文的用处,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和教师的讲解,区分语言和语文,做学习语文的小主人。

  2、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尝试去做到:读、写、说。

  教学难点:

  1、通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了解学语文的用处,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小朋友们,从进入小学就开始接触到很多有趣的课程,其中就包括语文课,它不仅有意思,而且作用非常大。谁能说一说学好语文有什么好处吗?(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向往的事物来激励他们,如可自己阅读有趣的故事书,看报纸,写文章等)

  二、引导理解:

  (一)看一看

  1、第一幅图:讲了什么?

  一个小女孩坐姿端正地在读书(讲解读书时要坐姿端正,让同学练习正确的坐姿。)

  2、第二幅图: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在干嘛?

  一个小男孩握笔写字(讲解正确的握笔方法,并练习;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同时练习,让同学把两个姿势结合起来练习,练习完,要求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写一写自己会写的`字。)

  3、第三幅图: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从图上一个小女孩嘴是闭着,另外三个孩子嘴巴都张着,说话,(说什么呢?)每个孩子头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卡通图片,看出他们在讲故事,并且是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在说。

  他们分别饰演什么角色?

  第一个女孩演猪八戒,第二个男孩演孙悟空,第三个男孩演唐僧,第四个女孩演沙僧。

  4、播放一段《西游记》动画片视频。

  5、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听过什么故事?说能说一说?哪位小朋友也听过这个故事?你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演一演?

  同学们演。

  三、总结

  小朋友们,我们的语文课有意思吗?(孩子们答有)我们不仅能学习到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而且还教我们写字,与此同时,我们还能讲故事,演故事,你们喜欢语文课吗?(喜欢)那就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吧!

  四、作业

  1、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演一个小故事。

  2、预习新课《天地人》,看一看他们怎么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

  2

  备课时间:

  9月15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讨论归纳: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3、概括纲要,归纳整理: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

  人的人格魅力。

  四、重点研读

  1、研读内容: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六、教师小结: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七、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时间的可贵。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偷”指的是谁。

  2.指导学生明白时间可贵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学案、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词。

  ( ) ( ) ( ) ( ) ( ) ( ) 作家 摇动 猜猜 舍不得 浪费 懒觉 ( ) ( ) ( ) ( ) ( ) ( ) 警察 厉害 宝贵 知识 贪玩 成绩 ( ) ( ) ( ) 影子 惊奇 睁大眼睛 (课前让学生给生字注音,组内交换批改。小老师帯读)

  二、 自读课文,质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了课文后,我会思考提出问题:

  三、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学习,解疑。

  1、找出小明和爸爸的对话,用“ ”划出,并选择其中的一次对话在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读。

  2、请小组展示读,老师适时引导理解感悟句子。

  ①您是怕妈妈说您懒,还是怕爷爷拧耳朵呢?(指导用“是还是”说话)

  ②在你睡懒觉的时,它偷走你宝贵的时光;在你上课不专心的时候,

  它偷走你就要得到的知识;在你贪玩的时候,它偷走你应该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明白:当我们睡懒觉的'时候,时间就白白的浪费了;因为我们上课不专心听课,时间就又浪费了,知识就没有学好;因为我们贪玩,学不好知识,成绩就跟不上了。)

  ③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去,看不见影子,也听不到脚步声。

  3、小组讨论归纳小结。

  ①这厉害的“小偷”偷走了我们什么“东西”呢?(时光、知识、成绩)

  ②这厉害的“小偷”是谁?(睡懒觉、不专心、贪玩)

  4、明理悟情(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四、巩固练习

  1、仿写句子。您是怕妈妈说您懒,还是怕爷爷拧耳朵呢?

  2、我会查找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

  五、整理与评价

  1、自我评价:认真,自我奖励( ) 还行( ) 需加油( )

  2、小组内评价:积极参与讨论( ) 团结协作( )大胆表现( )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对促动今后更大的进步)

语文教案 篇6

  一、选择读音。

  迪斯尼 漫山遍野 选第一个,其余第二个。

  二、造句

  这种名贵草药是自然生长的。

  只要好好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马上要上场表演了,要自然一点,不要紧张。

  三、填空,回答问题。

  1. 40 无数 微不足道 大伤脑筋

  2.50 一次

  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有很强的事业心。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全画去第二个。

  2.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的做法种获得路径的设计。

  3.都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道理。

  五、阅读,完成练习。

  1.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

  2.指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读音,读准多音字“难”、词语“惬意”的读音。

  2、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 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这说明了这些人有骨气、有尊严。(引出课题《尊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哈默。

  二、我会读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瘦骨如柴

  2、我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文中年轻人哈默的有关资料。

  三、讨论交流

  1、从对小伙子的描述中你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2、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呢?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点拨

  1、对前3个问题进行点拨。

  2、我能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还能复述课文。

  四、品读感悟 思考尊严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这个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三次对话,用心品词,体会人物品质。

  2、学生默读思考。

  (1)画出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对话,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2)圈出描写人物动作、外貌、语言的词语,写一写,从这些词语中又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

  师:把你自学的体会与同桌分享,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读,读出你的理解;二说,抓住重点词语谈你的理解;三思,把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融合。

  4、全班交流。

  师:思维的网络连接你、多、他,让我们共享大家的学习成果。

  5、学习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1)理解“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词是对年轻人外貌的描写,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准确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至于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2)这样饥饿的`人当时会想些什么?

  第二次对话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① 理解:顿时、灰暗、喉结下下动了动,

  (顿时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从灰暗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呀,刚刚点燃的希望顿时破灭了。喉结动了动,你体会到什么?咽口水,非常想吃,可他怎么做的?)

  ② 理解“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虽然失去,但仍坚定)不能不劳动,多么坚定,这是他的原则,从这些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饥饿,他的坚定。)

  ③ 学习描写杰克逊大叔的动作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什么?(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噢,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④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次对话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捶背吗?”

  (1)理解现在,体会年轻人的坚定,(现在写出了年轻人的急迫,坚定。”站”体会到了年轻人即将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食物欣喜的心理。

  ②理解“思量”,体会杰克逊大叔的善良。

  师:“哈默的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动,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

  (师:这里的富翁,不是指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者数不清的金钱,而是拥有尊贵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间的奋斗精神。)

  6、了解哈默。

  师:哈默正是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他人,自尊、自强的精神,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一起来读读。

  五、拓展延伸 理解尊严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11-17

语文教案(精选)11-26

(经典)语文教案12-14

【精选】语文教案05-05

语文教案【经典】03-31

语文教案07-27

语文优秀教案07-03

语文教案08-09

语文优秀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