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21 13:19:09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板书课题。(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

  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生举例。

  8、师举例,让学生说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9、通过刚才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0、判断两句话: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画图表示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图列方程。

  3、根据题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自己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

  2、送给同学们一个方程:天才+x=成功。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30页例2、31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七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教法:

  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3、生活中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9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小结: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课件出示图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

  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课本第45,46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实践"6的乘法"的形成过程。2,熟练掌握6的乘除法。3,能用6的乘除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推算,归纳编辑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熟练进行6的乘除法运算。

  教具和学具准备:

  小黑板,卡纸,多媒体,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7= 4×9= 5×7= 6×7= 10×6= 8×3=

  18÷2= 25÷= 45÷9= 42÷7= 64÷8= 72÷9=

  ()÷5=7()÷9 = 3 48÷()=8 49÷()=7

  2,填空:

  (1)7的7倍是几列式:________________

  (2)35是7的几倍列式:________________

  (3)4个8连加是几列式:________________

  (4)2个8相乘是几列式: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探究:

  1,感知形成(在数射线上感知)

  (1)观察:每次跳几格揭示课题

  (2)写:画弧线,写几个几,写数________

  (3)读:几个几,数,几个几是几________

  (4)想:写乘法算式

  (5)观察:算式的.特点: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1,积大3.

  (6)编:6的乘法口诀(哪些已经学过了编写时要注意什么)

  (7)读:6的乘法口诀(1分钟即时记忆)

  2,运用提高(在计算中提高)

  (1)把口诀说完整:

  三六()六九()()六二十四

  五六()二六()三()十八

  六六()六八()()九五十四

  (2)视算:

  第一组:6×3= 6×8= 9×6= 6×7=

  5×6= 6×2= 6×6= 6×10=

  第二组:18÷6= 42÷7= 24÷4= 60÷6=

  6÷3= 48÷8=3 0÷5= 36÷6=

  (3)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六七() ()八四十八

  ()÷()=()()÷()=()

  ()÷()=()()÷()=()

  (4)笔算:P48/5(读第3列)

  明确先乘再加,减

  看题编图6×7+3 6×4-3

  3,看图说话

  每盒蜡笔有6支,买( )盒,里面一共有几支

  三,练习提高

  思考拓展(在应用中建构)

  1,兔妈妈与小兔拔了18个萝卜,平均分成6堆,每堆有几个萝卜

  (1)怎样想(2)怎样列式计算

  2,红气球有54个,蓝气球有6个,红气球是蓝气球的几倍

  (1)有哪两个量

  (2)哪句是关键句

  (3)读一读,怎样想

  (4)列式

  3,看图列式:(1)怎样看(2)怎样想(3)怎样算

  4,拓展:

  (1)6=()÷()=()÷()=()÷()=()÷()

  (2)每盒放6个乒乓球,装了7盒,还多了5个,原来一共有几个乒乓球

  四,总结归纳: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课后反思:

  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学生还不熟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4

二年级上册作文11-0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4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11-17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5-23

二年级上册小作文11-03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06-0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