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水/
师:看到这个字,想到什么?
2.作者凭借这最简单,最平常的字要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不认识、拿不准的字侃侃书后的生字表,也可问问老
师。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板书:最珍贵
(师评:你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瞅准了作者想要说的话。)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评:读得正确——你比他读得更有语感——相信你们学完了课文,会读得更有体会。)
5.这课有四个生字新词,我们再读读。
出示:水窖储藏钥匙一勺
6.作者想借用水告诉我们什么呢?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同学们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这句
话,通过哪几个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水的珍贵?
(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小节,老师随机正音“水窖”,让全班同学读,再让读错的孩子读。)
板书:挑水洗澡浇水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一)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山村,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难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够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即使那清凉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骄阳下的干燥和炎热。
(师评:再次听到你的乡音,希望你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
(二)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喊小的泉眼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如何感受水的珍贵?)
出示:记得那时侯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
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2.假如这段文字是电影里一幅远远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长长的队伍;滴滴汗珠;快要干涸的泉眼;浑浊的泉水……)
3.把镜头推近,我来读,你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挑水;道路坎坷,骄阳似火;一个很小的泉眼;浑浊的泉水;师:这可是一家人全天的生活用水呀!……
4.再读读这段话,把你看到画面读出来。
5.(课件凸显数量词)注意留心数量词,你留心它,注意它,你会读出新的体会。再请同学读这段话。
6.长长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炎炎的烈日,这就是我村子里的水。齐读这段话。
7.再请同学读课题,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是啊,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啊!
(三)那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1、让我们走进第二幅画,这幅画中,哪些语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3、请同学读读这段话,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
,大呼小叫,水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
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
惬意)……
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久旱无雨,天降甘露,你说该怎样读?
5、让我们在次重温那缺水的苦涩,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还们为什么会这样的(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
)(快乐)(幸福)(舒服)(惬意)呢?
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叫声)(欢呼声)(奔跑声)……
6、孩子们为什么如此欢呼雀跃,读第一小节。
7、这可是久等难逢的雨呀!在更多的没有雨的日子人们是怎样的情况呢?谁来读读课文第三小节。风干——那是一种什么样的
感受?
8、明白了,但还有些许疑虑。身处细雨分飞的江南,怎能体会?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多少次的苦苦等待才盼来一场难得的好雨
,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板书:享受
9、这上天的恩赐的甘霖给村子里的人们带来多少欢乐啊!从中你还能够体会到什么?
10,是啊,这段文字把水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来了,而这短暂、难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
痛和期盼啊!得水这乐,更反衬出了缺水之苦。所以说——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11、再读课题,还是司空见惯的水吗?这水是什么?这水的背后藏着多少的期盼与欢乐、等待与苦楚啊!
三、小结课文
长期缺水的山村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天,那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下节课我们将从那一勺水里再去感受水的
珍贵。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板书:
水 挑水
最珍贵 洗澡 尽情享受
浇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感情的变化。
2、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
教具:电脑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揭示课题
二. 检查预习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 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4、 学生质疑
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1、 板书课题:月光曲
2、 请生简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 质疑: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生从内容及人物质疑)
二、 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 生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来?
2、 品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3、 交流讨论情况,重点体会以下几方面:
(1) 贝多芬进屋是被兄妹的谈话所感动;
(2) 贝多芬弹一曲是看到兄妹穷,但又爱音乐,产生了同情心;
(3) 贝多芬又弹一曲是因为发现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激动;
(4) 贝多芬飞奔回店是因为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很兴奋。
根据生回答板书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关键词
4、 小结
(1)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述:这些感情的变化其实就是贝多芬创作出《月光曲》的原因。
(2)这些结论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根据生述板书学法。
找
分析言行 问
议
说
体会心情
理解内容
三、 学习体会第三节
1、 文中哪里最让贝多芬感动?(课件出示兄妹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那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 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体会兄妹说话时的心情变化。
3、 交流讨论情况
(1)妹妹说第一句话时是(渴望)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贝多芬来到小镇,很想
听贝多芬弹琴;
(2)哥哥说话时是带着(难过的、遗憾的)心情,因为家里穷他不能满足妹妹的心愿;
(3)妹妹说第二次话时是带着(安慰)哥哥的心情,因为他不想让哥哥为了她而难过。
4、 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
(1) 同桌分角色练读。
(2) 指名生分角色朗读。
(3)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 听了兄妹谈话,你有什么想法?
6、 小结:贝多芬正是被这对穷兄妹间的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了,才进了屋,才有了后来献给兄妹俩的《月光曲》。大家想听这首曲子吗?
四、初步辨别联想与实在事物
1、 请生划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 小组讨论:读句子,根据内容画一画。
3、 请生展示作品,并让大家评议。
4、 课件出示选择题,让生选择《月光曲》曲调,并说理由。
选一选: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5、 欣赏《月光曲》
6、 请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曲调的变化。
7、 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
8、 哥哥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9、 师述: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联想可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但联想要以实在
事物为依据。而同样的音乐,让不同的人听,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
五、扩展,体会文章中心
1、听音乐,想一想:
盲姑娘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我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2、你们认为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些什么?
3、穷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信,今后他们会怎样面对生活呢?
板书设计:
月 光 曲
听:谈话 (感动)
贝多芬 看:贫穷 (同情)
弹:一曲 又一曲 (激动)
记:曲子 (兴奋)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语文教案 篇4
一、直接揭题,调查学情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
3、出示本课生字,有几个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
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咱 抢 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集体检查:
课件出示:
玩具 柜台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当兵 咱们 抢着说 富裕
三、朗读感悟
师:让我们一起走到玩具柜台前看一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几句话。
2、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 你体会到什么?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
◎ 你体会到什么?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二)学习2——12段
(1)引导质疑:
估计: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你了解了什么?
(2)感悟句子,指导朗读:
①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段话。
②读读小男孩的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3、分角色读2--12段。
4、创设情境说话:看着小男孩的背影,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情升华
根据情境,想象他们的对话:售货员阿一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这天,小男孩终于出现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积累“三言两语、鸟语花香、一语道破、千言万语”4个成语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的魅力,产生热爱古诗词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弄”、“临”、“闻”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弄”和“临”的字理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诗题
1、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诗人白居易?
下面我们就跟随大诗人白居易一同到“遗爱寺“去欣赏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板书诗题(遗爱寺),齐读诗题“遗”能给它组个词吗?
男、女生轮读“寺”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可以是加一加,土加寸;也可以是减一减,诗——寺)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激发朗读的.兴趣:想读一读吗?那快快把书打开吧,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读呢?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借助拼音,查字典,请教同学和老师等)生自由读
2、指名读,随机正音:好了,就读到这,我发现呀,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一定能读的很好吧,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
同学们,当你读到这优美的诗句你的眼前都浮现了那些景象?你们的想象多丰富啊!
谁能带着这种愉悦,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这首诗呢?(指名读)
既然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感情,就请同学们做一回诗人,到前边边吟诗边表演诗中的情景。
出示“弄”和“临”的字理图。观察弄和临形成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本义。开火车读“绕”,说说识记方法(可以通过换偏旁如:浇——绕,晓——绕;还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三、有感情诵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还要会写6个字。(出示字卡)
2、齐读字卡。
3、写好这三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临”要写得左窄右宽,“寺”要写得上大下小;“弄”要写得上小下大。)
4、师范写“弄”,学生仿写。(写两遍)
5、学生自己练习写剩下的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写两遍)
三、拓展延伸
出示《江畔独步寻花》课件出示画面和相应的诗句。学生自由朗诵,小组质疑解疑。
四、引导学生当堂背诵两首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词,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新词)复习新词:小朋友,我们的词语聚宝盆中又增添了不少新词,快点来认一认吧!学生认读词语。
2、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天地,度过今天的快乐时光。(出示童话天地图片后出示课题)齐读。
二、感悟课文。
一~~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轻轻地读读这段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1)出示第一句:
a、自由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板贴:青蛙图)这只青蛙在湖边生活的时间长吗?怎么知道的?(“长期”变色)小朋友,如果你就是这只青蛙,你会想什么?它呢?
b、指导朗读:这只青蛙在湖边生活了很久很久,它多想看看大海呀!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2)继续交流:你还知道了什么?(苍鹰飞出,出示句子)
a、指名读:你就是苍鹰,请你对青蛙说说?(评议:你真是一只热心的`苍鹰!)
b、讨论:小朋友,你知道了什么?原来是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青蛙看海的路啊!(板贴:高山图)
2、感悟第二自然段:
(1)引导体验:看到这座高山,你最想说什么?小青蛙怎么说?(出示句子)哪只小青蛙来发表一下看法?
(2)多高的山呀!小青蛙对爬上这座高山有信心吗?你从是哪里感觉到的呀?交流:
a、吸了口凉气:谁来表演一下,你平时在什么时候要吸一口凉气?小青蛙为什么要吸一口凉气呢?读词语。
b、(出示青蛙的话)讨论:青蛙认为自己能登上这座高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突出怎么上得去呢)为什么它认为自己上不去呀?你知道哪些动物善跑吗?
c、指导朗读:是呀,小青蛙不能飞,也跑不快,要爬上这高山确实困难,难怪它要担心,没有自信了。指名读。
3、 感悟第三自然段: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别的办法吗?让我们看看苍鹰怎么说?出示第三自然段,自由读,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十一自然段
1、过渡:小朋友,你知道小青蛙现在是怎样得心情吗?课文中有个词语告诉了我们,请大家读读下面得课文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又快。
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出示句子):小朋友,你失望过吗?你为了什么事情失望呀?小青蛙呢?
3、这时,谁来了呀?(播放动画)你看到了什么?
4、想不想演一演呀?(出示分角色表演的要求:a、分成四人小组,先自己读读4~11小节,想想该怎么演。b、四人讨论商量:小松鼠和青蛙的表情和动作。c、挑选小组成员进行表演。)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表演奖?
(1)学生分小组练习。
(2)指名表演,评议:那个小组对自己的表演充满信心呀,来演看看。(带头饰表演)其他同学可要仔细看,认真评呀!“最佳评论奖”正在等着你呢?(发奖章)
5、小朋友,你们就是这只想看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登上这座高山吧?(播放音乐,高山图)不断鼓励: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呀,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采访:小青蛙,跳了这么久,觉得怎么样呀?既然这么累,那我们就不要上山了,回去吧?为什么?面对困难,一点也不害怕,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青蛙,你一定能读好这一句话!(出示句子)
6、小青蛙,让我们继续往上跳,山顶马上就要到了!
第十二自然段
1、出示山顶图:瞧,我们到啦!小青蛙,你现在的心情怎样?高兴什么呀?(出示句子)请你高兴地宣布吧!让我们一起开心地说:……
2、小青蛙,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面对大海,你最想说什么呀?
3、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庆祝一下吧!(播放音乐,学生活动)
三、全文。
1、小朋友,在刚才的童话故事中,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它是怎么看到大海的?(移动青蛙图)
2、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板书:一步一步,不怕困难。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好好地学学这只勇敢的青蛙吧!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积累生字、词语、春联。
3、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题,明确题目意思。
2、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3、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
4、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5、出示句式“我发现像。”学生口头补充句子。
6、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7、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
8、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
请用“……像……”的句式说说。
二、日积月累
1、读题,明确题意。
2、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字词。
(2)、每组横线左边的.字是怎样得到横线右边的字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区分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3、读读背背。
(1)、小黑板出示四副春联。
(2)、告诉雪糁春联是春节时帖的吉庆的对联。
(3)、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4)、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反复吟诵,背下来。
4、我会说。
(1)出示“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出示“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小溪的枝条”
(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三、展示台
1、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
2、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
3、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诗配画等形式均可)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2、老师展示一个关于春天里的新发现。
3、什么是“新”发现?(让学生明确课文中学过的,别人说过的就不是新发现了,要想有新发现就必须仔细地观察。)
4、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
5、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6、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
二、宽带网
1、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
3、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07-03
【精选】语文教案05-05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07-2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教案【经典】03-31
小学语文教案12-21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7-15
【推荐】语文教案03-27
语文教案[优]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