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我希望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在了解幼儿兴趣、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在自由且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探索动物的运动特点引导幼儿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在活动中,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也进一步发展幼儿跑、跳、爬、攀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知识点:
1、动物是运动健将
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它们会跑、会跳、会爬、会攀……会做许许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领,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运动健将。
(1)跳远健将:袋鼠,袋鼠一跳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
(2)跑步健将:猎豹,猎豹的跑步速度有时比人类的.汽车还快。
(3)游泳健将: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现代核潜艇还快。
(4)跳高健将:跳蚤,跳蚤能跳过自身高度的100多倍。
(5)滑雪健将:企鹅,企鹅的滑雪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动物也会很多运动
(1)跑——马、羊、狗、猫
(2)跳——兔、猫、青蛙
(3)爬——乌龟、蛇
(4)攀——猴
(5)游——鱼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运动特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5、 乐于观察与发现,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运动方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收集的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2、 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由动物的运动、人的运动、人和动物的运动穿插三部分组成)
3、 户外锻炼器材
三、活动过程
1、 它们怎样动
幼儿已经自行收集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相关经验,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可引导幼儿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说一说图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教师在活动中可穿插进行知识点的强调。
2、 动物模仿秀
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比一比谁学得最像
也可将幼儿分成几组,各组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动物和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运动项目与动物的运动很相似,有些就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观察,让幼儿自行发现、思考其中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 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断
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 观看人类运动的影片片断
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
(3) 讨论:动物的运动与人的运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 观看人的运动项目和动物的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片断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如:游泳、拳击、赛跑、荡秋千等。
(5)引导幼儿找一找:还有哪些人类的运动也是受到了动物运动启发?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⒉能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师:宝宝,家里有谁啊?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家里有些谁。
⒉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念谁?
⒊师:看来我们心里都有惦念的人,被你们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儿歌内容。
㈠妈妈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一,师:这是谁和谁在家里?
⒉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我和爸爸在家里。
⒊师:我和爸爸在家里,你们总想谁来敲门啊?
⒋有节奏地念:总想妈妈来敲门。我们来敲门咯!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丁冬、丁冬”。
⒌出示妈妈,师:是谁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了,你和爸爸心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说。按节奏念“妈妈回来了。”
⒍师:妈妈回来了你会怎么做?看来,妈妈是我和爸爸最亲密的'人。
⒎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一首儿歌: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
⒏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吧!带领幼儿按节奏说说。
㈡爸爸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二,师:现在谁在家里?妈妈和宝宝在家里,宝宝和妈妈在家里最想的谁?总想谁来敲门?
⒉儿歌总结: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想爸爸来敲门。
⒊师:“丁冬、丁冬”门铃又响了,谁回来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和妈妈心里怎么样?看来,爸爸也是宝宝和妈妈最亲密的人。
㈢全家在一起。
⒈出示图三,师:我们全家都在一起,心里怎么样?全家在一起,很开心、很高兴还可以说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⒉谁也想来和我亲亲热热的?
⒊学说最后一部分。
三、完整念儿歌,并学习分角色进行表演。
⒈完整学习讲述儿歌。
⒉分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主要表现出惦念、激动等情感。
四、还会有谁来敲门。
⒈师:我们全家在家里了,叮咚、叮咚。还想谁来敲门?
⒉幼儿猜测、讲述:奶奶、爷爷……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车辆的一些特征和功能。
2、增强有关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材料准备:
1、剪刀、胶水、抹布等。
2、教学挂图、幼儿操作材料:热闹的马路。
三、活动流程:
(一)启发引导:
1、教师出示马路的图片
提问:
(1)这是一副反映马路的图片,图片上有些什么?
(2)为什么马路上会有那么多的车辆?
2、幼儿点数图片上的`车辆,讨论所见所闻车辆的用途。
3、幼儿讨论:马路上这么多的车辆为什么不会碰撞?(了解马路行车、信号等的简单规则)
(二)讲解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的方法与要求:在粘贴车辆和人物时要注意符合交通规则。
2、幼儿操作:热闹的马路,引导幼儿在粘贴车辆和行人时要注意交通规则。
3、教师观察指导,对部分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心。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1-30
中班教案07-21
中班教案【经典】10-20
中班活动教案07-08
中班美术教案10-19
中班音乐教案11-18
中班安全教案11-11
中班教案计算07-16
[优秀]中班教案12-07
中班运动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