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介绍自己的名字。
2. 认识小朋友的名字。
3. 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4.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皮球。
活动过程
1. 老师与幼儿围圈坐。
2. 老师将球放在地上,手按皮球,一边有节奏地滚动,一边按节奏说:“喂喂,我的皮球滚给谁?”小朋友说:“请把皮球滚给我。”
老师随机问:“请问×××,你在哪里?”被叫到名字的幼儿说:“×××在这里,请把皮球滚过来。”老师将皮球滚向该幼儿,幼儿说:“谢谢。”
活动评价
1. 能介绍自己的名字。
2. 能使用礼貌语“请”、“请问”、“谢谢”。
3. 能用双手接滚动的球。
活动建议
此活动也可以运用《找朋友》的方法进行,如幼儿一边跑跳步一边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请问你叫什么名?”,另一个小朋友唱“我的名字叫×××”,随即找朋友的`小朋友唱“×××是我的好朋友”,两个小朋友一起说“再见”,然后两个小朋友分开,继续找其他的小朋友。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记住自己和小朋友的名字,可以在活动区中创设“朋友角”张贴小朋友的照片和姓名,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并认识同班小朋友的姓名。
活动反思
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上班,能高兴地等待妈妈来。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毛绒玩具小猴子若干、篮子、音乐磁带、FLASH“猴妈妈上班”、录像“我的妈妈在上班”
活动过程:
感知体验
●通过“猴宝宝哭了”的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帮助猴宝宝,让幼儿感知宝宝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
1、是谁在哭呀?(猴宝宝)它为什么哭?(幼儿泛议)
小结:猴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
2、那么猴妈妈送好宝宝上幼儿园,又到那里去了呀?它在干什么呢?(观看FLASH)
小结:猴妈妈去上班了。它在果园里忙着摘果子、分果子,还要卖果子赚钱,很辛苦的。它也很想宝宝的,下班就来接宝宝。
3、(出示许多猴宝宝)哎呀,这么多猴宝宝都在哭,我们来抱抱它们吧!(发现、引导幼儿的动作与语言)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 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目标:
l 认识一些常见汽车,知道开汽车的基本知识。
l 乐意参加游戏并体验做小司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l 布置马路的场地,红绿灯、停车场等
l 汽车卡片,呼啦圈、音乐磁带。
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汽车城里去看看好吗?
二、通过游戏,知道做小司机的基本常识,体验当小司机的乐趣。
1、认识汽车师: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车啊?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认识公共汽车、卡车、轿车2、幼儿自由取汽车师:现在请在汽车城里挑选一辆你喜欢的`小汽车。(幼儿自由挑选汽车)教师提问:“你开得是什么车,你想到哪里去?”
师:“今天小司机第一次到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听警察叔叔的话。遵守交通规则,好吗?
3、音乐。每名幼儿跟着老师开着自己的车在“马路上”行驶。
4、幼儿模仿汽车喇叭声幼儿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轻的“喇叭”,鼓励他们把喇叭要叫响一点)。
5、游戏——红灯停绿灯行(1) 师:现在是什么灯?我们该怎么办?
(2) 教师出示红灯:“红灯亮了,停一停”(幼儿马上停住)…
出示绿灯,小朋友再一次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音乐)三、根据标志停车1、教师带领“小司机”把车子开到“停车场”
2、教师提问:数数这儿有几个停车场?(三个)
3、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车停在相应的停车场。
4、小朋友们把车子都停好了,我们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初步学习用手势和简单的语音向成人要玩具。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份色彩鲜艳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面前放几件色彩鲜艳的玩具,问孩子:“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要?想要玩具就点点头,用手指给我看,老师就把玩具给你玩。”教师发现有某个孩子表示想要的意思就请他上来。教师先问他要什么,然后让孩子用手指,已会讲话的孩子可用嘴说,那怕孩子从嘴里说出一个音,如:嗯、啊,说出一个词,如:要、玩、拿等都可以。孩子说了教师一定要表扬。
2.孩子向家长要玩具。家长面前有若干玩具,孩子坐在家长的对面,孩子想要玩具时,家长要“逼”孩子指和说;“宝宝,是不是要汽车呀,你说‘要’我就给你。”每要一件玩具都是如此,如果孩子有表示一定要表扬。教师和家长也要根据孩子本身的'发展情况来提要求。
注意事项:
活动中,教师和家长注意个别差异,根据孩子本身的发展情况提出要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照顾。
2、认识各种动物的外形,了解其生活习性。
3、享受听故事和集体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世上只有妈妈好》磁带、录音机、动物头饰,与本课有关的关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然后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歌曲里唱的什么?小朋友谁的妈妈最好?好在哪里?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妈妈好》这一课。
2、讲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鸟妈妈在鸟巢里生下了两个蛋,鸟妈妈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鸟蛋哗啦裂开了,一只小鸟钻出来了,随后第二只小鸟也钻出来,叽叽喳喳叫着“妈妈妈妈”我的.肚子好饿呀?这时鸟妈妈从远处叼来虫子一口一口的喂它们。(教师边讲幼儿边看大屏幕)。 提问:故事里有谁?鸟妈妈怎样照顾它的孩子?你见过鸟巢吗?有什么用?如果其他的动物来捉小鸟,鸟妈妈会怎么办?
3、(课件展示:羊妈妈和马妈妈带孩子一起去游玩)教师讲解故事的开头,让小朋友讲结尾。 小结:刚才讲了鸟妈妈、羊妈妈和马妈妈的故事,它们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位动物妈妈和别的妈妈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爱护自己的孩子的吗?请看大屏幕!
4、提问:这位动物妈妈是谁?(袋鼠)。它的孩子在哪里?在里面做什么?
小结:这位动物妈妈叫袋鼠,当大灰狼和其他的动物来侵犯它们的时候,小袋鼠就藏在袋子里,里面即安全又温暖,现在我们看着小袋鼠自己编一首儿歌吧——
袋鼠有个妙妙袋,
里面宝宝真可爱,
宝宝不要走出来,
袋子一碰就打开。 (让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
5、游戏《好妈妈》,幼儿分别戴有羊、马、鸟、鱼的头饰,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跟在妈妈后面,自加动作。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0
小班《做客》社会教案03-30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2
春天小班社会教案11-22
小班社会教案 15篇06-12
《好朋友》小班社会教案02-08
《我的好朋友》小班社会教案10-29
小班社会送玩具回家教案12-23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3篇05-11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