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时常听到有些入园迟到的孩子家长抱怨,孩子在家挑衣服,今天要穿这件,明天要穿那件,天冷了却还要穿单裙。孩子爱美,无可非议,但如何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健康的情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次活动从孩子的问题人手,层层深入,将教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来发现、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合理选择衣服。
2.乐意适时穿衣。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丽丽穿衣服,四季图片与各类服装。
过程建议
1.观看情境表演,启发孩子们思考。
(1)情境表演:一天,下起了雪,丽丽要穿布裙。妈妈说天冷,要穿棉袄。丽丽不肯,结果花裙子穿上了,丽丽却感冒了。
(2)组织孩子讨论:丽丽为什么病了?你觉得冬天穿单裙是不是很漂亮?
教师小结:天冷穿单裙,人的身体受不了,所以生病了。生病难受没精神,可就说不上漂亮。
2.了解服装的不同种类、功用。
(1)出示各类服装,发现寻找。
①有些什么衣服?哪些是童装、哪些是成人服装?请指出来。
②小孩能穿成人的'衣服吗?穿上方便吗?
(2)孩子尝试配对:我该穿什么?
①依季节配对:夏天――短裤、冬天――棉袄
②依活动配对:如果你要运动,请选――运动装、球鞋。
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孩子适时着装。
3.帮助孩子理解、认识真正的美。
(1)思考:漂亮就是穿新衣服吗?
(2)师生共同表达对“美”的感受。(美是健康、美是舒适、美是干净整洁。)
延伸提示
1.家长配合,为幼儿选衣时,不能一味讲究衣服的华美。
2.在班上举办服装展示会,让幼儿自己设计漂亮的衣服进行展示。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内容:
1、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2、小朋友们乐了。
说明: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抓住春天“花儿香,鸟儿唱”等的特点展开活动,让孩子接触一些粗浅的知识,让幼儿在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美景的基础上,产生愉悦感,激发其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目的:
1、 观察春天的花与鸟,激发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
2、 布置春天特征的环境,感受春天的美。
3、 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一: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建议:
1、学念儿歌“春天说了些什么?”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观察花朵、树叶、小鸟、小草等。
3、学唱歌曲“春天”(附教材)
⑴ 弹奏音乐,可以做花、做鸟、做树叶、蝴蝶、蜜蜂、小兔等动作。
⑵ 在音乐旋律下,拍手念儿歌。
⑶ 学唱歌曲,注意咬字清楚、音准等。
⑷ 在音乐伴奏下,学习歌表演的动作。
4、粘贴:“春天来了”,可作展出用。
5、手工:柳条与花朵(绉纸)悬挂在教室中。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东西会有食物残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淑口和涮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口杯,黑芝麻糖果或饼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品尝芝麻糖果或饼干。
1、出示黑芝麻糖果,引导幼儿观察黑芝麻糖的外部特征。
师:这是什么呀?(糖果),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芝麻)。
师;芝麻糖果看起来很好吃,芝麻糖果香不香呢?爵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2、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象。
3、每人发一颗芝麻糖果或饼干。让幼儿品尝。
二、观察牙齿,发现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果和饼干随抹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师:你们发现了同伴的牙齿上有什么?
2、吃剩的糖果渣留在了嘴巴里和牙齿上有什么感觉?舒服吗?不舒服应该怎么办呢?
3、让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老师小结:吃剩的糖果渣留在了嘴巴里和牙齿缝里有不舒服的感觉,感觉粘粘的,很不舒服。那应该怎么办呢?
三、引导幼儿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1、引导幼儿用淑口的方法把嘴巴里的脏东西吐出来。
师:嘴巴里的残留食物我们可以用淑口的方法,来把残留食物吐出来。
2、教幼儿学习正确的淑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唱“咕噜噜”地唱歌。然后把脏水吐出来。
3、让幼儿练习后发现牙齿上有一些残留物还是无法去掉,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刷牙)。
4、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上下来回刷,左刷刷,右刷刷。
5、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动作练习。
活动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吃完饭或糖果以后都没有漱口及刷牙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哄、如何说都没有用。导致每次牙检时,我们的孩子都会出现很多的踽齿现象,这让很多的家长苦恼和担忧。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多注重一点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饭后漱口习惯就可以避免了。孩子往往比较听老师的话,有的家长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那为何教师就不能担负起家长的使命,让孩子们学会漱口、刷牙呢!《咕噜咕噜》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到正确漱口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模仿兴趣都十分的浓厚。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接拿出了一个脸盆和漱口杯子,幼儿的兴趣就上来了。活动中,我发现在示范漱口方法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也很浓,一个一个眼睛盯得牢牢的.。当然,孩子即时的操作也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漱口的正确方法。于是,就让孩子们一个个进行了实践,孩子们全都根据老师的示范,认真地漱着口,并且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势,漱了一遍又一遍。我及时制止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让他们回家去以后再去漱口,让幼儿带着兴趣,将漱口活动坚持下去。最后,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小结,让孩子们知道了漱口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应该及时保护我们的牙齿,除了漱口,我们还可以学习刷牙。第二天,很多家长都来反映,孩子晚上全都自觉地要漱口、刷牙。这证明了,我的这个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当然,孩子的兴趣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教师应该经常提醒,以免孩子只是几分钟的热度。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有一次,小班几个幼儿在讨论着爱吃的水果,有说爱吃苹果,不爱吃梨,有人说爱吃梨,不爱吃苹果……,听着这些话,我意识到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刻,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偏食坏习惯,为纠正这个坏习惯,我设计了一个“我会做水果沙拉”活动。
活动目标:
1、 认识部分水果,增加知识。
2、 培养幼儿不偏食好习惯。
3、 让幼儿体验参与乐趣。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操作及品尝水果沙拉。
活动难点:把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爱吃的食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子、香蕉、西瓜、葡萄、桃子等。
(2)、各种水果削皮、切块备用,沙拉酱、餐具。
(3)、做好的水果沙拉少许。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提问导入:“小朋友,今天和老师去认识许多新朋友,好不好?”
2、 基本环节:来到盖住水果娃娃的.地方,小朋友们东张西望,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老师揭开盖的材料,露出许多种水果娃娃。
(说一说):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娃娃吗?请举手说一说。
(认一认):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说出一些水果娃娃的名字。现在我们把这几种不认识的水果娃娃来重新认识一下,让它们做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尝一尝):小朋友们,现在看一看老师做好的水果沙拉,老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把它吃下去,你会变得更漂亮。小朋友们每人一套餐具,津津有味品尝起来。
(说一说)水果沙拉里面有什么味道?
幼儿回答“有苹果味”、“有梨子味”、“有草莓味”、“有香蕉味”、“有葡萄味”…….“好吃吗?为什么?”“好吃,因为许多水果味道都有了。”
(做一做):为了小朋友以后经常能吃到水果沙拉,我们来自己做。拿起小碗,小碗里装有削好皮的水果切块,请你们调上沙拉酱,再搅拌一会儿,就做好了。
(吃一吃):小朋友们每人一套餐具,吃得真香。
3、 结束环节:
小结:水果沙拉真好吃。
在老师指导下,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室,一个接一个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回家吃饭时,不应挑食,不管什么饭、菜都要吃,你会变得更健康、更漂亮。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评析:通过“我会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动的开展,我班幼儿有了很大变化。家长反映幼儿吃饭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爱吃水果了。家长说这项活动帮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优势:
(1)、选材实际,来自于熟悉的生活环境;
(2)、通过看、说、尝、做、吃一系列参与活动环节,达到活动目标。
(3)、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
(4)、增长了一些生活知识。
不足之处:
(1)、活动衔接不连贯;
(2)、组织和设计活动时,留给孩子自由空间较小;
(3)、活动气氛差。
今后改进:考虑活动的衔接、氛围,幼儿活动时的主动性。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0
小班《做客》社会教案03-30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2
春天小班社会教案11-22
小班社会教案 15篇06-12
《好朋友》小班社会教案02-08
《我的好朋友》小班社会教案10-29
小班社会送玩具回家教案12-23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3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