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1-15 06:20:41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学会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大胆表演。

  3。有健康运动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欣赏—健康歌

  幼儿可在音乐伴奏下自由地跳舞。

  教师:你喜欢这首歌吗?听着它,你心情怎么样?

  听了这首各,你想做什么?

  二、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倾听歌曲的.内容。

  提问:歌里唱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和爷爷是怎么做运动的?

  我们也来做做运动。

  (通过动作加深对歌词内容的理解)

  (2)幼儿跟着教师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2—3遍,在休止符的地方用点头表示休止。

  和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三、动作创编

  你是不是也和歌曲里的小朋友一样,喜欢做运动啊?

  你为什么喜欢做运动?

  让我们也来做做运动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为歌曲创编动作。

  四、歌曲表演

  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唱歌边跳自己创编的舞蹈,感受边唱边跳的快乐。

幼儿园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1、唱《大树妈妈》

  2、听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的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歌曲为单段体结构,休止符的运用生动的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2、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在舒伯特的《摇篮曲》中,生走进教室,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二、导入

  老师指导学生轻轻的随着音乐的旋律闭上眼睛静静的听,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师:小朋友们,这段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好像在小船上(天空中飞翔,像妈妈在哄我睡觉??)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歌曲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就叫《摇篮曲》,主要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

  三、新授歌曲

  (一)引入歌曲学唱

  1、说故事引出第一段

  师:小时候妈妈不但会唱着摇篮曲伴我入睡,有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背景音乐) (边说边播放背景图片)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的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的`哭。大树妈妈说:“好孩子,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想!听,大树妈妈为小鸟唱起了歌播放歌曲《大树妈妈》第一段

  2、动 + 哼唱旋律

  师:我们也来为小鸟搭一个摇篮,哄他睡觉吧

  找一个学生上来和老师做示范

  生两两拉手,跟音乐节奏轻轻做摇摇篮的动作,第二段音乐时提醒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3、说故事引出第二段

  师:小鸟儿伴着大树妈妈甜美的歌声,在小朋友们轻轻晃动的摇篮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后睁开眼睛,正看见大树妈妈对着它呵呵笑呢,突然,一阵狂风暴雨,听!播放雷雨声风来了,雨来了,小鸟儿没有伞,急得直拍翅膀,于是,大树妈妈用她茂盛的叶子做成了一把绿色的小伞,撑开小伞让小鸟儿躲在下面,小鸟儿不再害怕风雨了,它开心的笑了。播放第二段录音

  (二)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多么温柔,多么好听的歌儿呀!“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个子高、有爱心、慈祥、温柔,是个好妈妈)

  师:你的体会多么深刻呀~~ 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大树妈妈!(出示歌词,学生有节奏的模仿老师读)跟着我来读一读

  重点解决切分节奏

  大树妈妈个儿高,大树妈妈个儿高托着那摇

  篮唱歌谣,对着那小鸟呵呵笑

  摇呀摇,摇呀摇,风来了,雨来了,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

  绿色的小伞撑开了

  (3)听录音范唱

  师:听大树妈妈唱一唱,感受大树妈妈对小鸟的那份爱吧!(播放录音)

  (4)师范唱

  师:多么动听的歌声,多么慈祥的大树妈妈呀,我也想像她那样唱一唱!请你们来做我的小听众吧!(师弹唱)

  2、学唱第一段,固定歌曲节奏

  师:你们也想唱一唱么?老师给你们伴奏,咱们一起轻声把第一段唱一唱(过程中固定节奏)

  (1)生两两对面表现

  师:老师有个想法,想请小朋友们和自己的小伙伴来扮演一下大树妈妈及小鸟,扮演小鸟的小朋友闭上眼镜,静静的听大树妈妈演唱,听听他的歌声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温柔,很美

  (2)跟音乐唱第一段

  师:你们的表演真好!老师也快要被小朋友的歌声给哄睡着了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学唱第二段 (1)听歌曲第二段录音

  师:小鸟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遇到了暴风雨,大树妈妈为它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听一听

  (2)生自学第二段

  师:你能跟着钢琴唱一唱么(师弹奏)

  (3)跟琴学唱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或只要把几条节奏唱的再准确一点,那就更棒了!跟着老师来唱唱)

  (4)指出休止符,并加入动作

  师:大树妈妈为小鸟儿撑起了绿色的小伞,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来判断大树妈妈是怎样撑开绿色的小伞的!(师唱最后一句,“小伞”两字处声音轻柔)生回答轻轻的撑开伞

  师:跟着我一起来做一做 “绿色的小伞撑开了”加入动作 师:在这里,你可发现了(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休止符) 师:你能找出歌谱里有几个八分休止符吗?对比有休止和没有休止的演唱感觉

  师:老师来唱一唱,请小朋友们感受一下之间的区别

  师范唱作对比

  3、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我们也来唱唱试试 ————跟琴演唱歌曲 师:听一听大树妈妈是怎样唱的

  (2)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师:咱们也来唱一唱!

  集体演唱

  师:善良、温柔的大树妈妈用甜美的歌声表达了对小鸟的爱,谁也想向小鸟表达自己爱心?(选3—4位小朋友)

  师:她们唱的真不错!

  师:大树妈妈真是一位好妈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大树妈妈”

  4、角色表演,完整表现歌曲

  师: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请你跟着大树妈妈一起唱着歌儿跳起舞

  学生起立,两两对面,结合之前活动内容跟着音乐表演,播放《大树妈妈》歌曲,生跟唱

  (三)听听看看,课堂拓展

  师:大树妈妈真伟大!世上所有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不仅妈妈可以为小朋友们唱摇篮曲,小朋友也可以给妈妈唱摇篮曲哦,我们来听听

  点击:(MTV)《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四、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今天回去向妈妈表达你对她的爱:你可以唱一首爱妈妈的歌,念一首爱妈妈的诗,或者亲手夹一口菜给妈妈吃,能做到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听着音乐,唱着歌儿,轻轻的排好队伍,跟着老师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感知最后乐句。

  喜欢玩游戏,躲藏时能注意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在这一周的饭前活动中,欣赏《抓蝴蝶》歌曲。

  音乐磁带。

  将幼儿的椅子排成半圆形,每个座位间多空一些距离,便于幼儿游戏时躲藏。

  蝴蝶头饰一个,小竹竿和纱巾做成的`捕蝶器一个。

  活动过程:教师头戴蝴蝶头饰扮做蝴蝶,边飞边说:“今天天气真好,我想到花园里去玩。你们想和我一起到花园里去玩吗?”鼓励幼儿模仿蝴蝶飞。

  另一位教师拿着捕蝶器出来时,扮蝴蝶的教师提醒幼儿赶快躲到椅子后面去。

  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边唱边做游戏,唱完最后一句才能躲到椅子后面去。

  ——躲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撞倒别人。

  ——边唱边做游戏。

  ——为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请个别幼儿学做捕蝶人。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音乐教案4

  一、问题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5课——《闹花灯》(齐说),

  上一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的小脑袋里还有什么问号呀?

  (为什么叫“闹花灯”而不叫“看花灯”?花灯是什么样儿的?人们为什么要闹花灯?)

  2、你们的问题提得真不错,这一课,我们就来一一解开你们这些小问号。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先让我们一起到元宵节晚上的大街上瞧瞧吧,小朋友们仔细看(播

  放画面),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大街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153页,你能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一下吗?(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小朋友们找得真准。出示:人流如潮,齐读,什么叫“人流如潮”呢?(人很多,就像潮水一样)

  你们看看大街上有哪些人呀?(看花灯的人中都有哪些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有这么多的人就叫——(人流如潮)

  他们正在高高兴兴地干什么呢?

  3、刚才小朋友们还找到了一个词语,出示:灯火通明,齐读,这么

  多的花灯照得大街一片光明就叫——

  4、小朋友们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这么多的花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哪些小朋友能读好课文的第一小节?指名读。

  5、谁能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6、谁能读得更热闹更愉快些?谁再来试试看?

  7、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是呀,大街上不仅人多,灯多,这些灯还非常有趣呢!

  2、(挂图)你们看,有些什么样的灯呀?

  3、兔子灯是什么样儿的?(板书:兔子灯)(长耳朵,红眼睛,短尾

  巴)(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你们知道吗?兔子还是短跑健将呢!你们看今天这只小兔子正跃跃欲试呢!

  4、真是太有趣了!鸽子灯又是什么样儿的呢?(板书:鸽子灯)(雪白的羽毛,红红的眼睛)

  这只鸽子灯正扑扇着翅膀———向上飞,(引说)

  5、所以,书上说———(挂黑板)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

  飞(板书:跑、飞)(引读),谁能读好这一句?谁再来试试看?多指几个。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小朋友们还可以边读边加上些动作。

  6、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除了这些呀,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花灯,编

  书的叔叔说也说不完,所以他在这儿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省略号)小朋友们能不能说一说呢?请你们们带着这个问题看录像:(挂黑板)出示读,: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_______灯________,_______灯__________,_______灯_______________.

  7、这么多有趣的花灯,大人们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孩子们正拿着

  自己喜爱的花灯爱不释手,玩得那么开心。(板书:玩花灯),但

  是最有趣的还在后面呢,那就是——龙灯(齐说)

  8、为什么说“龙灯”最有趣呢?(挂黑板,出示写龙灯的句子),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写龙灯的句子,(差)(你读得很流利),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一句中的哪些词语把龙写活了,在书上圈出描写龙的动作的词。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圈。(追着、翻飞,摆动)(板书)

  9、这条龙可神气了,它看见那么多的人在围着它看就表演得更带劲

  了

  我想请我们班的女小朋友读一读这一句。

  10、“上下翻飞”是什么意思?谁会表演给大家看?小朋友们看,就

  像这只小鸟一样,一会儿飞到上,一会儿飞到下,一会儿又翻了个个儿。(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做)老师发现我们班的男小朋友表演得特别带劲儿。男生一起读一读这一句。

  11、女生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是否整齐,动词是否突出)

  12、对呀,我们应该读出龙神气活现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

  们试着背背看。

  13、这条龙多神气呀!这时候,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了!(引读)

  14、小朋友们读得特别好,我们再来读一遍。

  15、龙灯怎么会活起来的呢?(扎龙的人扎得好,就像真的一样,你们

  看,这条龙全身的'鳞片还闪闪发光呢!舞龙灯的人本领也特别大,所以我们就像看到了一条真龙在天上飞)板书:舞龙灯

  16、写书的叔叔抓住了龙灯的特点,把它写得比兔子灯,鸽子灯更具体,更生动,我们对龙灯的印象也最深刻。

  17、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大家一起读,女生读第

  二句,男生读第三四两句。

  18、这一段先是总说大街上的灯真多,再具体地介绍兔子灯、鸽子灯的和龙灯的。

  19、小朋友们能不能把这一段试着背下来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取下黑板)

  20、小朋友们除了在元宵节看到龙灯,你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舞龙的场面呢?(提示:国庆节、春节、联欢晚会)

  21、哦,可真多啊,为什么龙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呢?(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所以每逢传统佳节,人民群众总要用舞龙灯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么一个灯火通明的元宵夜晚,人们除了张挂各式各样的灯笼,

  尽情地舞龙灯,人们还干什么呢?仔细看录象,播放画面(舞狮子、放焰火、猜灯谜、吃圆子)

  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吧!

  3、“响彻夜空“是什么意思?

  4、对呀,歌声、笑声、锣鼓声,(板书)这么多的声音和在一起,这

  气氛是多么地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啊!所以,题目就叫——“闹”花灯。

  5、人们为什么要闹花灯?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想

  一想。指名回答。(庆祝)小朋友们再想一想闹花灯的人们心情怎样呀?(对了,闹花灯是为了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悦欢乐,(板书:欢乐)“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表明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6、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我们试着背背看。(多时间,读课文)

  五、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人们是怎么庆祝这些节日的呢?小朋友们在课前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了吗?重阳节,登山,吃千人糕;端午,包粽子,赛龙舟;清明,扫墓,祭奠祖先;中秋,月饼,赏月。2、3‘

  六、这一节课你们学得都不错,老师想让小朋友在课后学着课文第二小节

  的样子继续往下写。揭示:最有趣的是——,(最有趣的是什么灯?它怎么有趣呢?)请大家把前面的内容连起来写一段话。

  板书:闹花灯

  兔子灯

  看花灯

  鸽子灯

  舞龙灯追着翻飞摆动欢乐

  歌声笑声锣鼓声

幼儿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以轻巧地、有爆发力地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情景。

  2、启发幼儿通过乐器和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达出歌曲中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3、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

  2、歌曲音带。

  3、鼓、沙球、木鱼等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在什么时候我们听过?)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要求以轻巧地、有爆发力的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感觉。

  二、敲击乐器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1、出示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个别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2、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成三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演示夏天雷雨中的闪电、雷、雨的声音。

  3、播放音带,让幼儿跟着音乐敲击乐器。

  三、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闪电、雷、雨的声音

  1、启发幼儿用肢体或其他的方法来发出类似闪

  1、电、雷、雨的声音。(如:用跺脚来模拟雷声,用拍腿拍肩来模拟雨声等)

  2、播放音带让幼儿用肢体发声的方法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3、幼儿边唱边表演,教师纠正个别重点处、

  4、教师弹琴,幼儿唱歌

幼儿园音乐教案6

  活动名称:小猫去钓鱼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幼儿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2、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小猫躲好后控制好自己,不能随意走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活动重点: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活动难点:创编小猫走路的.动作和躲起来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猫走路”的动作。

  2、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找小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看那边有一片美丽的草地,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好吗?”

  二、学习游戏《找小猫》的第一段。

  1、幼儿听教师唱歌曲第一段,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然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师:“孩子们,猜猜妈妈今天要和你们玩什么游戏呀?”

  2、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观察做了哪些动作。

  师:“妈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呢?”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教师以捉迷藏的游戏情境,交代游戏规则。

  师:“小猫躲好后能不能动呢?小猫为什么不能动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扮演“小猫”练习按规则玩游戏。

  三、幼儿学习完整地做游戏。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幼儿听音乐做第一段歌词的动作,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躲到自己的小椅子后面不要动。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就要站到前面去,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还有些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找到的小猫一边说:“喵,我在这里。”一边从小椅子后面出来坐好。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孩子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你们饿了吗?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鱼,咱们一起去吃吧!”

幼儿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地唱准曲调,养成喜欢在集体中歌唱,也喜欢独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习惯。

  2、探索与歌词内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动作,并练习合拍地表演。

  3、初步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协调地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

  1个茶杯、1张凳子。

  活动过程:

  1、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爸爸妈妈怎么夸奖他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大家听。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念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

  3、引导幼儿为歌词创编动作。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出来。幼儿做动作时,教师不做,以免幼儿模仿,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4、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歌表演。

  (1) 教师和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教师扮“爷爷”“奶奶”,在唱前两段歌词中的第一句时,也可让其他幼儿帮忙唱。另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朋友”,唱两段中的第二句,边唱边做动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儿齐唱。

  (2) 教师和全班幼儿表演,表演方法与上相同。

  (3) 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让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师适当给予帮助。

  (4) 按小组分角色表演。每组五人,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五个角色。幼儿扮演时,教师轮流到各组参与活动,和某一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

幼儿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从儿歌中感受秋风,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认识。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叶

  2.幼儿用绘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幅秋叶图

  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秋的生活经验。

  2.欣赏儿歌-秋叶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

  (提示幼儿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

  3.全班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

  教师可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熟记儿歌。

  兼顾全体幼儿基本会朗诵。

  4.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秋风,随配乐朗诵《秋叶》,

  师幼共同表演,动作根据儿歌自编。

  5.引导幼儿将《秋叶》的内容画下来,可听录音作画,并可发挥想象,增加有关秋天的情节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

  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

  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

  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

幼儿园音乐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精神。

  2、通过道具、肢体、律动、演奏等,熟悉儿谣节拍和节奏。

  二、活动准备

  音乐碟一张、木条人手一份、木鱼、碰铃、铃鼓、蛙鸣筒

  三、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幼儿进入活动室找个位置坐好)打招呼

  师:我是甘老师幼:我是XXx

  师:坐姿好的声音一定好听,试试

  2、故事引入

  出示挂图,边讲边问:小蚂蚁能搭成舞台吗?经讨论得出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3、理解音乐

  听音乐,小蚂蚁是怎样团结合作的?老师跟随音乐边做搬、抬等动作

  问:小蚂蚁用几种方法搬木材?

  幼儿A做推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

  幼儿B做堆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4、游戏理解音乐

  好朋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鼓励幼儿找朋友抱一抱。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木材和蚂蚁做游戏

  问:拉、推、堆的动作怎么做?幼儿纷纷尝试

  问:小蚂蚁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戏一段后,音乐间奏时老师说:真是太累了、洗洗脸、喝喝水,你们想不想交换一下,小蚂蚁、大木材在哪里?

  师:有三角形、圆形的.房顶,还有什么形状的房顶?

  5、道具练习

  出示木条,这些是搭舞台的材料,强调合作,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问:你手里是几块?谁手里多了,赶快送回来,每个人一块木材多了小蚂蚁搬不动。

  (1)搬木材:一边念语词一边做动作,间奏时放松檫汗。

  (2)引导幼儿多说其它的办法:幼儿说了扛、滚、拿、抬、顶,表扬幼儿:给自己拍拍手

  (3)提供乐器让幼儿想象它们像什么?当幼儿说像甘蔗或羊肉串时,老师引导:你们拿去快吃,拿两个吃饱点等。

  (4)任务:说一个字,小乐器就敲一声,老师一边念幼儿一遍敲,第二遍跟着音乐敲,这时老师指挥幼儿念敲

  (5)评价幼儿的乐器伴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11

  今天,我执教了音乐活动《拍大麦》的第二教时,活动后与吴颖颖老师进行活动后的交流,吴老师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让我收获很多,以下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目标要细化

  在第二教时中我的目标定位在: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能集中注意力看指挥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这个目标不是很具体,结合这个乐曲的特点,XX XX︳XX XO︳这是一个难点,这个节奏比较快后面还有空拍,所以幼儿可能有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就可以把这一难点体现在目标中。此外,在演奏方面也要有一些目标,可以把目标2中的能集中注意力演奏改为:尝试有表情的演奏乐器。这样目标细化以后,操作起来更加有针对性。

  二、设计配器方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配乐的方法。如:红色、黄色、红色部分的节

  奏,分别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为什么这样配乐?幼儿由于看到小椅子下面摆放的`乐器,幼儿又是坐成三组,所以幼儿就按照老师摆放的乐器来为乐曲配乐,这里可能无意中给孩子一种暗示。其实,老师可以把三种小乐器分类摆放在后面的桌子上。幼儿说完自己的配器方案后,在按照自己的喜爱,选择乐器为乐曲配乐。这样幼儿可能会自发的去配乐,更加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三、合作演奏中要给幼儿充分倾听的机会。

  在每次上歌唱活动中,我们都会给幼儿多次欣赏音乐的机会,所以幼儿能较

  好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那么在打击乐活动中,也要给幼儿倾听同伴为乐曲伴奏的机会。在活动中,我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引导幼儿看图谱打节奏上,在每一次用乐器伴奏时,提出一些改进的提示。孩子们在演奏的时也只是关注于我的乐器怎么打,图谱上有没有轮到我来伴奏,而没有机会去倾听用乐器伴奏的效果。其实,可以请部分幼儿来演奏,部分幼儿做观众来听,大家再说说演奏的怎么样?哪里需要改进?在相互倾听的过程中,就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也感受到自己在伴奏时的效果,这样的倾听为后面的分组完整演奏提供了经验。

  四、在演奏乐器时要体现乐曲的风格

  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歌唱活动时,我会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而在演奏乐器配乐时我却忽视了这一点。为什么电视上有些人演奏时大家喜欢看,就是因为他们在演奏时将情感、动作也投入进去,所以很吸引人。《拍大麦》这首乐曲是很欢快的,所以在演奏的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来演奏,体现乐曲中农民伯伯拍麦子时的喜悦心情。如:脸部的表情、身上有些轻微的动作。这样幼儿在演奏时就能更好的将乐曲的情感展现出来。

  五、学习新方法,学会经验迁移。

  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要给幼儿一些经验的积累,为以后类似的活动提供经验迁移的机会。同样在开展打击乐活动中,老师通常都会设计图谱,并用小乐器来配乐。如: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乐曲为什么这样配乐,有什么规律?教师提升、总结相关的经验,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幼儿就知道怎样来解决了。教师要教会幼儿一种学习的方法,看图谱的方法、配乐的方法等。

  相信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中,自己在教学方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难点)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重点)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重点)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引导策略

  有效提问

  一、图形辨认

  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两人交换任务。

  一

  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

  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

  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

幼儿园音乐教案13

  教学活动目标:

  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尝试,创编蒙古族风格的`舞蹈动作,初步学习随音乐节拍表演。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CD光盘图解。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老师问:小朋友,你们可见过美丽的大草原么?

  小朋友们发表意见。

  老师小结:在大草原上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叫蒙古族。他们喜欢骑马,喜欢挤奶,喜欢喝奶。现在我们来听一首,蒙古族音乐,叫草原赞歌。

  二、基本部分: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熟悉乐曲

  教师小结:乐曲具有蒙古族草原的风格,粗犷,豪放,朝气蓬勃

  2.幼儿创编舞蹈的基本动作

  ⑴学习A段:1、骑马动作勒马,扬鞭,马走,重点练习拉缰压腕的动作,然后分步跟做。2、帮助幼儿分析动作,观察图解,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动作。3、幼儿随音乐舞蹈。

  ⑵学习B段:挤奶动作

  叉腰:教师强调手位拳在前拇指在后

  抖肩:抖肩是难点指导幼儿双肩要左右交替移动。

  挤奶:幼儿模仿即可学会

  3.幼儿随音乐练习表演。

  三、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在草原上骑马,挤奶,玩得真开心吗?小朋友表现棒极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好吗?

幼儿园音乐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 妈妈|中一班 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 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幼儿园音乐教案15

  一、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音乐游戏,由于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数序概念,同时,我们班孩子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的内容,我改变以往传统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操作教具(小鸭子)吸引幼儿,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 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及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听《鸭子上桥》的音乐)

  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

  谢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

  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 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

  鸭宝宝,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谢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幼儿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教案01-18

幼儿园教案大班音乐教案05-21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07-24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4-29

【热】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16

幼儿园音乐教案15篇01-19

【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06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15篇11-25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热】06-25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