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的教案

时间:2022-12-27 10:01:59 教案 我要投稿

常见的碱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常见的碱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常见的碱的教案

常见的碱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2)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3)学习总结碱的通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是初中科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回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了硫酸和盐酸这两种常见的酸,并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酸的通性,同学们能否描述酸的通性?

  【回答】酸的五点通性

  【意图】通过复习,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引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引入】常见的碱有哪些呢?他们有没有通性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

  【设疑】常见的碱有哪些?

  【齐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讲述】研究物质的性质一般先从物理性质入手,下面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思考。

  【实验一】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于表面皿中

  1【观察】学生充满好奇感

  【回答】氢氧化钠为白色片状固体,氢氧化钙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意图】通过实验增强对比性充分把握物质的异同

  【设疑】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这可能与什么性质有关?

  【回答】强腐蚀性

  【展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试剂瓶标签

  【讲解】当然,氢氧化钙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它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所以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

  【意图】通过标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安全实验的操作意识。

  【继续探究】继续观察氢氧化钠固体表面的变化

  【回答】氢氧化钠表面逐渐变潮,少量已经溶解了,形成了溶液附着与固体表面

  【设疑】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这个现象叫做“潮解”,这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具有什么性质?是什么变化?

  【回答】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

  【追问】利用这个性质有何用途?

  【思考】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讲解】碱石灰固体干燥剂(介绍成分、装置和干燥范围)

  【实验二】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入3mL水中振荡,并触摸试管壁。

  【体验】氢氧化钠溶于水,感觉试管壁发烫,而氢氧化钙形成了悬浊液。

  【结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水溶液有滑腻感,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较强的感性认识

  【总结】

  一、常见的碱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2【意图】将性质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总结,一目了然

  【过渡】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如何?让我们进行以下探究吧!

  【展示】探究内容

  (二)化学性质

  【意图】将需要探究的内容列出,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验,增强实验的目的性

  【提问】在这张表格中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呢?

  【回答】

  1、这两种溶液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意图】发学生回忆,激发学生原有认知,有利于学生知识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实验三】两份NaOH溶液+(分别)石蕊、酚酞(分别)观察颜色的变化。

  【结论】碱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启发】还有些反应能否发生,现象如何,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四】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求学生设计实验说明

  【意图】通过实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索

  【学生合作探究】

  利用压强的变化,充分联系已学知识,利用身边仪器和物品学生想到以下方案:①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②在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等等

  【意图】学生借鉴之前学过的一些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各种形式的实验装置。

  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验设计

  3【表达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现象。

  【意图】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评价,体现探究的开放性。

  【质疑】上述实验真的'能说明发生反应了吗?实验设计严密吗?如何排除水的干扰?

  【设问】生成什么物质

  【学生讨论】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上几个实验都需要设计对比实验,才比较严谨

  【实验五】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碱的瓶子变得更瘪。

  【得出结论】确实发生了反应。

  【归纳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控制变量排除干扰。

  【意图】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体现探究的严密性,深刻性。

  【引导】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讲述】我们不要立即实验,先分析需要研究的问题,选择最佳实验方案

  【总结】研究一个问题我们有多种方法,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一定先设计好实验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

  【实验六】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瓶子变瘪,反应后,加入稀盐酸,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瓶子又恢复为原状。

  【讨论】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减少或者证明反应产生了碳酸钠,有人说用酚酞,有人说加盐酸。

  【讨论并实验】各组在点滴板上做碳酸钠溶液与酚酞的反应,发现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用这个方法。在试管里做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实验,没有气泡产生,可以用这个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反思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目标意识和优选意识增强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教育。

  【思考】请模仿CO2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2

  【思考】工厂烧含硫煤会产生大量SO2,污染环境,一般可通过NaOH溶液吸收,为什么?写出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思考】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保存NaOH固体?能否用NaOH来干燥CO2、SO2等气体?【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表面皿上的NaOH固体已变质?

  【提问】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室应当如何保存?为什么?

  【回答】应当密闭保存,因为既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而潮解,又会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

  【意图】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性质介绍

  【联系】学习酸的性质时,我们就已经知道酸可以与碱反应了,请同学们尝试写出NaOH、Ca(OH)2,分别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思考讨论】书写方程式

  【实验七】(试管+CuSO4(FeCl3)溶液+NaOH溶液蓝色(红褐色)

  【思考讨论】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NaOH+CuSO4——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

  NaOH+FeCl3——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

  【演示】澄清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讲解】这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发生的反应

  【拓展】“波尔多液”由来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结】(二)化学性质

  【意图】性质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总结,一目了然

  【归纳】碱的通性

  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提问】碱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回答】不同的碱在溶液中都能产生相同的OH-

  【意图】指导学生从物质的组成结构分析物质的性质,初步形成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的观点。为后面学习酸碱中和反应作铺垫。

  【活动】拓展应用

  【提问】常见的碱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交流讨论并回答

  【意图】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常见的碱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食醋、柠檬、山楂、葡萄。

  【提问】图片中的这些食物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酸)

  【总结】像以上这些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对于酸这种物质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我们遇到了稀盐酸、稀硫酸等化学药品。无论是食物中含有的酸还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都属于一类物质——酸。

  【问题】图片展示,洗头膏、洗衣液、沐浴露、香皂。这些日用品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总结】这些物质都有一种滑滑的感觉。它们中都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生活中的这些物质中常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在实验室中我们也会用到这些化学药品。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都是常见的碱。

  【交流讨论】(展示白醋和澄清石灰水两种试剂),白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酸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是常见的一种碱溶液,你知道怎样区分它们吗?

  【总结】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用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还可以用手触摸的方法……

  【交流讨论】(展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试剂)这是实验室中较常见的.两种腐蚀性比较强的酸和碱的溶液,你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能不能用上述方法鉴别呢?

  【总结】不能,因为腐蚀性强所以不能再用手触摸;通入二氧化碳时反应现象不明显。

  【过渡】在实验室中,人们常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酸和碱的溶液。

  【旧知回顾】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化学反应,醋酸、碳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氨分子扩散进酚酞溶液中,使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这两个实验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实验探究1】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变红色,变蓝色,变蓝色。

  结论:酸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碱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2】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无色的酚酞溶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色,变红色。

  结论:酸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因此说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可以用来区分、判断酸和碱这两类溶液。

  【问题】根据这两个实验,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吗?

  【总结】通过实验可知:紫色的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概念讲解】像石蕊、酚酞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注意事项】

  1.酸指酸性溶液,碱指碱性溶液;

  2.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

  【过渡】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吗?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波义耳与指示剂的发明》

  【过渡】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感觉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平时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观察,我们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好多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也具有类似石蕊、酚酞的效果,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吧!

  【探究实验】将采集几种呈鲜艳颜色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1∶1的酒精溶液浸泡,过滤,得到滤液,即制得指示剂。然后将制得的指示剂依次分别滴加到盛有白醋、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4支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每组自制1~2中试剂即可。)

  指示剂(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与总结】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能显示的不同颜色,因此也可以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但不同的指示剂在酸和碱的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也是有区别的。

常见的碱的教案3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与教材前后紧密联系,初中化学将碱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之后,常见的盐之前。对前面学习酸的知识可以进行巩固,对后面学习盐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关碱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 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 教法

  1、 引导回忆法:我将通过回忆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牢固掌握。

  2、 演示法:我将通过演示法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

  3、 实验法:我将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来学习一些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五、 学法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记忆掌握。

  2、 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动口能力。使学生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为统一整体。

  六、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我将通过联系旧知识和演示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碱的定义,一些常见的碱。然后给学生简单的讲解碱的电离方程式,最后用一个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用时5min.

  2、 讲解氢氧化钠的性质:首先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通过两幅图片给学生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给学生强调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小心,最后运用一个小口诀让学生记住前面所学习的氢氧化钠的知识。用时8min.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讲解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讲解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用时15min.

  3、 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我通过阅读资料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用时3min.

  4、 结课:我事先用小黑板写几道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练习,为学生讲解进行我的结课。用时5min.

  5、 布置作业:P.58 1题〈2〉 2题 P.64 1题〈1〉〈2〉。用时1min.

  七、 教学媒体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八、

  九、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1、 本节课运用实验的方法使教学更加有趣,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本节课采用探究活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基础,适当增加加教学内容,又不增加学生太多的负担,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3、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

  板书设计

  总体评价:

  本节课讲的比较成功,教态大方,自然!为今后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奠定基础,导入很好后面又给学生解释了导入时的实验现象这一点做的很好。内容安排恰当,时间把握的也很好,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所设计的习题很好讲解的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上有些地方设计的不是很好,做实验不是很规范,有些内容衔接的不是很好。

  课后反思:

  通过此次讲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今后即将成为一名化学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从中我真正的感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是非常好的。虽然在这次讲课中自己讲的不是很成功,也谈不上精彩,但是给我的收获却是如此之大!从这次讲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慌,要给学生讲明白所讲的内容,给学生说明白本结课的重难点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教会只是就可以啦!这都是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多看一些优秀老师的讲课视屏,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我相信我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的化学老师。

常见的碱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季节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活动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常见的碱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50-5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小组讨论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3.用指示剂验证nacl、na2co3、nh4cl这三种盐的酸碱性,通过这几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跟踪练习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蓝色红色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1)取几种同学们准备的植物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小组讨论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常见的碱的教案6

  教学目标

  ①初步了解什么是酸、碱、盐;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②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③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学会用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认识什么是酸、碱、盐。

  实验准备

  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粉末、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教学过程

  点评

  提问: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

  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追问:为什么会变色?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请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

  探究活动一 :

  分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交流:与碳酸的现象相似,试液变红。

  小结:碳酸、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还有其他的共性吗?

  探究活动二:

  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实验现象交流:锌粒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都能产生气体;氧化铜粉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消失,溶液的颜色都发生变化。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小结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一些共性的。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

  探究活动三:

  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

  flash动画演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探究活动四: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

  实验现象交流:灯泡亮了。

  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

  学生讨论交流:参照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推测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归纳: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性。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惟一的阳离子──h+,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小结: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认识到什么是酸。

  自主探究:什么是碱?

  按学案步骤完成探究过程。

  评价与小结:根据学生完成探究的实际情况,评价自主探究成果。

  新知识提示:氯化钠属于哪一类物质?

  课外学习:什么是盐?

  这种有挑战性的引入,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这种紧逼式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按照知识的轨迹活动,且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亲身感受酸有相似化学性质,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成了酸的印象。

  溶液的导电性对学生是一个抽象的认知,选择学生已经认识的离子化合物入手,便于学生接受且易过渡到酸的导电性。

  以上的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什么是酸”的探究步骤,学生学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为下面的自主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常见的碱的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酸和碱

  2.学会用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掌握它们遇酸、碱变色的规律

  3.了解著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史实,拓宽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课件在“班班通”设备上应用的探索

  2.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突显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讨论、客观分析、认真归纳、注重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2.引导学生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

  3.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分组实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实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酸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碱相对陌生,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重点难点

  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致问候

  二、课题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收获更多的快乐。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

  三、概述(第一阶段)

  “酸”对同学们来讲一定不陌生。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 (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熟悉,其实你也遇到过。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同学们又有谁知道“碱”(板书碱)“酸”和“碱”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阅读一下)

  四、重要知识讲授-----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第二阶段)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方面都会经常接触并使用各种酸和碱的,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吗 原来很简单,只要用一种叫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就能区别开来。板书: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那么酸碱指示剂又是谁发现的呢 先让我们重睹一下300多年前那个不经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播放视频)观看后,你从波义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指定2名学生回答。做一个生活中有心人,细心人,你就会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沿着前辈科学家们的足迹,继续更有趣的化学科学探究-------再现波义耳当年的科学实验吧。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再讲解,然后并指导填表。

  五、知识深化归纳(第三阶段)

  老师演示实验并作结。

  六、练习题巩固(第四阶段)

  七、布置课外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第五阶段)

  八、化学歌曲欣赏

  我们学习化学快一年了,初中化学是起步阶段,更是打基础的阶段,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很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令人感到纷繁复杂,你为此也许感到困惑和沮丧。下面,让我们一边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化学的魅力,也让你领略一下学习化学的快乐。播放《化学版—小苹果》、《化学版—青花瓷》

  九、课后反思(第六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我们努力学好化学,奠定良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常见的碱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2、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活动重、难点

  重点: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难点: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活动准备

  1、大眼睛胸饰两个;红色颜料

  2、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出示课件图片。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师:图上画的是医院,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以红眼病为例,演示"传染"。

  请两名幼儿(a、b)戴上大眼睛胸饰,教师用红色颜料充当肉眼看不到的红眼睛细菌(或病毒),涂抹在a幼儿胸饰的"眼睛"中,以此假设a得了"红眼病",b幼儿"眼睛"健康;a用手揉"眼睛"将细菌(或病毒)带到自己的手上;a和b手拉手玩游戏,将细菌(或病毒)传染到b的手上;b在不经意的时候,用手摸了"眼睛",红眼病细菌或病毒(即红色颜料)就这样传染到b的"眼睛"里,b被传染得上了"红眼病"。

  小结: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手的接触来传染的,所以小朋友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请幼儿a和b去洗手间洗手)。

  引导幼儿了解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水痘:在发病初期,飞沫传播;疱疹溃破,会感染健康皮肤;患病期间,还会通过衣物、用具传播。

  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经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经皮肤、物品用具传播。

  (3)引导幼儿讨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讨论: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传染给别人?怎样才能快点好起来?

  小结: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要回家隔离治疗,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绢、纸巾或用胳膊肘捂挡住口鼻,外出时戴口罩。

  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小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里,避免与患病的人接触;家中有人患传染病,要勤开窗通风、讲卫生、勤洗手,勤晒被禄,毛巾、水杯、餐具等专用;多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的传染病也可注射疫苗预防。

常见的碱的教案9

  一、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记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认识它们的物理性质;

  2.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选择题填空题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两种常见的碱,在中考中占5~10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认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

  难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物理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一:碱

  1.定义: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易错提醒】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例如Cu2(OH)2CO3,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Cu2(OH)2CO3不是碱,而是盐。

  知识点二:氢氧化钠(NaOH)

  1.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

  2.物理性质: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

  【重要提示】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需密封保存;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过程中吸收CO2;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3.注意事项:由于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若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三:氢氧化钙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2.物理性质: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重要提示】Ca(OH)2也有腐蚀作用;

  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Ca(OH)2还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四:氢氧化钠的意外处理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要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洒在衣服上。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五:氢氧化钙的生产过程

  第一步: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

  第二步: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

  【规律总结】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随堂练习】北京在修缮长城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思路分析: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是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答案:C

  例题1(山东济宁中考)对下面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思路分析: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例题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固体D.烧碱

  思路分析:A.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通常情况下,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无需密闭保存故合题意;

  D.烧碱即氢氧化钠易吸水发生潮解,需要密封保存,故不合题意。

  答案:C

  【方法提炼】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比较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白色,片状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

  腐蚀性强烈较强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潮解,溶解时放热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综合拓展】

  比较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异同点

  共同点:

  1.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热,使环境温度升高;

  2.都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不同点:作为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而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只能干燥中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熟石灰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一、消毒杀菌功能

  在广大农村,猪舍、鸡舍打扫后常撒一些熟石灰粉末来消毒。冬季公路两边树木都刷上一米多高的石灰浆,来保护树木,杀菌,防止春天树木生病虫。种植食用菌时,也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来给种植的土壤杀菌。

  二、鸡蛋保鲜作用

  鸡蛋是有生命的,它在不断地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当把鲜鸡蛋放入石灰水中,鸡蛋壳上出现许多小气泡,是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时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落下来堵塞鸡蛋壳上的小孔,使氧气不能再进入鸡蛋内,鸡蛋就不能再进行呼吸作用了,没有了氧气,鸡蛋内就不能进行缓慢氧化,它也就不容易变质成坏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三、砌砖抹墙

  修建房屋时,要用到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墙壁上的石灰浆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使墙壁变得洁白坚硬。

  四、制作皮蛋

  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可用熟石灰作配方,一般皮蛋制作配方中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食盐、氢氧化钙、茶叶、水等。

  五、改良酸性土壤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有机酸,矿物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使用硫酸铵、氯化铵化肥,也会使土壤呈酸性。农作物在土壤的生长环境是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如果土壤显酸性太强时,作物一般就难于生长了,这时可撒熟石灰来降低土壤酸性,使土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同时熟石灰中的钙元素,还可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六、处理污水

  在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有的水体呈酸性,就可用撒入熟石灰在处理池中中和酸性物质。因为从经济利益出发,熟石灰也较为便宜。

  七、修建路基

  现在在公路修建中,我们常看到用粘土、沙石和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后,铺建路基,这样,可使路基牢固,然后在路基上铺上沥清和小青石的混合物,修建成平整的柏油马路。

  八、配制农药

  农村在果树除病虫中,可用一定量的熟石灰和硫酸铜配成波尔多液来杀菌除虫,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粘性液体,杀虫效果好,而对农作物的药害较小。

常见的碱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甲流感的有关知识吗?你知道多少?你知道甲流感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老师查阅的资料来了解这种流感吧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症状和人流感(季节性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等。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腹泻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常见的碱的教案11

  一、引入

  1、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

  2、苹果、橙子、柠檬葡萄等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

  3、石灰水中含有的Ca(OH)2;NaOH;Cu(OH)2等都是碱。

  二、酸碱指示剂

  1、指示剂的概念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说明:①指示剂变色简记方法:酚酞遇酸仍无色,酚酞遇碱红艳艳;

  石蕊遇酸紫变红,石蕊遇碱紫变蓝

  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想一想: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小结]

  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

  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

  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4、指示剂的替代用品

  酸碱指示剂除了常见的石蕊和酚酞外,还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牵牛花,月季等。

  几种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练习:

  ⒈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

  区分开的试剂是

  () A. 酚酞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

  ⒉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Cl、蒸馏水、NaOH溶液,能否用酚酞试液将

  它们鉴别出来?(提示:HCl + NaOH=NaCl + H2O(中性溶液))

  三、常见的酸

  1、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2、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腐蚀性):

  吸水性:能吸收现存的H2O,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脱水性:能把纸或木材里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n(H):n(O)=2:1]; 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3、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热量?

  注意:A、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

  水倒进浓硫酸里。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软布或棉花)轻轻地拭去,

  再用大量的水冲洗,而后涂上碳酸氢纳稀溶液。

  C、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想一想

  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挥发), 两瓶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各有何变化?应如何保存?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四、酸的通性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离子。酸的通性(以盐酸、稀硫酸为例说明酸的通性)如下:

  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注意: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

  的金属则不能;

  B.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剧烈,速度越快,如Mg 反

  应有明显放热现象;

  C.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如浓硫酸、硝酸等强

  氧化性酸;

  D.该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碱反应

  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HCl + NaOH =NaCl + H2O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Cl + AgNO33HCl + CaCl2 ==CaCl222O

  五、酸的分类和命名

  含氧酸:多数按中心元素命名为某酸,如硫酸(H2SO4)按是否含氧

  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如盐酸(HCl)又叫氢氯酸 一元酸:HCl、HNO3等

  能解离出 (醋酸CH3COOH为一元酸) H+的个数二元酸:H2SO4等 三元酸:H3PO4等

  练一练: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 B.NH3 C.HClD.NaOH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制取的是 ( )

  A.MgCl2 B.FeCl2 C.CuCl2 D.FeCl3

  4.某同学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A.先用较多的水冲洗B.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常见的碱的教案1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并能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正确利用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

  Fe203+6HCl=2FeCl3+3H20 Fe203+3H2SO4=Fe2(S04)3+3H20

  (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

  Na2C03+2HCl=2NaCl+H2 O+C02↑ Na2C03+H2SO4=Na2S04+H20+C02↑

  2、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板书】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

  (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

  (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常见的碱

  【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碱?

  【介绍】两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活动与探究1】

  碱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烧碱放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可作干燥剂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易溶于水

  【交流与讨论】

  你知道石灰水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2】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交流与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

  2Na0H+C02=Na2C03+H20 Ca(OH)2+C02=CaC03↓+H2O

  (3)与硫酸铜反应

  CuSO4+Ca(OH)2=Cu(OH)2↓+Ca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之处?复分解反应

  2、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OH-,所以碱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1、易吸收水而潮解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板书】

  二、常见的碱

  1、碱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

  (3)与硫酸铜反应

  CuSO4+Ca(OH)2=Cu(OH)2↓+Ca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第三课时 酸碱复习

  【回忆】酸碱知识体系

  【练习】

  1、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三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逐一检验,现象如下: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

  玫瑰 粉色 粉色 绿色

  页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色 橙色 绿色

  请回答:

  (1)以上所举的花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

  (2)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为3~4。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的颜色应为 。

  2.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红的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3、请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O、Na+、OH一)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Na+离子 ;

  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把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大试管中,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并微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④ 。

  5、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 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X是S 2,Y是NaOH溶液 B.X是C 2,Y是石灰水 C.X是HCl,Y是Na2C03溶液 D.X是C ,Y是石灰水

  我国古代化学家葛洪曾将生石灰、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加水熬制成浓汁涂在黑痣上,用以除去皮肤上的黑痣。写出加水和熬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这种浓汁能除痣的原因。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告.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 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明的仪器名称:①是 ,②是 。

  (2)指出装置的错误。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浓H 2S的作用是 ;B中的NaHC溶液不能换成石灰水,理由是 。

  (4)该同学改正了上述装置中的错误后进行实验时,发现D中CO 2仍不能集满,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

常见的碱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白醋、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花。

  2.学生准备: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酚酞试液、

  [教学程序]

  [提问]成红色

  探究实验: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小结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了些共性的。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

  探究实验: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

  flash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探究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

  [归纳]: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了相似性。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还有其它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小结]:)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

  [自主探究]:碱

  [评价与小结]:评价自主探究成果

  [新知识提示]:氯化钠属于哪一类物质?

  [课外学习]:什么是盐?

  探究学案:什么是酸、碱、盐

  [示范探究]探究活动一:

  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粉末

  结论:探究活动二:导电性实验发现:

  稀盐酸_______(能、不能)导电;稀硫酸原因:什么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acid)。

  [自主探究]

  铁溶液

  结论:探究活动二:

  ______(能、不能)导电。

  原因:

  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

常见的碱的教案14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分析:对于酸和碱,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这两类物质,对它们已经有了零散初步的认识。关于酸,学生已有的认识:家庭调味品食醋中的醋酸;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稀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在学习“能源开发和利用”时,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稀盐酸和稀硫酸与镁锌铁等金属反应的异同等。关于碱,学生已有的认识有:在学习“分子在不断运动”时,知道了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原理;在学习“溶解的吸热放热现象”时,学生认识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放热现象;在学习“溶解度”时,知道了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等。上述这些有关酸和碱的零散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该阶段的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的好奇心,但多数学生只对化学实验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分析问题厌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对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于培养。

  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酸和碱的知识,内容零散、细碎,学生学习起来会出现一定困难。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纳入合理有效的系统中,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些零散知识,将成为解决上述困难的关键,它将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建议】

  1、本课学习必须突破紧抓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重视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教学魅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使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2、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指示剂反应。

  3、能自制指示剂,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模拟波义耳的实验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对现象的分析判断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演示法等

  【教学环境】

  1、软硬件环境:多媒体电脑室、平板电脑、液晶投影仪、forclass软件系统等。

  2、教学资源:课件、自制微课视频、其它参考素材资源。

  【教学用品】

  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滴管、点滴板、鸡蛋壳、指示剂、吸管、橡胶塞、烧杯、研钵、纱布、各种植物花瓣、碳酸饮料、苏打饼干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找找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均可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

  2、寻找生活中的过滤器。

  3、每组在学校周围找一种植物花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知识引入【提问】找找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点评】酸、碱就在我们身边。(提示: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展示与交流】生:苹果———苹果酸葡萄———酒石酸柠檬——柠檬酸食醋———醋酸可乐——碳酸等。皮蛋——氢氧化钙小苏打———碳酸氢钠苏打————碳酸钠炉具清洁剂—氢氧化钠石灰水——氢氧化钙等。生活中的酸碱。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入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知识建构【提问】鉴别醋和石灰水?最简单方法?(实验室不能品尝)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并选用其中一种方案,利用桌上提供物品,进行鉴别。(提示:学会利用性质鉴别物质)【教师巡察】指导学生实验,并拍摄上传实验照片。

  ?提问】可以用酚酞和石蕊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吗?【评价学生实验】有无错误操作?【提问】酚酞、石蕊变色规律【点拨】

  1、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酚酞和石蕊遇酸和碱会显示出不同颜色,我们把酚酞和石蕊称为酸碱指示剂。【提问】请用表格归纳指示剂变色规律。 【思考并回答】【初探究】最简单方法鉴别醋和石灰水?生:尝或闻其他方法并检验?生:小组展示汇报。

  2、【再探究】用酚酞和石蕊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演示实验并解说

  3、【归纳总结】生:板书酸碱指示剂体验从生活中酸碱到实验室酸碱的鉴别,从个别现象到普遍规律的探究过程,初步感知酸碱的不同,通过酸碱使酚酞和石蕊变色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作出自己的推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养和实验探究的素养。

  (三)知识拓展

  1、【提问】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是校园里的两盆牵牛花,有何不同?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

  2、【提问】牵牛花的变色对你有何启发?(肯定学生与波义耳想法相同,有科学家潜质。)

  3、【提问并点评】观看指示剂的发现过程,思考对你有何启发

  4、【提问并点评】微课学习自制指示剂,思考自制指示剂要解决哪些问题

  5、【提问并点评】请制作属于你自己的指示剂?如何选取最理想的指示剂?【思考并回答】

  1、生:校园里的两盆牵牛花颜色不同可能与土壤酸碱性有关。

  2、生:可以从花中提取色素,制作指示剂。

  3、生:科学发现的偶然、必然和曲折;有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等。

  4、生:找原料;如何取汁液;如何分离汁液(介绍生活中的过滤器);实验检验等。

  5、生:自制指示剂并检验效果。生:色差越大,指示效果越好。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和制作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的课程理念,由石蕊指示剂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科学认识的曲折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素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自制指示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及时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

  (四)知识归纳【提问并点评】你的收获?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分享收获】生:知识层面和科学素养方面。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准确,系统,提高科学素养。

  (五)知识反馈【分析与点拨】重点讲第4题,并进行拓展,题目如下:

  1、这是一张用某种指示剂处理过的白色滤纸,小明向其喷洒了某种无色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的图像,则可能用的溶液组合为()

  a.酚酞稀盐酸b.石蕊溶液蒸馏水

  c.酚酞石灰水d.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题中出现红色图像,能否用紫色石蕊和酸性溶液的组合?如果去掉指示剂三个字,你应该选什么组合?【练习】生:用平板完成相关练习并先小组内解答。生:讲评个别题。生:可以或不可以,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根据题目的变化进行解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解题技巧。培养学生根据题目的变换进行解题的能力,并形成改编设计题目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题目创新意识。

  (六)知识巩固【作业布置与点拨】对第1题和第3题进行指导如下:第1题:家庭实验注意安全,尤其是厨房清洁剂的使用。第3题:不会设计题目可以参考题目进行改编,如课堂练习第一题,指导学生进行改编,举一反三、 【独立完成】

  生:完成家庭实验与题目改编与创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查阅资料,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10。1。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指示剂变色)

  指示剂酸碱性紫色石蕊无色酚酞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二、自制指示剂

  【教学反思】

  优点:

  ①较好的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的课程理念。

  ②突出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③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等。

  ④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

  ⑤将信息技术较好的融合到教学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

  ①时间把控还有待调整,语速稍快,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②在练习题改编环节还存在不足和漏洞,已进行了修改,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思维进阶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③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课前在实验准备上还要更充分,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④本节课知识点相对较少,重点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常见的碱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活动准备:

  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每个幼儿一支笔,一张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首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分别出示其他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

  老师:下面呢,我们看几幅图片,看看图片上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老师:在具体的.认识了一些标记后,请小朋友们做连线的游戏,巩固知识。

  二、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老师: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记?"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出示马路,电塔,风景区,建筑工地,火灾现场的图片。

  老师:这是什么?我们在这些场所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分别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三、讨论:

  1、老师: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让幼儿分组讨论,共同讨论研究。

  四、幼儿在自己制作安全标志幼儿自己动手,不仅锻炼了画图能力,还加深了对安全标志的印象。

  老师:今天呀,小朋友认识了很多标记,我们把它画下来,好不好呢?适当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画好的安全标志图挂在活动室。

  2、自由活动时间请幼儿继续认识更多的安全标志。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找标志、看标志、制作标志,过程中对标志产生很大的兴趣,在讨论、交流中,把自己认识的标志介绍给别人,让幼儿们认识更多地标志,对安全标志有了一个正确地认识,同时,幼儿们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并且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1、这节课层次清晰,环节一环扣一环,师幼互动性强,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2、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鼓励幼儿观察、探索、讨论,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设计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丰富了经验,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3、活动提问较为简单而有针对性,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句“你还见过别的安全标志吗?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教师和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大大激发了幼儿回答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示范用的标志太小,另外,设计标志前交代不够细致。

【常见的碱的教案】相关文章:

常见酸和碱教学反思11-20

常见的自我评价11-21

常见的推荐信02-15

比的应用教案07-02

《饮酒》教案07-22

教案模板【经典】08-03

《斑纹》教案08-24

《力》教案08-26

《重力》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