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案

时间:2024-09-28 02:22:18 教案 我要投稿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田忌赛马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锦集5篇

田忌赛马教案 篇1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全文分四部分。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13—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疑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四、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和动手操作法。

  五、课前准备: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因此,我准备了《田忌赛马》的多媒体课件;两场比赛马的出场顺序可以动手操作,我准备了绿、黄两色的马各三匹,分别标上“上、中、下”字样,并让每组学生做了六匹小马。

  六、教学设计与依据: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玩纸牌的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让学生自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思考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学贵有疑,一旦他们提出了疑问,就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明确。

  (三)自读自悟解疑。

  在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描写两次赛马的段落之后,出示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指导学生自学。接着我指名读相关段落,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粘出两次比赛阵容,并让全班看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形相结合,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

田忌赛马教案 篇2

  一:课题田忌赛马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赛马是俺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喜爱的一种活动。齐国大将田忌十分喜欢赛马,课文讲的就是赛马中的一个故事。

  2、学习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考虑: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给课文分段

  3、讲读第一段

  (1)俺们看一下竞赛情况,齐读第一段,考虑:从这一段中,可以知道那些情况?

  (2)指名回答:竞赛的结果?竞赛失败的原因?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竞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换一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3)第一次田忌失败了,他有那些表示?(扫兴、无精打采)

  (4)想象以下,齐威王有那些表示?

  4、讲读第二段田忌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1)朗读课文

  (2)孙膑给田忌出注意时,,田忌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从中俺们可以体会出田忌有什么弱点?

  (3)孙膑的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胸有成竹)他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4)读课文,体会孙膑的品质?(观察认真,善于动脑)

  (5)体会齐威王的性格品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分组扮演

  (8)练习

  5、讲读第三段田忌要同齐威王再比一次,齐威王同意了,俺们来看以下竞赛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2)田忌是如何取胜的?找同学演示一下

  (3)田忌胜利了,齐威王有那些表示?为什么有这些表示?

  (4)田忌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6、齐读最后一段

  (1)只……就……说明什么?(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7、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一次)

  田 忌: 上 中 下 失败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二次)

  田 忌: 下 上 中 赢

  六、作业:

  完成考虑练习完成练笔

田忌赛马教案 篇3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同学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局部进行了教学。

  一、同学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同学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身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同学的学习目标,告诉同学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局部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同学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同学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身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同学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同学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同学自身动手摆马,考虑取胜的方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4、同学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方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战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同学笼统思维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括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需调换出场顺序,才干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同学想方法,大大培养了发明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沛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同学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录像、powerpoint课件、马纸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田忌赛马》录像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这场比赛的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抽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以下词语。

  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顺序、目瞪口呆

  三.交流书读书收获: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三、设疑,直奔课文重难点。

  1、为什么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①简介孙膑。

  ②孙膑是怎样想出此办法的?

  ③如果六匹马一同跑是怎样一种情形?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课间调节:欣赏《赛马曲》

  2、当齐威王的军师,你有办法赢田忌吗?

  ①学生用手中马,一方代表齐威王,一方代表田忌进行比赛。

  ②学生交流比赛情况。教师用课件展示。

  ③小结活动情况。

  四、总结学习情况

  1.孙膑从第一次赛马的情形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2.孙膑分析了齐威王如果进行第二次比赛

  不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3.学习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品质。

  五、作业: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孙膑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认真观察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仔细分析

田忌赛马教案 篇5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附: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孙 膑↘

  智 智

  高 高

  田忌→第一次(输)→齐威王

  ↘

  第二次(赢)↗

  课前准备(学生):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问题。

  3、制作“赛马”。(应做几匹?怎样区分?)

  课件准备(教师):

  1、句子:(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2、图表:

  比赛场次齐威王(马)田忌(马)比赛结果(田忌)

  第一次第一场上上败败

  第二场中中败

  第三场下下败

  第二次第一场 上下败胜

  第二场中上胜

  第三场下中胜

【田忌赛马教案】相关文章:

《田忌赛马》说课稿05-28

关于田忌赛马教案汇总六篇07-18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9-24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05-18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7-22

(通用)《田忌赛马》说课稿10-19

田忌赛马教案范文汇总十篇10-15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09-19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7-14

《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