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5-09-02 10:03:1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

  10月6日,队里组织集体观看《长津湖》这部影片。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愁。这都是因为老一辈帮我们打了属于我们的.战。如果他们没有选择上战场,保家卫国,那有可能下一个上战场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又或者会到我们。电影中有一个男孩他也才19岁,跟我年龄差不多,但是他都有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训练,为国争光。

  我们观看完这部电影就离场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彩蛋。但是当我走出电影院,看着路上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的时候,我知道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的彩蛋了吧。那一刻,我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也吃不饱,穿不暖,天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既然他们给了我们这种生活环境,那我们就应该好好训练,取得好成绩来报效祖国。

  在这里我要致敬那些为建设祖国参与了各场战争又或牺牲在战场上的那些英雄,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也会努力训练站在世界的赛场上为国争光!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2

  每年的国庆总会有一些很棒的电影出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攀登者》《中国机长》等等,今年看的片子是《长津湖》。

  这是一个讲述抗美援朝故事的电影,以7连的视角讲述他们从出发到挺进长津湖并御敌作战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感人之处,我自己也有几点思考。

  你为什么而战

  当解放的号角吹响,全国百废待兴,我们的军队需要休养生息,但是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我们深知唇亡齿寒,抗美援朝势在必行。

  我们为什么打这一仗,不为其他,就为尊严,不让中国人被其他人看不起,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不可欺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发了,他们出发时是10月初,这时候的东北已经很冷了,棉衣并不够,但是没有棉衣照样前行,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止这些,有敌机的轰炸,有时不时的战斗,有物资的不足,这些都没有什么,我们照样向前挺进。

  在这个里面你会看到敌我双方的对比,他们有充足的食物,先进的装备,御寒的衣物,我们只有烤的小土豆,甚至都能硌掉牙。

  到了感恩节,他们还会过节,他们听到的'是命令,是要跨过三八线,往鸭绿江打,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呢?不知道,做就是了。

  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很容易退缩,开着坦克被打,都能吓得后退,一进行总攻,都吓得赶紧撤退,这样也能把仗打好呢?

  我们用血肉之躯和不屈的意志对抗了敌方的先进装备,有人愿意背着炸药包去炸敌方的碉堡,看看里面的人物:雷公,梅生,杨根思等等。

  做事之前,你是抱着什么样的信念呢?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结果。

  精神的传承

  故事中有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几兄弟的故事,也有雷公的故事,有7连的故事。

  英雄连,英雄的部队都是有魂的,这个魂让一个连,一个部队活起来,走下去。

  7连连长伍千里记录连里的每一个同志,牺牲的,现存的,每一个同志都有一个加入编号,牺牲的画上红框。整个连队凝聚力很强,彼此配合,连长和指导员的配合,各个排长的配合,士兵的配合才成就了英雄连。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雷公,他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兵,他自己管着炮排,做事稳当,敢于承担,是连里人人口中的雷爹。他把他的本事传给了他带的战友,他们是彼此信任的兄弟,这种信任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英雄的7连让进入它的人成了英雄,这种精神还会传承下去。

  艰苦不是失败的理由

  如果说艰苦,再没有比抗美援朝艰苦的了,我们的食物,装备,军队的作战素质比不上对方,而且环境也很严酷,冰天雪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打赢了这场仗。

  现在去想很多时候做事不能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开始,因为很难有那种时候,如果有,机会可能也错过了。

  我们都是在资源贫乏时做了很多事,不是很厉害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会很厉害。

  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觉得条件不够,我觉得可以看看这部影片,艰苦从来不是阻碍,不是失败的理由!

  无数先辈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不忘他们的贡献,珍惜现在的生活,尽我所能,做出我在这个时代可以做出的贡献!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国庆上映的大片《长津湖》备受大家的欢迎。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以长津湖这个地方天气恶劣及其寒冷,战士们吃着冻土豆,迎着冷风还要时刻保持清醒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之下战士们忍受冷风,手持枪械趴在隐蔽的地方一动不动一个个都冻成了冰雕,最后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意志打败敌军为最后的战役取得了重大贡献的故事。

  《长津湖》这部电影长达3小时,每一分钟,每一帧画面都是那么的感人,震撼。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零下三十多度寒冷天气战士们冻成冰雕的场景。零下三四十度对于常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一杯水泼出去立马变成冰块,可以说是个天然的大冰箱。可这些战士们呢,双手裸露在外,手里握着枪械弹药,他们忍受的寒风的刺骨,手指冻裂的疼痛,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动不动的趴在那等待上级的'命令随时准备战斗,很难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意志,心中没有革命信念如何能坚持到底。

  食物都已经冻的比石头还硬,吃着嘴里冰凉凉的可不吃就没有食物供给了,面对两难他们毫不犹豫哪怕再难吃也要吃下去,因为这些食物在他们眼里如同珍宝一样的珍贵。

  《长津湖》这部电影带着我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让我回到了71年前的战役,让我看到了战士们艰苦朴素的生活。是呀!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的贡献,哪有我们现在美好而和平的生活呢?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4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自己的弟弟伍万里的骨灰,坐船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团聚,就被紧急召回,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他们上了火车要紧急出发,可是没有棉衣。就在这时,当地的战士和老百姓都急忙赶来送棉衣,每个人都用尽了自己的力气追赶火车,为的`是让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们都能穿上棉衣,我觉得中国人是非常团结的,是不可战胜的。即使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敌人,勇敢的志愿军们也绝不会退缩,一样可以战胜他们。

  电影中有两个场景让人震撼,第一个是志愿军走过干枯的河床时,发现两架敌机,立即趴下装死。可没想到可恶的敌人竟然拿尸体赌钱,很多年轻的志愿军战士都被他们的机枪扫得肢体残断。此时伍千里看着身边的战士被打死,双目流下了眼泪,但是为了以少保多不被全军歼灭,安全抵达战场,战士们遵守纪律,只能默默忍受。当我看到志愿军战士被美国飞机扔下来的炸弹炸得血肉模糊时,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充满了愤恨,可恨的美国人,残忍至极!我们中国人也不是好惹的。我们必须把美国人的妄想毁灭。

  另一个是片尾的场景,在美国军队误以为是敌人时,他们走进一看,竟然是冻死在山上潜伏的志愿军。当我看到一个个被冻僵的士兵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时,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甘愿化成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这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全都来自烈士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他们坚信:中国一定会胜利。正如电影中美军首领所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也无法打败他们。”

  在当时缺少武器弹药,缺少衣食的极端艰苦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是靠意志力给了美帝国主义当头一棒,这种顽强的意志力就是我华夏之魂。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年代,永远也不会忘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是替我们创造的。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场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几百年的发展,这仗必须要打,打得一拳来,免得百拳来。”所以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国家繁荣昌盛,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是勿忘历史,珍惜今天,为国家永远富强而努力学习。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5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长津湖是讲述抗美援朝,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伟大抗美援朝战争。

  《长津湖》以1949年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下,通过中国志愿军第七穿插连和世界最强的美军战队第一师、步兵第七师的英勇战斗。我们中国第七插连排长余从戎曾在战场上缴获过坦克,在连长伍千里的配合下,用坦克炸毁了美军的信号搭,切断了美军前线的联系。

  美军飞机在哪里扔下炸弹,哪里就会变成一片火海。瞬间,我们的神枪手平河历尽重重艰险找到了高点,用机枪对着美军炸弹,看准时机将炸弹在空中连同美军飞机一起引爆。这时,美军飞机扔下了一枚标识弹,炸弹在标识弹周围爆炸,这时,连长大喊:“是标识弹,快跑!”炮排排长雷公一马当先地用双手将滚烫的标识弹扔上车,冲向美军营地,让美军飞机以自已为目标轰炸了他们自己的'营地,从而救下了中国总部队。我们伟大的雷公就光荣牺牲了。

  有一个连的军人在严寒阵地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里,全部战士100多号人活活冻死在雪地上,像“冰雕”群像。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手拿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一个向后。他们就是最悲壮的“冰雕连”部队。

  他们为了我们这代不再打仗,他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他们的永垂不朽的精神会一直往后代传,是他们用献血身躯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身为学生的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好好学习,做一个未来有用的中国人才。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6

  7天长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从县回来,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的第2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的战役。 长津湖战役描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三个军,在艰难的条件下与世界武器装备一流的美军第十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的直接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下,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最终扭转了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奉献的感人历史故事。

  在观看的过程中有许多非常震撼、非常感人的场面和片段,比方志愿军在坦克火炮及枪林弹雨中冒死炸毁美军信号站的场面和雷公一个人开着吉普车载着标识弹,敌军的战火不断往他周围轰炸,他的脸被烧焦,手不断抖动时,大家都泪目了,这些情节让我记忆犹新。

  最后我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7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长津湖》,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这是一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电影,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就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来打。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敬佩,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我们中国军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饿受冻,而美国军人在军营里大口吃肉。在这样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军人依然坚守阵地,抗战到底。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雷公勇敢地转移标识弹,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中。最后说着“我……好疼,我要回家。”是怎样的精神让他义无反顾冲向战场?是对国家的热爱,是对敌人的痛恨,是对生命的敬重。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一排排志愿军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战斗姿态成为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使得美国长官看到这一幕,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到: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都不能战胜他们!

  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要时刻铭记,永世不忘,然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8

  “再也听不到你回答,安睡在那山脚下”“我会带着你回家,安心的睡吧”!

  ——题记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长津湖》续作,由于亚轩同学的盛情邀请,于是我俩于前天下午前往水秀影院前去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

  进入影院,一支悠扬又略微有许悲伤的歌曲传入在场的观众们的耳中,也飘入了所有人的.心中,暗示了这次战役的悲痛。

  我和亚轩进影院时开开心心,眉飞凤舞的,而观影后却两眼微红,一方面是观影时间长,眼睛有些许不适应;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确实是十分悲壮,十分感人的。

  影片讲述了七连在新兴里和碣隔里战斗后,为了不让美国人撤出战场,指挥部要求七连与其他连的战士一同炸掉美军的唯一出路——水门桥,七连与二连炮营想法设法将桥炸掉,可是每一次美军利用高科技将桥补好,经过几个夜晚的炸桥与白天美军对志愿军隐蔽点的狂轰乱炸,七连的战士只剩下伍千里,伍万里以及老梅了。最后,伍千里与老梅因为拼尽全力炸桥,牺牲了,而伍万里因哥哥的保护,活了下来。

  有人认为他们很傻,保护的不是中国,但是“唇亡齿寒”,如果朝鲜没了,美国占领了朝鲜,由于与东北接壤,美国可以更频繁的骚扰新中国,如果我们没有帮助朝鲜,那我们的新中国呢?

  这也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可以不被欺负,只有我们青少年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有每个人实现,青少年也不例外,少年,你准备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了吗?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9

  我有幸同单位同事们一起欣赏电影《长津湖》,更直观的感受英雄前辈们保家卫国的艰辛与至死不渝的决心,也让我们和平安定的生活又多出一份“英雄气”。

  在观看中,我们浏览了许许多多关于中美两国精锐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国海陆军陆战一师展开的这场武器装备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国人民不怕流血与死亡,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从而使长津湖战役成为朝鲜战场的转折点,迫使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退败。志愿军战士为中国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祖国和人民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服从上级组织的安排,就像我们的志愿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积极投入战斗,牺牲自我,保家卫国。作为他们的家属,全力投入后援工作,做战士们最强力的后盾,而不是绊脚石,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战斗,最终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战斗,甚至可以牺牲,这在如今听起来似乎像是口号,但是,当今天我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残暴,我们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孩子也是一样,要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埋下爱国的种子,这样即便有一天战争爆发了,我们也会披上铠甲,保家卫国。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真实写照。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硝烟战场。

  在战斗装备上,美国空中有飞机、海里有航母、陆地有坦克,而中国军队只有两条腿和步枪;在后勤补给上,两国差距亦是甚大。感恩节,美国军人吃着火鸡、面包,喝着热咖啡,而中国军人每人每天只有一个坚硬的土豆,有的战士甚至因为啃土豆,把牙齿都硌掉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军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舍生忘死的“钢铁”精神,这种精神如一种强大的武器,在中国军人的身体内汩汩流淌,使他们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

  敌机丢下红色标识弹,让好不容易取得的阵地变成了活靶子,死伤无数。“雷公”同志用手将滚烫的炮弹抱上车,开向美军的坦克营地,让敌人自己轰炸自己,路上遭受轰炸机的.猛烈轰炸,身体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下半身更是被吉普车压断了……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仿佛一座宝塔崩塌了!

  最后,美国招架不住,落荒而逃,路上发现一群如冰雕般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中国战士宁可冻死,也不会后退半步!美国最高长官对他们行了一个军礼,叹了口气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此时,我心里激动无比,耳边回荡着“我们胜利啦”的声音!

  正如指导员梅生所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现在,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将永远铭记英雄,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6

  在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长津湖》的上映,无疑是对抗美援朝英雄最美的赞歌!

  这个国庆节,我和王医师带着仙宝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我已记不清被影片中的人物和事迹,感动得流了多少次眼泪,擦眼泪用了多少纸巾……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最苦寒之地,夜间最低温度近零下40摄氏度的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精锐正面交锋,歼灭美军一整团,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为朝鲜战争赢得了转机。

  影片中一个个血肉之躯,铁骨铮铮的汉子,英勇果敢,冲锋陷阵,他们来不及道别,更没有时间感伤,负着伤,流着血,啃两口馒头,说两句笑,一个电报来,目光坚定,斗志昂扬,又匆匆奔赴下一场战地……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画面是:志愿军在接受命令阻击美军撤退时,一排排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手榴弹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为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他们誓死也要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身躯,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

  这部国产良心剧——《长津湖》,给我心灵重重的一击,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好的教育,不只在课堂里,它可以在生活里,在影视剧作品中,在任何,我们所能用心发现和感受的事物里。

  如果信仰有颜色,必定是中国红——战士们用献血染成的颜色。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但是战士们身上坚毅勇敢无畏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铭记、传承,生生不息!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1

  铁血卫国保家园,踏破尸骨唱凯旋。先烈们出生入死,才换来今日盛世如他们所愿。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我懂得了什么是壮烈,最珍爱生命的雷公,为了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观《水门桥之水门桥》,我明白了什么叫惨烈,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穿透长津湖的凛冬,让我们用誓言铭记那不朽的军魂:英烈放心,强国有我!

  英烈放心,强国有我,我们会传承您们的精神。长津湖上,您们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和平年代,我们虽遇困难挑战,也会勇于前行。水门桥畔,您们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盛世中国,哪怕疫情肆虐,我们也会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们用钢铁一般的意志,铸成一往无前的.利器,钢虽少,气犹多,苦寒之地,鲜血和生命熔铸成牢固的关隘,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七十年后,我们秉承英烈们的精神,燃起舍我其谁的青春,向前冲,不放弃,复兴之路,奋斗和坚持夯实稳固的根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英烈放心,强国有我,我们会牢记您们的遗憾。“越难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环境再恶劣,哪怕武器再简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们也没有犹豫,因为“我来过,燃烧过,我身后,是祖国。”可是心里怎么能没有一点怨念呢?三次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摧毁的水门桥,又三次被敌方轻易的重建,要是我们不那么贫穷,要是我们不那么落后,强敌怎么会脱身逃去?国殇何所祭?科技慰英灵。先烈们,请放心,今日之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我们已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升空蛟龙潜海——从戈壁到深林,从深海到苍穹,无数的科技工作者披荆斩棘、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已经让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傲然屹立。中国,不会再让您们有遗憾;我们,不会让您们有遗憾!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水门桥一战,催人泪下,荡气回肠。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澎湃的力量。从1950到2022,岁月轮回,倏忽已是第七个虎年,中国也已从昔日的病虎蜕化成生威的猛虎,“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我们要永记长津湖、水门桥的冰雪,常温许下的誓词:英烈放心,强国有我!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2

  胡智俊

  我庆幸生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题记

  傍晚六点,独往寒街,秋风萧瑟,灯火可亲。我步入影院,端坐,静候影片开始。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时间看一部三小时的电影,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部电影哭得那么惨。

  1950年,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为保家卫国,中国政府毅然决然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军团的第七穿插连这一典型,来表达对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美。

  影片中,面对“打还是不打”这个问题,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思考: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不打;但为了国家尊严,得打;为了日后和平发展,得打;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苦受难,得打!面对毛岸英出战的请求,他同意了。儿女情长和民族大义面前,他做出了选择,无疑,这一选择是伟大的。

  战争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全国。七连的队员登上援朝火车,与国辞别。为了亲人,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下一代,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可战争不会因他们无怨无悔而仁慈。

  过乱石滩时,敌机扫射,战士们血肉横飞,殷红的血液从断肢处汩汩流出。七连损伤惨重,泪水蓄满了伍万里的眼眶,也同样蓄满了我的眼眶。他们继续前进,又与美军交锋。一队留下作战,一队护送电台前行。最终,以尸横遍野的结果换取了胜利。他们向冰天雪地进军,在雪野中奔跑,在零下31度的环境中,吃能硌掉牙的'土豆,喝能冻僵人的雪水,他们潜伏雪里,被掩埋雪下。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誓要与天做斗争!他们,是伟大的!

  1950年11月27日,夜。平津湖战役打响。湖已然冻结,雪依旧如鹅毛。

  冲锋号吹响,志愿军从山上冲向洼地。号角声与枪炮声交杂,震耳欲聋,胆战心惊。

  “预备,放!”

  “冲啊!”

  志愿军的吼声不绝于耳。他们,在枪声中冲锋,在枪声中倒下,在枪声中奋起,沐浴枪林弹雨,毫无惧色。

  泪,几欲夺眶而出。

  硝烟在山间弥漫,鲜血四溅,尸殍遍野,他们以人力抵抗坦克,身陷重围,浴血奋战。终于,美军撤退。正当我松一口气的时候,美军却又进行了第二次空袭,情况再度严峻,冒死将弹装上车运走,子弹如雨般倾泻,在他行驶过的土地上,但车又怎能快过飞机!他中弹了,一颗,两颗,三颗……他面目全非,但仍坚持开下去。血,从他口中涌出;泪,从我脸上滑落。这是怎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已远超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在大家面前,小我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战,停了。

  为了下一代不受苦,为了新中国不再屈辱。中国志愿军顽强斗争,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是伟大的,是崇高的。

  泪水止不住的流,旁边的阿姨也泣不成声。我庆幸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硝烟,国家富强,民亦小康;庆幸有那些为中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正因为他们,我们生逢盛世,活在和平。

  影毕,起身鞠躬,向那些伟大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3

  20xx年10月2日,我观看了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获胜的历史的电影——长津湖。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真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电影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饰7连连长伍千里)、易烊千玺(饰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段奕宏(饰营长谈子为)、朱亚文(饰7连指导员梅生)。

  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中长津湖这场战役,以及志愿军艰苦抗战的故事,表现出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战斗的`精神。正是这场战争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4

  《长津湖》这部电影,是我从开始到结束一直眼含热泪看完的,记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旁白就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这是美军师长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了中国战士的冰雪丰碑有感而发的。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看完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盛世太平和美好的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历经艰难万险,用自己的青春、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生长在幸福的和平年代,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以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企业发展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5

  国庆假期,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

  这部影片讲的是1950年美军想占领朝鲜,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知道这场战役必将唇亡齿寒,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于是在没有战机,没有坦克,也没有任何先进的武装设备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中国军人穿着单薄衣服,吃着能磕掉牙的土豆,而美国军人却穿着厚厚的棉衣,吃着热哄哄的咖啡和喷香的`烤鹅,在这么大的差距下,更显现出了中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这场战役中,也出现了一批批舍己为人的英雄,比如运走标识弹的“雷爹”,捧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年仅19岁就上战场的伍万里……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此外,有129名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被冻成了“冰雕”,但还是摆着准备开枪的姿势,没有一名军人背向敌人的。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留下了敬仰的眼泪,美国军官也被震撼了,向着“冰雕连”深深的行了个军礼。中国军人这种坚韧意志和牺牲精神,让人敬佩!

  如果可以的话,我要告诉英雄烈士们,我们现在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世界太平,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被割掉的土地……谢谢您们!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07-08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10-06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1-26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08-26

长津湖观后感07-23

《长津湖》观后感08-03

长津湖观后感07-22

《长津湖》的观后感10-23

长津湖优秀的观后感07-24

观《长津湖》有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