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07-06 15:01: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张桂梅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40多年,用爱培育爱、传播爱,用呕心沥血践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诺言。墨芳流转,指间绕流年,点墨芳菲,轻染岁月余香绵,虽是大山里不起眼的刹那芳华,但张桂梅身上彰显出的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品格,却温柔了大山里1600多名女学生的岁月,并将一代一代继续惊艳时光。

  余韵绕梁,坚持不懈,高歌繁锦传奇。“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虽然病魔缠身,但毅然投身党的教育事业,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她所创办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用朴实无华的力量书写了坚持创造的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桂梅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干事精神,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担负起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勇于挑起时代重担,让坚持的生命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逆风翻盘,矢志不渝,染指似水流年。“你不歇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能破茧成蝶涅盘重生?”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张桂梅立下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笔者也来自大山,我深知要体面地走出大山有多艰难。张桂梅,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擦亮对党忠诚、对党感恩、对党信赖的底色,永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将对党绝对忠诚做为政治标准,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落实,让信仰的光芒普照大地。

  长袖翩翩,无私奉献,舞尽锦瑟年华。“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20xx年初,张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感觉自己可能挺不过去。华坪县县长庞新秀来医院看望她,她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生命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生活有艰辛、有困难,但都阻挡不了一颗历经风雨却永远怀抱暖阳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把对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处世态度和最高追求、最高目标,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血泪、自己的一生践行入党誓言,让党的光芒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xx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xx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xx——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全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这二十八字将包容忍让心胸宽广诠释得淋漓尽致。

  反观社会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与魔鬼的分别。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掺假卖假的,商家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那些豪不利人,传门利已的人难道不会寝食难安吗?还有一类人,是大多数,他们将仁义善心挂在嘴边,生活中却畏手畏脚,堪比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郭明义,这位奉献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践行着“明义”。我们要向他看齐,哪怕只是尽微薄之力,也许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物。

  晶莹剔透的奖杯只是一种形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是终生的财富,是一右辈子的追随!大爱无疆,我们要用行动实践它!

  静心品味,当清冷的月光覆盖感动的幽香,我早已将感动留下,潜心咀嚼,仍暖彻胞怀,溋于心,溢于表……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普天之下,有这样一群人,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颗灼热的心,三尺的肩上扛着一片天,他们坚守初心,为大家舍小家。他们,在平凡之中透着伟大,伟大之中饱含真情,真情之中心浩然!

  国家,国家,是国也是家,我们住在小家身在“大家”。家国情怀就是一种舍小家而为大家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树立决定了你的是非观。正确的三观是人生漫途的指向标!复旦大学的钟扬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身怀使命感,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植物学家。

  20xx年,钟扬教授毅然决定前往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基因。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很少有学者深入,而他不顾自身安危常年身处西藏。也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采样6000多个高等植物基因,其中1000多个只有青藏高原才有,着实为种子库在青藏高原上的空缺落下一笔重墨。他常期的超负荷工作把他的身体压垮了,但他却不听医生、家人的劝阻,又只身返回自己的“革命’’之中,他在透支着生命,但他却常说:“我有一种紧迫感,希望上天再给我10年时间。”在20xx年,53岁的他出车祸逝世了。

  尽管钟扬教授倒下了,但他双肩包里藏着的初心,像他采样的种子一样,传播,收藏在了民间。钟扬教授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他把重任往肩上挑,他用生命践行理想,他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者才做梦。”

  伟大,不是因为你做的事有多么地轰轰烈烈,而是因为你做的事正在造福大家。其美多吉,一个身在藏区的邮车司机。他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藏区的险峻是众所周知的,崎岖的国道上冰雪覆盖,群山之间静静攀附,海拔高,气压低……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地驶在这条“黑色公路”上,维系着大山与外界的.联系。饥寒交加是常态,为了确保邮车的安全,他还常常被困在路上,寸步难行,他说:“这没什么,习惯了!只是经常会掉眼泪,这是司机的通病,不能闭眼,一闭上可能就睁不开了。”尽管遭遇雪崩抢劫,身中数刀,他依旧心系邮车不肯退下,而自他身中数刀后,他的手就再也不能开车了,但他却放不下,放不下心中一片圣洁,放不下那一邮车的物件遥寄着多少人的期盼。

  他本可以就此退居,陪伴在家人身边,过上安逸的生活,可他却选择接受特殊治疗把已经愈合的肌肉再次拉开,让它重新愈合。就在这残酷的治疗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回到车队,干着那令他自豪、满足的工作。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车云与月,这6000多次的往返,是多少家庭收到远方亲人信讯时展露的笑颜啊!,其美多吉开的不是一辆普通的邮车,而是满载着藏区人民的希望和幸福的爱之邮车!

  不管是复旦大学教授钟扬,还是藏区邮差其美多吉,他们都是为大家而舍小家,他们为的是民,为的是国,为的是心中一片圣洁,一份执着!致敬那些为大家而舍小家的英雄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瞬间的壮举;有的时候也会来自于经年累月,一生只为一事来。在今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我为她感动。 ——题记

  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其中,一位扎根在大山里的教师,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费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

  《感动中国》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让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慢慢识字,到知道懂礼貌,有学问,一直到飞出大山,支月英为他们付出了许多。本来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却选择留在大山里。有的人说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这样回答的;“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20xx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她的女儿长大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我的.好妈妈。”支月英长期在学校里陪着大山里的孩子,给了她们像母爱一样的爱,但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充满了亏欠。

  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信念。1980年,支月英来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学,每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家人曾想让支月英回家,她也动过心,如果人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两代人。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支月英的这种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操守。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次,我看见家门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骑着自行车,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于是,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买回来后,我发现,原来骑自行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开始,一只大大的“拦路虎”挡在我面前,上不了车。妈妈告诉我,首先,推着自行车,等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在座上去。我按照妈妈说的做,自行车越来越快,我还没坐上去,就摔了个眼冒金星。慢慢的,我尝试着坐上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成功了。可我又发现另一只“拦路虎”正在前方等着我。下不了车。自行车开始摇摇晃晃了,我想跳下来,可不知从何入手。只听“砰”的一声,我和自行车一起摔倒在地,摔得我头昏眼花,眼冒金星。我再也受不了这种疼痛了,决定再也不学自行车了。

  想到扎根大山36年的支月英的故事,一股力量使我上进,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再一次的拿出自行车,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起初,我还是害怕之前摔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但在想想,如果不摔跤,怎能学会走路。有一就话不是这样的吗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不失败哪儿来的成功?我鼓励自己前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慢慢的,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支月英用实际行动,注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让我明白,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支月英的力量无比强大,为我照亮前方的路。今后,我要向支月英学习,学习她那种有信念,坚持的精神。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亚洲人。这种突破创造了历史,这种突破振奋人心,而苏炳添的那种坚持“进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半决赛中,苏炳添在第三小组第四道。发枪前,他揪了揪紧身衣,双手合十,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赛后记者跟他求证手势的意思,他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但是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战,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苏炳添说,自己从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此后,他又为自己制定接下来的0.01秒的目标,“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

  为此,他保持严格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坚持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在32岁还保持在巅峰状态。就是为了能不断实现“进步一点点”。

  在知乎上回答“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种怎样的体验时”,苏炳添也说训练很累,“很枯燥,有时候确实练着练着就会想,太累了,明天还要练啊太累了,还要练那么多年,怎么坚持啊……”但他也说,“这样坚持下去也是一个再次挖掘自己潜力的过程。”

  苏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成功闯入奥运会决赛,成为中国奥运历史第一人,刷新了亚洲纪录。这背后是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始终如一的坚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记录可喜,但这些站上世界顶尖赛场的运动员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更可宝贵。“进步一点点就好”不仅是苏炳添的追求,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座右铭。

  我们常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立长志者,不期速成,从“进步一点点”开始,坚持“进步”,必将会离目标越来越近。龟兔赛跑的故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坚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有人说要减肥,然后呢,就一顿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饿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这种状态明显不可持续,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减肥”仅仅成了一句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号;有人说要阅读,让自己变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看了两页之后觉得“太有深度”,弃之……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同样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图一口吃成个胖子。要学会循序渐进、持续发展。“进步一点点就好”,就是这样。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我们也应该提醒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即使只有“一点点”,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数年如一日,十数年如一日地“进步”,就算我们破不了中国纪录、亚洲纪录,但终归能挖掘出自己潜力,实现更好的自己。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动,下面就跟随着我们智坤教育来领略这些人的魅力:

  2月27号晚上,央视一套在黄金时间播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让去年一年中,最令人感动的中国人走到舞台前,这其中就有来自天津的“同桌妈妈”陶艳波,她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16年陪伴成为孩子的耳朵,用行动诠释了“母爱”二字。

  16年陪伴有了“答案”

  今年49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令陶艳波感到幸福和宽慰的是,今年6月,杨乃彬就要正式从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毕业,她16年的陪伴有了最好的.“答案”。与此同时,让陶艳波意想不到的是,通过基层推选,她成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并最终成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春节前夕,他们一家三口赴北京参加了颁奖晚会的录制工作。

  录制前,主持人白岩松和敬一丹询问她:“陶妈妈,辛苦了这么多年,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陶艳波回答:“不敢提要求,现在心里就一个心愿,乃彬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希望社会上能给他平等的就业机会,让学成的孩子能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做儿子的耳朵向导

  在大学里,杨乃彬和所有正常学子一样,已经通过了60多门科目的考试,每年都能拿两个奖学金,学习非常刻苦,这其中,陶艳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令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到北京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成为孩子的同桌,帮孩子记笔记。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四,母子二人一起学习。而乃彬也坚强地依靠辨认老师的唇语加看妈妈的笔记学习即将顺利完成学业。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

  有一线希望就别放弃

  现在,陶艳波最盼望的是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而乃彬则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录制现场,陶艳波告诉主持人,其实,自己还有一个“要求”,“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孩子他爸爸一人打工供我俩上学,他更不容易,希望丈夫能一起上台领奖。”尽管奖项是颁给陶艳波一个人的,但荣誉属于这坚强的一家人。主持人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参加完颁奖晚会,陶艳波告诉记者,很多家庭因为孩子有残疾而遗弃孩子,她想用行动告诉更多人,只要有一线希望,身为父母就千万别放弃。“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拥抱他、欣赏他。”

  3月3日是爱耳日,陶艳波也呼吁,凡是因为幼年时期药物过敏等原因导致后天失聪的孩子,应该及早科学治疗、佩戴人工耳蜗,这样才能更好地重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我校会集体观看《2009感动中国颁奖礼》,心中是一片激动与期待。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神,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孟祥斌,一名中国的军人,在他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了救一名落水青年,不顾自己身有疾病,不顾自己的安慰,立即跳水救人。然而最后落水青年得救了,而这位可个可敬的英雄,却将生命舍给了冰冷和喝水。我仿佛看见孟祥斌的女儿提着爸爸的鞋用嘶哑的声音喊叫着“爸爸,爸爸……仿佛听见孟祥斌妻子悲哀的大叫“孟祥斌跳河救人死掉了!”在我看来他不仅是失去至亲的心痛,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迷惘。我们为孟祥斌鼓掌,我们被孟祥斌感动,我们为这个人民的子弟兵,为这个人民的好儿子而骄傲。感动,长存……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陈晓兰,她无私无畏地坚守医德,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良知。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良知,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个医生所具备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惊讶地发现,在中国,这种良知竟少得可怜。陈晓兰现在已经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当她喜欢当的医生,不能帮助人们救死扶伤。然而这个勇敢执着的医生,却拥有着高于常人的品质和精神。在全中国人的心中,她是我们最负责,最好的医生!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我们身为中学生,无力是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人有七情六欲,当爱汇成长河,我们便会潸然泪下,历史不能磨灭它,时间追不上它,它是爱的延续。

  马兰,顽强地生长在戈壁,娇艳欲滴。林院士就在那里进行核试验工作。林院士的爱国之心天地可鉴,那天,林院士光荣殉国。在重症监护室中,以为目光炯炯的老爷爷坐在桌子旁,苍白的手握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这正是林院士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时刻。护士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林院士躺下,现在的身体不适合长期坐着。但林院士坚定地回答:“不,我不能躺下。躺下是病人,坐着就是正常人。”但是在晚上20点15分,林院士含笑告别了大家,告别了人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就像马兰一样:纵死终令汗竹香。

  一位中学的语文老师。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但却让我们从他身上找到孝的足迹。“小时候,妈妈用这条布带背着你;长大了你用它背着妈妈。”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每天上班,陈斌强都会带着母亲。看到那一个个象征着爱的动作,一条布带将母子紧紧拴在一起,让我们的心荡起层层涟漪。为了照顾母亲,他受了许多人不为人知的艰辛。“我知道她可能不知道我是她儿子,但我只要她知道这个人对她好,就是我最大的满足。”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的孝令我们的心灵为之一颤:孝更艳伦足可矜。

  沿着长河,寻找爱的足迹,它虚无而飘渺,但又让人觉得温暖而真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辽宁丹东宽甸县宽甸镇中心小学五年级:陈晓

  感动萦绕_观《感动中国》有感_450字

  如果怀恨是斤斤计较,那感动就是大公无私;如果怨恨是胆小如鼠,那感动就是大义凛然;如果抱怨是娇生惯养,那感动就是自力更生……

  自从看完《感动中国》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感动在此刻!那位拥有坚强而又脆弱生命的女孩,她叫何玥,因患上了脑瘤,12岁去世了。诊治不好的何玥,要求把别人捐给她的钱再捐给她更需要钱的人,还要求在她死后捐献器官给医院。看到这时,我心头微微一颤,对她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虽然我和她年龄差不多,但我却没有她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她做的一切,有的大人或许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学生呢?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哭着离开的,有太多的不舍,永久成遗憾了,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笑着离开的,这短暂的旅程,温暖缤纷,有爸妈疼你的样子,你去的`地方很远,爱的呼唤已听不见,虽然闭上了眼,可在人们心中,你永远微笑着面对一切……

  感动在此刻!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在绝望时,为别人送去安慰的话语;在哭泣时,为别人擦去眼角的泪花。我想,感动就在这不知不觉,不声不响,无声无息中闪动了。

  一个新生儿的降生,让你感动于他的到来;一个成功人士,让你感动于他的坚持;一个为人们奉献的人,让你感动于他的抉择。绚丽彩虹,白天黑夜,四季轮回,这些又怎能不感动?于是,我便让感动永恒萦绕于心间……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中华大地,万物生辉;万古精神,流淌于每个中国人民的血液之中,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每一种精神,每一种人格,每一种信仰,他们都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烙印在我们心底,镌刻在中华精神的史册之上。

  《感动中国》是我们精神文化传承的桥梁,是一代一代人产生精神相通共鸣的纽带。今年的《感动中国》令我大为感动,大为震撼。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共鸣感最强的莫过于我们的“巾帼英雄”我们的女前辈们。

  一展英风振世界。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30多年以来,中国女排是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女排精神更是一种跨越时代,亘古流传的拼搏精神。今年,中国女排再次以出色的成绩,顽强拼搏的精神荣登《感动中国》的颁奖台。在这个辉煌有力的中国女排名字下,可否深知?这是女排姑娘用一次次不为人知的血泪,一次次顽强不息的奋斗,一次次失败与困难的磨砺铸成的!她们也有低谷,但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她们也有失败,但从未一蹶不振,而是奋勇向前;她们也有苦痛,但从未轻言放弃,她们是一个顽强不屈的团体,更是爱国的“巾帼英雄”。

  两袖清风看中华。“像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珍宝”,第一次再踏进中华土地,你感叹道。伍淑清在今年香港叛乱中,看清现实,承受着被乱港分子打击报复的压力,毅然前往日内瓦,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让香港民众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祖国。她手携清风,爱中华,她是海外的“巾帼赤子”;她敢于担当,爱香港,她是刚烈的“巾帼女郎”。

  三顾人民不忘本。黄文秀高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归乡扶贫,尽管家庭经济压力巨大,她仍乐观面对。在她归乡一年多以来,她以自己所能帮助8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用一个女子的柔弱之力书写了生前最美的华章。她不求功名利禄,看淡荣华富贵,她的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今时代的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缺失的。她是“巾帼女孩”,是脱贫路上的“巾帼女将”。

  今天无论是致力保护敦煌、坚守文化传承的樊锦诗,还是澳门濠江中学传递民族薪火的杜岚校长,她们都是中华精神文化的发扬者。昨天,无论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捧起大唐锦绣江山的武昭仪,还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她们都是中华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今天和昨天,巾帼女将们展现出了不让须眉的担当,巾帼女将们把中华精神文化一代代相传,她们,挺起了国家脊梁,扛起了时代责任,肩负起了民族使命!明天,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姑娘们,更要做好中华精神文化的继承者,在我们身上也要体现“巾帼何须让须眉”的女将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这是黄文秀姐姐日记中的一句话。的确,我们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未来长路漫漫,但请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看我中华女儿,巾帼亦不让须眉!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段爱平基层村官,努力改变乡村面貌奉献自己,随着时光地雕刻,脸上已显示着道道皱纹,患了癌症的她,已经非常虚弱了,但她并没有被打败,她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永远留在村民心中。以前,段爱平在一个薪水较高的地方工作,慢慢的,自己积累了百万财产,但是,她并没有花费在自己身上,全贡献给了村民,如今,她已经无家可归,在居民家中生活。

  在视频中,有两个镜头让我难忘:一是在段爱平修学校之前的学校,破破烂烂,房顶还破了一个洞。第二是修后的学校,水泥砖搭成的房子,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干净的课桌在教室里。

  献给她的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的确,段爱平所在的村庄正在一步步发达,她的积蓄却在一步步减少,曾经当过一会儿富翁的她,已经成了穷光蛋。她一心为民,不顾一切地帮助村民,她伟大的形象也已经刻画在了村民心中。

  我觉得,段爱平一秉至公的行为值得学习,我们也应该献出自己一份份爱心,她也说过,她奉献出去的爱心,村民们也用实际行动一一回报。段爱平虽说已经很穷了,但我认为她依旧是一个富翁,她有无数个爱心已经发放,还有无数个爱心在等待,她有用不完的爱心。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目中。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断回荡,呆望远处,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部《感动中国》的影片,令我充满无暇的联想和深思。

  在此次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见义勇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xx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而这些年,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为儿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方俊明很傻,为何救人没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烦,活受罪。而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在他心中做这件事也会有自己的理由,那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在漫长的岁月中饱受委屈。面对家人,却不愿拖累,结束生命却终应无果,他不后悔那次行动,即使不是这样,如果当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见死不救,这是否有唯呢?生命宝贵,也只有一次,历尽艰辛,这一切都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在他背后他承担了许多,也许不为人知,可是谁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含泪看完了20xx年《感动中国》,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让我热泪盈眶,我的心也久久难以平息。

  我说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三个人吧。

  第一位是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老师。那个学校里只有她一个老师,每天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恶劣的环境她却从没有想过要放弃。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了,她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可她想,若是她都退休了那谁来教这些乡村孩子知识,让他们出人头地走出大山。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当这些学生的'支妈妈'。她告诉我们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您是一位好老师,但却不是一位好妈妈',我可以看出支老师对女儿满满的愧疚但又无可奈何,看到这我的眼泪也随支老师一起落了下来,当时我就特别佩服这位老师,我感觉如果是我可能会去但是要我坚持36年我绝对做不到。虽然支老师已经老了,但她那两个麻花辫依然告诉我们她那颗年轻的心依然砰砰的跳动着,如同刚生长出来的树苗朝气蓬勃。

  第二位就是火海救人的王峰英雄,38岁,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在20xx年5月18日凌晨,王峰租住的一栋民宅突发大火,他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我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脚印心里一阵难受。都说好人会平安,但是最后他还是去世了。在采访他妻子的时候,他妻子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他的父母已经哭的泣不成声,哽咽的说道''有这样吗的儿子我们骄傲'。过了不久,他的父亲也去世了,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他夫人的身上,希望她们越来越好。

  第三位是帮助困难病人的医生梁益建,他是一位医学博士,在四川一家医院的骨科主任。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他不放弃每一位患者,也有更多的患者到他那里去求助他,在20xx年,他遇到一个年轻患者刘正富,当时即给他许诺,“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 1年后,他驱车7小时,去木里县接刘正富,并为他实施了手术。为了给这些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博士团队从20xx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作为正在学护士专业的我,向这位无私的梁益建医生致敬!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当他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时,人们都为之感动,感动的不只是那优秀的品质,还有那无私的爱。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在水里如同风一样的男人”

  7月20日早上7点,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陈陆带领大队指战员前往石头镇同心村救援,那里有上千人等待疏散。

  当晚6点10分,陈陆在朋友群里上传了一段视频:他从洪水里捞到一只小龙虾,乐道“还有意外收获!”视频中,救援船轰轰作响,水面上浮出许多白色泡沫。

  30分钟后,同行的大队长方锐和陈陆先后传自拍到群里,两人套着鲜红的救生衣,45度面向镜头。朋友们发表情包夸他们帅,陈陆回复:“虽然不帅,但是两位在水里如同风一样的男人。”

  陈陆和朋友们有一个微信群,群名叫“快乐!干活!”,22号他失联后,刘书虎把群名改成了“思念我们的好兄弟”。

  朋友刘同乐说,陈陆和朋友聚餐,“话题永远不变”,只聊历史、带兵。他爱看《亮剑》,喜欢李云龙,没有太多爱好。

  7月21日晚上6点,同心村所有百姓疏散完毕。陈陆的膝盖肿得更厉害了,腿痛得没法弯曲,满身起红疹。邵将又一次提出要换下他,他还是不同意,只说下水时把随身带的皖烟打湿了,问邵将要了根烟抽。

  此时,大队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白湖镇有发生溃口的可能性。陈陆又立即带队赶住白湖镇。

  到达白湖镇后,他们搞了些庐江特色的米面充饥。陈陆特别爱吃米面,平时吃两大碗不在话下。那晚他吃了半碗就放下筷子,只是吧嗒吧嗒抽烟,连抽了四五根,弄了两块凉毛巾来盖在膝盖上,还挺乐呵地对邵将讲,这毛巾一盖上去就发烫。

  晚上11点多,邵将用皮卡车将陈陆送回大队。此时他的腿已肿到发紫,毛巾、冰袋都不管用。邵将提出给他炸点他爱吃的.臭豆腐,陈陆只说没胃口,勉强吃了桶泡面,便一声不响地坐着。

  那晚他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凌晨1点多时,邵将看他房间的灯仍然亮着。

  在队五年,陈陆很少回宿舍睡觉。他的办公间在三楼,不通风的里间改成了小卧室,只摆得下一柜、一桌、一张小床。他常年睡在那里,一来工作方便,二来离楼下队员们的宿舍近。

  消防站24小时接警,半夜出警时,陈陆若不跟随,则必要等队员们归队才睡觉。教导员办公室的窗子正对着消防大院的门口,不等消防车开回来,窗户里的灯绝不熄灭。

  徐长青认识陈陆15年了,两人尚未共事前,他对陈陆的印象是毛头小伙。那时候陈陆刚毕业,又因为在合肥长大,本地朋友多,休息时会与朋友聚聚。

  20xx年12月,陈陆和徐长青调到瑶海中队分别担任中队长和指导员,徐长青非常明显地感到陈陆变了,“责任心和事业心越来越强。”晚上出警回来得再迟,第二天早上6点出操,陈陆准保第一个站在训练场上。他家离中队不远,直达的公交车十几分钟就能到,但他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那会儿他刚认识妻子王璇,“明明应该正热恋的时候,但很少出去约会。”

  陈陆和徐长青任主官前,瑶海中队的排名是倒数。20xx年后则成为前三。“一个单位的风气是很重要的,他把训练的氛围带得特别好。”徐长青说。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3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医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只有一位医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兰老奶奶,她是一位妇科医生,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去医治那些妇女,却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间盘突出的病人。曾经有多少婴儿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医生中一块不倒的铭碑,给所有人都竖起了榜样。

  有这样的一位老爷爷,他已经快90岁了,他的每次汇款虽然都是用几十来计数的,但这些钱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饭菜中节省下来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里捡来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为持生活,他的钱来之不易,是自己捡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塑料瓶,去卖掉后换取来的辛苦钱,他自己不用这些钱,却用这些钱去汇款给那些捡来报纸中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政府给他的补贴费也存着不用,等到足够了,再去汇款。他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他就是饱经风霜的刘盛兰老爷爷。他的汇款是给所有中国人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他们虽然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但他们的贡献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他们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4

  十个人,十段故事,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我接触不到,无法想象他们的伟大,处境完全不同,又怎能体会?但是何玥,我却能真正体会到她的不易。

  死,对我们来说,这是多么遥远的一个字眼!无法想象它是如何降临的,或许,它离我们还有无数个光年的距离,而它与病床上那个瘦弱的人儿,却是无比贴近,死神的镰刀,随时随地会夺取她的生命,她与死神抗争,争夺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或许只是为了完成遗愿,凭着执念坚持着。

  她的愿望——捐献器官。得知将死,她脸上没有惶恐,没有惊慌,甚至连一丝理所当然的难以置信都找不到。平静,平静得让所有人都震惊了的一句话从她口中逸出:“我死之后,请把我的器官捐献掉。”试问,她要有多么强大的承受能力,才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番话?!

  那一天,死神带走了她的生命,那短暂的,只延续了十二个春秋的生命!

  她父母妥协了,她的意愿,被他们理解、实现。

  她唱着《五星红旗》离开人世,五星红旗为她骄傲,中国,也为她骄傲!

  生的`平凡,死的伟大!八个字,概括她一生,简单,而又轰轰烈烈。

  她,也只是一个孩子,与我们同龄的孩子!她不是不害怕死亡,只是,她有勇气去面对!

  我自问,没有勇气让刀子划过我的皮肤,那森寒的、让人不寒而栗的刀锋是怎样划过身体,我不愿去想象,即使那是在离开人世之后!

  何等坚强的内心、何等坚定的信念铸就了这个女孩!那瘦弱的身子里,强大坚韧的魂魄令人无法直视!

  她的坚强,并不是看透了生死,而是因为她已经考虑清楚要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于是,她选择了坚强。

  我或许早已吓得双唇惨白,双腿发抖,面无人色,她却能平静地接受,并且想到自己能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最后的力量,抱着对祖国的热爱,怀着身为少先队员的骄傲,静静离开,甚至不求人知道……

  ——同样是人啊!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将国家收入纳入口袋,而她,如此平凡,却为国家奉献出了一切!忍不住问:他们,真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吗?

  有人,能笑谈无辜的人的生死,心安理得地做着人神共愤的事,有人,却为了延续一两个人的生命,双手献上一切!

  为何那么多“人”,活了那么多年的“人”,学会了中饱私囊、勾心斗角,还比不上那个纯粹的、瘦弱且强大的小女孩……

  胸前的红领巾似乎蓦地变沉重了,何玥让我明白,它代表着的,是责任!

  社会,各种人都有,无法强求所有人,但至少,我可以要求我自己向她学习!

  我固然做不到如此伟大,但至少,当老人摔倒,我会扶起,即使那是碰瓷,人,不能对不起良知,我没有善良到像何玥一样,贡献出一切,但却能对得起良心!

  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相信,何玥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在人们心中,她的器官,在别人的体内散发着活力,她的精神,会以一种永恒而深刻的形式,活在所有知道她事迹的人心中,唤醒中国人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她,还未曾离开!

  她多么傻,为国无私奉献,却连一丝报酬都没有拿到,但是,她傻得可爱!她傻得令人敬佩!她,是中国的骄傲!相信,也是人类的骄傲!

  请永远记得,这个纯洁善良无私坚强的女孩,将她的名字刻在心底,她叫——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