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08-05 08:24:4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

  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此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于纸上,动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了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作者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得感人至深,全书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作品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读者对话。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2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xx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3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写的名著,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书中的第11条“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条实际是说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才能把知识理解透,掌握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了每一位教师都到过的现象: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什么呢?这里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的因果关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等。这里是说不管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都要布置一些实际作业。我对“实际作业”的理解是实践性的作业,操作性的作业,知识运用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运用中思考知识,掌握知识。

  这条建议就是说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学生可以用这些空白来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这样看来一堂塞得满满的课,也许不是好课,要张弛有度。

  还有读到《给教师的建议》的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综观全书,关于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可把作者的建议归纳成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第二,一个学校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第三,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第四,必须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第五,必须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

  好书不厌百回读,今后的工作中,我应把《给教师的建议》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常读常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4

  寒假前,我们学校发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我利用寒假认真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这本书,对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很有帮助。我对第一章“儿童是谁”中的第八节“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第二章“儿童文化”很有感触。

  一、儿童获得文化的途径。

  从儿童期的特点看,家庭是儿童文化习性获得的最重要的文化场。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儿童不仅从这里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也从这里获得对外界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因而,家庭是人的一切发展的根基,是人一生中精神世界及行为方式的第一源头。家庭对儿童文化习性获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的熏陶与继承,包括民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由于家庭对人的影响的首发性、直接性、深刻性和长期性特点,家庭成为了儿童文化习性获得的第一影响源。

  当儿童学会走路,他的`活动范围即从家庭迈向了社区,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比如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等,但这时儿童是作为边缘人、旁观者的身份参加的,他对文化的感受与理解,更多的是通过模仿和熏陶而获得的。

  当长到一定年龄后,儿童便进入幼儿园、学校进行学习时,儿童的身份与以前不同,这时他是作为学校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的。学校则通过教育帮助儿童获得相应的文化习性。

  此外,个体的人格倾向、主观的文化体验以及文化选择,规定着个体与外在文化环境互动的水平与结果。个体与外在文化环境互动的水平可分为自在与自觉两个层次。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儿童个体与外在文化环境互动的水平处于由自在向自觉水平过渡的阶段。

  二、儿童文化要顺应儿童的天性。

  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因此,教育必须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才能发挥自身的功用。天性是不可教的,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有学者提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以人的天性为根基为前提的。天性的生成是由生命的进化历史决定的,是经自然选择的,因而是自在的合规律合目的的。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人的天性,教育应当尊重天性。

  儿童文化习性的塑造,首先应当了解儿童,了解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需要与成长的规律。蒙台梭利将儿童的需要视作来自生命的呼唤,认为孩童成长为大人是借助于一种神圣的力量。所以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教师与成人所做的干预必须是“间接的”,是一种充满敬意地等待儿童成长的过程。她说,“让我们‘释放’这个生命去成长,只要是对他好,让我们当个安静的观察者。”,因此,顺应儿童天性,成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观察者,一个儿童发展需要的研究者。

  三、我们要不断更新儿童成长的文化场。

  儿童成长的文化场是一个大的教育空间,包括正式教育空间、社区教化空间和家庭教养空间。现在的社会文化使得原有的文化场以及其间的文化关系发生了巨变,昔日一元、静态与封闭的文化场,成为了多元、动态与开放的文化场,文化间关系由疏远、隔离与封闭走向了开放、沟通与互动,这些变迁导致原有大教育空间的震荡,对一直以来习惯于自在状态下的儿童文化习性的获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大文化指的是精英文化,小文化指的是乡民的生活文化,不同文化间应当互动互补、和谐共荣。现在的儿童成长于其中的文化场是一个“大文化”与“小文化”共同作用下的文化场,包括了托幼机构、学校、社区和家庭等。有研究显示,根据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标准,中国托幼机构的一切都是严肃的、墨守成规的,过分注重学业方面的问题。在日本的幼教机构中,儿童的活动是没有受到控制的。美国的幼教机构将社会价值放置于自由、独立自主和个体之上。这个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文化与包括幼教机构在内的各级生态系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并通过微观生态系统影响儿童的行为。幼儿园课程是影响幼儿的重要因素。因此,更新幼儿成长的文化场应当从这些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着手,关注其中文化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从而来不断更新儿童成长的文化场。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5

爱的教育》二月的故事。十日,泼来可西和卡隆到我家玩,我开心极了。泼来可西很喜欢我的那辆玩具火车。我把玩具火车送给了他,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十六日,我知道墨水瓶的意义,编号78的囚犯在监狱里非常用功,他送给他的'老师墨水管,后来转到威尼斯监狱了。每月故事写了一个少年把一个病人当成了自己的爸爸,并用心照顾他,他真正的爸爸出院了,那个病人最后脸上含着微笑安心的去世了。我们要向安利柯一样,好东西给大家分享。向少年学习,关心别人,给大家温暖。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6

  我们班的孩子十分热衷于建构区的材料,每每区域活动时间那里总是客流不断,平日里短短的过渡时间,孩子们也总要去摆弄、欣赏一番。男孩子喜欢搭建不一样款型的军事武器、建构各种堪比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则偏爱搭建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照相机。

  在开始玩之前,他们会为自我的创作“储备”足够多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专注于两手之间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我是蹲着还是席地而坐。我常常会被孩子强大的兴趣和专注度所折服,可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孩子们过于的专注常常忽略自我在搭建时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却忽略脚下被踢开的积木。在结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为了保护自我的作品都不舍得离开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记了还有积木被遗留在建构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积木便由此产生。

  当应对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积木,我们很难再辨识出这是谁拿到那里来的.,如果问“是谁玩的”,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这样的查案似的问题基本是过场话!前期,我们的策略是要求“但凡进入建构区游戏的幼儿都要一齐收拾”,但时间长了,便发现每次在那里收拾的总是几张同样的脸孔,有时甚至他们没有去玩过,也会因着“喜欢收拾”而进取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却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当然的不收拾了。对于此能够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收拾问题是有着不一样原因的。那些“喜欢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大班时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

  以及满足当下被教师认可而获得成长满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脱说“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为他们收拾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二是因为他们在对物品的归属意识上很明确,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三则有可能是他们职责感的萌芽相对晚些。

  由此,我所想到并实施的策略基于“行为后果法”产生的——把没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让幼儿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关注教室里还有几箱玩具,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幼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出现,能够有多一点对团体物品的职责感!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7

  天看了家庭教育里的一段内容非常有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

  这段内容主要讲了五个问号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划态度方面依照这样一个规律:询问并引导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下次适当的延长时间,逐步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不唠叨只问了五个问题,这位家长就让孩子养成了规划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呵呵,会继续学习的。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8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爱的教育》里面一篇文章“开学第一天”。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安利柯觉得学校没有意思了。

  开学第一天,母亲送安利柯去上学,街上到处都是去学校的学生。到了教室,安利柯的老师很伤心,不能再教他了,而且安利柯三年级的一个好老师,再也见不到他了,来的却是个非常严格的新老师,还不带笑容。因为好老师走了,安利柯觉得学校没有从前有意思了。

  放学了,他一见到母亲就亲她的手,母亲说的一句话,让我难忘:“看起来严厉的老师,往往是最热心的。”我真后悔以前怎么对待老师的。

  相比安利柯,我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时候,我不珍惜以前的老师,就不听他们的话,结果再也看不到了。而且如果有非常严格的老师批评我的`时候,我还会赌气。跟安利克相比,我的表现差多了。

  我明白了,无论老师严不严,好不好,都不能一批评就赌气。我们去学习,被老师批评是应该的,我们要有谦虚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知识。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9

  4月,我有幸拜读了名作《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是由加拿大教学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教授合著的。这本书和以往我所读过的教育方面的书截然不同,作者不是一味地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感知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全书共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却又围绕着关键词“敏感”“机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正如书中所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范梅南只是想改变,哪怕是一点点我们对孩子的看法、对教育的心态。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看似无心,实则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做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书中提到每个孩子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尝试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记得在一节美术课上,有个男生美滋滋地来交作业。我一看他手中的作业,线条很乱,造型也不准,心中有些不高兴,心想:画成这样还美滋滋的。心里这样想着就随口说:“你画的是什么呀?你都没有认真画?”说着就在他的作业中改动了几笔。没想到他十分不高兴,一扭身就回到座位了。看到这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办公室我还在想那一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我发现孩子的绘画能力需要培养,是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表扬中成长起来的。当孩子们美滋滋地向老师展示作业时,内心需求的并不是指导和挑剔,而是想诉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其实每个同学都渴望被“看到”,能得到老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孩子来说,就有可能铭记一生。

  这本书让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育,作为直接和学生接触的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独特性,教师应该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敏感,要个别学生个别对待,走入到当时的教育情境中,真正地关心孩子的所作所想。范梅南教授将以上思想发展为一门学问:教育现象学。它和以往的教育学观点不同,不是关注一些量化的过程和结果,如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关注更隐性的方面——孩子的内心体验,总之,它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和孩子相处的学问,这是教育现象学对我们现行教育最可贵的建议。

  总之,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用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来作为结语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0

  在我大学时期的教育学课程上,在老师的推荐下读过这本书。如今踏入教师队伍再次重温,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书的名字很通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这个浅显的题目包含了三个关键词:整个,心灵,献给。由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它们对应的三个方面:“整个”,不是一部分,说明没有保留,完完全全地交出去;何谓“心灵”?这里我把它理解为爱心和灵魂。要我们教师交出去的是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这很宝贵;“献给”,意味着我们的恭敬和诚意。我用拆解词义的方法来解读这本著作的题目,而这也恰恰是书中所包含的三个最主要的层面,也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用他本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三个要求。以下逐一展开。

  一、让无私融入生命。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成是一项机械的程式化的工作来做。孩子的个体有差别,教师也会机动地处理教学和行为事务。教不难,难的是育。我们能不能把孩子当成花圃里的幼苗来培育,怎么培育。浇多少水才合适,日照时间要多长,旁枝如何修剪,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思索,充分地花时间。这就要求老师的无私品质,一次两次我们都可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真正发自内心,源于生命的。而这种无私,来自于我们对于一群小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孩子调皮健忘的天性常常会让很有耐心的老师都颇感力不从心,有时候真想撒手放任,在无奈之后重新捡起耐心,又会发现对孩子的感情与当初相距甚远。所以只有把无私融入生命,把学生习惯成孩子来呵护,才能使教育本质的光芒绽放。这一点都不容易,需要长期的自身修炼。

  二、给他们最宝贵的。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很少会和孩子们坐下来聊聊天。总觉得他们和自己的想法差别太大,有了时间的代沟。“你哪怕把心都掏出来给他们,他们照样视而不见。”有的老师比较直白地表示。“没心没肺”,也许是很多老师对孩子们一致的看法。我初踏入杏坛,没有丝毫的教育教学经验,凭借着一腔忠心和热血在慢慢摸索。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也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而每每这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他们十几年前的教诲是我最直观最亲切的引导。其中尤为深刻的是我一两年级的数学老师,她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两年间,我记得每堂数学课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她都会空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和我们对话。有时候会跟我们讲一两则励志的小故事,问问我们的看法;有时候会让我们说说身边发生的事,自己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事例,让我们注意安全。有时候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她是怎么做到跟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做如此深刻的对话的?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他们的想法有那么重要吗?

  而事实上,那两年的课前对话,我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我甚至能想起她看着我们交流时,面带笑意,微微颔首的神情。能有这样的.回忆,这很奇妙。而当我深入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时,我才豁然明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那位有着大智慧的数学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的那位数学老师无疑是做到了,她给了我们爱心,所以当我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稚嫩观点的时候她丝毫没有觉得嘈杂;她给了我们灵魂,这才让她坚持每节课都给我们做宝贵的人生启蒙。

  她把我们当作成人来对话,才让我们通往成人的道路充满阳光;她深信当年的我们有着深刻的记忆,才让如今的我们记忆深刻。

  三、期待真诚的浇灌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教师的角色似乎总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往往不愿意去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觉得幼稚。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想法却很执着,他一直觉得,只有成为孩子朋友的老师,才能在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远。“亦师亦友”,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被升华的命题。如何做到?两个字——真诚。不欺骗,不隐瞒,孩子们迷惑的时候不自大,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不退缩,有这些就够了。孩子们单纯善良的个性会让真诚的浇灌开出格外明艳的花朵。假如放下我们老师的架子,陪孩子们踢踢毽子,跳跳皮筋;假如我们放下已有的知识面,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困难,协助他们一起解决,我们就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些由于实际教学的操作,同样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相信,用真诚的态度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一定会接受,也一定会有共鸣。

  总而言之,不管是用无私去奉献最宝贵的财富,还是用真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归为一点,就是“爱”。因为一个爱字,让所有的未知都变得清晰而明朗。套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前言部分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1

  午后的阳光异常温暖,手中轻抚着《爱的教育》。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了,每次读完心里总有些丝丝的感动。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充满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感人至深。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爱的教育》?题目吸引了我。爱,是什么?什么是爱?

  爱,如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就像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爱:夏天,冰箱里会有好多冷饮,怕我们热着了;冬天,会都叫我们穿一件衣服,担心我们冻着了… 这一个个不经意的举止,都包含着父母对我们的爱…..从书中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害怕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这些,都往往被我们忽略,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认为是最正常的,可是,如果你细细体味,你会感到:人生多么美好,充满着爱。

  在《爱的教育》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可‘爱’是宽广无边的.我常常在想,"爱是什么"?可是,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明白爱的意义——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爱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课。“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挫折,困难,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时,我们常常会怨天尤人,感觉这世间的一切都不如愿,感觉自己是一个人,是孤独的,没有人在乎自己,爱自己。甚至有些人会自杀…..这些人多么可悲啊!

  记得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来自高知识份子的家庭,最后崩溃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孩子字打出生时,家长给他营造的是理想的教育世界,在他的世界里,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好的。当他一个人去上大学时,身边的人都变了,他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虚伪!甚至觉得周围的人是多么丑恶!他不能接受,就崩溃了。这则新闻告诉我们,父母只在意了教育,没有告诉孩子

  ——只要有太阳,就有阴影。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到那份极为普通的一份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难道不是嘛?

  午后的阳光依旧灿烂,抬头仰望太阳,她依然灿烂,温暖。这时,我明白: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要用心体会,爱就像阳光一样永远围绕着我们……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2


  最近在蛋蛋妈妈的督促下,我认真读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引人深思,击节叫好。难怪这本书作家出版社半年内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让我评价一下,这的确是我读过的儿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因为是个人经验的描绘,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难得的是,作者是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有着很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本书与其是说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终日与电视为伍,那么又如何能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们的话?这些道理一说就明白,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书里面详细给了我们指导。

  读尹建莉的这本书,深深体会到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比如在和孩子共同吟诵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岂不是也再次被诗歌的美所打动?我读到和孩子一同读古诗的那篇,甚至也盼望和孩子读诗的情景。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为生存而忙碌,多长时间没有读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离开我们多久了?

  这本书通篇有一个主题,我特别赞同。那就是要先教会孩子做人。比如写作是一件要讲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没有真情实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楼阁。所以作者提出要“说真话”,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是迎合别人去瞎编烂造。没有“道”,诓论“术”。有时候我读着这本书很感慨,让孩子说真话,我们大人又有多少时候在说真话呢?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的是技巧,有时候其实是勇气啊。

  书里倡导的一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做你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个精彩的人。兴趣是引导我们最好的导师,无论何时都不能以抹杀兴趣为代价。在尹建莉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看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归结起来大部分都是如何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维护这种兴趣。

  教育孩子的一个出发点是要尊重孩子,让他感受到关心和爱,引导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强行接受我们的.训诫,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尊重别人,爱别人,与这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人。

  尹建莉说得很对,不过还可以继续拷问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这样做,那就是较低的层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释得很简单,也许孩子的肉体来自我们,但孩子的灵魂却来自上帝,他和我们一样是上帝的孩子,在灵魂上是平等的个体,所以我们没有丝毫的先天优势去控制他驾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样对待他,在和他的互动中一起成长。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发点。

  凡事最终都要归结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这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带来的更深刻的启发。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3

  一本好书,犹如一轮太阳,将阳光洒遍世界,带给了我们光明的同时,也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让人读了就会难以忘怀。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来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书中有许多我们认为很平凡的人物,像烟囱扫除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等,这些故事里面都荡漾着对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蕴藏着感人肺腑的力量。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抄写员》这个故事。

  叙利亚是小学的'五年级生,家里十分穷,父亲在铁路做雇员,叙利亚家里还有许多弟弟妹妹,只靠父亲的这点微薄的工资是不够的,叙利亚的爸爸在工作之余还兼职做抄写员赚钱。

  叙利亚不想让父亲这么劳累,就想去帮他。于是,他每天晚上十二点就从床上爬起来,抄纸条,但是,这样的深夜工作严重影响了叙利奥的睡眠,这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严重下降,父亲再也不管他了,可他为了帮父亲赚钱还是坚持天天深夜起来抄纸条,直到知道父亲发现了这个秘密才发现错怪了叙利亚,懊悔极了。

  当我读到:“叙利亚的父亲不再管他了,可他为了帮父亲还是坚持天天深夜起来抄纸条。”时,我真敬佩他,要是换作我,我一定会受不了而把真相说出来。

  读了这篇小文章,我想起了一位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话:“爱是恒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不移动,爱就是充实了生命,正如盛满了酒杯。”

  叙利亚为了他的父亲愿意把自己的痛苦埋藏在心底,说明他是多么爱自己的爸爸呀!我也要像叙利亚这样从小就会帮父母做事,有责任感,做一个会关心人,帮助人的小主人。

  爱是伟大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像小叙利亚一样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篇14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

【教育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育的读书笔记07-23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06-29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06-25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11-20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1-15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07-25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08-08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08-23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