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常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下课铃响后,孩子们都蜂拥地从教室里跑向操场,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打球的、踢毽子的、抓石子的、放纸飞机的……一个个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地玩啊、跳啊,那种快乐和开心的劲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连在课堂上睡觉的孩子,此时都活跃得不得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呵呵,只要你走进美国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所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就会知道答案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而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让教室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雷夫静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重在教育的过程。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56号教室中他和学生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师身上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教室与操场原来有如此大的'差别。
为何孩子们在教室里没有操场那么活跃,操场上总是热闹非凡,课堂上却总是死气沉沉?雷夫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很多教室都存在下列不良现象。
一、教室里伤害现象大量存在
雷夫老师说,“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的确,教室里老师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然而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老师的盛怒……
是啊,如今教室的管理很成问题,伤害现象无处不在。首先是部分老师时刻无情地伤害学生,比如,打骂等体罚学生,大声吼叫学生,生气不上课,对学生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不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让学生重复抄写作业。凡此种种,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预计的,也许体罚学生的伤害能够看见,但是精神伤害存在于无形之中,其危害更大。
其次,学生之间互相伤害,比如,相互打架和谩骂,瞧不起成绩差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相互之间的歧视和孤立。如此等等的现象,没有哪一间教室不存在,都会让学生感到害怕,受到伤害。
二、教室中贿赂行为比比皆是
“如果你今天背来了课文,我就奖你一个练习本,读后感《让教室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语文老师经常这样说;“这次乒乓球比赛,我们班能够获得冠军,我就组织大家去野炊。”班主任经常这样说;“如果这次考试,你考到了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玩具。”家长们也经常这样说。这种以奖励作为“诱饵”来让学生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任务,达到要求的现象,在如今的教室,谁也否认不了它的大量存在。所以,孩子背书不是真正掌握文章的优美词句、体会感情、练习语感,而是为了得到“一个练习本、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孩子完成作业,不是为了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物质奖励。
雷夫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教室贿赂行为”!其实,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这种做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对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因为这种做法否认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的教育思想,这是教育功利化的集中变现。
三、教室里讨好之声不绝入耳
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少的心理需求。可是这种心理需求,在教室里往往成为了一种“讨好”!一个孩子在一边卖力地读书,一边用眼瞅着老师。这时老师如果点头微笑,孩子就会读得更卖力;如果老师不予理睬,孩子读书的声音马上就会小下来。这个孩子读书的目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需求,而是为了得到老师奖赏,他大声的读就是为了取悦老师、讨好老师。其实,在教室里,很多时候也存在着老师“讨好”学生的现象:这次考试大家考得好,我就带你们去春游!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好成绩,就用“春游”做诱饵,来“讨好”学生。雷夫老师并没有否认教室了里这种“讨好”的作用,无论是谁,在这种“讨好”中都付出了努力!但是,教育不是为了相互讨好,而是要学生内化为自己真实的行为。
真是不读不知道,读后吓一跳。第56号教室所列举的不良现象,很少有老师否认得了。要想教室成为学生温暖的家园,我们老师就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要懂得决定教室的尺度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要用自己的面貌来改变教室的内容,要用自己的气度来提升教室的容量。我们教室要摈弃害怕,建立信任,老师要“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我们的教师要抛弃“贿赂”,就要让学生明白“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我们还要学习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的精神,现在我们很多老师也被社会上很多现象同化了,不敢讲真话了。雷夫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没有“倒吃甘蔗两头甜”的感觉;当你静下心来回想过去种种,会发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比较多;当一个老师,真的很痛苦;成功没有捷径……这一句句真话,震人发聩,让人听来内心的浮躁顿时变得平静了:教育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让教室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教育才会变得真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上帝”,始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要时刻牢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对待“上帝”,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读了列那狐的故事,我觉得列那是个狡猾的狐狸,它捉弄别的动物,却自己在那暗自偷笑,不过他也有倒霉的时候。但是往往比他大十倍的动物都斗不过他,连他的舅舅叶森格都被他捉弄了数十次,他靠自己的计谋去制服别人,去对付别人,因此狮子国王很重用他,他总是用花言巧语去迷惑狮子国王、王后,使得狮子国王、王后更加重用他。列那狐非常的狠毒,我们可不能做他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去害别人。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不知这样的事同学们见到过吗?
花言巧语所指的就是不真实得事,而说花言巧语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他们用不真实的好话去迷惑别人,只是为了得到利益,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见一些人,做出让我们注意不到的'事,而这件事也是美好的,比如:把塑料瓶子扔进垃圾桶,把看到的纸屑拾起来,副盲人老爷爷过马路…这些都是我们平常注意不到的小事,但往往是我们注意不到的小事,竟然促进了我们的文明发展!我们也应该做这样的人,做一个文明发展的好榜样!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看电影喽!看电影喽!”同学们高兴地都快把书抛向天空,来表达这种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兴奋感。这几天,我们就像农一样辛勤地播种,希望过后能有丰硕的成果丰收。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放肆”一下了。
可是,连电影都与我们过不去,放的竟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电影,真倒霉。
不过还好,电影里还有幽默的镜头。比如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弹棉花啊弹棉花”让我们捧腹大笑。这些是让人发笑的镜头,但有的镜头,却让人想起抗日战争的英雄们,他们与电影中的八路军相比,那些幽默的事情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一想起那个时候,我眼前总是一片血淋淋的场面,鲜红鲜红的血沾满了日本鬼子的双手。看见红色,我会想起红旗,会想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我为这些战士感到遗憾,以为他们无法看到用他们鲜血换来的祖国是怎样蓬勃发展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能够生活在中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想到这些,看到任何搞笑的.镜头我都笑不出来。
是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先烈们的生命上的,我们有何权利不珍惜现在的一切呢?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一部简单的故事,印证了人世间的冷暖。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在那个视金钱如上帝的年代,却有着一个为爱奉献一切的姑娘。她不惜与爱财如命的父亲发生冲突,把自己的全部金币给了堂弟夏尔,自己却陷入父亲的责罚和因此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她宁愿自己承受一切的痛苦,却把爱心留给世界。
我想起汶川大地震,多少人自己的家里遭到不幸,却强忍着悲痛,奔走在抗震救灾的前线。没有命令,没有金钱,有的是凭着一颗爱心,去撑起明天的希望。把痛苦留给自己,把爱心留给别人。
一颗宽容的心,印证了爱的无私。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得知堂弟夏尔为了金钱,娶了别的姑娘,她并没有过分激动,而是不动声色地帮堂弟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在她那美丽的外表下,同样存在着一颗美丽的心,一颗怀着爱的心。
想到这儿,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温和的笑脸。那是在开往澳大利亚的飞机上,一位白人少妇和一位黑人青年并排而坐,面对白人少妇的冷嘲热讽,黑人青年始终面带微笑,没有被看不起的'愤怒,也没有被谩骂的尴尬,只是用那纯洁的笑容回复给那个喋喋不休的白人少妇。当全舱的人都为他鼓掌时,他灵魂中的高贵和宽容,在熠熠闪光,这颗怀着宽容的爱心,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
一颗真诚的心,印证了爱的无价。
在小说中,欧也妮尽管最后成为千万富翁,可却过着十分简朴甚至可以称之吝啬的生活,欧也妮的吝啬是继承了父亲的习惯,可是她的吝啬却又和父亲的一毛不拔截然不同,她可以拿出大把大把的钱,修建学校和医院,或者捐献给慈善机构。因为她有一颗爱心,所以她拥有着“无价之宝”。
读到这儿,似乎又听到那阵阵欢快的笑声;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映红了天边的彩霞。那些不怕辛苦、甘于奉献的老师,撑起了深山区孩子们的一片晴空。那个老师,不管烈日炎炎河水暴涨,还是朔风凛冽水冷刺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背着孩子们过河,也背起了家乡的明天。知识的琼浆和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乡亲们的心中。
在小说中,我从欧也妮的身上,发现了天使的影子;在生活中,我看到了一颗颗感动中国的爱心。突然明白了,金钱不是万能;而爱,也并不是金钱所能给予的。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看完《五。三班的坏小子》这本书描述的是白果林学校的五。三班学生在校园里发生的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是:鲁云飞、米奇、黄豆豆、战小欧,他们有一个名字叫H4。意思是:H是坏小子的第一个字母,4代表四个人。
这帮坏小子,表面上他们是淘气鬼,但是通过几个事件,却发现他们非常热心善良。如肥猫,他平时很调皮捣蛋,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我认为最有趣的故事是《飞毛腿兔八哥》。学校开运动会,兔八哥总是五。三班的主力,因为他是全校有名的飞毛腿。你看,接力比赛开始了,第一棒是米老鼠,米老鼠跑得慢,而且还掉了棒,由于他的失误使五。三班在最后一棒的时候还落在最后。最后一棒是兔八哥,只见他接过棒,闭着眼,飞一般的冲向终点。可是兔八哥跑步是闭着眼的,结果他跑到五。四班的跑道上了。戴安大声叫:跑错了!兔八哥什么也看不见,只顾自己跑,结果五。三班得了第三名。400米决赛开始了,班主任严老师还指望兔八哥夺冠呢,他一再提醒兔八哥说:跑的时候要睁着眼。兔八哥说:睁着眼跑不快。枪声响了,还没跑多远,兔八哥就冲到了第一。当跑完第一圈时,他突然摔了一跤,男生们拼命喊:兔八哥,站起来!兔八哥站起来了,可还是闭着眼,天哪,他居然跑反方向了!兔八哥,跑反了!声音震耳欲聋,他听到了,转过身来向前跑去,可他落在了最后。加油声再次震耳欲聋。兔八哥终于不负众望,他把对手一个个赶了上来,就在最后冲刺的那一瞬间,兔八哥腾空而起,身子向前扑去他胜出了!这就是飞毛腿兔八哥。
《五三班的坏小子》是一幅反映小学生现实生活的画卷,是一部令少年朋友开心的、高品位的畅销之作。我很喜欢这本书!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读了《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要是不保护环境那真是太可怕了!
一开始,小云雀和妈妈在沙漠上空遇到了大风沙,这片沙漠原来是茂密的森林,可是后来人类砍伐树木,树木变得越来越少,鸟儿没有了家,动物也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渐渐地这里就没有了树,于是就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然后它们又看见一条大河,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把许多村庄淹没了,这也是人类乱伐树木的缘故。森林水库没有了,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水冲走了,造成了可怕的水灾。
森林生态环境如果变好了,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好。但是有些人不顾这些,仍然乱砍乱伐。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要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这不光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明年春天,我也想邀上小伙伴和小云雀一起去沙漠植树。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今天晚上和女儿一起读了《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并将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异意的字意解释给她听。原以为这是篇古文,说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孩子不会感兴趣。但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还一下子从几件小事上记住了“孝”字。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感觉“孝”字一点点在淡化。说实在话,没看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应该孝顺老人,觉得自己能让父母高兴、即使啥也没做也算是孝顺吧。看后才恍然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来人家早写着呢,更多的是应该“孝”而没有“孝”的,虽然都是一些做起来很简单、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时立刻答应,父母让做事时不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万物之首的`人类更应该以“孝”为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到入则孝,必将对促进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者按:笑笑学校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弟子规》,并要求家长用稿纸、手写与孩子共读《弟子规》的感想,想必是怕大家都从网上下载吧。笑笑爸爸真有志气,虽然可以照搬网上的内容,偏偏熬了半夜,给女儿亲自写了一个。清晨起来,笑笑妈妈发现果然不同凡响啊!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寒假里我读了《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这本书,感慨万千,甚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一位位名师独特的成长历程,他们的起点不同,境遇不同,悲喜不同,付出不同,人生不同······但是,他们的人生信仰是相同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相同的,铁杵成针的勤奋是相同的。
浸润着《故事里有你的梦想》的书香,我仿佛在实施新课程的“骄阳”下,找到了一片绿荫,我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一位位名师奋进的足迹中,与他们展开坦诚的心灵对话……当我和一位位"名师"对话时,不难感受到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一个 "爱"字。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充盈着爱。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让爱产生智慧,让爱在孩子心中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我要从《故事里有你的梦想》中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构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想必我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我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捕捉到藏在学生心底,影响一个学生整个人生的梦想与追求。这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动力,是师爱的根。当我触摸着自己的`爱心,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教育的旨趣。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临摹是可以的,但复制和仿造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学习名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也不能简单地临摹,重要的是要领悟这些名师的精神,认识教育的真谛,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一定也能创造出新思想和新经验。
在书中记载了建国以来的18位名师,其中有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有精神世界的跋涉者钱梦龙;有毕生耕耘的马芯兰;有追寻教师幸福的刘可钦;还有追求情智教育的孙双全等等,其中给我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是:带“高帽子”进课堂的孙双金和“宽容”学生的刘可钦。
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于是我在耐心提醒过他几次之后,如果依然没有改变的话,我便要批评甚至怒其不争,愤其不要,然而效果却并不如意,正当我彷徨的时候,我读了孙双全老师的故事,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却少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是孙老师总揣满了“高帽子”进课堂,因为他知道赏识能使学生愉悦,能使学生快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在戴了老师的“高帽子”之后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便如获至宝地也试着将“高帽子”——小红花、小星星等带给学生,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氛围有了极大的改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很多。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激励”教育法。
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上课铃声响过好久,教室外面传来一声“报告”声?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我总会有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声调也会随之高出几度。即使这样,学生迟到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然而刘可钦老师遇到同样情况却是这样说的: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简简单单一句宽容的话语却说的那个本来因迟到而不好意思的孩子觉得更加不好意思了,我想,这个孩子肯定会记住这样的一个早晨,也肯定不会再迟到了。想想自已升高八度的厉声斥责对于孩子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作用,自己还生了一肚子气,学生也会因此而疏远你,真是得不偿失。教育是一门艺术,读了刘可钦老师的那一部分,我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当孩子昨天没来上学时,你是不是可以夸张地说:“嗨!你昨天怎么了?我们都很想你呢!”准备上课了,有学生还在说话或玩自己的东西,你不要去责备,只有善意的期待:“没关系,我们都会等你。”当学生近来学业不佳的时候,你是否可以主动询问:“你有什么困难,让我帮助呢?”等等。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的读后感01-14
读后感的作文09-30
(精品)读后感的作文11-12
(荐)读后感的作文03-08
作文背影读后感01-08
读后感的作文(集合)03-26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8篇)03-06
伟大的逃亡读后感作文02-10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三篇05-15
读后感的作文(大全7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