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24-05-15 18:15:00 报告 我要投稿

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1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自20xx年9月起开始进行实验。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以及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探索更加优秀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口号:“心理健康才是健康的一半。”这说明在信息社会中,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变得不容忽视,尤其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认识往往存在片面性,导致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不良态势。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具备较强的绘画和唱歌能力,但却表现出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毅力以及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学生还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害怕挫折以及自闭等心理疾病。所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学校课题组正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并特别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实验。我们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并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关注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我们尊重、理解并真诚地与学生相处;我们注重预防,同时也进行矫治和发展;在教师的科学辅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受到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科学而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够承受挫折并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学校选择以年级组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不同年级段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1、初级阶段: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班集体和学生生活,并培养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积极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谦让友善的互动,体验并建立真正的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初步掌握社会法规,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以培养良好的个性。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具备自我监督能力。他们需要学会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他们还应该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并享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此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培养开朗、合群、乐学和自立的健康人格,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验周期三年(20xx.9-20xx.8)

  (一)准备阶段:(20xx.9-20xx.12)

  1、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2、学习学校总课题方案。

  3、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项目,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xx.1—20xx.12)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总结阶段:(20xx.1—20xx.8)

  1、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xx年9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1-5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指导专家:任其平(安师院教育系教授)

  课题负责人:王XX

  课题组长:XXX

  课题组成员:XXX

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2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验周期三年(20xx.9-20xx.8)

  (一)准备阶段:(20xx.9-20xx.12)

  1、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2、学习学校总课题方案。

  3、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项目,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xx.1—20xx.12)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总结阶段:(20xx.1—20xx.8)

  1、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xx年9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1-5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指导专家:任其平(安师院教育系教授)

  课题负责人:王泽润

  课题组长:徐一文

  课题组成员:潘家宝、舒萍、张丽、叶代娣、朱秀华、钟玲、邹慧君、

【小学生心理课题结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10-13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08-13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05-14

大二课题报告范文11-12

课题开题报告12-14

课题立项报告01-27

语文小课题报告07-10

课题研究报告08-31

课题成果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