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2-29 13:22:39 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1

  1.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的3个易错点

  (1)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反之代谢缓慢。

  (2)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弱,吸水减少,结合水含量相对升高,有利于植物抗寒性提高。

  (3)升高或降低温度时,结合水与自由水可以相互转化,以增强细胞的抗逆性。升高温度时,自由水增多;反之,结合水增多。

  2.肽键数、脱水数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设由m个氨基酸,形成1条或n条肽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3.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若有更多的氨基或羧基则分布在R基上。

  故:

  氨基或羧基数的最小值=肽链数。

  氨基或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数。

  4.蛋白质中N、O原子数的计算:

  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氨基)的'总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氨基)数。

  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

  5.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注意环状和—S—S—键的特殊情况)。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2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素促进细胞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3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10/16,亲本类型为6/16。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一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8-21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03-06

高一必修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0-22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9-27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09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10-25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6

高一年级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5-08

高一生物必修一总结07-20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