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议论文

时间:2024-10-19 10:12:39 议论文 我要投稿

孝的议论文精华【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孝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孝的议论文精华【15篇】

孝的议论文1

  有句古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据首位。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那么又有谁愿意真心与之交往呢?在我们所学的《弟子规》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根本己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在古代,三国的时候,孟宗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孟宗一直很孝顺他的母亲,对母亲侍奉有加。有一次,母亲病得很厉害,很想吃用鲜笋做的汤,可这时已近冬至,天气很冷,哪里会有笋长出来。孟宗没有办法,心里十分的焦急,可是没有任何办法,便跑到竹林里,他双手抱着毛竹,心里想着卧床的'母亲,不禁两行泪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难过,竟大声的哭了起来。或许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动了天地,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裂开了,从地上露出了几茎竹笋,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脸上的泪珠,兴高采烈地把这些竹笋带回家去。他做竹笋汤给母亲吃,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居然立刻好了起来。后来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

  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历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的孝,对我们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时刻提醒着我们: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现在,我们都还是刚刚步入初中的中学生,并不能为父母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孝敬父母,应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开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应理解父母的辛苦,从心底里感激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时刻充满一颗感恩心。

孝的议论文2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会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然而对于父母,我们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呢?答案就是“孝”。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和我一样,都在心底许下过孝的'诺言,然而,谁也不会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诺言会渐渐地褪色,直到完全消失。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爱,而父母却不要任何回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越来越老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父母突然撒手了,如果我们到这时才想起要孝敬父母,那就太晚了,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再次上演。以前外公在世时,妈妈就象一个大孩子,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要向外公诉说,外公也就象一个超人一样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直到有一天外公突然倒下,妈妈才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应担起自己的责任了。现在每每过节或家人团聚妈妈总会想起外公,总会后悔当初没有尽孝。

  有时我也会和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话,惹他们生气。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没有了父母,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是未成年人,那么电器、食物、衣服、玩具、日用品等都没有了,只能独自流浪街头,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如果你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工作赚钱了,衣食住行也都有了保障,可是,能有谁在你失落、难过的时候安慰你、鼓励你呢?又有谁会三天两头的问你,生活的怎么样,冷不冷,饿不饿,有没有受委屈啊?少了父母的关心,只有自己在社会上打拼,难免会觉得空荡荡的。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能等待,一是行善,二是尽孝。所以,不管你有多大年纪,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

孝的议论文3

  我正重温着《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当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个节目的时候,心里极其震撼,十分感动,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自古以来,“孝”都是一种美德。当一些有了家庭的人开始嫌弃、虐待父母时,另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代替父母,担负了养活家人、养活自己的重任!这是多大的区别!

  当我们还在享受着父母的宠爱时,那些孩子们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生病的父母和弟弟妹妹,还要面对学习的压力。他们知道,学习也一定要学好,因为分数考差了,父母就会更加伤心。但是,有些孩子们在蜜罐里长大,却依旧不努力,沉迷网络游戏,甚至离家出走!那些不幸的孩子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要帮父母买菜、做饭、挣钱,送父母去医院……因为还是个孩子,所以无法打工,他们就去捡破烂、种田,或者靠别人的捐助过日子。而他们,依然很乐观,很开心,脸上挂着的不单单是眼泪,还有微笑!坚强的他们,生活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他们的父母干不动了,他们来养这个家,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自己,没有人还能在如此的逆境中照顾他们。这就是孝心!这就是爱,最真诚的爱!

  璀璨的`舞台上,孩子们唱出了最朴实的心声,唱出了最美好的温情,唱出了最坚韧的心灵。大家都感慨万千,深入思考着。这些人都只是个孩子啊!在花一般的年龄中,他们应该享受大众的偏爱。他们都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但他们有着不平凡的生活,有着不平凡的心。父母养育他们,但很可惜的是,父母就这样倒了下去。此时,他们站了出来,维护着这个家,推动着这个家!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多么地艰难,多么地不容易!

  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们走了上来。这些孩子们都一样:脸上羞涩的微笑中,含着热乎乎的泪水。还在上学的他们,仍然还有一些童真,却已经和同龄孩子们与众不同。亲切的主持人与他们对话了一番,从中听出了孩子们的艰苦,舞台上又一次响起了掌声。一刹那,台下的观众流泪了,台上的孩子们也开始擦眼睛。孩子们拿着奖杯,把灿烂的奖杯高高地举起,告诉父母,告诉远方的家人,他们的孩子已经成功了,他们的孩子是最棒的!

  一味享受父母带给你的幸福,又一味埋怨着父母给你的不足,这种人是浅薄的,是贪得无厌的。这些孩子们,在这么多年以来,从来都没有叫过苦、喊过累。而我们又是怎么面对生活的?我们难道不该向他们学习吗?这一刻,我感觉眼睛湿湿的,鼻子酸酸的。

  孩子们的心是单纯的。他们的爱,是热情的,直接的!孝顺,来自于身边的人;真诚,来自于内心的呼唤!

孝的议论文4

  什么是德?自古以来,人以孝为先。既然不孝,何谈以德?只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师,才会懂得为他人着想。所以,我认世界上的弟一美德,是孝。

  从小,我们要孝敬父母,才会一步步懂得做人道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看见,妈妈端着一盆水为奶奶洗脚,奶奶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长大以后,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端一盆水为妈妈洗脚,看着妈妈的脚。我留下了眼泪。是妈妈教会了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以孝为先!

  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为奶奶洗脚,他便也端着一盆水,对妈妈说;“妈妈,让我为您洗脚吧!”公告最后,我们看到妈妈的脸上有着幸福的微笑。不知道。看到了这则公益广告的人,是否因为小男孩的'可爱而感动了呢?是否也为妈妈洗脚了呢?心中有爱,世界才会更美好。

  “孝”只是一个代号,关键在于你是否做了,是否只是表面动作,而不是真心的!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国,才会使人们安定下来,正因为是他孝敬母亲,才会如此。人若无孝,为何要说他是人?因为这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那从哪里说德,说他为别人着想更不可能!

  孝不光是孝敬父母,也不只是孝敬老师,而是从这种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人。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不做,这样只是空谈,假做。只有,自己心甘情愿做时,才可谈已孝。有孝,便有德,有德自然有爱。有了爱,我们下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去鼓舞他人,不要放弃。

  以孝为先,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强大,世界才会更美好!你懂了吗?请回家对你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吧!我想你妈妈的脸上一定会有幸福的笑容的!这便是孝,有孝引发的爱。相信自己,一定会做一个以孝为先的人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孝的议论文5

  我的奶奶今年78岁了,他血压高,血脂高,曾经脑梗过,尽管每天吃药,每逢春秋两季,打点滴、输液稀释血液,就可以恢复;但最近几年,身体负荷越来越差,行动变得不方便,生活也变得不能自理,于是,我大伯、爸爸、姑姑开始轮流照顾奶奶。

  因为奶奶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每逢轮到我家,我的爸爸妈妈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侍候奶奶。白日扶起扶坐,梳头洗脸,喂水喂饭,按时吃药,连起床睡觉都要别人照料,记得有一次奶奶尿湿了裤子,爸爸却一点也不说臭,替奶奶换裤子,洗裤子,还有一次奶奶从椅子上掉下来,爸爸上班不在家里,妈妈左扶右扶也扶不动。急忙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听到这个消息,便请假回来,把奶奶扶到床上,像这样的事情何止一次,奶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连吃饭都要人喂,每次做好饭,妈妈都是先把我和弟弟的`饭放到桌子上,再去喂奶奶,首先用勺子试好冷热,然后一口一口的喂好奶奶,直到奶奶吃饱为止,而且每次都是先喂完奶奶,自己才去吃饭。

  我记得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把小乌鸦辛辛苦苦的养大,到乌鸦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到处找喂老乌鸦虫子吃,直到老乌鸦饱后自己才吃,所以就连乌鸦都懂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知道呢?

  一直以来,我最崇拜的都是爸爸妈妈,因为她们做到了孝敬父母,继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所以,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像爸爸妈妈一样敬老爱老,把孝敬老人的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孝的议论文6

  生活中充满了爱的气息,有温暖的亲情,快乐的友情,甜蜜的爱情……

  如果说爱情是艳丽的红玫瑰,给你带来激情与甜蜜;友情是天边的旭日,给你带来温暖、激情和成稳。那么,亲情对于我们而言是什么?亲情的`灵魂是父爱与母爱。父爱是高耸的珠穆朗玛峰,它威严却闪着圣洁的光辉;母爱是特别的针线,将生活的每一处都缝补得完整、美丽。

  每当我们生病了,不管是多么大的风雨,爸爸妈妈总会把我们送到医院,无微不至地照料我们;为了让我们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他们总是提供给我们最大限度的物质生活,有时宁愿委屈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父母都会这么说。每个人都会享受父爱、母爱,但又有多少人用真心回报了他竹刁?

  听说过妈妈“十月怀胎、生产孩子”的过程的人都知道这是何等痛苦、何等艰难的历程!可是每一个母亲都勇敢地挺过来了。曾在一部电视剧中看过这样一段故事:主人公由于机缘巧合亲眼看到了一位母亲生产孩子的过程,回家后抱着他的母亲痛哭了起来,并且发誓要一辈子善待母亲。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感谢自己的母亲生育了我们,感谢她们总是无怨无悔地照料我们。

  父母为我们付出多少时间和心血,我们又怎能辜负他们,不孝顺他们呢?

  事不在小,关键是行动。即使是一个亲切的问候或下班后递上一杯水都会让父母感动。这些小小的事情难道我们做不到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条件给予的父母之爱促使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孝敬父母去努力回报他们无私的爱:在结束之际,请允许我串改一句广告语来表达此刻内心的心情:“孝心恒永远,一颗永流传”。

孝的议论文7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例如:王祥卧冰求鲤是孝;黄香扇枕温衾是孝;文帝亲尝汤药是孝;子路百里负米是孝,木兰替父从军也是孝。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素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是老字头,代表长辈;“子”代表儿女。所以我们要尊重长辈。日常规范,文明礼貌不能少。早晨起来应该向家长问好,上学的时候要对家长说“再见”,放学要说“我回来了”,晚上睡觉前要说“晚安”。不要和长辈顶嘴,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们的缺点。爷爷奶奶总唠叨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了,记性不好;爸爸妈妈对我们严格要求,那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值太高。而我们逐渐步入青春期,会犯很多错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则在一天天的变老,岁月不待人。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总是会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长辈。但是爷爷奶奶可能等不到那天,再说,我们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事业有成,难道我们没有事业,没有成就,就不能孝顺长辈了吗?其实我们的父母很容易满足,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小花,都可以使他们感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对父母更明显。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新闻:在陕西省靖边县,马某宽把自己的亲生母亲活埋。我不知道这个不孝儿子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他是怎么做的,10月怀胎,是父母的希望;养育儿女是父母的羁绊;他乡远行,是父母对我们的牵挂,我们应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而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父母给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又用爱呵护我们成长,父母养育我们不是应该的,而是恩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一定不会有真心朋友。

  由马某宽我想到了一个流传了好几代的故事,有一对夫妇用筐把孩子的爷爷扔到山涧里。他们的儿子对父母说:“筐别扔,将来我还要用它来装你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孝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感恩,还是一种包容。包容自己家的老人,还要包容别人家的老人;关爱自己家的幼儿,也要关爱别人家的幼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大事业。

孝的议论文8

  《弟子规》有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不是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要懂得孝顺自己的长辈。古有“黄香温席”的故事,九岁的小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屋里特别寒冷,为了让父亲在睡觉时少挨冻,读完书他便进到父亲的房里,为父亲铺好被褥,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被窝,而后才恭请父亲就寝。黄香用自己的孝心温暖了父亲的心。

  今天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感人的孝行。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吴步晨。他自立自强,11岁时,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一路奔走求学。安徽、湖南、黑龙江都留下了他孝心满满的身影。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她用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叫作“生前厚养,实为孝道”。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姥姥,姥爷都快70了,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每况愈下。尤其是姥姥,两年前得了一次重病,走路非常困难,更别说是上下楼梯了,走几步就要歇一歇,而且还经常需要有人搀扶着。今年过年时她忽然问起:“坐飞机是什么感觉呀?”今年暑假,妈妈一完成工作,就马上带着姥姥、姥爷和我去大连旅游。一是想让我们在暑假里放松一下,但更重要的是达成姥姥的心愿,让她坐一次飞机。这次旅行,爸爸因为工作关系没能参加,所以妈妈就是我们大连之行的主力军。姥姥腿脚不好,妈妈就全程扶着姥姥,一步一步慢慢走。有时身体感觉累了、不想下楼了,她就一个人去把姥姥、姥爷还有我爱吃的都买回来。每次在景区里吃饭的'时候,妈妈让我陪着姥姥,姥爷坐在餐桌旁等候,她一个人跑去点餐、取餐。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好心疼啊!

  记得一天中午,我们在一处景区的餐馆儿吃饭,妈妈迅速地吃完了自己的饭,就急匆匆地起身。她说要出去一下,让我们慢慢用餐,同时叮嘱我要照顾好姥姥、姥爷。我们好奇地看着她匆匆离去。过了十几分钟,妈妈气喘吁吁的回来了。原来她为了不让我们多走一点冤枉路,便去考察到下一个景点的线路。总之,在大连的这几天,我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妈妈扶着姥姥、妈妈牵着姥姥的手、妈妈陪姥姥慢慢地走……回到牡丹江,刚一下飞机,妈妈就开始发烧了,她还笑着说:“终于坚持到家了!”

  百善孝为先,一个不知感恩,不懂孝顺的人,即使拥有高智商,高学历也不会被别人尊敬的!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这次旅行中,当妈妈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也一直在照顾姥姥呢!

孝的议论文9

  等待着放学的一天到了,今天又是一个星期五。回到家,看到正在为工作而担忧、劳累的父母,我毫不犹豫的过去帮助他们。在帮助父母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就是“爱”。

  晚上,我们一家子围着火炉吃饭,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大家都被那感人的的情节打动了。

  张俊,用自己的双手和一滴滴汗水把家庭撑着,毫无怨言。他和他的弟弟张恒决定每个星期拿奖状回让年迈的奶奶高兴高兴,还在墙上画张竞赛表,得到老师的表扬加一颗心、在一节课上回答问题正确多的加一颗心、给奶奶讲故事的加一颗心、回家作业做的最好的加一颗心、在家做家务多的加一颗心等等。五年前,他的爸爸因车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一直是体弱多病的奶奶带着他们。家庭的生计极为困难,他们俩兄弟每天放学回家在山上挖草药、假期到附近的一个老板手上打工以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年仅12岁的哥哥张俊和10岁的弟弟张恒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懂事!并且张俊每次在班上考试都是第一名,他们具备了往常人所不能做得,具备了孝—对奶奶、具备了礼—对人、具备了仪—对老师。弟兄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孝敬奶奶的重任。

  古人说:“百善孝为”,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是人世间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为什么孝是百善之先?因为现在我们都在讲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一个“和”字,撇开那些政治术语,可以把和谐社会通俗的理解为人类追求向往的`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天下和平这样一种和顺美善的理想社会。怎样才能达到呢?,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学生就讨论过,并给出了答案。这就是著名的《孝经》。《孝经》一开头就说:“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以“顺”治天下,让天下都能够人心归顺;民用和睦,人民百姓都能和平安乐、幸福美满,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能够相安无事,这不就是就是现在中央领导人讲的和谐社会吗?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以孝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好的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少年来说,孝可能不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诠释它,让它变得更具有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我们当子女的一定要“好学成才,必志成功”。今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孝,你们懂了吗?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孝的议论文10

  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

  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心,要学会体贴体谅父母的辛苦,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政府倡导树新风、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感恩主题,就是呼吁做儿女的都应该在平时多关爱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让我们心里每天都是感恩的日子,每天都是父母的节日。

孝的议论文11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万善德为本,百善孝为先”,何为“孝”?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也不是强加于身的义务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值得我们用品德与生命去担负的责任!其实孝心无大小之分,但关键在于用心与否,我们从生活中一些小事做起,用心去关爱我们的长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做父母所做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非常了解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在生活中,我会让我的孩子参与到我所做的事情中来,比如每逢过节我会给老人准备好东西,让孩子们去送教几次以后孩子就慢慢学会了。让孩子做真正的实践者,并体会到敬老爱老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如今,我们为人父母的同时,我们的父母也渐渐老去,我的母亲在09年12月份去世了,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记得我刚上班时,那时应酬多,有时很晚回家,老人就每天敲我家的门问我回来了没有,如果没回来,她就每隔半个小时再问一次,直到我回家为止。我知道:我刚上班,母亲不放心。母亲生前患上了糖尿病,离不开药。买来药第一件事就是教她怎么吃,吃几粒并嘱咐她少吃糖,少吃肉,这真是符合“老小孩”这句话。老人脚脏了,我洗:指甲长了,我剪,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那样。我总觉得:这是一种福气!母亲去世的晚上,女儿让我别伤心,我对女儿说:“在奶奶生前我尽了我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她,疼她,爱她,现在她去世了,伤心是肯定的,但我没留下什么遗憾,因为我把我该做的都做了,”女儿点点头,明白了我父亲也83岁了,人老了难免有病缠身。老父亲有高血压,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我买了一个血压计,每隔两三天为老人测次,并嘱咐他少吃肉糖类的食物。每周我就多往老家跑几趟,让老人煮好小米粥等我回来一块儿吃。人老了,想让儿女多陪陪,这我心知肚明,让老人等我吃饭,一是让老人有个盼头,二是来吃饭的时候多关心关心老人的身体及心理,陪他说说话。我相信感恩之心、孝心、爱心家长只有从小教会孩子,孩子才会牢记在心。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复制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界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

  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年迈的父亲洗洗脚,可以为苍老的母亲捶捶背,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趁父母还在,趁我们还年轻。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等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趁父母还在,让我们好好孝敬他们吧,别为自己留下遗憾,也要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作者:刘晖长

孝的议论文12

  “百善孝为先”孝其实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会意着代代传承,后人与前人血脉相依。那么,他们传承的是什么呢?

  孝是发自内心的诚恳而真诚的爱。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但因孝顺贤能,而被群臣用之为皇帝。汉文帝即位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气,侍奉生母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几乎没有很好的睡过一觉。每当汤药煎好给母亲喝之前文帝都要先尝一尝,体味要的火候是不是适中,会不会太苦,或者是太烫,然后才送给母亲服用。薄太后看在眼里,心里却非常疼儿子。有一天,薄太后对文帝说:“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来照顾我的,你不要这么辛苦操劳了,而我的病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们服侍我就是了。”没想到汉文帝跪下来对母亲说:“如果还而不能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汉文帝真正做到了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

  冷暖寒秋,时光荏苒。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

  我们都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老人做好饭菜满怀欣喜的'等待儿孙回家吃团圆饭。不一会电话响了“妈,我公司有事不回家吃饭了啊!”。“奶奶,我们要去姥姥家了,奶奶再见!”。紧接的几个电话让老人黯然神伤。最后,我们看到了老人孤独睡去的身影“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为事业而在外奔波的游子们啊,你们也许并不知道,父母等待你们的并不是你们寄去的钱或礼物,而是希望能与你们吃顿饭,拉拉家常啊!

  曾看过这样一个感人的课件:

  他们用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绑鞋带,穿衣,系扣子;

  教你洗脸,教你梳辫子;

  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是否记得经常逼问他们,你从哪里来;

  所以……

  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

  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

  请不要责怪他们;所以,当他们开始变老时;

  请不要怪罪他们;

  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在慢慢变老;

  如果有一天他们走也走不动,站也站不稳时;

  只要你在他们眼前的时候;

  他们的心就会很温暖。

  请你紧握住他们的手,慢慢的走;

  就像,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爸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让我们尽自己的孝心,爱他们!

  “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让父母失望,为孝作基础,做一个从行动上孝敬父母的人,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做孝的继承者,孝的执行者!

孝的议论文13

  论孝道

  孝不可弛于家。

  ——题记

  子曰:“孝,德之本业,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正如孔子所言,我们应修孝之道也,扬孝之意也。

  古人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周公的所作所为,正如其言。据说周公助武王伐商灭纣时,惊动天帝,周公恐其行干扰了天帝,于是,在郊野祭祀天帝,同时他将祖宗上辈一同祭祀,还将父亲灵位和天帝放在一起,天帝被其孝道所感动,暗中相助周公,使伐纣大业早日成功,从此,许多国家代代效仿,圣贤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种比孝道之举更为重要的呢?

  晋朝王祥幼时丧母,继母不慈,常常虐待王祥。一日,其父外游,其母疾病突来,欲吃鲤鱼,那时正是腊月,河面冰封,上哪找鲤鱼去,可是为了满足继母的要求,王祥决定去河边看看,结果不遂人愿,王祥毅然脱掉衣服,卧于河上,忍受刺骨的'冰冷,终于以体温融化了河冰,两条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捉回奉于继母,继母问道此寒冬季节,鱼从何来?得知鱼乃王祥卧冰而来,深感欣慰,此后,继母变的疼爱王祥了,多么感人啊!

  晋朝还有一位有名的孝子——吴猛。他家境贫寒,只有一间可以勉强遮风挡雨的茅屋,一到夏天,家中热的令人夜不能眠,再加上蚊子的叮咬,更是难以入睡。看到父母白天辛苦地干活,晚上又不能好好地睡觉,吴猛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天晚上,他都拿扇子为父母驱蚊,然后脱光了衣服,坐在父母床头,过了一会儿,蚊子便都来叮咬他了,父母才得以好好的睡上一觉。一天夜里,父亲起床上厕所,发现吴猛坐在床头,身上又没穿衣服,感到很疑惑,当他看到吴猛身上的一个个又红又肿的包,算是明白了,他感到十分心疼。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当地太守的耳中,他送了一顶蚊帐给吴猛,从此,吴猛一家再也不必担心蚊子的威胁了,这是用吴猛的孝心换来的。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望我世人,五者具兼,以感母情,以报父恩!

孝的议论文14

  1.孝是真,孝是善,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孝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为人的根本。

  2.古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他家里生活很艰苦。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黄香异常地悲伤。孝敬父母的他,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一直不离母亲的左右,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当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地关心照顾了,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3.冬天里的一个晚上,天气特别寒冷。那时,一般的农户家里又没有取暖的东西,根本无法入睡。黄香读书时,捧着书本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是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是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

  ,他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父亲铺好被褥,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这是多么地懂事的黄香啊!

  4.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哪还有不孝敬长辈的理由呢?就像我妈妈,她每回外婆家一次,每次都会买些生活用品给外公外婆,还会帮外公外婆煮饭、洗衣服,和他们聊聊家常。虽然这是小事,但能体现出自己的孝心,也是值得学习的。

  5.其实一个人是贫困还是富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孝心。有钱尽孝当然很好,但孝子大多数都是出自贫穷家庭里的孩子最多,正所谓“家贫才能出孝子”。父母并不希望吃什么贵重好吃的补品,而是更多的希望精神上的满足。儿女长大了都出去工作了,只留下年老的父母在家里,这让他们感觉很孤独.很寂寞。他们理解儿女的工作繁忙不能陪在身旁,为此他们希望节日的到来可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就是所有父母亲们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处处都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应该为父母着想。

  6.对我来说:孝是真,孝是善。孝是给父母递上一杯水,给劳累的他们揉揉肩;孝是睡觉时给父母盖好被子,让他们睡个好觉;孝其实就是每天给父母一个温暖的笑容;孝是过节时说一声“节日快乐”!

  7.你愿意播撒一份孝心吗,那就让我们从孝敬自己长辈做起吧!我们的生活必将更美好!

孝的议论文15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中,近半数网友认为护理院没有必要设立“奖孝金”制度。

  面对护理院此举,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物质化”的悲哀

  “奖孝金”的出现、“微博打赏的兴起、朋友圈中“给红包看照片”的流行,这些不仅让我们感叹日常生活的“物质化”。诚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化”不可避免,但当我们切身体会到“万事朝‘钱’看”的尴尬时,“物质化”的悲哀也扰动我们日益空虚的心灵。

  护理院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老人多拥有一些亲人的.陪伴,这种激励制度在短期内十分有效可行。但从长远角度看,实在是不可取。不知他们是否有想过,那些孤独而敏感的老人得知一切后,会是怎样的伤心?不知他们是否有想过,那些真正关心体贴的儿女被“表扬”后,会陷入怎样一种“道德陷阱”?真正的孝道,如何用金钱来衡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难道也要被“物质化”,被当作商品来贩卖吗?

  答案显而易见。

  “物质化”无过,犯错的是人心的“物质化”。前段时间争论很大的“扶不扶”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大体现。摔倒的老人,扶起来,害怕被敲诈,不扶,于心里也过意不去。可这本不过是有一次意外,竟让全社会的心都动摇!大家都害怕被索赔,害怕被诬陷,所以有了老人倒地24小时竟无人理睬。在生命和赔款间,人们竟做不出正确的选择了,对财物的重视超过了对生命的重视。这样的“物质化”,岂不可悲?

  我们无法阻止社会的“物质化”,可我们的心灵不能被“物质化”!“物质化”的心灵,既无法感受诗仙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也无法感受诗圣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社会责任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才是中华民族应有的胸怀。护理院若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真正唤醒亲属们的孝心和真心。这份孝心与真心与钱扯上关系,变得“物质化”,就好比放坏了的鸡汤,纵使原本再有营养,变了味,也就再难以下肚了。

  护理院激励家属的行为不就好比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吗?文化是植根人民和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是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将文明创建活动“物质化”既是可笑的,又是可悲的。只为物质奋斗的人生,谈何价值?只拥有物质的人生,谈何幸福?

  雪是冰的,扫雪人的心是暖的;石头是硬的,雕刻者的心是柔软的。他们的全神贯注与用心良苦,是“物质化”的对立面。

  别让“物质化”成为一片挥不去的阴霾,笼罩在人们的上空。用爱与奉献化为阳光,而不是只站在角落感到悲哀。

【孝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孝的议论文03-04

诚孝议论文11-11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12-20

议论文06-21

经典议论文05-01

暗香作文议论文-议论文作文01-25

论读书议论文_高中议论文05-07

关于时间的议论文 关于时间的议论文05-01

小学生议论文作文-议论文04-05

快与慢 议论文 快与慢的议论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