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说课稿

时间:2024-03-12 08:18: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热力环流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力环流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结构和地位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点,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有助于大气运动原理、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是考查形式。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③培养学生联系、联想、整体的分析能力。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第二部分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生活实例分析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理论分析讲解法,在本课中,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仔细的分析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根本的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说学法

  1、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比如风的产生,这样可以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增强学习兴趣。既可以掌握知识的本身,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提问:在空旷的位置,有一建筑物,建筑物的附近会出现风,原因?以此激发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二、复习气压有关知识

  1.绘气压柱状图,提问气压概念,再提问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等压面。

  2、小结: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总比低空的气压低。 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气压知识复习,为后面分析热力环流形成作铺垫。

  三、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图式

  1、指出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

  2、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3、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

  4、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5、学生观察、领会,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在此,通过直观教学,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电脑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化繁为简,一环扣一环,加深理解。

  四、归纳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之为热力环流。并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深化对地理现象发展过程的认识。

  五、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中的气压,比较课件中的图①②③④⑤⑥各点的气压值高低,让学生思考,再总结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并能真正理解热力环流中的气压变化。

  六、小结: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

  七、讨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案例1、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2、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

  案例3、根据城市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学以致用。

  课堂巩固练习,练习、引导、提示、思考并回答 测试学生运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力环流说课稿】相关文章:

《压强》说课稿12-09

《尊严》说课稿 12-10

《石榴》说课稿11-29

《雷雨》说课稿11-29

鸟语说课稿11-30

《语文》说课稿07-08

重力说课稿07-09

南辕北辙说课稿07-09

望月说课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