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说课稿

时间:2024-01-13 10:04: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空气的成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空气的成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气的成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空气是学生学习了熟悉的水后,接触到的又一种熟悉的物质,因此,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学生充分发表他们对空气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分析如何设计较为精确的化学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学情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但初三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空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常识,而是在较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空气饼状图,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及误差分析,掌握实验原理、装置、现象及结论,学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3)了解拉瓦锡对发现空气成分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中的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教学重点:

  1、空气的成分

  2、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突破措施: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呈现的空气成分的饼状图,及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充分认识空气的成分。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过程及误差分析。

  突破措施:以化学家拉瓦锡对发现空气成分的实验创设情境并做为铺垫,讲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及步骤,然后学生较准确地进行实验和实验后的思考,自主的进行总结。

  四、(一)教法:教学中采用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变“讲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二)学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合作,倡导体验、实践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自主地寻找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激发学生潜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1、流程:创设情境导入→认识空气的成分→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反思→归纳总结→反馈练习→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2、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猜灯谜、玩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向往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空气的组成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将直观的饼状图呈现给学生,再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认识空气的成分。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思路:

  (1)提出问题

  通过简单的介绍化学家拉瓦锡,学生了解他对发现空气成分的贡献,并感受科学的神圣及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拉瓦锡的实验中让学生得到启示,此时把学生思绪引入新的情境中,“200多年后的今天的你,想不想也通过一个实验得出与拉瓦锡一样的结论呢?”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实验原理及操作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定量实验,知道的反应原理也很少,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整理信息,明确实验思路。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但提醒学生细节决定成败,要严格按照实验探究报告中步骤进行,注意分工合作

  (4)得出结论,误差分析

  学生的实验数据,可能有差别,这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5)质疑解疑,进行总结

  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该实验选择的药品是有条件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谈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四)反馈练习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五)课外延伸及作业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量,使学生主动发展。

  六、板书设计

  内容简洁明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七、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出发点,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主线,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整个课堂紧密有效。

  通过游戏导课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学习氛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个好头,学生对老师、对课堂感兴趣了,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会质疑、学会大胆探索、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通过对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出现误差,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不感到气馁,相反,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不服输的品质。动手实验前如果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明确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空气的成分说课稿】相关文章: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02-10

小数化成分数教学设计07-28

大班教案《空气的秘密》10-27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09-20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范文12-15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15篇09-29

空气净化器租赁合同10-10

说课稿模板04-24

比尾巴说课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