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说课稿

时间:2023-03-01 18:50: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综合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说课稿

综合说课稿1

  说教材:

  托班幼儿特别喜欢扮演小动物,因此,根据3周岁以下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小兔子的头饰。整个活动幼儿以兔宝宝的身份而展开,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托班的幼儿由于家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对于调羹的使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仍然发现有部分幼儿并没有掌握调羹的正确使用方法,或是虽然会正确使用但不愿意主动去自己动手。因此,我结合我们近期主题活动《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活动。

  说目标:

  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制定了以下几点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调羹,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其自信心。

  此目标包括了认知:学习正确使用调羹;能力:自己动手做事;情感:体验成功等几方面。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扮演兔妈妈,小朋友扮演兔宝宝)通过兔妈妈接电话,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并创设了请兔宝宝帮助妈妈一起准备食物招待客人朋友这个情境,并利用此情境来激发幼儿动手做事的愿望,以及利用妈妈夸张的.模仿兔宝宝调羹的错误使用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使用调羹。

  (二)展开

  1.分食物

  通过幼儿使用调羹将各种食物分开,请幼儿根据食物的不同进行分类,并鼓励幼儿表扬自己,告诉自己:“我很棒。”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2.招呼小动物

  并在请小动物吃东西这一环节上,使小朋友在使用调羹上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并溶入了文明礼仪教育,如:幼儿喂小动物们吃食物,并学说:×××,我请你吃东西。

  (三).结束

  送小动物回家。

  通过猫妈妈说:兔宝宝们,天不早了,大家一起送我们回家吧!结束这次活动。

  说反思:

  在这个活动,我以兔妈妈请兔宝宝帮忙准备食物招待客人这个情境而展开活动,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更加吸引他们,因此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很愿意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锻炼,而且他们手部小肌肉群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充分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

  在活动中,当然也有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比如说请幼儿在操作之前的用毛巾擦手这一环节有点多余,探讨的地方是,在活动中,是否应加入对于颜色的分类。

综合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而本课围绕“情”字大做文章,让同学们感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心、思乡情,感受到世界华人血脉相连的亲情。

  二、说教育目标

  针对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感受全球华人是一家血脉之情,尊重和关心华人华侨。

  2、简单了解我国著名的侨乡和杰出的海外华人华侨代表。

  3、初步了解海外华人华侨保护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尊重华人华侨,感激他们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努力。

  四、说教法、学法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活动体验、情绪调节、活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在学法指导上,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我在课堂活动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初读感知。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后,指导学生用“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猜测课文内容,既是对学法的有效指导,也体现了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为完成“笔下生花”的选材问题提供了蓝本,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当学生的猜测与课文内容相符时,他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从教学的一开始就力求体现学生阅读的立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这也为读通读顺课文,为理解词语及内容,深入体会思想内涵奠定良好的基础。

  2、紧扣中心,大胆质疑

  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教学中学生敢质疑,能质疑,是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几年,有一个特别受宠的饰物——中国结,以及和之相呼应的文章结尾:中国结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这两处地方,留足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注重及时评价表扬,引导学生梳理出重点问题:中国结怎样受宠?为什么受宠?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再通过有目的地读自己解决问题。

  3、以练代讲,感受“受宠”

  这两个问题,以第二个问题为主。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紧抓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通过反复读,感受排比句式对表达文意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中国结的受宠与流行;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想还在哪里见过中国结,模仿句式说一说,达到以读代讲,以说代讲,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这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同时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此处的读写结合,将文本对中国结的介绍与学生生活中对中国结的认识紧密结合,以宏观的、文化的视野对文本进行俯视、鸟瞰,引导学生从教材向课外延伸,真正实现大语文观。

  4、品读课文,感悟深究寓意

  第二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理解两个原因:

  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和它表现着中国心,包含着中国情。学生在初读感悟的基础上,边读边圈画3-5自然段,这既是对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指导渗透,又是还学生阅读权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出示一双巧手编结中国结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中国结有关画面,中国结渊源久远的文字资料,对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情感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之教师现场示范,学生对蕴含中国结深刻寓意的排比句的拓展延伸,学生观察把玩自己课前搜集的各种中国结等学习活动形式,学生的各种学习感官被充分而全面地调动起来。香港散文大家董桥说:“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确,文字是有呼吸,有脉搏,有生命的。此时,对于文本中那些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与质感的字词,再引导学生细心体味,透过词句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读进去,从语言的表层走向语言的深层,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润物细无声” “水到渠成”的领悟感受。

  5、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好的板书是文化艺术的熏陶在学习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将文章重难点内容“心连心”用简笔画展现,并课件播放表达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之中升华本文所讲述的主题,进一步理解中国结的“头”的含义。

  六、说教学评价:

  1、评价

  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在引导学生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中愈来愈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课堂中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对学生的赞赏不仅限于一句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教师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2、课堂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伴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塑造创新性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

  3、教师要发挥导评作用:

  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如在读书中评价,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进行:

  ① 初读课文,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

  ② 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 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的积累。

  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又如在同学的思考中,要善于发现同学答案中的独特想法,在同学发言中,要评价同学的表达是否清楚。

综合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

  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了中班的科学活动《眼睛变魔术》,本活动是根据北京教材中心“爱护我自己”之活动一“保护小眼睛”所设计的延伸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

  活动目标:

  1、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对错觉游戏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重难点:

  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并能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说教法

  本次活动教师将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并运用游戏、演示、提问、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有新奇的发现,获得情感和探究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孩子是天生的发现家,生活环境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活动中,幼儿通过看看、说说、玩玩,探索发现教师提供的错觉游戏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四、说活动程序

  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护方法。本次活动将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来组成。

  第一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

  第二环节:教师将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为幼儿变魔术,在“变、变、变”的神秘气氛中,快速地变出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来吸引幼儿。这时我适时引导并提问:我变出来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我变出来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将进一步提问:我们的眼睛都有什么用呢?你的眼睛看到过什么?此环节重在使幼儿了解眼睛的作用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产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

  第三环节:教师以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幼儿看到的现象,向幼儿提出疑问,顺利向下一环节过渡,“看见花儿红的是眼睛,看到叶儿绿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教师适时出示图片)以疑问的语气发问:这幅图片上有两组圆,这两组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这时,孩子可能说一个大,一个小,我就采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喔!原来两个圆是一样大的,这时,教师将以肯定的语气告诉幼儿,这就是眼睛给我们造成的错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眼睛看到的错觉。接着我继续请幼儿观察花瓶图片和转筒,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继续体会错觉现象。这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试一试,难道眼睛真会看错吗?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操作、探索、发现。

  第四环节:探索、发现。我是这样引导的,“眼睛还会变魔术呢?老师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玩具,请小朋友动手玩一玩,用你的小眼睛去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现什么?教师逐一介绍操作材料,然后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发现。之后,我请幼儿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发现,共享错觉游戏带来的快乐,体会眼睛看到的奇妙感觉--错觉。生活中也有许多错觉现象,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接着,我请幼儿欣赏生活中有关错觉现象的录象,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活动的结束部分

  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错觉现象,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愉快离开活动室,满怀一双双探索、求知的眼睛去发现、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错觉现象。活动以开放性的谈话,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综合说课稿4

  一、主题确定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孩子们对农作物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校有幸承担了教育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园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在操场南面开辟出“勤耕园”综合实践基地。今年,我校又在勤耕园的旁边新建了一条长廊。长廊一建成,立刻吸引了学生们。可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有的孩子提出如果到了夏天,烈日炎炎的,长廊没地方呆,可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同学们享受一丝清凉?怎样使我们的长廊更有生机,使我们的校园锦上添花呢?这学期,我们班的学生决定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开展了这次“设计绿色长廊”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些绿色植物的生长特性;

  了解这些植物的食用、药用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过程,

  能用不同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亲近植物、美化校园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三、活动的步骤及指导策略

  我们这次活动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一)确立主题,分组研究

  (二)制定方案,明确分工

  (三)搜集资料,活动探究

  (四)整理交流,汇报展示

  (五)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一)确立主题,分组研究

  1、激发兴趣,确立主题

  究竟该怎样装饰长廊呢?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在综合实践课上纷纷给学校写下了“如何装饰长廊”的建议书,(实物展示建议书)谈了自己的构思和设想。其中第二小组在建议书中提出:想法一:我们想种一些藤类植物,如丝瓜,夏天丝瓜在长廊上悬挂着,还有一片片绿叶青翠欲滴;想法二:可以做我们的写作素材,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劳动能力,还可以进行观察、观赏。这个方案成本低,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又符合我们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课题要求,得到了我校领导的肯定和赞赏,更是得到了我们校长的支持,于是,学校正式提出由我班负责学校长廊的装饰任务。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们班正式确立了《绿色长廊我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展开调查,确立子课题

  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现在学校这么信任我们,咱们一定要出色地完成任务。可是,我们要设计绿色长廊,应先考虑什么问题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梳理。这就是孩子们想到的问题(幻灯片点击)

  (1)什么植物适合装饰长廊?

  (2)这种植物是否适合我们这个地区种植?

  (3)这种植物是否容易存活?

  (4)这种植物有哪些食用、药用、研究价值?

  (5)身边是否有人对这种植物有种植和管理经验?

  ……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利用一周的时间,分组对绿色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

  他们通过测量长廊,访问,上网查询,得出在众多的绿色植物中,丝瓜、葫芦、葡萄、牵牛花、南瓜这些绿色植物最适合装点我们的长廊。

  于是,学生们围绕着“绿色长廊我设计”这个主题确立了五个活动研究子课题

  葫芦挂长廊

  丝瓜扮长廊

  南瓜映长廊

  牵牛攀长廊

  葡萄缀长廊

  鲁老师心语: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调查,有目的地探究,会让他们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远远超过课堂上老师单纯的传授。

  3、自由结组,合作竞争

  学生们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我对他们进行有关安全、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我提议成果展示时从五个小组中评选出1个“最佳园艺小组”,每组中评选出两名“园艺之星”,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二)制定方案,明确分工

  在各小组长的组织下,各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了具体的日程安排。这是我班葫芦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绿色长廊我设计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子课题

  葫芦挂长廊

  小组成员

  组长

  韩冰冰

  组员

  刘佳怡、朱春婷、马宏宇、付欣彤、刘佳文、杨泷

  时间安排

  活动地点

  活动工具

  3月11日从网上查阅有关葫芦的资料及相关图片

  学校

  电脑、笔、本

  3月13日去早市采访卖葫芦烙画的胡爷爷

  早市

  数码相机、采访本、笔、本

  3月18日将搜集的资料制成幻灯片

  学校

  电脑

  3月20日小组讨论如何展示材料

  学校

  电脑、笔、本

  其他小组的活动方案与此类同,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一一呈现。

  在各组制定好计划之后,我又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计划 >,互相补充,同时我也会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建议。

  (三)搜集资料,活动探究

  孩子们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出示学生搜集资料的照片)

  他们还走近社会,在饭店、药店、早市等地进行了调查访问。(出示学生调查采访的照片)

  葫芦小组在对早市卖葫芦烙画的胡爷爷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孩子们解决了许多在网上查不到的问题,更见识了葫芦的文化价值,直接触摸到这些栩栩如生的葫芦烙画,还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就在各小组都在忙碌地搜集资料时,(出示照片)南瓜小组却突然提出要更换子课题进行研究。他们的理由是:确立子课题之初,五个小组都是从长廊顶端角度进行思考的,选择的都是攀爬类植物,小组成员总感觉这样设计单一化,应该考虑如何全方位设计长廊。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就鼓励他们继续研究。他们提出可以从盆栽植物的角度进行设计。因为长廊东侧和北侧地面硬化,不适宜直接在地面上种植植物,如果放置盆栽植物,既可以填补这些空白,又可以增强装饰长廊的绿色植物的层次性。在我的指导下,这个小组的子课题由“南瓜映长廊”改为“盆栽映长廊”。

  (出示照片)为了验证更换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小组7人又进学校微机教室查找资料,当他们把山东寿光菜博会展示的盆栽植物的图片拿出来,一一展示给我看时,我确实被他们执著的研究精神给折服了。

  鲁老师心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涌现出的创新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进行适当地引导,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孩子们通过质疑发现的问题,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

  (四)整理交流,汇报展示

  两周下来,孩子们围绕着他们想研究的绿色植物,搜集了许多资料。于是,我们就进入了活动的第四个阶段:整理交流,汇报展示。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们又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整理交流

  (出示照片)当孩子们兴冲冲地带着他们的资料和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整理交流时,眼神里的那份兴奋溢于言表,除了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外,我又给了他们很多合理的建议,同时鼓励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出示照片)盆栽小组的王×同学在展示时只准备了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组的盆栽植物可以灵活移动,这是其他组做不到的。”可是小组的同学们都给他提意见,觉得这样说太空洞了。于是他课下找到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引导他说:“盆栽植物可灵活移动是你们组的最大优势。你想一想,这些盆栽都可以放在长廊的什么地方呢?怎么灵活移动呢?”王×恍然大悟说:“对呀,我们研究过长廊,东面、北面,还有出口、入口处都是空白。我们的盆栽植物正好放在这些地方,如果用图片演示给同学们讲解,我们的支持率一定会提高。”我说:“你们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知识,看能不能将大家设计好的绿色长廊展现出来,灵活演示你们小组的盆栽植物!”一句话激发了王×的灵感,孩子眼前一亮,说“老师,用电脑画!”“可是老师,我画不好啊!”我拍拍他的肩膀:“没关系,你可以向计算机老师请教。”在白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一幅可移动的电脑画终于做成了。(出示电脑画)这些小的盆栽植物可以放在石凳上,大的可以放在出口和入口处,长廊顶端有其他小组种植的丝瓜、葫芦、葡萄和牵牛花,中部和地面有盆栽植物,这些植物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好美的一幅画面啊!

  鲁老师心语:看起来,孩子们成果展示的方式也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让学生选择正确而恰当的展示方法是我们作为指导老师当仁不让的责任。

  展示方法的确立,让孩子们更如鱼得水地去展示他们的成果,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出示照片)就在各组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丝瓜小组的殷佳宁同学和我说他们小组打算弃权,(出示照片)我和殷佳宁进行了促膝谈心,了解到她觉得别的组准备和展示的都比她们组要好,她们研究的丝瓜太普通了,没有特色。这次落后于他人,殷佳宁显得十分沮丧,(出示照片)要知道她是个宁可选择弃权也不选择失败的孩子。了解缘由后,我说:“佳宁,通过前段时间搜集资料,我们了解到平凡就是丝瓜的特点,这不正是我们人也需要具备的品质吗?你们可以从它的平凡中挖掘它的价值,老师知道你的个性——不服输,你的文采这么好,把丝瓜的内涵再挖一挖,相信一定能赢得大家的支持。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听完我的话,殷佳宁倔强的眼神中闪动着一丝泪花,第二天,她写了一份交流感受给我看。她这样写道:老师的这句话我会深深地记在心里,那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相信自己,我能行,我相信我们小组一定会比别的小组强。从这份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孩子的心理变化,殷佳宁变得更自信,更成熟,更强大了。

  之后她和小组其他成员在探究过程中重新寻找突破口,(出示照片)使得资料更丰富了,展示方法也更多样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个小组更自信了,他们要让所有人对不起眼的丝瓜刮目相看(出示照片)。殷佳宁脸上又露出以往自信的笑容。

  鲁老师心语:可见,作为指导教师光关注学生的展示方式还不够,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心理需求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仍需要老师去关注,去疏导。

  看似简单的成果整理与交流,却让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方式的选择、心理活动的调整、团结协作的意识等方面有了改进和提升。

  第二步,成果展示

  随后,我们进入这个阶段的第二个环节“成果展示”。我们这次“绿色长廊我设计”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隆重举行,同学们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研究的成果和全新的感受带到了展示会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放飞着自己……

  下面我为各位带来了各小组成果展示的视频片断(视频)

  (五)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成果展示之后,各小组根据每个组员的活动表现评选出两名“园艺之星”。这五个小组再根据这张评价表(出示幻灯)评选出一个“最佳园艺小组”。

  在展示中,盆栽小组表现最为突出,被评选为“最佳园艺小组”。拿着这张得来不易的奖状,这个小组的成员开心地笑了。(出示照片)

  最后,展示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绿色长廊我设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绿色植物我种植》、《绿色植物我管理》、《绿色植物的收获》、《绿色植物的价值》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还要在这片弥漫着绿色的长廊中继续进行下去。

  活动结束了,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是:

  四、课后反思:

  一路的探究,一路的活动,孩子们在基地旁漫步,在长廊下思考,在活动中成长

综合说课稿5

  一、说主题的确立

  火山喷发后留下了珍贵的火山石资源被勤劳智慧的人们加工后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我县独特的地域资源,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火山石,特设计了《走近火山石》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渠道收集、整理资料使学生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感受火山石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点

  1、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火山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四、说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说活动对象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我选择五年级学生作为本次活动对象。

  六、说活动准备

  (一)制作课件

  (二)设计探究计划表、实践指南、外出活动申请表、采访表、探究日记、学生活动评价表。

  七、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观察法

  八、说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一课时)

  第二阶段:依据方案,展开探究(一周)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应用深化(一周)

  第四阶段:成果交流,展示评价(一课时)

  九、说活动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上课时,我播放课件,主要向学生介绍火山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此时,学生被神奇的火山石深深打动。

  (1)你想知道关于火山石的哪些问题?

  (2)学生提出想探究或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内进行筛选。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筛选学生感兴趣的、值得探究的、学生有能力探究的问题。

  2、确定探究小组,设计探究方案。

  (1)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教师指导分组,确定小组名称,制定活动口号。

  (2)指导小组制定探究计划。

  3、小组分工,明确探究任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愿意探究的'问题、内容,方式。根据学生的意愿分组,制定探究计划,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自己决定活动的过程、方法及探究结果的呈现形式。

  (二)第二阶段:依据方案,展开探究(一周)

  1、教师针对学生想探究的问题,联系相关部门专业人士让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

  2、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配合。

  3、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活动。

  各小组根据探究计划分步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小组需要收集大量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对探究问题进行了解、筛选用于介绍、交流、汇报、展示本组的收获。有的小组是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有的小组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走访、参观、调查本组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安全,我争取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配合,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每个组在进行实践调查时,都有老师、或家长引领、陪伴。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探究问题的精神。同时转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在学生做活动准备时,我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应用深化(一周)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后,各组都有一些收获。学生们那一份份调查的资料,现场拍摄的照片、访问记录,宣传小报,呈现在我面前,有了这些依据,我引导学生怎样进一步的应用,深入活动,真正才能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的关系。

  1、 整理资料,完成阶段性小结。

  2、跨组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分享他人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完整认识。

  3、把四个探究问题整合成四张展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整理完善资料,让他们分享、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经验。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汇报(一课时)

  1、师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

  2、各组进行成果展示。每组在一名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展示(图片、资料、视频展示)。

  3、活动评价

  出示实践活动评价表,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最后,通过交流与汇报,评选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在探究活动中合作最默契的评为——最佳合作奖在探究活动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为——最佳探究奖,在成果展示中,准备最充分,展示最精彩的评为——最佳成果奖。在访问过程中,表现优秀的评为——最佳访问奖。

  4、活动延伸

  引导学生:你准备怎样把这次活动的收获传播给身边的人?他们通过讨论得出: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主题队会、宣传小册子进行活动的传播,使更多同学和身边的人关注、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携手保护我们身边的珍贵资源——火山石。

  【设计意图】成果汇报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和检阅,又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才能。通过成果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能分享他人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完整认识。我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情感进行肯定评价,通过自评和他评,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

  十、说活动总结

  经过三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活动顺利完成,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筛选主题、自主选择探究问题、确定有效的探究途径和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体验。

综合说课稿6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执教的《贝雕艺术之贝壳情景画》,是石岛实验小学校本课程《走进海洋世界,体验成长之旅——贝雕艺术》中的内容,是属于综合实践劳技领域的一节技法指导课。下面,我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如下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贝雕作品和参与作品创作,增强变废为宝和亲自动手制作的浓厚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实践活动又是创新的基础。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做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此,我们团队认为,要上好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动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设计、自主参与的活动中充分动起来呢?

  一、确定主题——要让学生心动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确定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记得教育学者顾泠沅曾在报告中说:“在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因此,在选题阶段,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出发,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从美丽的石岛系列作品欣赏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心动,逐步萌发不可压抑的探究兴趣和活动欲望,为后续积极参与作品创作打好了基础。

  二、实施探究——要让学生行动

  毕竟“心动不如行动”,因为行动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会更加精彩。所以在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活动欲望的基础上,我引领学生先来观察老师的示范,归纳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再进入到创作活动。在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这一环节,我不是单一的师操作学生看,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加入进来,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扮演一个操作手的角色。教师准确到位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教师的示范作用与适时的讲解有机结合,可以突出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创作活动的认识水平,掌握操作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动态生成的课程,在学生观察师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总结归纳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这一任务驱动式要求,将使学生对操作要领理解得更深刻更到位。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学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所以,学生的实际行动,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彰显出勃勃生机。

  三、体验交流——要让学生互动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结果,还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更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在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机会中,他们会获得书本上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经验和感悟。所以,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我为他们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他们的作品创意、组内分工、采用的方法,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成果展示——要让学生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在这节课的.结束,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相互学习的机会,是为了改进、激励和反馈,而不是为了分出好坏和评出高低。成果展示的方式,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引导他介绍他们组的作品和活动的收获;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展示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制作的相关作品。有了这样的引领,同学们以后会更乐于展示,更坦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成果展示,也是学生们体会成功喜悦的过程。得到别人的肯定,给别人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内容,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感受,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情感上的动力。通过成果展示,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引导策略,使课程的实施处于不断的优化过程之中。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简单说明,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综合说课稿7

  下面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广播站》这一主题活动的活动成果展示阶段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首先,我介绍一下这个主题的活动背景:校园广播站是广大师生选择学习、娱乐,以及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电波在校园生活学习中做出积极的影响,同时让学生的能力特长有所展示。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节目,广播站的内容丰富多彩,每天的十分钟广播节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如何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比较出色地完成广播任务呢?以更好地为学校的广播站出谋献策呢?于是《校园广播站》的活动主题就产生了。

  二、说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采访了解校园里各种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有关的事件和趣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组织、合作能力和语言组织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校园,关心集体的感情。

  三、说B教法学法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通过观察、采访、体验,学会策划一次广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也感受到了广播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自己从中也得到了乐趣。从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自主性

  综合实践的实施要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放在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课的学习,教师以校园广播这个学生每日所熟悉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体验广播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和优美的音乐,来拨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3、合作性

  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说课前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课程不同,如果学生不对本课内容作好充分准备的话,就没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会使你的课堂事半功倍。

  1、学生准备:

  采访校园广播站负责人,了解广播站的基本操作方法,收集校园各种的信息并进行整理、运用,写出初步的设计思路。

  2、教师准备:

  (1)搜集精彩广播片段;

  (2)拍摄学生收集信息的不同途径的照片;

  (3)制作课件。

  五、说活动流程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共同参与《校园广播站》。(师板书)

  2、回顾上阶段的活动,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并加以说明,然后让学生说说对于广播有什么初步的了解。(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也对前阶段的活动再一次进行梳理,真正进入到广播员这个角色中。)

  3、小组讨论,确定广播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小组确定的主题及搜集的材料,进一步修改广播内容。(小组合作)

  (2)、在模拟广播之前,请同学把好的建议和意见提出来和大家共享。

  (3)、通过听录音,提醒学生在播音时的注意事项。

  (本环节是个关键环节,只有学生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对广播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接下去的广播任务,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小组合作,完成广播任务。

  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由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回报,其他成员配合。

  并集体讨论,畅谈收获。

  (此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活动,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又很好地落实了本课的重点。学生真正体验到作为一名广播员的辛苦和重要性,也感受到广播带给我们的乐趣。)

  5、畅谈活动感受,填写收获卡,交流收获卡。

  (每一次体验活动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取长补短,既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6、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收获也不小。校园广播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好的转机,让我们的学习渠道多了起来。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门校园广播将会给我们的校园增添更多光彩!

  7、活动的拓展和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我爱校园广播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得与失。并积极向学校广播站投稿。

  总体来说,本方案的设计,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通过媒体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综合说课稿8

  说教材:数学《大大小小的苹果》选自南京师范大学新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原题为《大大小小的树叶》。但是考虑到树叶的形状不规范、又不好保存。头天带领幼儿拾捡的树叶到第二天就已经干枯了,用手一碰就碎了。数学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活动,需要给幼儿较为统一的标准。大小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幼儿又是第一次接触,他手中的大树叶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树叶相比也许就变成了小点的树叶,为了给孩子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因此将树叶改为苹果。

  说幼儿:本班幼儿是这学期刚招收的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到幼儿园来过集体生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后,大部分幼儿都慢慢地适应着幼儿园的生活。幼儿有初步的进行集体活动的意识。进行集体活动需要一定的常规,我班幼儿的常规还在建立中。

  说目标和重难点:

  本活动的目标有两个。

  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并从符号形象的对比上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的意义。

  2、学习按大小标记将苹果进行分类。在次之前幼儿已进行过按形状标记和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的数学活动。按大小标记分类是分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对于这之前的活动,按大小标记分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幼儿理解大小标记所表示的含义,才能据此进行分类活动。因此有一的基础又有一定的难度。这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特意设计了送苹果的环节,现看苹果的大小进行游戏,让幼儿对苹果的大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其次,看大小标记送大小不同的苹果回相应标记的家;

  第三,看大小不同的.两棵苹果树,大苹果送给大苹果树,小苹果送给小苹果树。

  说教法:小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活动又有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因此主要采用游戏法、引导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说活动过程:活动开始直接用大小苹果进行“我说你举”的游戏,让幼儿对本活动的关键词“大小”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为后面进行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打基础。

  第二部分:

  1、引出大小标记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标记的不一样,并用身体动作表示出来,来感受幼儿和理解大小标记的含义。

  2、运用游戏“我说你做、我做你说”巩固对大小标记的理解;

  3、运用音乐(《大和小》)来加强对大小标记的理解、记忆。

  第三部分: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1、按大小标记分苹果;2、给大树小树送相应的苹果。

综合说课稿9

  一、说活动内容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是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观察、研究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且能找出其有些动物相似的保护方法,归纳起来,并且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能拓展延伸。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对动物的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广泛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查阅资料、小组研讨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合作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3、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而采用的一些自我保护方法,体验动物自我保护的奇妙,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自己研究这类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可以上网,可以阅读书籍,可以互相询问,然后自由填写表格。学生自己获取资料,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必然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难点

  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归纳和分类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这一步我还是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对动物类似的保护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并总结到一起,然后小组同学给这种保护的方法起名字。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和小组同学共同商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他们自己起名字、归类的活动中突破了本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开始时,我先播放几张幻灯片。第一张是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其中的相同与不同。学生能通过其形态和样子感觉到是同一种动物,这样引出变色龙通过变色保护自己的本领。然后我由出示枯叶碟和竹节虫的照片,学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们,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从他们不易发现的触角和足判断出他们是小动物而不是植物。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渴望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然后我由让学生表演了一个《鸵鸟巧妙逃生》的小品,然后采访了“鸵鸟小姐”,让她说一说,她发现猎人后在做什么?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学生了解到鸵鸟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时我让学生介绍他们了解到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有的介绍,课前调查好的还展示了自己的调查表格,和自己资料的来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研究,资料共享

  从同学的汇报中,学生简单了解了动物自我保护的某些知识后,我说:“看来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水里游的,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在自然界更好的生存下来,他们保护自己的办法真是多了。现在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水世界”、“陆地动物”、“飞禽之家”和“昆虫家族”。你想研究哪类动物,就坐到哪排微机旁边。”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合成小组。这时有的小组的学生人比较多,有的小组的人相对少些,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研究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只有在兴趣中才能学的更好。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以后,我给每组的同学发了“动物自我保护方法”表格,让学生填写。鼓励学生通过相互交换资料、查找书籍或者上网的方式获取资料。为了避免学生盲目上网,我还给出了几个相关网站。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取资料,还可以和小组同学研讨,共同填写好表格。

  学生在填写好表格后,进行汇报。这样通过学生的讲解,就将动物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教授给其他同学,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探索,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同一时空自主的`提取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汇报完毕后,我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指导他们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时我又发第二张表格,让学生进行汇总归类,并让孩子自己给归纳的方法起名字。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这时,我并不要求学生归纳的和书上讲解的一样,只是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且懂得如何和其他同学合作、分工,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汇报时,对有新意的名称要即使给予鼓励,给他们成就感,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小组学习,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拓宽思路,产生独自一人难以想到的新方法、新主意,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3、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在活动要结束时,我说:“动物的这些方法也给了人类很多提示,你们想想战士在作战时怎样保护自己的?”这样,学生立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广泛的举例说明。将这种自我保护方法自然的由动物方面转移到人类的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生存。号召同学们也应该学习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让我们更健康的成长。然后我有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人类模仿这种方法进行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说教学特色

  本次活动的导入利用幻灯片出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做归纳和定义还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探讨研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另外学生在课前就开始收集资料,课堂上又继续收集整理,这样提高了学生获取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一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综合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研讨交流活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是开展活动课之前的第一课时选题指导课,我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设计,注重对学生进行选题方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整个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下面我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教学理念与方法、活动流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首先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活动生成背景)

  活动生成背景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学习用品或玩具开始盛行时,很多学生都会去买。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商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围满了学生。这一切源于何处?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特别最近学校开运动会,学生乱花钱现象更加严重起来,家长给的一百元钱一天之内都能花光,而且出现同学之间攀比之风。看到这一情形,为了让学生能管好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合理消费习惯。本学期我校四年级开展以《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本节课是开展活动课之前的第一课时选题指导课。教师应重点对如何规范问题、如何选择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因此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规范问题,正确填写问题卡。

  2、 明确选题原则,筛选提炼主题。

  3、 设计研究方案,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筛选、概括、提炼等选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节约用钱合理消费意识。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活动重点

  如何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

  活动难点

  依据选题原则正确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

  活动准备

  课件 问题卡纸 研究方案表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理念与方法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运用,注重选题方法的指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本次活动,逐步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消费观念。

  三、活动过程

  接下来重点向大家介绍本节选题指导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直观导入,谈话激趣,引入主题。

  1、古今中外钱币演变直观导入。

  一节开题课的导入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直接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兴趣和活动效果。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我国各个时期钱币演变过程的图片,同时加以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钱币历史的源远流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欣赏意犹未尽时我适时出示另一组包含日、美、欧等国家钱币的图片,视觉上的冲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直接生活经验导入,谈话激趣引入主题。

  引入主题最首要环节便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触摸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起他们想问、想做、愿做的热情,这是能否开展活动的关键。此时我抓住时机从学生花钱的生活经验入手,用一句极具浓厚生活气息又贴近实际的问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有零花钱吗?你的钱从哪里来?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用到什么地方?”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们围绕“零花钱”积极思考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答案,气氛十分活跃。我顺势加以总结自然引出研究的主题《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环节,自主提问,探究合作,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当一个主题被挖掘展现后,就要给学生创设条件,提供孕育问题意识的空间,激发学生对研究主题的.兴趣。在板书主题后,我趁热打铁“围绕零花钱你们想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把你感兴趣的问题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想研究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指导学生探究如何规范提问,如何根据选题原则筛选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子课题。

  1、自主提问,填写问题卡。

  在指导中我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把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有效指导,规范提问

  结合范例有效探究,学生再次填写问题卡。

  课件出示范例

  怎样少用零花钱? — (节省零花钱) 的研究

  乱花零花钱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 (乱花零花钱)的危害

  学生观察比较后总结特点,教师相机介绍另外几种规范提问的不同形式。

  ( )的调查 ( )的研究 ( )的危害

  ( )怎么办 ( )思考 ( )的现状分析

  教师讲解指导:“我们只要选择恰当形式把提出的问题填充进去,选题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学生照例模仿探究应用,填写问题卡小组内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学生结合范例从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真正体验到模仿是探究式教学中有效的方法。

  3、 选题原则,有效指导。

  围绕案例交流选题,填写问题卡。

  在选题原则的方法指导中,我引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两个范例。通过比较重点探讨“我班同学使用零花钱的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经过分析自然领悟总结出选题应遵循原则。教师相机板书:贴近生活 容易操作 较有价值 然后小组展开讨论,根据选题原则在小组内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题并与其他组同学交流汇报。这里突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与操作性的特点。

  4、 填写研究方案

  出示贴近生活实例领会要点,小组探讨填写研究方案。

  本阶段是制定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阶段,因此在指导策略上重点对研究方法的具体选择加以指导。在指导中我并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机械的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份活动案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吸取他人之长,借鉴他人的优势。我首先出示一位小学生有关清明节前后天气情况的调查研究资料,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试补充得出结论。然后回顾讲解案例中运用的常见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意图: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学习调查收集、整理统计资料等多种常用研究方法有利于理解运用。

  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能使活动有计划、目的性并达到活动的预定效果。考虑到学生整理、分析、设计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一份研究方案表格,既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又为学生自主发现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课上,学生结合子课题进行小组研究合作完成表格中的前三项内容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汇报填写情况,互相评价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完善研究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领会研究方法的有关要领。

  5、 回顾小结

  回顾总结本次研究的重点知识内容是结束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我通过一句过度语:“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怎样提问,还学会如何选题,怎样做研究”。自然导入结束环节。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勇于探索

  1、 引用科学家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2、讲一讲有关牛顿《一个苹果的故事》

  3、资料《害怕考试怎么办?》

  结束语号召: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研究探索长大后也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结束环节我首先引用科学家名言过度;接着由学生讲生活中所熟悉的有关牛顿《一个苹果的故事》。故事中学生很自然感受到牛顿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最后出示浙江省的一所重点小学研究的“害怕考试怎么办?”资料。讲述他们的研究得到《中国少年报》的关注,登载在报纸头版头条。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上三个梯度不同的结束设计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大胆探索的科学意识。

  活动反思:

  一、在课堂上,我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质疑、操作、探索,以及相互讨论、小组协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用这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课堂里只有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才能燃起求知的火花。在导入环节谈话部分引入中,我发现学生围绕零花钱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思路不够开阔。如改为设计一个孩子找妈妈要零花钱而家长不愿给零花钱的小品取名《我想要点零花钱》,然后提问:“你想了解 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更能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了孩子们的心灵火花。

  教学设计不仅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我们面对的孩子。我想: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学设计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更是教与学,学与教共同融为一体的快乐。

  各位领导、老师: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综合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晒晒我的零花钱》。

  我主要说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选题说明】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学习用品或玩具开始盛行时,很多学生都会去买。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商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围满了学生。这一切源于何处?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针对这一状况,我校四(6)班提出了“我的零花钱”这一课题。

  为了让学生懂得合理地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并知道这些钱的来之不易,都是父母花血汗挣来的,要重视父母的劳动成果,并在活动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此,本学期我校四年级开展了以《我的零花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参与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学会合理设计、运用调查表格,发现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问、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活动形式】

  1、问卷调查

  2、观察、访问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

  形成研究主题,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途径,例如通过调查、观察、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通过活动计划表、访谈表、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表、图片、倡议书、畅谈感想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总结参与本次活动的`所得所想。

  【活动时间】

  三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

  活动计划(一周)

  一、活动课题的生成

  1、师: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门口的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解老师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播放实录:在校园门口,一些学生围着小吃摊拿出一元、两元钱买烤的“串”吃,围在小商店门口,拿着玩具玩。

  3、谈感受,确定研究主题。

  师: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想法?请自由说说。

  (学生可能从来源、用途、数目、家庭情况、身体健康、吃零食的危害、行为等方面做出反映)

  师:看来对于零花钱,大家有着很多见解,也有很多想要知道的地方,那我们就以“我的零花钱”为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吧!板书主题:我的零花钱

  3、小组讨论,归纳研究内容,生成次主题。(1)调查零花钱的来源和数目

  (2)调查零花钱的用途(3)调查家长的收入情况(4)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二、组织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1、分组分工:1组(阳光组)主要负责对零花钱来源及数目的调查分析;2组(侦探组)主要对学生零花钱用途的调查分析;3组(收入组)主要对家长收入情况调查研究;4组(精灵组)主要对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进行调查研究。

  全班同学可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调查研究方法,全面收信其它组信息,对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倡议。

  2、各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填写活动计划表:(略)

  (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后的反思,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在第一阶段里,我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一周)

  一、制定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内容讨论交流,一起制定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附1:“我的零花钱”学生调查问卷(略)附2:“我的零花钱”家长调查问卷(略)

  敬爱的家长,您好!本次调查是我校实践活动之一,调查结果仅作为一种了解,您

  二、制定统计表、采访记录表。

  教师指导各组制定采访记录表、调查统计表。

  三、分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根据各组预定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成问卷。

  四、数据整理统计。

  各小组在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时,鼓励学生说真话,并依据学生回答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统计活动做好铺垫。现场统计结果活动,是希望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这时,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权,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制定简单的调查表。在统计结果时,教师也放手让学生进行,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时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倾诉,并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做出相应的小结,让学生更加明晰此项活动的目的。)第三阶段:你言我语,晒成果(一课时)

  (这一阶段教师指导重点可放在指导学生将活动后的成果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示上。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非常独特的,有创意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最能表现活动效果的方式进行展示。)

综合说课稿12

各位尊敬的评委专家:

  您们好!今天我向各位介绍的是《走进田园》基于网络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了解乡村活动,从中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我以往曾开展这个活动,虽然已经了一些实践活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有限的实践活动难以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田园。2、教师难以激起城市学生对乡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课堂效率不高。

  如何让学生更全面了解田园呢?我想到了引进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学语文,取长补短,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向大家汇报。

  这节课我从三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着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着重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着重激发城市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难点:学会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提问、收集资料。

  为了达成目标,我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

  一、动情导入,在迷人美景中“走进”田园

  这一环节我在课件中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创设了如诗美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田园的美,激发多器官、多感官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走进田园的兴趣。

  二、自主积累,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寻找”田园

  这一环节,学生浏览我精心设计的“田园交响乐”网页,从课文欣赏中重温本组课文,从诗意田园中欣赏、收集田园诗,在田园足迹里上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还有中外田园和趣味田园荟萃了各方面的田园资讯,他们可喜欢了。看,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这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全面了解田园,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在网络世界中“畅游”田园

  这一环节,小组合作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践经验制作展示成果。而网页中的学习导航正是他们的好帮手,除了能了解做电子报、写广告词的方法外,如有疑难还能直接上网搜索。信息技术给予活动有效、及时的方法指导,促进了创新成果的生成,真正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四、精彩展示,在信息技术的舞台上“奏响”田园交响乐

  个性化的成果展示就像智慧之花在绽放。瞧,孩子们把在网页学到的古诗编成了精彩的相声,请欣赏……看,学生正看着自己上传的照片说着有趣的故事……浏览网页后,孩子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制作的电子报更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孩子们正是在这信息技术的.舞台里潜移默化地学语文,在学语文中享受信息技术的乐趣。

  五、总结延伸,在美文诵读中“回味”田园

  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配上课文文段的田园风光让学生诵读。信息技术激发出学生对田园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为本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回顾本活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信息技术给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创新与成功!体现在:

  (一)运用信息技术活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让语文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创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活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多元的语文资源。

  让学生成为语文资源的开发者,感受语文无处不在的魅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提供自助平台。

  避免自主因缺乏指导而沦为自由,让综合性学习高质高效。

  (四)让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共生。

  两者相依相存,构建和谐共生的境界。

综合说课稿13

  提起《天线宝宝》,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或许还有几分陌生,然而对于孩子来讲,却是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更是兴趣浓厚,孩子通过看电视、玩玩具,已经与“天线宝宝”结成了好朋友,“天线宝宝”以其可爱的形象、憨态可掬的动作,深受孩子的喜欢,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情趣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新《纲要》精神指出:教学应关注来自孩子生活的、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结合小班儿童发展的实际水平,选择《天线宝宝》作为我活动的题材。

  说教学目标:

  首先我认为情绪在指导儿童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愉快的情绪往往能激起儿童的共鸣,使儿童在活动中愿学、乐学、好学、小班儿童年龄在3岁半左右,处于涂鸦期、表现期,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喜欢明亮的色彩如、红黄蓝绿和有变化环境;因此,我制定的第一的目标是(一)引导儿童在进一步感知红、黄、绿、紫四种色彩的基础上,能乐意地表现自己。在技能上:鼓励儿童用棉签大胆涂色,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情感上:帮助儿童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1、引导儿童在进一步感知红、黄、绿、紫四种色彩的基础上,乐于表现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2、鼓励儿童用棉签大胆涂色。

  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幼师应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幼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采取相互尊重、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并共同学习与成长。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创设法:利用“天线宝宝”这个儿童喜欢的动画形象,将儿童引入到活动中,非常适合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2、演示法;:通过VCD的演示,我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演示使儿童掌握了棉签作画的技巧。

  3、观察指导法:此教学方法是针对儿童在

  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幼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了幼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说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四部进行:第一,活动一开始老师就请儿童闭上眼睛带他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并提问“这是哪里?原来是天线宝宝的家,他家可美啊!”这里幼师通过VCD的演示,努力为儿童创设一个美妙的天线宝宝乐园,引起儿童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

  第二,以四个天线宝宝今天要和你们做游戏衔接,分别请出玩具和儿童一一问好,并让儿童识别他们身上的颜色。在最简单的一个礼貌问好环节中,潜移默化的感知了红、黄、绿、紫四种色彩

  第三、让儿童寻找和天线宝宝身上相同的颜色。老师引导儿童请你们找找自己身上和别的小朋友身上有没有和天线宝宝一样颜色的。小班儿童对事物进行观察也比较薄弱通过此环节也初步培养了儿童的观察能力。

  第四,给天线宝宝涂色。小朋友这么喜欢天线宝宝我们也来变成天线宝宝,在幼师适当的指引下,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天线宝宝进行涂色。儿童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事物,自由涂色,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儿童以积极的鼓励。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难点;通过儿童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结束部分:和天线宝宝跳舞。让儿童体验成功后的愉悦。

综合说课稿14

  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欣赏散文诗,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的愉快、安全、甜蜜的感觉。

  2 、能力目标:愿意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3 、认知目标:理解爸爸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戏的图片、《好爸爸坏爸爸》 flash 、录音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1 、谈话: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可都记住你们了,你们还记得我是谁吗?(汤老师)以后我们就都是朋友了啦!今天这里有很多客人,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 、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教师:我还有两位朋友想介绍给你们认识,现在来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

  提问:

  ⑴你们认识他们吗?

  ⑵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⑶你们猜他们是在干什么?(玩游戏)

  教师小结:你们一定也和爸爸玩过很多好玩的游戏,那你们都玩过哪些游戏呢?

  (可用自己和爸爸玩的游戏来引导,你们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你们还怎样玩过?鼓励幼儿大胆说)

  总结过渡:我们都喜欢和爸爸玩游戏,我们玩的游戏各种各样。今天,汤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爸爸》。散文诗里说的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一起开心地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 、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我爸爸》。

  2 、教师提问并根据幼儿回答表演。

  问题:

  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过的游戏,你记住了那一个?

  ――爸爸举起我,像什么?

  ――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像玩什么?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什么?骑上爸爸的脖子,就像到了什么地方?现在谁最高?

  过渡:你们想玩这些游戏吗?那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把散文诗里的游戏记住了,回家和爸爸一起玩。听的时候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动作。

  再次完整欣赏散文诗,可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根据散文诗的内容做动作,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1 、 小头爸爸能把小偷儿子举的高高的,力气真大,真了不起!你们的爸爸也都很了不起。现在,汤老师想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告诉大家,你的爸爸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他都会做哪些事情?什么事情做的最棒?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辛苦)?你的爸爸这么辛苦,你想你想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让他高兴?想对他说什么?

  2 、教师说自己的爸爸,引起共鸣。

  我的爸爸也是一位老师,我的爸爸每天晚上都看书、改作业,他的字写的很漂亮。他喜欢钓鱼,也会说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经常一起打扫卫生。我喜欢我爸爸。

  四、欣赏《好爸爸坏爸爸》,升华爱爸爸的情感。

  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看得出来你们都是懂事的乖孩子,老师很高兴,送你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这到底是一个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呢?我们来听听!

  欣赏歌曲第一段:你听到这个爸爸做了哪些事情?他是个怎样的爸爸?

  教师小结:

  爸爸有时候也会打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爸爸想帮我们改正过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棒!其实爸爸还是爱我们的。

  欣赏歌曲第二段:现在我们接着往下听,也可以学学爸爸在做事情的样子。

  教师小结:

  爸爸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直爱着我们的,你们一定也都爱自己的爸爸,把你们今天说的想为爸爸做的事情,回家真的为爸爸做一做,想对爸爸说的话也对爸爸说一说,爸爸一定会非常高兴。回家别忘了和爸爸一起玩玩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哦!

  附:散文诗《我爸爸》

  我喜欢爸爸的大手,喜欢把小手放在他手心上。

  我喜欢爸爸举起我,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就像坐在翘翘板上。“忽悠忽悠”,一上一下。

  我喜欢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样。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山一样。骑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顶上,哈哈!最高、最高的高个子,现在就是我啦。

  我喜欢我爸爸。

综合说课稿15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中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执教《布贴画》这一课,我经历了从选择内容、制定目标,设计思路到不断地、修改、调整、最后到教学展示的全过程。这节课,使我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颇深。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

  下面,我谈一谈这节课的几个亮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亮点一:激趣导入——切入兴趣基点

  课堂上,通过设置情境、实物展示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兴趣。我首先和学生谈话:“你们喜欢画画吗?都见过什么样的画?”,问题一抛出,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布贴画作品,更加激发了他们亲自动手制作布贴画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学,爱动手。

  亮点二:大胆放手——重在实践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布贴画作品,激发了他们要探究布贴画是如何做出来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去总结,为下一步亲自动手作了铺垫。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实践”等手段来学习新知,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亮点三: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精神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小组内合理分工,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通过小组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课堂上,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各小组的同学有序地忙活开了:有些美术功底的同学负责描图,手巧的负责剪布,心细的女生则做着粘贴的工作。同学们那热情、忙碌、专心的制作的样子深深感染了我。我一边巡视,一边忍不住地赞叹。

  亮点四:激励评价——学生充满自信

  学生参与介绍、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例如在交流展示环节,我引领全班欣赏,小组长介绍自己组的作品,重在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激发他们再次创作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大胆创造增加动力,形成良好的“愿学”“乐做”循环。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是那样成功,那样欢快,课后,我让他们继续欣赏品味自己的成果。

  亮点五:源于生活——快乐自己创造

  综合实践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整个活动中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使学生意识到原来生活中快乐可以自己创造,其作用不仅在于过程,而且还在于其本身的乐趣。

  教学不仅是一门成功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上的展示汇报环节,课堂上是以小组长为代表完成,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可以采用小组长介绍,成员补充,其他同学评价的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活动过程中,因学生自身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交流不踊跃,并且动手能力差。需要老师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这节课之后,我将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关注每一个学生,将《手工布艺制作的研究》这一主题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谢谢!

【综合说课稿】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03-10

七年级语文综合说课稿01-10

五年级《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07-27

综合实践教案03-10

小班综合教案10-02

综合实践总结11-21

综合实训报告02-17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07-13

学生综合自我评价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