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2-12-09 11:42: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脚本"这句话道明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小学版第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 。

  教学目标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本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编排特点,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

  ②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为了有步骤、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难点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准备运用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巡视指导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属于活动课的范畴,操作性很强,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

  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对操作计算机漫无目点,不知所为。如在教学"……",能有效控制学生在"……"这个任务的带动下完成,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巡视指导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个别施教的色彩,对于本课中,学生在练习操作"……"时,往往会出现"……"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往往带有个人因素,巡视指导能有效及时地把这些问题解决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

  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为了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各种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激发。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掌握本课"……"。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课时,我力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学习操作技巧。

  第1课时:主要是……

  第2课时:主要是……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下面我重点来说说这课教学的安排)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计算机学习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为了保持其内容前后一贯性,我复习了前一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在巩固前课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

  (二)演练结合,巡视指导

  我演示了……操作步骤,从而使学生对……的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这样接下来学生的练习就有了目点性,教师的巡视指导又保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分析总结,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最后部分,分析总结……,对学生掌握……这些操作技能、方法,起到一个重要作用,使本课教学目标的升华。并且在这个环节里,为了使WORD97的内容有一个边续性,我作了必要的拓展延伸,为下一课的教学作准备。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难点,同时也要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跳动的小球》是重大版小学第四册六年级第10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初步认识和掌握了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在Flash5中建立引导线图层,能熟练绘制引导线,掌握制作有引导线动画的技巧,学会在帧面板中设置动画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引导线来实现小球有意识的跳动,培养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意识。

  2、能选择一定的工具进行动画设计是Flah动画设计制作的必要性。

  3、进一步认识和进行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并完成相应的动画作品;能根据教材作品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进行自己独特的小球跳动路线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验小球跳动的全过程,从中提高学生对Flash动画的'制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动画制作活动中,逐步养成会独立思考,并善于与同伴交流想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引导线图层,设制引导线动画。

  二、说教法:

  根据直观性原则,我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小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制作多媒体课件,呈现实例中的内容,充分运用引导法,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呈现"跳动小球"的有关信息时,补充了不同跳动路线的小球动画和不成功的跳动小球的动画等情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贯彻"自学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明确本课的创作要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不同的引导线进行小球跳动制作,合作完成"跳动的小球"Flash动画。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意信息的反馈、交流,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评价的落实。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说学法:

  《跳动的小球》这部分内容,包括一个图层制作、一个引导层制作和1个课堂发散活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教授的制作方法进行独自创作。由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相对来说比教材中的制作步骤显得复杂一些,但是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氛围。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首先出示教材的动画效果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球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意识来跳动吗?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出示有引导线的动画效果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球是根据这条线在运动"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对答如流,这时教师再问通过以前所学习的Flash知识可以进行这个动画制作吗?学生可能就无法回答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引导线制作的心理需要。

  这时就顺势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让学生观察Flash5.0窗口上共有几个图层。教师强调一共有两个图层,其中一个是"引导线图层",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掌握内容--"引导线图层的建立"。(依据"自学讨论式"课堂教学研究的要求,给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习的目的。)

  二、新课教学。

  1.通过四个步骤的教学演示,让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知识和本课的新功能组合键"ctrl G"的学习来制作图层1--小球动画。

  2.再通过后面五个步骤的教学演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本课重难点内容--引导层的制作。

  3.最后教师教授通过三个步骤来对小球的跳动做快慢的设置,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4.本课的扩展学习内容的教授,教师演示如何让引导线出现在动画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进行这部分的学习创作。

  五、全课小结:

  教学过程中没能及时通过多媒体系统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也缺少及时的对制作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的及时辅导不够,从而使得有一部分学生的作品未能成功制作。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3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初中时就认真学习了计算机或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熟练,对各种操作都较容易上手,在学习当中可以带动和指导其他学生,但许多乡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所以大部分学生在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还是比较陌生;但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2.高一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材采用的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一书。信息就是经过处理的数据,所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只有掌握数据处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得到有用的信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和统计是Excel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Excel的数据输入和数据的编辑以及工作表的维护,本节课是在这基础之上学习应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公式的复制方法;

  (2)掌握用表达式、自动求各功能和函数处理数据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1)公式的输入方法;

  (2)利用自动求和功能和函数处理数据。

  2.教学难点

  函数的应用涉入到对函数的理解及其参数的设置,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媒体选用

  1.针对学科特点,我选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2.课前准备:包含某班学生成绩表的工作簿。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一)教法

  1.讲解法:对于公式中对单元格区域的引用,特别是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引及常用函数的作用,可以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总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挫败感和厌倦,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另外,对于比较简单,没有探索价值的操作,由老师演示,可让学生快速地掌握;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既能让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在解决问题之后又能让学生产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所以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

  设计任务——启发探索——辅导归纳——学习评价——课堂训练

  (二)学法指导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经验比获得的间接经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养和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组织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1)用填充序列法在A1至A12的单元格中输入一月份至十二月份;

  (2)用填充序列法在B1至B12的单元格中输入1,3,5,……,23;

  (3)同时选定(A1,B4),(C5,D10),D列至E列;

  (4)复制(A1,A5)的数据到(C2,C6)中去。

  教师巡视辅导,完成后鼓励四个学生分别演示一题。

  (二)用实际遇到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如:我们期中考试后,要计算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和排定名次,还要计算出各科的平均分,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你们有什么好的主意吗?然后由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新课。(大屏幕显示准备好的某班学生成绩表,该表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用来作为本节课的示例表。)

  (三)通过独自努力,学习公式的输入和复制。

  1.阅读教材P74-P76页第一大点第1-2小点部分的内容,然后要求每个人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提示:每次输入公式都必须以"="号开头。)

  2.由两个学生分别演示求出总分和平均分的方法,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然后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并补充演示讲解。(因为问题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

  3.指导学生用鼠标拖动填充柄的方法,选定第一个学生的总分,拖动填充柄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总分处,看看所有学生的总分是否已出来,再用相同的方法算出所有学生的平均分。教师巡视辅导,如有较多学生没有掌握,则由教师补充演示讲解。(由于前一节课学习了用填充序列的方法输入数据的方法,可对此处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

  (四)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的应用,学习"自动求和"的方法。

  教师:如果要计算每科的平均分,以上方法也太花时间了,人数多还容易出错,下面我介绍一种更好的方法。然后演示"自动求和"功能,求出总分,再用总分除以人数求出科平,并讲解演示按行和按列求和的一般方法。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先删除前面求出的总分和平均分,再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然后由一个学生演示。

  (五)小组探究学习函数的应用。

  1.教师:上面的方法只能计算出较为简单的数据,如果要处理更复杂的数据就要使用到函数。可以用数学或物理的公式来类比解释函数及其参数的含义,并解释几个常用的函数(如:SUM、AVERAGE、COUNT、MAX、MIN)的应用。

  2.按四至五人一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电脑知识较好,且较负责任的学生充当组长,负责本组进程和纪律。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用SUM函数计算出每人的总分;用AVERAGE函数计算机出每人的平均分;用COUNT函数计算出班级总人数:用MAX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高分;用MIN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低分。(提示:先计算出一人的总分或平均分,然后再复制公式计算出其他人的总分或平均分,各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也一样操作。)

  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3.各组交流成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充当小老师,分别进行一项操作演示。

  4.教师给予以肯定性为主的评价,并补充演示和讲解,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难点问题可多次讲解演示(如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如何选择函数,以及参数的确定等)。

  (六)课堂练习。

  每个人再单独完成上面的操作,还不会的同学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七)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公式的使用

  2、选定单元格。

  3、掌握单元格中数据及公式的复制方法与操作

  教学重、难点:

  数据的复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公式输入有哪些规则?

  2、如何利用公式进行单元格中数据的计算?

  二、新授

  1、Excel20xx中,单元格的具体数据和计算公式都可以进行复制。不仅可以复制单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还可以复制多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这样可以节省输入相同数据、公式输入的时间。

  2、选择复制区域操作:

  (1)选定单元格(激活单元格)

  (2)选定单元格区域(选择连续多个单元格)

  做一做: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A1:B2,C3:C7,D2

  3、数据复制

  操作过程:选择复制对象(激活单元格);使用复制命令;选择复制的位置(激活目的`单元格);使用粘贴命令。

  (1)字符型和数值型数据的复制(即把字符或数值原样复制到指定的位置上)

  (2)公式复制(公式复制时,Excel会自动改变公式中相应的单元格地址,使复制后得到的公式具有原公式一样的运算规律)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5

  我是初亚兵,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册X课《制作新春灯笼》。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是基础性章节,是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在以后其它小节中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因此在本节中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通过大红灯笼的制作,初步体验WORD的神奇作用。为学生以后的成功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没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我校同学的情况,以演示、观察、启发、诱导为主,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图形格式。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2.难点: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协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问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护送礼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护送礼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今天我们利用WORD制作,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一:分析灯笼(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制作灯笼(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把制作灯笼分为三个部分:

  ⑴、制作灯笼提手

  自学探究:如何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同学进行阅读课本,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寻找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的方法。讨论完成后,进行灯笼提手的制作。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制作灯笼体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先让学生绘制一个椭圆并设置其图形格式。然后利用教学软件,师生一起进行协同操作:复制椭圆。复制完成后,调整椭圆大小和对齐椭圆。这样灯笼体就成功了。

  ⑶、制作灯笼穗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设置图形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制作灯笼穗依然采取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4、展示灯笼总结回顾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和图形设置的方法。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6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

  一、说教材

  1、本节课选自xxx。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节课所学的***是***的重要内容,主要学习***的灵活运用,是在学生对***掌握后的能力提高训练,激发学生制作出更加精彩的xxx。

  2、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xxx操作练习,熟练使用;

  (2)学生通过xxx操作练习,熟练使用;

  (3)结合前面知识,特作包含xxx的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操作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3、教学重、难点:(如今信息技术学科不再是孤立的技能性工具,我们更要考虑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过程,本着这一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熟练制作;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与实践操作掌握技巧,并做到与学科完美整合。

  二、说学习者特征

  1、学生是xxx的学生;

  2、学生已经学习了;

  3、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4、学生善于和同学交流,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

  5、学生强烈希望自己能够制作xxx。

  三、说教学策略

  1、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当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本课的新知识环节中的学习目标是以任务方式出现的,例如。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我本着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多次采利用直观演示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比如在。

  3、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4、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广播游戏(播放视频、播放动画),学生带着无比的兴奋观看完游戏(视频、动画),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我们也能制作,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那就让我们马上出发吧。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成绩。(我这样设计目的是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成果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方向)

  任务二:如果,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必要的补充,完成书中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这是与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日积月累”后,与同桌交流讨论,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任务四:我们生活中真实的是这样吗?学生回答后,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借助老师的直观演示学习。

  (三)协作提高: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是本节课最具闪光点的一环,在这时里既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了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本组的一件个性作品。

  (四)观摩欣赏:在这个环节里,我请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去欣赏学生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的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目的。)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书中xxx练习。

  五、说评价: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操作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二是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评过程;三是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完成自我评价。

  总结: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谢谢各位评委。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顺德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五课《Wimdows画笔》。主要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和初学画图软件的学生。《Wimdows画笔》在第三单元“电脑小画家”中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本单元的第一到第四课,学生学了用“金山画王”进行绘画,初步领略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对学习用电脑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画图软件的操作简单易用,非常适合初学电脑绘画创作,学好画图软件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绘画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包括六个内容:1。启动“画图”软件;2。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3。用“铅笔”画山景;4。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5。用椭圆工具画圆;6。画直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本课的教学目的是:1。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的窗口;2。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3。能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山景和太阳;4。通过进行模仿作品和图画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根据以上的教学目的,把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作为重点,难点是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山景和太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

  二、说教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又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如果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效果肯定不佳,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学,协作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确任务,再采用“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质疑中学习使用画图软件,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创造更美的东西,那将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学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最迫切要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做”自己喜欢的图画。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中还安排了质疑、互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一、明确本课的几个学习任务

  二、通过WEBQUEST下的引言,简单介绍画图软件

  三、试一试启动“画图”软件

  1。先让学生试一试

  2。共同总结方法(电脑显示步骤)

  3。小比赛,看谁最快能启动画图程序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方向性,更易掌握。

  四、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

  1。利用WEBQUEST的帮助,先让学生自学

  2。及时反馈,显示“画图”软件窗口,让学生说出各个部分名称

  3。“找朋友”游戏:把各部分名称发给学生,让学生把黑板上的窗口贴好

  4。质疑:工具箱、颜色盒不见了,怎么办?

  5。学生练一练:显示及隐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

  通过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又能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用“铅笔”画山景

  1。先把任务交给学生:使用铅笔工具,画一幅山景

  有学生可能会问:怎么选择了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却画不出线条来;画错了怎么办(这时我让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或者在软件的电子书中找答案)

  通过学生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形成一个协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六、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

  引导学生如果涂上颜色,山景就更美丽了,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试一试,给山景填色。

  2。质疑:为什么我的整张画红都会变色的呢?

  3。教师点拨:只能在封闭的区域内填充颜色,否则,颜料桶内的颜料就会“流”出来

  七、用椭圆工具画圆

  1。先让学生试一试画圆,他们画的圆大部分是椭圆。

  2。师显示一个圆,问学生你想画这么一个圆吗?师介绍方法

  3。试一试给圆涂色

  八、画直线

  放手让学生完成,看谁画得最好

  创作性练习,巩固新知

  比一比,看谁是“电脑小画家”

  1。作品模仿练习,培养观察力和巩固新知

  2。让学生发挥个人或小组的才华进行创作

  3。显示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自己评出“电脑小画家”

  4。把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奖给“电脑小画家”

  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在创作中求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九、总结全文

  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引导学生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系统的认识,通过说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8

  一、教材简析

  《美化课程表》是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本课属于接触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模块中的内容,这一模块逐层深入,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操作,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的重要知识组成模块,而本课在这一模块中是文字处理软件知识的延伸,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对前面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加深,对后面的内容做下铺垫,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制作表格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美化课程表》一课内容处于表格的创建与完善之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是经过辛勤劳动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张精美表格的关键,是对表格创建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通过对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如何引领学生去了解和掌握WPS表格的设置,如何激发起学生正确、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为下一课乃至今后其他知识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将是本课的主要任务。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更感兴趣,积极性高,理解力及创造力均较强。《美化课程表》一课,是在学生较为熟练WindowsXP以及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用智能ABC输入法正确录入汉字的基础之上的深入学习。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并掌握美化表格的基本设置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感受美、鉴赏美,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同时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

  (2)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

  (3)填充底纹效果。

  难点 (1)根据需要,选中并设置不同单元格的边框颜色和线型;

  (2)根据需要,选中并填充不同单元格的底纹效果。

  五、教法阐述与学法指导

  本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激趣探究法”引导教学。

  表格修饰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增强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本节课重点内容,我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掌握自学方法。同时注意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讲解和辅导作用。这将会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一生一台计算机;准备好相关表格以便拓展练习;

  2. 教师机安装有广播教学控制软件,可实时控制学生机,进行演示教学及学生展示等;七、教学流程及设想

  【本节课我设计了“情境感知,揭示课题” →“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归纳总结,完成建构”四个环节。】

  (一)情境感知,揭示课题。

  1. 教师出示上节课创建的课程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意图:因为本单元内容具有连续性,课程表的创建是新课操作的基础,所以先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预热”。

  2. 教师同时屏幕出示两个“课程表”,引导学生对比。

  在对比中,学生说一说两个课程表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教师由此引出课题《美化课程表》。〖意图:通过强烈的对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以强烈鲜明的课程表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美化课程表知识的兴趣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 修饰文字

  ⑴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两个课程表区别在哪里?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文字、表格、颜色三方面的变化。〖意图: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文字格式 →

  表格边框 →

  填充底纹 →

  〖意图:通过教师板书,增强理性认识,将知识点系统化。

  ⑵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上一单元“制作课余计划”的学习中,关于文字处理的内容,并结合出示的课程表,说一说文字的修改,可以修改什么?(视情况,可以引导学生看书P57)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文字格式 → 字体、字形、字号、颜色

  表格边框 →

  填充底纹 →

  〖意图:通过引导,使学生结合前一单元学习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迁移。

  ⑶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书上P57~58内容,自主探究如何设置文字格式,并提出要求:

  A. 学生3人一组,有问题互相帮助,但要注意讲清楚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有问题无法解决,可以求助于老师;

  C. 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设置文字;

  D. 比一比,看谁完成得最快。

  〔教师巡视指导〕

  〖意图: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⑷ 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选择性地请一位学生上前展示自己修改过的课程表,并说一说是如何设置的,然后请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适时评价。

  〖预设: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等操作内容在前一单元的教学中详细讲述过,相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作为本节课重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演示的方式,让他们在巩固中学习,预计时间较短。

  2. 设置边框

  ⑴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表格可以修改哪些地方?(视情况,可以引导学生看书P59)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文字格式 → 字体、字形、字号、颜色

  表格边框 → 线型、宽度、颜色

  填充底纹 →

  ⑵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书上P59~60内容,自主探究如何设置表格边框,并提出要求:

  A. 仔细看书,认真思考,学生3人一组,有问题互相帮助,但要注意讲清楚方法;

  B. 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

  C. 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设置表格边框;

  D. 比一比,看谁完成得最快。

  〔教师巡视指导〕

  ⑶ 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选择性地请一到二位学生上前展示自己修改过的'课程表,并说一说是如何设置表格边框的,然后请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适时评价。

  〖意图:通过学生示范、讲解,强化操作方法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预设:学生会有二种不同的设置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的时候,可以适当评价哪种方法更简便,使学生理解信息处理的多样性。

  ⑷ 学生再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意图:重难点内容要巩固,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

  3. 填充底纹

  ⑴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底纹可以修改哪些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文字格式 → 字体、字形、字号、颜色

  表格边框 → 线型、宽度、颜色

  填充底纹 → 颜色、图案样式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颜色”和“图案样式”,如果说了“图案样式”,教师就势板书出来,并激趣引导,如果没有说“图案样式”,教师就暂时只板书“颜色”,在之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一定会有学生会发现并设置,那时教师再引导并板书即可。

  ⑵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书上P61~62内容,自主探究如何设置底纹效果,并提出要求:

  A. 仔细看书,认真思考,学生3人一组,有问题互相帮助,但要注意讲清楚方法;

  B. 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

  C. 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设置表格底纹效果;

  D. 比一比,看谁完成得最快。

  〔教师巡视指导〕

  ⑶ 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选择性地请一到二位学生上前展示自己修改过的课程表,并说一说是如何设置表格底纹效果的,然后请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适时评价。

  〖预设:学生应该会有多种底纹效果展示,甚至会有学生直接设置成图片作为底纹,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的时候,多予以肯定,并注意学生的方法演示。

  ⑷ 学生再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意图:重难点内容要巩固,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

  【本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的方式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评价解决的能力,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完成“试一试”,对几个表格自由选择一到两个进行美化修饰(零花钱支出统计表、班级学生信息表、计算机零配件价格表、水电费统计表),并提出要求。

  2.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修饰的精美表格。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适时评价。

  〖预设:学生作品应该比较多样化,教师选择性展示时,注意挑选不同创意、不同表格类型或是问题比较集中的作品,并注意评价。

  〖意图:把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并通过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环节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加强了勤俭节约的品德教育,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对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地、深层次的体验。】

  (四)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成果及体会,并要求回家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打印一份课程表,下节课带来,比一比谁的最好。

  【本环节使学生交流心得、互评总结,帮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八、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流程,把握好认知水平的层次,使认知领域与操作领域相结合,分清不同学习阶段的主次,激发学生兴趣,并加强操作练习内容上的合理编排组合,充分发挥及时反馈、评价、调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本课设计还注意了学科整合,以及信息技术内部知识的整合问题,并且做到均衡学生差异,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其他同学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网络世界”,“第三章网上搜索”中的第二块内容。本章内容分3课时。《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在学生熟知了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2课时的教学。

  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了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关键词,同时也有机地形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以及鉴别的能力。(注:本课原题目称之为《下载软件》,主要内容为从http、ftp站点下载软件,教材中关于下载问题讲的比较零散,我是将此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来讲的,命名为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下载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基本掌握下载的四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高中学习生活的情感

  重点:四种下载方式

  难点:四种下载方式和小组的配合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采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个电子课文网页,(关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有教学过程、练习题及答案)

  创设一个情景:因为我们在学习此过程中的时候有些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的不透彻,或需加深理解,有些同学需要找一些练习题来做,引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下载:把互联网中的有关的信息资源保存到自己计算机的过程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

  (2)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方法一:左键单击 方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方法三:下载工具,网际快车

  *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三角函数方面的资料”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建议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学生代表演示资料

  3、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

  (1)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小组合作的配合

  如还有时间: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找一些喜欢听的歌曲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双绞线的制作》

  一、 说教材

  1、 分析教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网建设与管理看图实训教程》课本里的第二章第二节。

  课本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联网的基本硬件设备,学生在理论上大体认识了网络,本节课重点放在组网的实战方面——双绞线的制作,让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并为下一章《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线规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联网硬件设备的认识,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提高学习网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勤奋好学,竞争意识强,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才。

  3、 教学重点:双绞线的制作

  4、 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线的剥法

  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二、 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将采用“示范 +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是:

  1、 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我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同时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将双绞线制作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很好的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制作方法。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

  3、 练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学设备:

  1、教师:电脑、展示台、投影仪、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2、学生: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三、 说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争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难点,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边思考边操作,遇到难点及时提问,互相请教,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拟定以下学法:

  1、 观察法: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熟悉操作步骤,体会操作重点和难点。

  2、 主动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45分钟)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 课件引入,重温“网络”概念。

  通过“网络”概念的课件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导入本课内容。

  “网络”概念:

  计算机 双绞线 交换机 双绞线 计算机

  2、 设置疑问,出示教学目标。

  提问:是不是直接用双绞线就可以完成连接了呢?

  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二)、新课讲解(11分钟)

  1、 通过投影仪展示双绞线制作材料,讲解设备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台,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让学生清楚看到实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展示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水晶头和超五类UTP双绞线(前一章已学)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讲解压线钳和测线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样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2、 演示、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剥线。剥线就是利用压线钳剥线刃口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剥线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算是一个难点,在剥双绞线外皮时,手握压线钳要适当,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小,就会损伤内部线芯,甚至会把线芯剪断;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大,就不能割断双绞线的外皮。所以我在剥线操作演示中,会将正确的剥线方法和常见的错误剥线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并在对比过程中强调正确性。通过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正确地方法,减少出错的几率。在操作演示过程中,教育学生使用设备要注意安全,爱护学校的设备。

  (2)、理线。理线就是把剥好的双绞线里的4股8根线芯按照EIA/TIA568B规格(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进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见的错误理线方法就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所以我通过课件的形式用投影仪把EIA/TIA568B规格排列的样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把理线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3)、压线。压线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双绞线压入水晶头的过程。这步操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关键在于水晶头接头处,双绞线的外保护层需要插入水晶头5mm以上,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双绞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双绞线内部线芯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容易造成脱落。为了说明这点,我将用正确的压制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同时也用错误的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压线方法。因为在压制水晶头过程中如果出错,这个水晶头就报废了,所以教育学生制作压线过程中要细心,先观察好后再动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错造成的浪费,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中华美德。

  (4)、测试。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其连通性的好坏,需要使用测线器进行测试。这里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测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线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24分钟)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条T568B规格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测线器测试通过。

  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不懂之处可以问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小组制作合格与不合格的网线)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1分钟)

  课本P36——P37,本章练习。通过做习题加深理解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0

  1.纵横筛选,确定重点

  初次拿到教材,我分析后认为教材重点在于:

  A、搜索引擎技巧的进一步提高;

  B、下载网页到指定目录;

  C、分类整理归类文件。

  在备课与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这样设计,课堂容量非常大,每一块知识都只能是蜻蜓点水,没落到实处。

  因此对重点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分析、筛选。本册教材中“文件分类、整理”这部分知识已经多次出现,可以一笔带过。“保存网页”虽然是新知识,但对本册教材后面几课内容及本课后面环节的学习帮助不大,因此我把这部分内容改为“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这将对学生后面内容的学习有实际帮助,而且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IE使用习惯也很有意义。

  从教材1-9课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较为丰富的上网查找资料的经验,但教材中并不曾涉及“关键词”提炼的要求与方法。教材11课已经出现了标点符号如“+”在关键词间的运用。

  而关键词的准确提练更是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信息的关键,因此根据教材前后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会准确提练关键词。

  2.分步引领,自主探究

  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对比,由学生体验、发现、总结提练关键词的技巧。

  结果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个别自学、总结能力强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对比操作体验到关键词的提炼要求。

  多次试教后改为教师分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这一说法,对学生来说可能曾经有所耳闻,但具体内涵不清楚。

  学生如果连什么是“关键词”都不知道,怎么能明确掌握有效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中教学过找“重点词”,而抓“重点”正是我们关键词提炼的关键之所在。

  由语文课知识“重点词”引入,旧知顺利迁移,解决“关键词”概念问题。

  接着让学生分步体验关键词数量与准确率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提炼关键的要求,顺利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提炼关键词技巧的学习提高搜索速度

  2.学会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

  3.增加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会准确提练关键词,即关键词的`选择能抓住重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分步引领、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出示:待完成的信息卡。揭题:丰富多彩的节日。

  通过下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在20xx年6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端午节》特种邮票1套3枚,依次名为( )、 ( )、 ( )。”

  二、解决任务

  (一)关键词技巧:提练关键词

  1.关键词即重点词

  (1)用“邮票”作关键词进行搜索,观察,体验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高低。

  (2)反馈: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不高,有很多无关信息。

  (3)渗透筛选信息的办法。

  2.增加关键词

  (1)怎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增加关键词)

  (2)多个关键词中间用空格隔开。

  (3)学生尝试探索

  (4)反馈:关键词的要求:反映信息重点、简练。

  (二)添加网址到收藏夹

  1.学生尝试

  2.反馈巩固

  三、竞赛巩固

  1.揭题,布置任务

  出示:[竞赛评分表]

  [竞赛规则]

  1.第一个大声答对题,奖一颗星

  2.小组每人都找到答案并将答案所在网页添加到收藏夹的前3个小组,可获得2颗星。

  注:先完成的同学可以教组里其它同学,要求动嘴不动手。

  [竞赛题]

  1.我国的第一套民俗传统节日邮票是由国家邮政局20xx年发行的——《 》

  2.宋朝诗人王禹写了一首名为《清明》的诗,最后一句是什么?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_____________。

  3.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京族三岛庆祝哈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庆祝哈节的场所却是固定的,在 。

  4.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

  5.打开D:传统节日.doc文件,将信息卡制作完成。

  四、总结

  (一)总结竞赛经验。

  1.优胜组总结:关键词的选择,小组互助。

  2.失败同学:遇到困难,大家给建议。

  (二)拓展:打开搜索引擎自带的“帮助系统”;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搜索技巧”查找。

  板书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龙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画图的第二课《变魔术》。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方面加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学过用铅笔工具,如果鼠标操作不熟又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不容易创作出较好的作品来,即使会修改和着色,学生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能够吸引学生。所以我要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图片,,可以让学生直接进行着色和修改练习,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迅速掌握操作技巧,并充分地发挥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画图软件中比较常用的四种工具:刷子、橡皮、颜色填充、放大工具。学生结合生活直观了解这四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这四种工具的使用将为以下几节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图画的收藏这部分知识的介绍在画图软件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画图软件中比较常用的四种工具:刷子、橡皮、填充和放大工具的使用,会收藏已画好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进行绘画练习,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趣,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刷子、填充和放大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橡皮工具的使用及图画收藏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题

  本环节我用课件出示相同内容的两幅画,一幅有颜色,一幅没颜色,引出问题,你能比较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两幅画的对比和一个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任务一、刷子的魔力

  首先我提出一个问题,在工具栏中,你能快速地找到刷子工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刷子工具,并在选择区内选择不同的刷头来完一成第七页的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边探究边操作,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

  任务二、橡皮的魔力

  首先我提出一个问题,在工具栏中,你能快速地找到橡皮工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橡皮工具。并在选择区内选择不同的橡皮把刚才的练习擦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动手实践。

  任务三、神奇的填充工具

  首先让学生用铅笔工具画一个长方形,用填充工具进行填充,并指导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给出几幅已完成的没有颜色主题作品,让学生进行颜色填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填充的技巧,给学生一个有主题的作品意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审美情趣。)

  任务四、放大工具的使用

  教师给出一个带缺口的图形让学生填充,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是由于缺口小,看不清,引出放大工具的使用。然后学生自行操作,互相交流各种放大镜的区别。请同学们利用放大镜找到缺口,并用其它工具把缺口补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让他们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任务五、自由创作、保存作品

  讲解橡皮擦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10页的图画作品,或画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注意要加上颜色。,演示保存的方法,注意提醒文件名的输入和保存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创作作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橡皮擦图和图画的保存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教师先演示,后让学生实践。)

  【三】、小结

  让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熟练掌握画图软件中四种常用工具的用法要领。

  板书设计:

  2.变魔术

  刷子 橡皮 填充 放大镜 保存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较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容易掌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取长补短。

  这节课我抓住知识点的共性来达到知识的迁移。在共同研究一些有共性的工具之后,学生能够富有创造性制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来。学生不是缺乏想象力,而是缺少打开想像之门的钥匙。因而,我充分考虑了学生和教材两方面,用问题教学,力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自学,协作创造、作品展示,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着不足.学生已有经验有差异,我在教学中还存在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着重研究分层教学。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2

  为了让学生养成好学、乐学、会学的习惯,在本课中我将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过渡:分析好教材是授课的保障,这样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突破本节课的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的任务《认识“画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以及窗口组成和简单的画图制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新认识一个软件,也为后面学生学习办公软件做铺垫。

  (过渡:教师除了要对教材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是很强,即使在生活中了解过画图,但是具体操作学生们不了解,所有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采用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过渡:只有突破了教学目标,才能使整个课程更加的完成。)

  三、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及“画图”窗口的组成,并能绘制简单的图画。

  2、通过类比绘制圆形太阳的方法,完成太阳光芒的绘制,提高知识迁移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画图”软件的认识及太阳的'绘制,体会计算机功能的丰富性,提高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

  (过渡:教学重难点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内在体现)

  四、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重点是“画图”软件的启动及窗口组成,难点则是绘制简单的画。

  (过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位合格的教育者要做到对每一位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过渡:教学过程是说课中最核心的环节,整个环节围绕着新课标的最新理论,突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动漫《龙猫》中的场景及相应手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完成手绘场景需要使用什么工具?手绘场景是如何变成动漫场景的呢?学生产生疑问。我会总结:在制作动漫时需要先绘制故事情节的设计稿,为了便于将绘图内容转变为动漫情节,一般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原稿绘制。此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采用多媒体导入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龙猫》的动画也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且通过问题的提问也会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画图”窗口

  在认识软件前,我会强调在使用软件时,需要提前启动软件,之后我会演示“画图”软件的启动的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启动“画图”软件的步骤是什么?学生观看后举手回答:“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学生们了解之后,我会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合作讨论软件的组成部分和“画纸”“画笔”的功能。学生们通过讨论会给出相应的答案。之后我会再次提出问题:如何根据绘制内容选择大小适宜的“画纸”呢?学生操作后回答:拖动画布右侧、下面或右下角的小黑点改变画布的大小。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将指针指向工具箱中的工具按钮,可以显示按钮名称和功能简介,单击后可选定相应工具,同时单击颜料盒中的色标,可以给画笔设置颜色。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展开,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画一幅简单的画

  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会演示太阳主体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看模仿并思考这样的问题:太阳的主体部分的形状和选取的工具。学生观看后回答圆形和椭圆工具。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并补充绘制前需要选定工具和线条的类型、设置前景色为红色。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学习得更加透彻,我会再次提出绘制太阳方法的问题,之后布置任务:限时3分钟,类比绘制太阳主体的过程,自主完成太阳光芒的绘制。待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回答整体的绘制过程。最后我会强调可以利用Shift键画出更美丽的太阳。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我会开展一个小活动。开展活动“我说你画”,活动要求:教师出示需要绘制的物品,以同桌为单位,一人描述绘制时需要使用的工具,另一人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绘制。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选取的工具是否合适,绘制前是否设置前景色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如:软件的组成和绘制图形的过程等。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为自己绘制一幅自画像,并与父母分享。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置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符合小学学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下屯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遨游信息海洋》。

  本次说课我会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步骤来展开。说教材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成果展示、课后延伸。

  第一大部分说教材、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第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从教材的分布情况来看,它是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计算机网络、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认识IE,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方法、网络安全与道德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浏览网页、学会设置默认主页、学会使用IE中的收藏夹、学会使用历史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浏览网页、学会设置默认主页、学会使用IE中的收藏夹、学会使用历史记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IE中如何应用浏览技巧。是本节课重点,这是因为能否遨游信息的海洋与浏览的技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用浏览技巧的目的和意义。之所以把这部分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因为浏览技巧灵活多样,在地址栏快速输入网址、设置默认主页、使用收藏夹、使用历史记录这些都是浏览网页的常用技巧,最容易迷惑学生,另外再结合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所以我把这部分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第二大部分,说教学方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来实现的,另外我还将会采用情境启发法、分层教学法、赏识教学法、发展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等等。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

  第三大部分,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一共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用歌唱的方法复习旧课,用引导的方法提出新课,用任务驱动法探究新知,成果展示,课后延伸。

  首先进入我们第一个环节复习旧课。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将会把前一课中大部分学生容易迷惑容易遗忘的知识点,编成歌曲录制下来,放给学生听,并且用大屏幕展示出歌词,让学生一边拍手边跟着唱。这种方法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具体的演示课程请看大屏幕。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因特网是最大的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电子邮件、信息查询、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上聊天。

  在这样一个非常热烈的环境当中不仅仅复习了旧课,而且烘托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什么工具登陆网站?打开IE浏览器以后怎么登陆到一个自己要想去的网站呢?(输入网址)如果不输入网址你还能登陆上节课登陆过的网站吗?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启发学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网络的知识,板书课题《遨游信息海洋》。

  第三个环节,探究新知,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四个大的任务,学生可以继续前一节浏览网页,尝试不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字母也登陆到去过的那个网站。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我将会采用自主探索,出现问题适时指导的方针。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的四个任务分别是快速输入网址、设置默认主页、使用收藏夹、使用历史记录。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我将会适时的为学生展示操作过程。由于这几个任务比较简单,所以,我将会采用学生动手制作在前,出现问题,老师再个别指导的方针。使用收藏夹这一任务,我会提出具体的要求,我会这样来突破,首先鼓励学生按照大屏幕显示的步骤,自己来进行制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当大部分学生出现难题时,我就会给学生演示我事先录制好的制作过程,采用这种方法好处有两个。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能够节约重复操作的时间,为教师节约出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课堂的效果,这种方法也体现了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具体的演示过程请看大屏幕。任务完成后,我将会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任务,使用历史记录,同样,我会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在前三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之上,这个任务就变得非常简单,我也将会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练,然后找同学到教师机上进行演示的方法。这样就能够给更多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关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网页设置为主页,在把主页重新设置成5566的网站,我会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法,让操作准确熟练地同学指导其他的同学,这样就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后一个小练习输入下面的网址,在其中查找自己喜欢的文章,我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并且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评出优胜组,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接着进入第四个环节,成果展示,我会采用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适时的参与讨论,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及时的予以鼓励和表扬。

  最后一个环节,课后延伸,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我让学生在回去后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搜索自己喜爱的学习网站,把它们添加到自己的收藏夹中。以下是我给学生提供的资料网站。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教学中我在前提测评的基础上,及时演示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学浏览课本,提出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在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读一读""你知道吗?""试一试""练一练"中的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问题为引导,抓住课本中重点内容,既培养了学生向课本"请教"的良好自学习惯,又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3、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互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以自学、实践操作为主要手段,并处处提醒学生,"每当有困难时,别忘了左邻右舍",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合作互助意识。

  4、引导学生质疑,灵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整个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4

  课题:电子邮件我收发

  教学目标:

  1.熟悉申请电子邮箱的基本过程;

  2.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3.感受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的优势。

  教学重点:熟悉申请电子邮箱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直接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申请电子邮箱

  1.访问“新浪邮箱”等网站;

  2.打开申请页面,设置一个可用的信箱名;

  3.想好一个密码;

  4.输入查询密码的问题和答案,接着写个人信息;

  5.提交注册信息。

  6.讲解邮箱地址的格式,@前面是用户名,后面表示提供邮箱的机构;

  (二)发送电子邮件

  1.教师演示、讲解:

  2.打开写邮件的网页

  3.在“收件人”框中输入收信人的电子邮箱地址;

  4.在“主题”框中输入一句简短的主题;

  5.在“正文”框中输入内容;点击发送。

  学生实际操作。

  (三)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1.打开收件夹,观察其中的电子邮件;

  2.打开一封电子邮件,阅读其中的内容;

  3.给发送邮件进行回复;

  (四)收发带附件的邮件

  步骤同发送邮件,增加一项操作:添加附件。

  指导学生如何添加附件。

  (五)练一练: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课 电子邮件我收发

  一、申请电子邮箱

  二、发送电子邮件

  三、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四、收发带附件的邮件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15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瑞安莘塍六小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计算机》,拿到课题,我在想,这节课有什么,我要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完会觉得有价值。接下来我将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望得到在座老师的多多指导。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堂课讲的是什么?《走进计算机》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它是六年级的开篇之作,介绍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一些知识和计算机的工作流程。那么,对于我所合作的小学生而言,是不是可以跳过这些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呢?答案是“NO”,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技术上的 Enjoy,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成果和应用,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继学生各种软件学习之后,本节课的理论学习就开启了他们对计算机综合认识的大门,它不仅是知识链上的一个转折点,更是在整个计算机学习中起到了一个脊梁骨的重要作用。

  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我又要和一群怎样的学生合作呢?六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上开始叛逆,不喜欢听老师长篇大论的讲授,喜欢自己动手去尝试。他们在接触了两年的软件学习后,初遇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这时候,寻求创造性的叛逆与力求稳定性的枯燥开始碰撞,又会造就怎样的课堂,它将值得我们去期待!

  (一)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期待下,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争取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

  2.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掌握计算机基本的工作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计算机的强大能力,体验自主探索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毋庸置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难于理解抽象的知识,所以我将“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支持学生?我将“创设情境法”和“任务驱动法”作为课堂的中心轴;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支持者的作用,所以,我提倡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过程

  那么,怎样的课堂设计,才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化枯燥为愉悦。我将围绕一个“趣”字来展开,以闻趣、探趣、悟趣、疑趣的方式逐步推进课堂教学,以此来分散教学重难点,支持学生主动愉悦地去获得知识。

  基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我将结合学生的对卡通人物的喜爱,将每种硬件的特性融入卡通形象,成为各个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以此来导入一个“瞧,这英雄一家子!”为主题的故事情境。课前将学生分为8人一组,每组分到“CPU、风扇、内存、硬盘、主板”一组计算机硬件(cpu被风扇虚盖,不同颜色的内存条,标签贴纸,提前摆放在桌上)。

  1)闻趣

  课堂伊始,以图片自我介绍的形式,呈现这一家子的成员性格特征和能力,除了培养学生慢慢进入课堂的情绪,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引起兴趣,唤起探究欲。

  比如,我是迷糊小妹,我喜欢打扮,我的记忆力很不错,但是因为我很迷糊,记住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很努力喔!不过不怕,我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姐姐,她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记住了就不会忘喔,而且能记住很多东西,嘿嘿,自恋一下,我也是家里的好帮手!我有一个细心又负责的妈咪,我们都很喜欢和她谈心,她把我们每个人紧密的连在了一起,照顾我们的点点滴滴,承担了整个家庭的大小事务。当然,不可不提的是我们的英雄爹地,它是我们家的主心骨,睿智的头脑,快速的反应力、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行动力,让我们离不了他,对他深深地崇拜着……英雄的身边总是有个得力忠心的助手,老爹也不例外,随从小风总是如影随形地跟在老爹身边,为他排忧解难。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亲朋好友,我们一起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这一家子处于一个中心地位的重要作用,将各个分离的部落连成一个整体,传递消息,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得了英雄之家的美名。

  教师引出这么有意思的一家子后,自然过渡到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有这样不可或缺的英雄之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探趣环节。

  2)探趣

  教师提示可以根据卡通的性格能力,参考书本的讲解和网上搜索,找到桌上与人物相对应的硬件一家子。小组分工合作,组员自己确定角色,重点查找角色相对应的硬件,通过查找,能明确该硬件的名称和作用,再与角色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组员用标签记录硬件名称贴在该硬件上,并以简要的方式在记事本中记录该硬件的作用。

  这一环节,提前准备了一些颜色不一的内存,让风扇虚盖着CPU,设置小小的难度,考验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根据实物,初步感知硬件设备,明确其对应的名称和功能,带着一种兴趣和可能性去发现,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教师分小组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想过程经历和结果后,做一个引导解释。

  当学生认为自己都掌握而骄傲自满的时候,教师抛出问题“那他们又是怎样紧密相连,团结合作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于场地、时间和设备的限制,我们先来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研究他们的展示,取得自己的真经!

  学生视频观看主机的组装,了解分离的个体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承载了计算机的运行。

  英雄一家子中,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家庭中必不可缺的成员。这些硬件也如此,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谁生病了,找上一个替补就可以,不需要整个更换。

  3)悟趣

  当课堂推进到这里的时候,是否已经进入结束阶段了呢?不,教师马上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以“英雄总是要去解决问题,那这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获得,任务又是如何成功解决的?”的问题带出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帮助,完成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需要借助亲朋好友的帮忙!

  情境中,有专门收集情报小队,有专门分布信息部门,他们分工合作,以英雄之家为中心,展开任务,解决问题。请学生联想,我们内部硬件之家的亲朋好友在哪儿,他们是谁,又是进行怎样的分工合作,展开任务的?请举例说明!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去探究,尝试去发现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流程:输入设备——主机(各部件的通力合作)——输出设备。

  4)疑趣

  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和基本工作流程,可以说,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力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再把学生拉回课堂,在基本知识点清楚地基础上,抛出问题“现在的电脑,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看看我们的笔记本、上网本、IPad,你能找着他们的情报收集和信息分布部分吗,他们的内部硬件之家在哪儿?你知道他们和台式电脑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因为我考虑到,课堂的实物都不是社会上流行的趋势,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能对学习的知识存在一个定势思维,为了拓宽相联系的知识面,引入流行元素,在变化中找到不变,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结束语:

  本节课围绕趣字,通过闻趣、探趣、悟趣、疑趣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形象的卡通人物,学生能通过感知、对比、联系来验证猜想,形象地理解硬件的作用,感悟基本的工作流程。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07-26

信息技术说课稿08-09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1-07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3-21

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12-28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6-23

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04-07

信息技术三年级《宣传海报》说课稿12-26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