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 篇1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有嘟嘟叭叭的汽车,还有优雅的音乐声……但我最喜欢听青蛙的叫声!
每当春天来临,我总会到池塘边、稻田边去听青蛙的叫声,“呱—呱—呱”这美妙的叫声,有时好像一支演奏的.乐曲,有时又像雄伟的大合唱,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既仿佛看到青蛙在稻田里忙碌的捉害虫,又好象看到庄稼在青蛙的保护下长得越来越茂盛,农民伯伯乐翻天的景象,让我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可在庄稼长得越来越茂盛,越来越需要青蛙的保护时,我却发现“呱—呱—呱”的叫声越来越少,我着急的问妈妈原因,妈妈伤心地说:“那是因为有人不断的吃青蛙!”听了这话我非常气愤,我告诉我所有的朋友:发现有吃青蛙的人,一定当面制止他,告诉他青蛙是人类的朋友,一年能吃掉成千上万只害虫。人人都要保护它!
“呱—呱—呱”“呱—呱—呱”这美妙的叫声,在大家爱护下,变得更优美,更雄壮!我更爱听了!!
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 篇2
早晨,我和妈妈来的了农贸市场买菜,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一位老爷爷在卖青蛙,吆喝声传遍了整个菜市场———卖青蛙喽,卖青蛙喽…,活生生的青蛙快来买呀。看到青蛙死于非命,我感到非常的痛心。
青蛙的外表非常可爱,它的眼睛圆圆的,白色的大肚皮,总爱静静的坐在大荷叶上唱美妙的歌。它披着一件碧绿的外套,和小草的颜色差不多,所以人们有时很难发现它。
青蛙的本领可大了,它的视力非常的好,只要是在它眼前飞过的小虫子,它都能看见,科学家还因此发明了电子青蛙眼呢!青蛙捉虫子的.方法很特别,全靠它那有长又宽的大舌头,舌头前端是分叉的,上面有许多的粘液,只要有飞虫在它的眼前飞过,它就猛的一跳,张开大嘴,把舌头一伸,舌尖一卷,小飞虫就成了它的美食了。
青蛙的食量很大,一只青蛙一天约吃70多只虫子,一年按捕捉害虫7个月计算的话,它大约要吃掉1。5万只左右的害虫,这还不算,一只泽蛙一天可以捕捉260只害虫,一年消灭害虫4万只左右呢,你们说青蛙的食量大不大呢?!
青蛙是我们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它们吧!你们捕杀青蛙只会害人害已,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 篇3
一只小青蛙在一个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就想:整天在这个小池塘里真不舒服,真想去大海看一看。可是小蛙不知道怎么去大海。于是他就去问老树爷爷了。老树爷爷回答说:“这个,我也帮不了你,不过小鸟应该有办法。”听了老树爷爷的话,小青蛙就向小鸟帮忙了。小鸟听了小青蛙想去大海的话于是就答应了。可是,该怎么帮小青蛙去大海了?他们就想了一会儿,突然,小青蛙想到了一个主意:它找来了一根树枝,叫两只小鸟分别咬住树枝的顶端,它们就捉住树枝,它们就起飞了。
它们飞在空中,小青蛙看着下面美丽的风景,突然,地上几只蜗牛看到了在飞的小鸟和小青蛙,一只蜗牛说:“这样可以飞行真厉害,不知道是不是小青蛙想的办法?一只蜗牛就说:”肯定不是小青蛙想到的',我说是鸟大哥想的办法。“小青蛙听到它们的谈话,很想告诉它们是它想的主意,于是什么也不想就跳了下去。
最后,小青蛙不但不可以去大海,还收了很重的伤。
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上语文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什么呢?我还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里。老师叫我们把昨天要带的纸杯拿出来。老师自己也带了两个杯子,然后叫了一位同学来尝。老师舀了一勺子白色的东西,叫那个同学把舌头伸出来。接着又说:“有可能是有毒的,也许吃完你的小命就没啦!”听完这一句话,那位同学一直在苦笑,他的神经严肃,表情非常紧张,好像在想,要是把这东西吃下去,也有可能永远见不到亲人了。看着那勺子离舌头越来越近,他的.表情就越紧张。终于,他把那东西吃完了,他的表情像吃了苦瓜一样,皱紧了眉头看起来,是那个东西很难吃。
我和同桌拿到了材料。老师先让我们看一下,这像什么,然后再闻一下,再倒入嘴里,看看这是什么。我看了看那黄色的小东西,好像我以前吃过的跳跳糖。而那白色的粉末像是麦片。我闻了一下,气味有点像柠檬的味到。我把它一股脑倒进了嘴里。那糖就在我嘴跳。我一拍脑门,原来真的是跳跳糖啊!不过这白色的东西我可想不起来了。
这节语文课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跳跳糖,我都不敢想像!
【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有关三年级青蛙的作文七篇04-05
实用的三年级青蛙的作文合集10篇05-27
【精选】三年级青蛙的作文300字4篇04-28
《青蛙找家》教案09-06
小青蛙教案01-28
《青蛙与蜻蜓》教案04-10
《小青蛙》教案07-11
青蛙教学反思01-13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