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

时间:2024-09-04 08:29:5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

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1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在我教小学音乐得这半年时间,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玲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玲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听到歌曲的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听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的灌输方式,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由于经济形社会环境的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流行、商业化的艺术音乐等,都成为现在学生盲目追宠的所谓新风尚。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审美要求去审美着歌曲。是不是够流行,够不够酷…等这些因素。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上音乐课时,我就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老师学能从中,引导学生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同领域。如自己很喜欢这首歌曲就,把你对这首歌的喜欢之请,容入歌曲中,让聆听者知道你喜欢这首歌曲。以这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知道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到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教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以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来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合性的音乐教学万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暗、相同与不同等等。所以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随着年龄特点等因素,造就大多的学生行为都非常被动,连提问都是极少数学生举手这样的情况越到高年级就越严重。老师上课就像是一个人在自演独角戏,别说是音乐课里律动和创编这些环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着手,让学生兴趣主动的参与进教学当中来。如学唱歌曲时向学生提问如何来分析歌曲,如何来演唱这首歌曲,换作另一首歌曲又应该怎样唱等?学习打击乐伴奏时我会问学生这样的方法好吗?你会怎么伴奏?在学习动作时让学生自己或其他同学帮助发现存在问题,并且想办法编创出更好的动作等等。当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时,会发现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看问题的思维都发生了改变,变得聪明会动脑筋想了。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进行音乐课有效教学途径之一。

  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2

  10月12日上午,有幸得到了吴xx教授在音乐游戏教学方面的指导,受益匪浅。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吴教授的每一句话到现在我都清晰的记得!吴教授细条慢理、深入简出的为我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指导。每一句无不是对孩子深深爱和对于音乐游戏教学的慎重和严谨!

  在一开始,吴教授便指出,教学任务分析是采用理性的方式让老师清晰的分析出幼儿是处在哪个任务坐标点上。并详细为我解读了教学任务分析的流程是“故事→动作→音乐→挑战”,而其中,故事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动作是对故事的翻译,而音乐则是对故事的翻译……故事不应该太长、要交代清楚动作的意义、律令要言简意赅、挑战的梯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一番详细的解读后,让我这个之前一窍不通的大“白丁”立刻豁然开朗了起来:“啊!原来,一个小小的任务分析梯度图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我的内心不由的`为之一颤!开始,我认为,不就是把教学目标随随便便的往这些小网格里“乱填一通”就可以了!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仅仅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梯度图前,我就已经显得这么的无知了!这“小小的梯度图”背后的不知道前辈们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经历,凝聚的多少智慧,经过了多少的修改和制定后才有了这么“简单”的“傻瓜流程”啊!这背后的付出,一点也不简单!

  在感叹教学任务分析有如此学问的同时,我的心也已经深深为吴教授所震撼——近一小时的指导里,吴教授说的最多的并不是专业的知识指导,而是不停的在告诉我“心中要有孩子”。是啊,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的心中必须有孩子,游戏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多么明显,当然是孩子!亲切的教态、有趣的游戏、有意义的目标,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游戏教学中,老师应该眼睛实时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心中实时分析孩子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为了游戏教学的而改变孩子。应该让孩子在一个舒服的、主动的状态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游戏教学的目标。我渐渐了解到不是老师成就孩子,而是孩子成就老师。

  不仅是这些,吴教授更是耐心的为我分析了师幼互动的每一个步骤流程,同时也为我提出了非常多的关于游戏活动的建议和指正。这些建议及指正,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我从未去进行考虑,却被吴教授细心的提出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正:音乐的剪接应该具有承接性、趣味性的游戏可以做的更好、在活动中要实时反思、不做无意义的事……事无巨细,一一列举。

  不仅是音乐游戏活动,吴教授更是教导我:一本绘本,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绘本价值。

  不得不说,吴教授的指导让我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一路走来,真的非常感恩陈园长的耐心引导和给予我的信任,感谢邓园长和陈园长能够组织这次的教学指导,让我在音乐游戏教学领域能够不断更新意识、得到了更快的成长!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幼教事业的云梯中,我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使我看到了更远的广阔天地,更加光明的前方!使我更加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和决心。让我越走越远!希望我自己将来也能有一天,有这样的资格,作出一些小小的奉献,为后辈提供自己的肩膀!

【音乐游戏教学的指导心得】相关文章: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02-24

音乐教学心得精彩09-21

课堂教学指导心得体会01-16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15篇03-10

音乐教学教师心得03-05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02-21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11-08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07-16

课堂教学指导方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