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27 09:59: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旋转》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旋转》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旋转》的教学设计

《旋转》的教学设计1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图形的旋转现象。(板书课题:旋转)

  2.师: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举例说明。指名回答。

  (风车、钟面、秋千、停车场的车杆)

  3.PPT出示场景图,师:四个场景中你能发现有旋转现象吗?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

  ①钟面上的指针是顺时针旋转的

  ②风车的叶片是逆时针旋转的

  ③秋千也是旋转现象

  二、新授

  1.PPT出示例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2.明确:旋转方向和时针转动方向相同,为顺时针方向。

  旋转方向和时针转动方向相反,为逆时针方向。

  3.指名汇报。

  明确:在说明图形的.旋转现象时,要说明三个要素,

  绕哪个点旋转?(中心)

  按什么方向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

  转动了多少度?(角度)

  板书: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

  4.学生独立完成83页做一做

  5.出示例2,并拿出方格纸和直角三角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再指名汇报。

  小结:

  ①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保持不动。

  ②旋转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方向都相同。

  ③旋转过程静止时,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角度是一样的。

  6.学生独立完成84页做一做,并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7.出示例3,拿出方格纸,小组合作完成。

  同时思考(PPT出示):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

  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8.小结做法:根据旋转的性质,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然后找出图中的关键点,按要求作出它们的对应点;再连接起来。(板书)

  9.学生独立完成84页做一做,指名汇报做法。

  10.指名谈收获。

  11.小结。

《旋转》的教学设计2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

  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到3,怎么旋转的?

  生:分针顺时针旋转了90度。(师拨时针逆时针各旋转引出180度)

  2、出示视频广交会会旗

  师:现在我们国家经济繁荣,人人都要奔小康,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中最重要的部分,商品经济也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20xx年广交会已经胜利举办,大家想不想去参观参观?同学们参观的同时能发现录像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老师就奖励他一个笑脸好吗?

  生:好!(观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广交会的会旗是利用我们数学当中的旋转知识设计出来的(奖励笑脸)广交会会旗旋转宝橡花的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形成的?

  师:前后做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学生交流汇报: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试试,也用这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图案,激趣引入。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欣赏两组由旋转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大家看图案美丽吗?

  生:美丽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板书)

  2、学生探究,师生互动,

  师:现在就让每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们一同旋转出第一个图案

  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师:各组说一说你是怎么旋转成图案的呢?

  小组长汇报:......

  老师小结:同学明确旋转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并没有变,只是基本图形的位置变了。旋转点、度数、方向都可以使基本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提出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借助学具,旋转图形

  (1)用直角三角形学具旋转图形。(打开书p55.1)

  师:旋转完后,学生交流一下你的旋转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 (学生边演示边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现在你能用这个直角三角板旋转出一个风车的图案来吗?同学们再回到小组内研究研究吧!

  学生边演示边说:图案的基本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共旋转了3次。

  师:真是位了不起的同学,说得有理有据。刚才我们用顺时针画出的,你还有其他的画法吗?谁来说说?

  学生介绍逆时针画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旋转会旗图案或风车图案,每次旋转都是先绕某个点,以一条边为标准,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板书)一定要注意每次图形的旋转都要把这三点说清楚。

  2、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师: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观察、思考,加深理解旋转时的方向、度数。那我们一起再完成p55,2题吧。认真观察大屏幕中的图形变化。

  生:边看边思考

  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如何观察图形旋转的度数?

  生:图形旋转过程通过直角和平角完成的。(回答得真棒)

  3、书中习题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6页,看第一题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找出答案

  学生汇报

  小结:我们要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四、实践体验,拓展应用。

  1、学生设计、创造。

  师:现在你已经有资格当设计师了,拿出方格纸,开动你的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今天学的旋转的知识来设计图案,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设计的图案最具创意,最具魅力。

  学生操作。

  2、作品展示。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设计好了,迫不及待地让我们欣赏。好东西是应该大家分享的,对吧?谁能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全班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其余的同学间相互欣赏,说说设计的意图、用处等。)

  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不仅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作品,还能将作品应用于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能力啊!

  五、总结收获,结束新课

  师:同学们,把一个基本图形旋转,可以增添图形的魅力,使图形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不仅会欣赏美,更会创造美,老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创造,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今天你有收获吗?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通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漂亮的图案,请大家回去找找吧!

《旋转》的教学设计3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

  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它们运动时的样貌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貌给它们分分类?

  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么分?

  师:你们说得真好!像缆车和升降电梯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而像电扇和风车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板书课题)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师:这天这节课来了一个新伙伴,你们欢迎吗?你们想不想跟小熊一起去游乐场看看?

  师:你能从下方的游乐项目中找出平移运动的吗?小熊最喜欢玩旋转类的游戏了,你愿意帮它挑出来吗?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你们看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咱们一起跟小熊做个游戏愿意吗?游戏之前让咱们一起先来看看游戏推荐吧! (课件演示游戏推荐)

  (学生进行活动)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小熊做的是什么运动?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游戏对平移与旋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呀?二、探究体验

  1、学生动手移一移,说一说。(学生拿出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师:请你将小房子卡片从原先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学生动手移一移)

  你是怎样移的?两个同学一块儿说说。

  请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题移一移,说一说。

  出示课件: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移的?向哪儿平移几格?师:你们真棒!通过动手动脑,学会了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了。

  2、演示课件:快看,小火车带着小熊和小朋友来了!运动过程中提问:小火车做的是什么运动? (运动停止后,呈现两人都说自我经过的路长)学生讨论:到底谁经过的路长呢?

  师小结:小熊和小朋友无论站在车的什么位置,经过的路都一样长。

  三、巩固练习

  1、做小篇子,实物投影订正。

  2、小篇子:几号小鱼能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请你把它涂成红色。

  3、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四、布置作业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下节课向大家汇报。

  【设计说明】

  首先,就教学目标的定位来说,平移和旋转就应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料;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而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就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和创造。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就应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明白这两个专门术语。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也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就能够了。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动手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贴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贴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其次,科学的教学策略是到达教学目标的手段。在本节课中,我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在课堂情境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与旋转,进而又通过

  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小房子平移的格数,实际上是让学生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做小鱼图的练习中不仅仅用到了平移的知识,还用到了旋转的知识,这两个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现,又很贴合实际状况,在比较中进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都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即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也是当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念的体现。

《旋转》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卡纸,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旋转》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09-03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0-19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0-08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1-05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2-14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5篇10-21

平移和旋转优质课教学设计08-26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2篇08-16

旋转的教学反思09-06

旋转教学反思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