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5 08:18: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中职语文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语文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中职语文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说到中国古典文学,大家首先会想到哪些呢?

  生:《诗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

  师:很多同学提到了唐诗宋词。我想是因为这类作品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经典诗词作品,熟悉了很多的著名诗词作者。同学们现在来回忆一下,说到宋词,大家会想到哪些作家和作品呢……

  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水调歌头》《如梦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咏怀》……

  师:很好。说到宋词,相信很多同学第一个想到的代表人物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苏轼的一首经典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学习本篇作品之前,大家再来巩固一下关于词的文体知识。

  二、词

  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师:提到苏轼,大家都不陌生。那谁来帮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作者?

  生:介绍苏轼年代及主要成就

  师:老师再给你补充一下——其实除了诗词,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正如林语堂先生评价所说: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

  刚才XX同学谈到了苏轼的成就,那么关于苏轼的经历,有没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

  生: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比如乌台诗案等

  师:正如你所说,苏轼的一生都可以说是文坛得意,官场失意,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正是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所写。

  四、朗读

  1、播放名家朗诵示范音频。

  2、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字词正音:

  ⑴故垒(lěi)⑵纶巾(guān)⑶樯橹(qiáng lǔ)

  ⑷早生华发(fà)⑸还酹(huán lèi)

  诵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速、语调;(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沉郁顿挫、铿锵有力。)

  3、教师范读,全班齐声诵读。

  4、刚才我们共同朗诵了这首作品。我们知道,词在产生的时候就是配合着不同的曲调进行演唱的,接下来,给大家播放一个吟唱的版本,大家感受一下。

  五、研读词作,探究情感

  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从词的题目我们已经可以了解这首作品的题材了——怀古。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怀古类诗歌作品,它们通常的主题是什么?生:通过古人的事情写自己……

  师:很好,怀古类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用简单的语言概况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阙状写赤壁之景,下阕抒写人生感慨。

  (一)、分析上阙

  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②.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

  ③.本词的上片中,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

  赤壁景观: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分析下阙

  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①.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明确:前五句: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后五句:所感——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下阕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苏轼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③、词人为什么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④.下阕后五句作者是怎样抒发人生感慨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热诚向往。但想到自己头发斑白,空有才华,一事无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伤感,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与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所以最后诗人以酒酹月,表现自己的伤感。

  ⑤.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因此“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下阕小结:第一层描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再次集体朗诵整首作品。

  六、探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词。

  2、课外对苏轼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品味。

  九、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奇景

  上阙写景咏赤壁

  大江气势

  英雄风采

  下阕抒情怀周瑜

  抒怀感慨

【中职语文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04-03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02-12

中职语文教学计划04-06

《守财奴》教案03-30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8-18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2-20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8-17

语文教学设计07-25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