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十,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新词。
⒉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⒈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⒉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⒊学生研读第三段,边读边做笔记。
课件出示: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自由读,想象着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读书方法。相机理解“新东西”的意思。
⑵梳理写作顺序: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你的读书方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读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这既是理解内容的过程,更是锤炼思维的过程。]
⑶谈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对我们的启示。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⑷挑战读,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富有感染力。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⑸你看,读同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说,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⑹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链接,学习致用
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煮书”。想想为什么叫“煮书”?
⒉补充阅读:《趣谈“煮书”》(见资料链接),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⒊结合英国作者尤安·艾肯和《趣谈“煮书”》,联系自己的平时读书心得和经验,也可以联系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谈谈对读书的看法。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⒋实践运用:下面我们就用尤安·艾肯的读书方法来读一首诗歌,题目叫做《神奇的书》。(
⑴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⑵品一品哪儿最让你感动。
⑶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⑷谈一谈你的独特理解。
⑸背一背这首诗歌。
四、感悟写法,积累语言
⒈《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写得这么感人。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你最喜欢哪种写作方法?
(帮助学生小结“比喻、设问、假设”及层层推进等写作方法,并相机引导读课文片断)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⒉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与书为友,爱书如家。漫步书海,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及时记录;感受沐浴书海的快乐,领略人世的真谛,欣赏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的人!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⒈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⒉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首先
然后
一遍又一遍地读最后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⒊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
⒋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十】相关文章:
《天路》教学设计07-07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07-29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06-2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2-0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5-31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优秀04-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6-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5篇06-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3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