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08:25: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1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仲春阳春晚春残春暮春春令三春阳春春辉春风春水春光春*

  春汛春雨春景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暖踏春春雷春潮春华春季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光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深如海、春寒料峭、春满人间、四季如春、春风和煦、春和日丽、春风送暖、春风浩荡、春风化雨、春潮滚滚、春花怒放、春意正浓、春苗茁壮、百花争春、春到人间、百鸟鸣春、春花烂漫、春桃吐蕊、枯木逢春、春水盈盈、春风轻拂、春风拂面、春和景明、春风荡漾、春风徐来、春江水暖、春雨丝丝、春雨绵绵、红杏闹春、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非常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非常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

  享受春日

  古诗短而精,间接而含蓄,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细细品尝。

  教学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诵读古诗,不能千诗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扬,有急有缓。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

  诗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无限好!我和孩子们也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

  从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朱熹曾写过一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运用自然景物来比喻思想要保持清醒开阔而不陈腐,就应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春日》诗,同样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蕴更为深藏: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比美丽的春*,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诗人不仅仅是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更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孩子们学了这首诗,肯定会有所启发。

  古诗教学,有待亲密接触,因为她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2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出、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三、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四、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五、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六、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巧: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在重复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3、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对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育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教学筹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师:孩子,你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古诗呢?

  师:一首首古诗就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那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师:从发言中,我能看出你们都是留心观察、善于表达的好孩子。

二、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29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出以后,教师追问“你从哪儿知道的?”)

  (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1、现在就让我用朗读和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可以查字典。

  3、指名读文,齐读。(第一遍一句一句的开火车读,二遍。指读2人,全班齐读一遍。)

  4、孩子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歌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吗?

四、品读课文,感受意境。

  1、出示中心话题。

  师: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衔泥,飞虫鸣叫,新荷小草,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充满希望的春日晨景图。再读课文,把你感觉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中心话题:你感觉诗中哪句话描写的景最美,为什么?)

  2、品读全文。

  “两岸轻烟杨柳绿”

  (1)学生读文,然后描述自己想到的画面。

  该生描述完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谁也喜欢这句,为什么?谁还有补充)

  (真美啊,你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景中!)

  出示课件:(你看到了怎样的景?)

  教师:作者在早晨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来到河边,昨夜飘飘洒洒下过一场细雨,水面弥漫着一层水气,远远望去如轻烟一样,两岸绿柳袅袅,真是好像到了绿的世界呀!谁来读一读这绿意盎然的画面!“一园细雨杏花红”

  学生想象美景。

  师:春天的杏花如此娇艳多姿,想当年孔子就在杏树下给他的学生讲课,红红的'杏花仿佛带给人们无限春的希望!叶绍翁曾写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也经不住地赞叹这满园红杏。

  两岸绿柳轻烟袅袅、杏花沾雨红得更加娇艳;绿叶衬着红花,更加赏心悦目。谁试着带着你的体会读读着句。“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

  教师引导: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结合图片,巧燕筑窝、鸟儿上下翻飞。篱芭架下蜂蝶嬉戏、绕花起舞。耳畔仿佛回荡着昵喃的燕语、悠扬的莺啼、轻柔的蜂鸣,春天是如此的有声有色!“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

  教师引导:你感觉这句话描写的景最美,为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追问“层层碧”、“片片青”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和小草?)是啊,作者这样描写把春季的“绿”刻画的多么淋漓极致啊!

  结合图片,池塘里新长的荷叶娇嫩鲜绿,层层叠叠,挨挨挤挤,随风摇荡;山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草,让我们感到生机勃勃,它们仿佛吹响了春的号角,唤醒了春天。难怪白居易曾赞叹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整体感知诗句和画面

  师:(指读)诗歌写得美,同学们想象的更美,谁来将整篇诗歌带上你的感情,加上你的想象妹妹地读一读。(配乐)

  师:你们读得真好,令人陶醉,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红、绿交相辉映,春意盎然的美景: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衔泥,飞虫鸣叫,新荷小草,构成了一幅多么如诗如画的春景啊!难怪韩愈曾在《早春》中写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示,全班齐读)

  师:最后,让我们和着美妙的音乐再次感受一下春日的晨景吧!能够背诵课文的同学可以小声的跟着音乐背诵课文。

  (教师随着音乐作图片)

 五、拓展练习,升华主题

  师:学完文章,大家一定喜欢上了春日的美景。其实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身边的春天,也有另一番的美!

  课后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作业自选超市三选一):

  1、课下搜集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句整理在采蜜集上;

  2、做一幅《春日晨景》诗配画。

  3、用手中的笔描写现在身边的美景,并配上图画。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4

  教材分析:《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步骤: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

  2、默写《春日》

  让孩子们自己走进春天,走进文本

  ——古诗《春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我带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动、一份……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石岩中心小学,和这里三(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朱熹写的古诗《春日》。更让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两位领导和教学处陈主任,还有庄老师等一起和孩子们走进《春日》。不管教的成功与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呢?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华易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教学设计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刚接手三(4)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学生的学情,对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我也没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够驾驭课堂。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

  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居然不投入,不热情!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是我的诗情不够?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老师马上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陈主任指出这个板书简直就是空洞无物。是呀,我为什么不让学生把找到的“证据”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写写什么心情的词语?

  其次,读的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

  第三,学生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分析学生学情,正如陈主任所说“好像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结果连“底”都没保住。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结果却是领着听课老师到泗水河畔,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却还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还要继续————————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课的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引导学生收集美妙词句,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对试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并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背诵古诗,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背诵一首古诗《春晓》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背一背?

  今天我们在雪一首诗歌,描写的也是春天早晨的景色,想看看吗?那就快打开书126页,读一读吧!

  学生初读古诗

  二、自主识字,读通诗歌。

  1、请同学们认真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把诗歌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

  3、认读去掉拼音的诗歌。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4、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

  出示“更好”“五更”读一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更”是个多音字,你还知道哪些字像它一样?

  例如:“好”、“场”……

  猜谜语:口,猜一个字“杏”

  口呢?“呆”你能区别记住吗?

三、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说说它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啊?

  2、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抓住“五更天欲晓,”还记得《春晓》中的“晓”是什么意思吗?你猜在这里呢?抓住“欲”“渐”春天可以说“浓”吗?你想象是什么浓了?

  “绿”“红”、哦!是春天的颜色浓了,读下面的四句诗,“堂前……片片青”描绘了哪些景色?体会“住、飞、浮、漫”四个动词。

  3、说一说始终都描写了春天早晨里的那些景色?

  4、美读古诗,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可以摘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想象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色。

四、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这一首,是描写春日早晨的景色的诗歌,我这里还有一首描写“夜”景的诗歌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夜,在瓜园》。

  《春日晨景》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里的景色,我们一下子就看出了它的季节,那《夜,在瓜园》呢?你知道它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

  它描写了哪些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配乐朗诵,美美的读一读。

  五、写字

  1、圈划出本科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3、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

《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6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

  2、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

  1、通过“平仄”的区分,领悟阅读古诗的方法;

  2、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平仄”的区分,领悟阅读古诗的方法;

  3、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故事的节奏和韵律;

  4、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故事的节奏和韵律;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笔古诗教材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知诗人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答)师:是呀,如今是冬天,她带给我们的是低温和寒风。那你们想念温暖的春天吗?老师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现在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风景,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答)

  师:是呀,春天到来了,暖暖的春风送走了严寒和冰冷,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有一位诗人,他也和春天有一场美丽的邂逅,这位诗人就是——朱熹!(生答)(教师出示诗人朱熹的简介)

二、引出古诗,解诗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熹所描写春天的千古名篇——《春日》。(生答)

  师:看到诗题,你是怎样理解的?生答(春天的日子、在春天里)。

三、初读古诗,正字音

  师:在春天的日子里,诗人朱熹究竟有哪些美好的发现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朗读一下这首古诗。在朗读的时候,韦老师提出一些小要求:1、放开声音,自由朗读;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全班齐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字词读音。

四、再读古诗,悟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古人读书之时,摇头晃脑,读的是那么的有节奏,有韵味。今天,我们也试着用古人读书的方法来读一读。咱们现在学的字,有四个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古时候,只有两声,这就是我们学的一声、二声放在一起,叫做“平声”;三声、四声放在一起,叫做“仄声”。在朗读的时候,这首古诗在古人的嘴里,它就按“平仄”去读。那么,按照“平仄”去读呢,平声音,也就是一声和二声,稍微拉长来读;仄声,也就是三声和四声,读的可以短促一些。咱们大家一起看,“胜日”两个字是几声?(生答:四声)老师用“。”表示仄声,而“寻”是几声?(生答:二声)老师用“—”表示平声。来吧,咱们一起来读读。师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全诗。

  师:根据刚才讲的方法,老师把诗的节奏和平仄都标出来了,咱们一起再来读读。(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找读的比较好的孩子领读,其他孩子跟读)

  师:接下来,自己大声朗读,一会儿男女同学交叉读。

  师:诗歌,诗歌,诗中有歌。现在,让把诗融入到音乐之中,一起再来读读。

  师:谢谢孩子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五、结合古诗,绘画面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结合刚刚自己读书的感悟,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师出示课件中的问题)该诗主要讲了诗人朱熹在春日里游玩,看到了无限的春光。(老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灵活地提问,主要要说到“春日、游玩、春光”等相关词语。)

  师:无限的春光,朱熹又是怎样用诗句向我们表现的呢?我们往下读。

  1、第一句诗

  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这首诗也一样,在第一句诗中,就为我们交代了这两个要素,请孩子帮我找出这两个词。(生答)

  师:孩子们,请你告诉老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注释)注释就像老人的拐杖,只有借助于它,老人才能走的稳当。同样的道理,咱们在学习古诗,在遇到不理解字词的情况下,就要学会看注释,帮助咱们理解。

  师: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来到了泗水河边去干什么呢?(游玩)

  请孩子们在诗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来表示。(寻芳)

  2、第二句诗

  师:朱熹来到泗水河边,发现春天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于是,他写到——无边光景一时新(生读)。

  师:在这句诗中,韦老师有一个词不能理解,谁来帮帮我?请看(教师出示“光景”一词)。什么是光景?你能找出他的近义词吗?(生答)

  师: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朱熹一边走一边游玩,他看到的光景有多少?你能从诗句中找到一个词告诉我吗?(无边)

  师:下面,就请孩子们跟着我一起去欣赏一下无边的光景。在欣赏的时候,请用一句话说出你所看到的景。(教师分别出示草原、油菜地、花圃的图片,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话描绘景)

  师:冬去春来,草原披上了了绿的外套,油菜花田穿上了金黄的外衣,薰衣草地变成了一片花海。你们看哪!和萧条、冷清的.冬天相比,春天是大不相同。春天,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生答)春天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焕然一新的,在诗句中,诗人仅仅用了一个字,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赶紧找出来!(新)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叫大地满园春,春天,还带来了哪些新生事物?请孩子们在你的头脑中把春天描绘成一幅幅图画,讲给我们听听。(生成分享)

  3、出示第三句诗

  师:春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欣欣向荣。这时候,春来了一阵春风,轻轻地、暖暖地,给朱熹的感觉是那么地亲切,所以朱熹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东风,就是我们说的春风。春天,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从这里跑到那里,又从哪里跑了过来。你瞧啊,她跑到河边,把柳树吹绿了;她跑到枝头,把桃花吹红了;她跑到空中,把燕子吹来了;她跑到池塘,把青蛙唤醒了。这样的春风,是怎样的呢?你能用词语描述一下她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帮我找找,在诗句中,诗人用了哪一个词,写出了春风的特点?(等闲)是的,等闲在这里,表示“随便、随意”的意思。这阵春风随随便便都能被人感受到,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舒服。朱熹不仅感受到了春风,还看到了春风带来的景,所以他写到——万紫千红总是春。

  4、出示第四句诗

  师:万紫千红,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景?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了这么多风景,你能用其他词语来替换一下万紫千红吗?(五颜六*、五彩缤纷)是的,在这个句子中,万紫千红师描写的是春天的颜色。咱们描写春天的词语太多了,开动你的小脑筋,让我们一起当当小诗人,把下面这个句子写一写吧!师出示总是春让孩子们写。

  师:来吧,小诗人们,把我们写的诗句读一读!老师读上句,你们读下句。

六、感悟诗句,明感情

  师:春天不仅是万物的苏醒,也是诗人心灵的醒悟。面对这盎然的春意,诗人有着怎样的心情?

  师:诗人是愉悦的,高兴的,快乐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写进了这首诗中,并且用自己的感情和古诗融为了一体。这种手法,我们叫做寓情于景。

  七、升华古诗,延拓展

  师:春天,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清新雅致;春天,是一幅图画,绚丽多彩;春天,是小朋友们心中的一首歌。最后,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美妙多姿的春天。

  板书设计:无边光景

  春东风愉悦的心情

  日

  万紫千红

  教学反思:

【《春日》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春日》教学设计01-19

《春日偶成》教学反思07-08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春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7

《乘车》教学设计05-02

《风》教学设计05-03

《关雎》教学设计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