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1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转折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和不同表现形式,积累关联词。
2、积累谚语,感受谚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3、在互动中,学习一些说明的方法。
4、能清楚地写出一件自己亲身参与的家务事,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教师就可布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内容或方向,通过多种途径大量搜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关联词,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的作用。
2、能够写清楚一件亲身参与的家务事,详写自己做家务事的经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你怎样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抽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带有关联词的句子……今天我们要读的句子同样也带有关联词,请我们一起到”温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学生自读三个句子,思考每句话有几层意思。
3、互相交流每句话的两层意思之间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
4、总结:”可”“却”“但是”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5、你能试着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说话,写话吗
二、语海拾贝
人类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总结出来,称为谚语。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规律
1、个人读句,解句。
2、小组交流解句,赏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4、个人背。
5。小组互背互评。
6、全班齐背。
7、你还搜集了哪些谚语讲给大家听一听。
三、互动平台
1、读互动平台的内容,勾画出本单元《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2、对照课文《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找出列数据,举例子的地方,认真读一读,体会用上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3、浏览本单元课文,看看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小组交流。
5、你还知道哪些说明方法
四、综合性学习
1、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提前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观察的内容或方向。
2、根据自己的选题和小伙伴组成合作小组,以便在搜集过程中互相帮助,共享资源。
3、各合作小组通过多种途径(电视,网络,报刊,向人请教,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等)查阅,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
4、和合作者一起筛选搜集的资料构思主题报告会的方案。
可办成小报,可写成文章,可汇成图片集,有条件的还可录成音像资料,制成幻灯片……
5、成果展示,共同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边展示边介绍。
展示者可以介绍自己小组的成员在搜集资料及准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等。
(2)观摩者可以质疑,并诚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3)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6、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五,习作百花园
1、阅读习作提示。
(1)说说读懂了什么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
①写什么样的事——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件家务事,比如:上街买菜闹笑话,协助长辈做事却帮了倒忙,自己做出的饭菜让爸妈赞不绝口……
②怎么写这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好后读给同桌听听,并进行修改。
(2)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子说说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具体。
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说空话;要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心情,表情,神态;要描写环境以衬托。
(3)在”怎样写”方面谈谈你的补充意见。
如,要强调详略得当。详写:怎样做家务事的,做家务事时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有些什么心理活动又是怎样克服的……
小组交流:我写什么,我怎么写。
2、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
3、师生合作,当面点评,以点带面。
4、分小组评改。在评改过程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
5、全班欣赏同学的精彩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你从中捕捉到哪些有关长江的信息。
2、小组交流。
3、反馈:长江发源地在哪里都流经了哪些省,市接纳了哪些支流
4、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勾画,批注,汇报。
5、请把长江的有关知识回家讲给家长听。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2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删减后,抓住重点,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阅读短文,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古诗《终南望余雪》。
二、朗读《雾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雾凇的?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根据你的.调查,家乡有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谈:如何努力,将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写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两方面来写。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学积累运用七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给别人听,再自己修改。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优秀10-23
最新小学教学设计12-07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最新02-16
《隆中对》教学设计最新11-18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最新02-04
知一教学设计 01-19
识字(一)教学设计06-23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0-08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最新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