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0 09:58: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平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B:先求和再平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生:不是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习。

  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共4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3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整理了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老师。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看,三(1)班的几个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呢,他们每人套了 15 个圈,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初步引出平均数

  问:你们的眼睛真亮!那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猜猜看。

  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 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

  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师: 在刚才的讨论中, 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 算总数不好比, 也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 人套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

  (出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移多补少法。

  ⑴(出示:男生统计图)问:你能看图说说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预设 :把张明的 9 个移 1 个给陈晓杰,1+6=7,张明还有 8 个,再移 1 个 给李小钢,1+6=7,最后大家都是 7 个。(生答,师演示) )

  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 名字。

  ⑵你能用移多补少法看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吗?(生答,师演示)

  3、先合再分

  ⑴提问:还有其它办法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

  (生答,师演示) 会列式吗?板书:6+9+7+6=28 (个),28÷4=7(个)

  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 28 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 4?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 7个圈,反映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水平。

  ⑵.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出示:女生统计图)那么你会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师板书)10+4+7+5+4=30(个) ,30÷5=6(个)。

  问:刚才男生中用总数除以 4,到了女生中,怎么就除以 5 了呢?(因为女 生是 5 个人) 通过算平均成绩, 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吧?(出示:答:男生套得准一些。)

  4、揭示课题。

  (出示男、女生统计图)同学们,刚才我们算出男生每人套中 7 个,这个 7 就是 6、9、7、6 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出示课题:平均数)这个 6 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5、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1)比较。 男生实际上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 7 个?把这 7 个跟男生实际套中的个数比一比,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2)提问: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3)小结: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 师小结:当数据较少而且数据之间相差不大时,适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来算平均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出示) 快来解决小丽的问题吧。

  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 )cm——( )cm 之间?当数据之间相差较大时,适合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实物投影)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 看,篮球队员们的比赛多么激烈呀,你能解决这里的数学问题吗?

  师: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帮帮小明 吧!

  4、95页练习九第1题。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10厘米”?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出 示池塘水底)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 助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平均数,静静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五、拓展延伸

  1、师:小玲参加歌唱比赛这是5位评委给她打得分,你能算算她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吗?

  学生自主计算,全班汇报。

  2、出示打分规则,再次计算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平均数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1、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桃心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这天猴妈妈在山上摘了很多新鲜的桃子,于是给大儿子6个,给了二儿子7个,给了小儿子2个,小儿子不高兴了。

  (边讲边贴桃形纸片,贴三行,为下面的移多补少做铺垫)

  师:小儿子没什么不高兴了?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2、你能帮猴妈妈重新分一分吗?怎样分的公平?指名学生演示。

  3、小结: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

  谁还有其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把三个人的桃子合起来有15个,再平均分给这3个小猴子,这样每个小猴子都分到5个桃子。)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板书)。

  4、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小猴的桃子个数从不同变成相同,都是5个。这里的“5”就是“6、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像这样,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变成一个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大家在操场踢毽子的情景(PPT)

  出示男女各3人一组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女看哪组成绩好?怎么比?

  可以比总数,可以比平均数,指名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2、人数不同

  男生组有一个同学不服气,真正的高手没上,小飞同学每分钟踢了19个

  男生队女生队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一)现在比总数的话公平吗?

  (二)怎么比?比平均数比较公平。

  (三)先不计算,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猜测一下,小飞的加入,男生队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平均数会超过15个吗?会超过19个吗?平均数会在什么范围?

  (四)请计算出新的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1、学生汇报并板书算式

  (19+15+15+15)÷4=16(个)

  2、对比观察,小飞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样的变化?平均数变大了。

  3、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加入了一个队员,想一想,如果要保持领先,至少要踢多少个?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小云

  9你能计算出现在女生队的平均成绩吗?

  随着小云同学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平均数会受到较大数据或较小数据的影响。

  4、质疑:平均数是16个男生队是每个人都踢了16个吗?女生队是每个人都提了17个吗?

  5、小结:16这个平均数表示男生队的一般水平,17这个平均数表示女生队的一般水平。

  6、结合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工资等素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如通过平均身高可以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平均成绩可以找到差距。

  7、生活中的平均数,你还知道哪些?

  8、小结: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可以用来个数不同数据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纸条,师估计平均长度是30厘米,你们同意吗?

  2、我从体育老师哪里了解到咱们班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有没有可能有孩子的身高是145厘米?125厘米?是不是咱们班每一个孩子的身高都是136厘米?为了让大家理解更透彻,老师带来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3、讲一个平均数的小故事,一个老爷爷,70岁了,在看到报纸上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1岁时,伤心地哭了,你们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哭了吗?请你用学到的平均数的知识安慰安慰老爷爷。

  4、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华身高140厘米学游泳,有危险吗?

  四、全课总结,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先合后分

  (15+15+19+15)÷4

  =64÷4

  =16(个)

  一般水平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6

  “平均数的应用”,是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五年级(上)P38—39的内容,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程范畴。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具体应用中,平均数除了可以用来比较同类数据的一般水平或整体情况。但当无法得到“大数据”的平均数,而又需要这个“大数据”的整体情况时,我们一般还可以用部分(样本)平均数来推出整体的平均数水平,或者用来归纳、、分析、预测全体样本的情况或趋向。

  “平均数的应用”正是通过简单抽样,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平均数水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在整个统计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统计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计算以及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的。之前,学生还学习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分析、描述统计数据的.能力。本节课正是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素养。

  基于以上认识、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理解部分平均数,并可用它推测总体平均水平;

  ⑵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方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经历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其中,教学重点是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为理解部分平均数,并推测它的总体平均水平。

  在设计本教学方案时,本课试图体现以下特点:

  ⒈为学而教的学习内容组织。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因此,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小胖的84个步幅(即84个数据),这就为学生分析、解读数据提供了素材。同时,这些数据还承载着“运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使命”。

  除此之外,我还试图将本课例题中“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分成三个层次推进,即步幅乘步数、步数乘平均步幅以及平均步数乘平均步幅,努力为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搭好台阶。

  ⒉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要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本节课,可以看作为统计单元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用“步幅乘以步数”算教学楼的长度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看到84个步幅的不同长度时,经验的合理性备受质疑,自然过渡到“平均步幅乘以步数”。但平均步幅计算的繁琐却成了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觉得选择几个数据合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去体验。然后,再通过计算,将部分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的长度与总体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长度进行比较,继而得出“运用部分平均数可以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策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接下来“平均步数”的计算,便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最好证明,等等。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计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为情境,以一个个问题为驱动,试图给学生思考、体验、感受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同时,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和适当优化也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统计观念和统计素养得到提升,为进一步领悟统计思想打下基础。

  ⒊重视意义的建构和运用。

  “应用意识”是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统计中的平均数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所以学生能将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也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在练习活动时,我尝试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不仅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思考,特别是当部分平均数为一组极端数据的平均数时,更是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挑战,从而对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水平有更深的认识。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90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积累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李明和王小飞两位同学要进行篮球的定点投篮比赛。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每人各进行3次1分钟的定点投篮,以每次投中个数为成绩。

  (课件出示)比赛成绩统计图:

  观察,你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问题:谁赢了?为什么?

  2、 王小飞再投一次,(课件出示成绩统计图)

  问题:现在谁赢了?为什么?

  发现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平均数

  1、合作讨论

  讨论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时,该怎样比才公平?

  2、 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想一想:(以李明三次投球为例)能计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教师适时板书:(7+3+8)÷3

  =18÷3

  =6(个)

  问题:(1)、“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我们是怎样求出7、3、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

  小结方法:先求和再平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引导:不计算,有办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小组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移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说一说:根据刚才以多补少找平均数的过程,说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

  想一想:“6”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个球吗?“6”表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认识平均数的特征。

  3、 即时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求王小飞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数量。

  组织汇报,交流方法

  结论:通过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通过这次比赛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

  4、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不会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小明家去年4个季度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24吨、35吨、21吨。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16+24+35+21)÷4=24(吨)。

  2、你能想办法求出他的语文成绩吗?

  (1)、先估测一下:语文成绩可能是多少?

  (2)、同桌合作讨论。语文成绩究竟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我校的舞蹈队参加市舞蹈比赛,评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一算,我校舞蹈队的最后所得平均分是多少?

  激发认知矛盾:平均分是94分,可评委却宣布最后得分是95分。这是为什么?

  师: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下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板书设计:

  、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这有16个桃子,我把它们分给2个同学看,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一样多。

  2、引入“平均数”师:每人都是8个桃子,8就是一个平均数。这样分两个同学就一样多了。(出示课题:平均数)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或者用到平均数?(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在这张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 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17<19(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18+17)÷5,(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17<19。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并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身高正常,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判断一下同学们的身高是否正常。

  男生: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均数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方法:移少补多(有局限)找基数,分多余数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特点:最大值﹥平均数﹥最小值;平均数≠实际数。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9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 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

  (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

  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

  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平)

  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

  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

  本组的想法。引出平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平均身高)

  (2)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

  独立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

  求丝带的平均数。(P94页2题)

  求平均身高。

  小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平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平均数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3、体会求“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课前准备:CAI课件、教师准备5个纸杯,杯中放上不同根数的筷子。学校第一季度用水量表。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课间活动吗?在课间活动中你喜欢做哪些游戏?是怎样组织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喜欢玩跳绳,我们4人一组,我们组跳的最多。

  生2:我喜欢玩呼拉圈,我们两人一组,我们组我转得最多。

  师: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玩的真开心,!老师特意排了张照片,你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踢毽子!)好玩吗?老师把咱们班这两组同学踢毽子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你们看!(CAI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从这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

  生:第一组王艺丹踢了8个,穆德芳踢了7个,赵丹宁踢了6个,郭帅成踢了7个。

  生:第二组……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师:刚才你们从表中了解到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了不起!你想通过这些信息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如:

  生1:第一组一共踢了多少个?第二组一共踢了多少个?

  生2:哪一组的成绩好?(板书)

  师:你提的问题特别有价值,你们认为那一组的成绩好?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有踢毽子冠军。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一个人的成绩好,并不代表全组的人都好。

  生:我认为第二组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踢两个。

  生4:我不同意,因为第一组人少,第二组人多,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公平。

  师:看来比总数、有头球冠军都不行,都有矛盾冲突。那么大家在思考一下怎样比才公平呢?

  学生可能说到:把每个组踢的总数平均一下,比较每组平均成绩就公平了。

  师:你从哪知道平均成绩?(期末老师说过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就是求什么?

  (每组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板书)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那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怎样求出每组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然后再算一算,看哪个组合作得最愉快!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在合作接近尾声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写上组名。)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分步:(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综合算式:(找小组同学讲出解题思路)

  (蓝兔)第一组:8+7+6+7=28(个)

  (虹猫)第一组:(8+7+6+7)÷4

  28÷4=7(个)(4表示什么?7个是什么?)

  第二组:9+8+5+3+5=30(个)

  30÷5=6(个)第二组:(9+8+5+3+5)÷5

  =30÷5

  =6(个)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生: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一个是列综合算式。

  生:相同点:都是用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分步综合都可以。现在谁能大声说出那组的成绩好?

  生:第一组!

  师:让我们一起鼓掌向穆德芳这一组表示祝贺!(板书:优胜组),第二组同学请继续努力。

  师:通过踢毽子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要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应用这组的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生:要知道哪组的成绩好应比较每组踢的平均个数。

  师:看来这个数的作用真不小呢,他能反映出每组的整体水平!(用手指板书)谁来给每组平均每人踢得个数起一个名字?

  生:平均踢的个数……(很好!能不能再简捷一点?和我们的名字一样两个字或三个字?)

  生:平均数。(非常好,那我们就把平均每人踢得个数叫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用“平均数”这个新朋友解决了哪组成绩好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看,这是我班环保小卫士梁捷统计的他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课件出示)

  师:请你们帮梁捷算一算,他们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自己独立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找同桌帮忙。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

  生1:先算出梁捷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除以7。(实物投影)

  分步:1+3+2+3+2+6+4=21(个)综合算式(1+3+2+3+2+6+4)÷7

  21÷7=3(个)(7表示什么?)=21÷7

  =3(个)

  答: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解题思路吗?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求出了梁捷家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我们的好朋友蓝灵鼠听说大家在研究平均数,特意赶来向我们请教一个它一直很糊涂的问题。你看!(课件配音出示蓝灵鼠画面:求出的“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小组讨论一下帮蓝灵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有两种认识:

  生:我认为“3个”就是梁捷家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3个”不是实际数)。

  生:我认为“3个”不是梁捷家每天实际丢弃的个数,而是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它是一个“平均数”。

  师:平均数“3个”和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比较可能会怎样?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适时激励表扬)

  生:实际丢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给予提示)

  师:蓝灵鼠听了大家的解释满意吗?一起了解一下!(课件出示蓝灵鼠: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大家,拜拜!)(师生一起拜拜!)

  师:我们算出了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照这样计算,请想一想我们班有80个同学,那么80个家庭一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算一算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

  生:那就会到处都是塑料袋,我想对丢弃塑料袋的人说:“请不要随意丢弃塑料袋了。”

  生:塑料袋满天飞。

  ……

  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努力,相信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装筷子游戏。请各组派代表准备好杯子,按老师的要求做。

  师:仔细观察装好的筷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杯中筷子的根数不一样。

  生:……

  师:如果要使纸杯中的筷子一样多,可以怎样做?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然后再试一试,看哪个小组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把铅笔都取出来,用刚学过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先求纸杯中共有多少根铅笔,再求平均每个纸杯放几根。(必须出现)

  分步:3+4+2+5+1=15(根)综合:(3+4+2+5+1)÷5

  15÷5=3(根)=15÷5

  =3(根)

  师:你真聪明,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为她鼓掌!

  (2)把所有的小棒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的分次放到纸杯里。

  (3)先算出平均数,再移多补少。把多的移到少的中,使每个纸杯中都是3个。(你的方法更有创意,你真棒!)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求平均数的方法不只一个。其实,解决同一个问题会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开拓出新的天地!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师:同学们,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面的信息。

  课件出示:学校第一季度的用水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平均每月用水吨数

  吨数

  246

  180

  270

  1.算一算我校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2.说说从该表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3月份用水量最多,同学们、老师们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师: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

  五、深入生活,拓展应用。

  屏幕出示画面

  师配以画外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20厘米,你们看。谁来了?小明来了!我的身高可是140厘米,不会游泳,如果我在这条河里面玩耍,会有危险吗?

  师: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小明一定不会在河里玩耍了。(德育教育)

  六、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好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多能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七、课间游戏,体验应用。

  师:课下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小组,进行一次拍球比赛,比一比哪组的成绩好。

  规则如下:

  1.以小组为单位,在室外进行。

  2.每人拍3次,记录最好成绩。

  3.计算出小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下节课我们选出优胜组,大课间给大家表演!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 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三、拓展练习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师:看了两(三)组平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平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

  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1月

  2月

  3月

  800度

  1000度

  900度

  (1)说说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2)算一下我校第一季度平每月用电量。

  (3)预测4月份的用电量。

  (4)小组讨论,学生间交流。

  (5)指名汇报: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平、合理。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1、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具学具:

  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口算。

  48÷8= (1+3+5)÷3= (5+5+4+6)÷4=

  2、 口答。说一说,48÷8和(1+3+5)÷3分别表示的意义。

  3、 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4、 导入新课。

  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结果所得到的数“6”,这个数你能给他名字吗?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题目)

  二、探究新知

  1、 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结果。

  平均数怎样求呢?

  2、 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

  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汇报讨论结果。

  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

  (4)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5)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再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

  (6)汇报操作结果。

  学生甲: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学生乙: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7)小结操作结果。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4个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数是13个。但通过操作,我们发现,4个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这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才相等。也就是说,平均数得到了,而原来4人收集的个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数的。

  例如:求两个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个儿截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儿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求改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8)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9)汇报探究结果。

  应先相加求出收集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数。

  (10)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 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平均数,下面我们自己动手算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1分钟跳绳比赛,我们找了几个同学的跳绳成绩,咱们一起来算算他们平均跳了多少次?

  (单位:次)

  杨扬

  李信芳

  陈希

  郑钟一

  刘安娜

  刘严

  99

  106

  102

  104

  140

  103

  (99+106+102+104+103)÷6

  =654÷6

  =109(次)

  点名让学生说明什么是“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

  (1)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 把统计表填完整。

  (3) 独立计算。

  (4) 提问:怎样求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四、知识扩展

  说一说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家庭中人的平均身高、平均岁数、平均住房面积

  (2) 作业本的平均每页字数

  (3) 最近一周的平均温度

  (4) 考试之后知道各科的得分求平均分

  (5) 捐款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3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统计活动的几个环节中,数据的分析是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统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均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与中位数、众数相结合,通过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现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因此平均数(尤其是加权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着重研究加权平均数,“权”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的是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尽管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并会计算权数相等情况下的算术平均数,但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权”的作用理解仍将非常困难,教学中应尽量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加深对“权”的理解和体会,渗透平均数和“权”的统计思想,为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为实现后继统计知识的学习目标──建立统计观念、突出统计思想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

  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通过本节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权”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教学中,以具体实例研究为载体,了解平均数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理解“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加权平均数,正确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加权平均数的学习,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和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权的统计思想,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严谨的统计精神,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设计“我来决策”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有侧重地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考察和评价,培养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揭示概念;

  (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揭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

  (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有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所困难;

  (2)尽管在第一、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最粗浅的认识层面,加之对“权”理解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

  鉴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通过设计有效的、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入理解数据的权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教学中要实现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权”的作用,恰当利用PPT的演示功能、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几何画板的动画和计算功能,通过设计简单的程序,直观、形象地展现“权”的意义和作用,感受过程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景,建立模型,揭示概念

  问题1以前的学习,使我们对平均数由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课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七年级1班和2班的考生人数和平均成绩如下表:

  (1)谈谈表格中“86分”所反映的实际意义、

  (2)求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并和同伴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数据。

  多媒体依次演示4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例题进行动态处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摆”小方块制作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作准备。】

  3.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看了这里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比较哪一队套得准,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去比较?结合学生的想法,适时进行引导。想法一:因为吴焱套中的个数最多,所以女生队套得准(比最多)。追问: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可以怎么办呢?想法三:先要求出两个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个队套得准(比平均数)。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板书:平均)

  【设计意图: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理解平均数。操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面前的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提问:怎样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合后分。反馈时,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操作,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课件动态演示:将统计图中的涂色方块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并引导列式:6+9+7+6=28(个),28÷4=7(个)。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谈话:请大家看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用红色线条标出平均数,并不断闪烁),图中闪烁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前面板书的“平均”后面添上“数“。

  观察:图中的平均数与实际每人套中的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多媒体闪烁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说一说。反馈时,引导学生交流求女生队平均数的方法及所求平均数的意义。列式计算时注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说一说平均数表示的意义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与学生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平均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等建立清晰的表象。同时,将平均数学习嵌入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较好地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二、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我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好吗?

  1、挑战第一关“走进生活”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求出来吗?

  (2)想想做做第2题。小丽有这样的3条丝带,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请你先估计一下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在哪两个数之间?然后学生独立练习,集体校对。

  2、挑战第二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2)大泗学校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4)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3、挑战第三关:“合情推测”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1 2 3 4 5

  身高(厘米)132 134 136 140 142

  (1)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2)星星公园规定:购买团体票时平均身高不足140厘米的学生可享受七折优惠。如果第一小组同学集体去玩能享受优惠吗?不计算你能知道结果吗?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平均数的'求法,更重视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估计、预测、判断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闯关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评价,感情升华

  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平均数”,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赞美之词呢?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出示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较好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计算平均数前让学生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渗透估算的思想,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总之,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较好地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09-0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02-14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9-0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假如》教学设计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