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1
本课是认识负数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教学负数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从而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课前,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然后在课上讨论汇报。学生介绍储蓄卡、收支记帐本等正负数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认识负数归根到底就是用正负数来表示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教材出现负数的'知识更多地是从生活应用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学生理解的。从例题提供的表格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进而探索能清晰地表示出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达方法。
教学例3后让学生理解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我又适时把P5练一练数据呈现给大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正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比较盈利、亏损是一对反义词,再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理解了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上学生能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应该说,孩子对于这些知识还有一个接受过程,虽然大部分孩子作业都完成得不错,但是,其实掌握得还不是很牢固的,作业中能很好的反应出来一些小问题,补充习题中有一题关于潜水艇和鲨鱼的问题,孩子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最主要学生对于题目的不理解和脱离生活实际,以至于出现鲨鱼在天上飞等问题。还有思考题中的净含量问题,学生是根本没有接触过,我让孩子前一天回家问了爸爸,所以情况还稍微好些。但是,少数学生根本不是真的掌握了,这个从后来的练习中再次出现的个别错误中可以看出。
总体来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的,特别是一些生活实际中接触不到或接触比较少的问题,有些解决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或不熟练的。还有一些习惯问题依旧存在,如题意不看清、单位名称老是要漏、字迹潦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改进这些问题。
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2
本堂课是认识负数的第二教时,主要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从而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负数的意义。本堂课我在几个环节的处理上感觉挺不错:
1.如何让学生理解正负数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
教学例3后学生已经理解了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我又适时把P5练一练数据呈现给大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正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比较盈利、亏损是一对反义词,收入支出是一对反义词,正负数也是一对反义词。“那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同学们受到鼓舞,说到例如“上升、下降”,“存入、支出”,“上涨、下跌”等常见的生活现象,体验了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了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上升,盈利等可用正数,也就是+〈 〉,下降、亏损用—〈 〉表示,一种是用文字表示,一种是用符号表示,你认为那种方法更简单明了。突出符号简化的思想。
2.—5cm是下降—5cm吗?
学生在学习正负数后,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的方法已掌握,这种概念性的理解产生了负迁移,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5cm就是下降—5cm。于是我还得从负数的意义跟学生进行纠正,—5cm表示什么意思?下降5cm,那么下降—5cm便成了下降下降5cm,这种说法正确吗?大家都笑了,有同学说:不正确,犯了重复的毛病。在后来的练一练中很少有同学再犯这样的错误。
用正负数表示方向问题是我这堂课的败笔,需要好好再思考一下。
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3
20xx年9月教学了《认识负数》,因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比较到位,课堂总体来说很顺,认识负数教学反思。但课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不熟悉温度计?
在预习中,学生对课本上的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这样的
问题理解很容易,但在练习中很多孩子都不会写出温度计上的温度,询问原因,原来他们根本就不会看温度计,所以课堂上我就重点指导认识温度计,然后再指导根据温度在温度计上表示,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这样处理这方面的教材,我想应该好一些:加强对温度计的认识,通过对温度计上刻度特点初步感知意义相反的数量。
(1)不要忽视对温度计上摄氏度与华氏度这两种刻度的区分。至于两种温度有什么异同,可以作为课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去了解。
(2)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单位,能根据刻度上大格与小格的划分推算出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3)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以0刻度为分界线,上下均有同样的数字。这为突出零上与零下起关键作用。让学生初步感受在0的.两侧,相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例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相反意义的数量有不同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三个地方气温在温度计上的表示,知道表示零上和零下这样两个相反意义的数量,用以前的数无法表示,使新知的教学呼之欲出,感受“+4”和“-4”两种表示数的方法的需要与重要。在此基础上掌握读写方法,知道“+4”可以写成“4”,正号可以省略。
3、例2通过生活中另一种相反意义的量——海拔高度,进一步掌握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此时并未抽象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仅仅是学习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与读法。这令我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因为常常会在此时冲口说出“正数”与“负数”两个名称。
“以海平面为分界线”这是本题的关键,它既沟通与上题“以0为分界线”的联系,又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两地海拔高度为何要用正负数来表示的重点。我在教学时先出示图,然后提问: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量起的?学生有多种答案:山脚、平地……然后通过读题了解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从而引出“以海平面为分界线”,高于海平面的记为正,低于海平面的记为负。
4、利用对课上所接触到的数分类,将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数量抽象出来,完成两个概念的学习。在分类过程中进行两个概念的对比,抽象出正数与负数的各自特征,强调正、负数与0的关系。完成练一练,巩固这一知识点。
5、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新知。
6、堂上检测。五年级的教学与中低年级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练习量,将练习课融入到新课中。
7、及时总结评价。
关于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4
《认识负数》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应当说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节课比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有些内容设计的不够谨慎和细小,比如数轴的认识,课中只能是描述性的定义,只要让学生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就可以了,应该再加入比大小的部分,使得知识更加贴切和牢固。
【认识负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21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04-16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07-12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2-13
负数的教学反思12-27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5篇03-31
认识负数的教案11-28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06-30
认识比教学反思09-19
认识教学反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