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9 13:22:5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华】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精华】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填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2、能照样子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身份的词语

  3、会选用常用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

  教学重点:

  复习本单元词语教学难点:把反问句改为否定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指导练习

  1、第一题

  (1)复习本单元重点词语。

  (2)独立填写各题,指名板书。

  (3)同桌检查。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填入括号的字的意思。

  2、第2题。

  (1)指名分别读两个句子,要求读得正确。

  (2)指名说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

  (3)学生抄写。(要一部分一部分的抄写,把字写端正。)

  3、指导第3题

  (1)讲清题意:人在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学校里我是学生。这道题是要求我们填写表示身份的词语,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写。

  (2)讨论:你知道有哪些表示身份的词语?

  (3)根据场合找出相应的'词语。

  (4)完成作业。

  4、指导第4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用问号的句子是不是有表示疑问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懂得反问句表示肯定的作用。

  (3)学习例句,懂得改写的方法。(去掉表示否定的词“不”或再加上一个否定的词把问号改成句号,读一读,加进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4)试改句子。

  (5)同桌之间相互出句、改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书,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那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

  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看看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品读赏析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请同学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方法指导: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找出来

  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拓展延伸

  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四、识记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要认的字。

  五、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六、作业

  找出写景的文章,自己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自由拼读,作好答题准备。

  2、指几名中下生拼读。

  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指名读第(1)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中等生读第(2)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读填写后的.两个句子,注意把填写的词语读出重音。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谈话导入。

  2、自学准备。

  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写,然后逐题讨论。

  4、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几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的、地、得”的用法。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两篇课文中出现过?

  2、自学准备。

  填上适当的词语。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句子中几个“多么”要读出重音。

  五、完成《作业本》第1至4题。

  课后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语文教案 篇4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请你不要告诉她》,请小朋友看老师写课题:“请”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不”上一横稍长;“要”中的“女”横稍长;“告、诉、她”这三个字是这一课的生字,小朋友看仔细点。我们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你”是谁?“她”是谁?

  生:不要告诉她什么?为什么不要告诉她?(师据生所问在黑板上板书大小不等的问号)

  师:小朋友们真肯动脑筋!这些问题教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一定能够解快的!请小朋友拿出课文,仔细读,读准字音。(生读,师巡视)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下面老师先检查一下字音。

  (出示生字投影片。)谁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朋友,这个“诉”字单独读时读第四声“s ”,和“告”连在一起读轻声,小朋友跟着老师读两遍。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读得都不错!请你们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了。(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课文小朋友们读通顺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他有读错的地方吗?

  生:有!

  师:你读给他听一下!(学生读)(指读错的学生)请你再读一遍。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分两部分,1-5行为第1部分,6-10行为第2部分。我们先学习1-5行,请小朋友再读这几行,读的时候想象一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谁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田野。

  生:我好像看到了小红花!

  师:小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红花真红!

  生:小红花上面还有好多露珠呢!

  生:小红花上面那么多的露珠,太阳一照,小露珠闪闪发光呢!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把你们想象的画面画成了一幅画,(出示投影片)你们看美吗?那你们再读1-5行时,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试着读读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生自由读)

  师;谁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不太好!

  师: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读得真好!我们听出来,小红花颜色那么红,那么有光泽,也感觉到小朋友想快点摘下小红花的心情。小朋友们一起读一遍。

  师:小朋友读得越来越好了,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小红花赞美了。这么美的句子我们不能忘了,快把它背下来。请小朋友们先看着图背一背。(生试背)哪位小朋友背一背?(指名背)

  师:小朋友背得不但熟练还很有感情,真不简单!请你们接着读6-10行,读得时候在想象一下小朋友送花的动作,你们还可以把动作做出来。

  (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啊!小朋友送花的动作想象出来了吗?教师这儿有束花,谁来表演送花?谁在他表演的时候读课文?

  (一生表演,一生朗读)

  师:他把“悄悄地”插花、“轻轻地”说话演出来了吗?谁再来表演?(一生表演)

  师:刚才的'小朋友演得真不错!能演好就一定能读好,这一次你们在读这几行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

  师:谁读给我们听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特别是“悄悄地”和“轻轻地”这两个词,读了以后,我们好象看到了小朋友“悄悄插花”和“轻轻说话”的情景。

  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摘下这么漂亮的小红花送给他们的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这几行,体会一下小朋友对教师的这一份热爱之情。(生齐读)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小朋友们把1-10行连起来,同桌比赛,看谁读得好!

  (生自由比赛)

  师:谁认为自己读得好,就自己站上讲台读。

  (全班学生上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师:大家都上了讲台,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我们就来一次男女同学比赛读,好吗?男同学先读。(男同学读)再请女同学读。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一开始小朋友问了老师几个问题,学了课文你们懂了吗?“你”指的是谁?

  生:“你”指的是小红花。

  师:“她”指的是谁?

  生:“她”指的是“老师”。

  师:为什么不要告诉她?这个问题是谁提的?你现在搞明白了吗?

  生:因为老师工作很辛苦,小朋友把花送给老师,还不想让老师知道是谁送的,小朋友很爱老师。

  师:小朋友们不用老师教,自己学课文就弄懂了这几个问题,真不简单!今后我们学习时就要这样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学习3个生字。

  师:谁先来把这几个生字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小朋友打算怎么记住它们呢?(学生说记法,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分析】

  《兔兄弟和老鹰》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兔兄弟利用自己身体的颜色,巧妙地躲过老鹰的袭击。课文中蕴含着这样的.科学常识:有些动物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颜色,迷惑敌人,躲过袭击,从而保护自己。课前可让学生收集青蛙、大青虫、蝉、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图片。老师准备生字课件、朗读内容课件、图片课件等。

  【学生分析】

  小学生最喜欢看的是小动物最后摆脱了困难,取得了胜利,本课适合学生的阅读品味。小白兔利用保护色的原理机智地脱离了被老鹰追捕的危险,这一原理不需要学生了解透彻,只要求学生大致明白一些道理即可。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识字、读文、明理;第二课时写字、积累、实践活动,拓展思维(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聊天引入课题。

  1、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都玩过些什么游戏?(学生汇报)“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怎么玩?谁来说说老鹰的样子?表演一下可以吗?课件出示老鹰让学生观察。(并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老鹰凶猛,专吃比它弱小的动物。)

  2、谁见过兔子?喜欢吗?(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小灰兔和小白兔)

  3、引入课题:有一天,可爱的兔兄弟与凶猛的老鹰之间发生了一件事。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等会儿,我们学课文便知道了。

  板书课题:兔兄弟和老鹰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故事(放录音):注意听准每个字音,想想兔兄弟和老鹰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听后学生汇报,听懂多少说多少)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拼拼音,查字表,问同学或老师)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4、同桌互相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5、脱离具体语言环境识字:①点击课件认读生字;②做与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③开火车领读生字;④全班齐读生字。

  6、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中,再大声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知内容,明白道理。

  1、教师范读课文,说说老师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应该怎么改正?

  2、小组分角色帮读,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3、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学生可下位找学生伙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一常春藤盆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

  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

  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给词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地读音,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

  2.会用“为了”写句子。

  3.了解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分几个方面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4.知道八路军照料母鸡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作风。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鸡”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家禽,但本课向我们述说的是一个和鸡有关的动人故事。听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如下:

  读准生字,划出新词。不理解的请向字典请教。

  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3.本课中也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查一下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然后想一想这些字该怎样读。

  格外背包担水困难

  4.请8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读错。

  5.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什么?写八路军战士一件什么事呢?

  6.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疑问?

  三.齐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1——4段,体会八路军战士爱人民的思想作风。

  2.联系上下文理解“凄凉”、“幸存”的意思。

  3.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日寇照料喂鸡侵犯纪律

  2.根据意思写词语:a特别,超过平常;b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3.认读多音字

  二.导入新课,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八路军战士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却照顾老乡的一群鸡并且不动一只鸡下的蛋,事情虽小,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只爱人民的军队是怎样对待人民的财产的。

  三.学习第1段。

  齐读课文,想想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该怎么读比较恰当。

  1.理解“凄凉”。

  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凄凉?

  想象:凄凉的景象。

  思考:凄凉的原因。

  2.用“凄凉”的感觉自己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第2段

  齐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

  想象:八路军战士进了镇还会干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理解“幸存”,为什么说这群鸡是“幸存地

  网

  活下来”?进一步理解上文“凄凉”。联系下文“惊慌”,这群鸡经过日寇的`“侵犯”,也已十分惊慌。

  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4段。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这段话主要写战士们怎么样?

  2.选择题:

  a.战士们争着照料这群鸡。

  b.战士们宁愿吃个半饱也要把饭喂鸡。

  c.战士们进进出出要数一下鸡。

  d.战士们在天黑时总要关好鸡笼门。

  3.“照料”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找一找战士们照料鸡的句子。

  4.分3个小组读3个句子。

  5.这3个句子时按什么顺序写的?圈出表示时间的词。

  6.领读这一段

  7.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鸡的。

  七.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八路军照料鸡,收藏鸡的原因。体会军队爱人民、守纪律的好作风。

  2.读懂开头和结尾,知道在文中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理解“盼头”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2.导入: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有是怎样对待老百姓的鸡蛋的?再文中找出有关段(5——7段)。

  齐读5——7段。

  3.默读5——7段,想想每段说什么。

  (1)连起来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对待鸡下的蛋的?

  (2)当时战士们的生活很困难。想一想,会有什么困难?课文那一句话写出了困难的情况?

  (3)出示句子:

  开饭时,每人能分到指甲大的一块咸菜,就算不错了。

  读一读,你读后有什么体会?

  (4)战士们如此困难,为什么没有动老百姓的鸡和蛋?

  4.这篇文章结尾有一个新词:“盼头”,想想这个词的意思。人民为什么说“有了八路军,我们就有盼头啦”?

  5.开头一段与这篇课文写的事关系不大,拿掉它,直接从第二段开始可以么?讨论为什么,进一步加深理解“盼头”。

  6.学了本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懂得了什么?

  7.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学法建议】 指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一、预学思考

  结合背景想一想,高尔基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海燕吗?(见第一课时“知识链接”)

  二、合作学习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描写的景物各象征着什么?

  2、佳句欣赏。从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海燕形象的?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品味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诗文,说说它的写作特点及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检测反馈

  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羽翼渐丰的海燕,我们即将走向生活的大海,伴随我们的有阳光雨露,鲜花掌声,也有狂风暴雨,困难和挫折。让我们鼓起坚强的翅膀去迎接人生的暴风雨。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9课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春风依旧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安排“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同学字,有方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身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身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身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与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和优秀评论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03-31

语文教案07-2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教案[精选]11-25

【精选】语文教案05-05

语文教案08-09

(精选)语文教案09-20

语文教案【精选】11-17

语文优秀教案07-03

语文教案(精选)11-26